兒童禮物書展
秀梅(博客來獨家親簽版)

秀梅(博客來獨家親簽版)

  • 定價:400
  • 優惠價:79316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8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無米炊:一部女食小說與時代縮影

活在這世上延續生命的食物,你我都需要。但誰來炊煮呢?為什麼飲食這件事總與女性的生命史緊栓在一起?張郅忻巧妙的虛構出一個客家女子──秀梅,及其人生。乍看指向台灣某個特定時代、特定族群的女性之縮影。但白米飯、雞湯、米粉湯及滷豬腳這些庶民、樸常的食物,一方面反襯了一個時代下物質生活的艱辛,一方面也記錄了台灣近代社會變遷的軌跡。其中唯一不變的,是這些食物都出自一雙雙女性的勞動之手,裡面固然有飲食與親情的情感與愛,卻也充滿數不盡的性別分配、犧牲、受苦與窘境。這樣的女食故事,時至今日仍然存在於每個家庭生活的底層作為一種普世的寫照,提醒著:那成就每個人的身體、使生命得以傳承的炊煮之火,都來自眾多的秀梅之手。

 

內容簡介

  二十一道食物與滋味刻畫客家女子的一生
  以食物串連的女性生命史
  開啟臺灣飲食小說新頁
 
  張郅忻最新長篇小說《秀梅》,透過二十一道食物與滋味刻畫客家女子的一生。日本兵給的白米飯、楊梅山上採茶喝的茶米茶、嫁為人婦後釀漬的鹹菜與藠仔、生育後給產婦補身體的雞酒、為了生計擺攤販賣的小吃勾勾羹,而後灶下換媳婦接手,餐桌上除了客家傳統的糟嫲肉,還有越南春捲、印尼泡麵……每道食物都連結著秀梅的一段重要人生記憶,一道又一道的食物串起她一生中的悲歡滋味,亦是一頁頁動人的時代風景。
 
  「秀梅」取自作者阿婆的名字,也是某個時代的客家女性縮影,她們成長於重男輕女的客家庄,從小被教導進廚房、為家人做菜。以這個常見又具有重要意義的名字作為小說題名,為終日在廚房裡揮汗的平凡女性留下身影,也是一部女性生命史。
 
  六個灶下,二十一道食物,寫盡了秀梅大半人生,從傳統到現代,從國內到國外,寫出了三代女人的家,不同的時代、相異的飲食文化卻交融在一起,互相包容、喜歡,郅忻用食物照鑑了女人的生命史,開啟了飲食小說的新頁。——方梓(作家)
 
得獎紀錄
 
  ◎本書獲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
 
好評推薦
 
  方梓(作家)——專文推薦
 
  王鈺婷(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甘耀明(小說家)、高翊峰(小說家)、郝譽翔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張典婉(作家)、張惠菁(作家)、陳又津(作家)、黃菊芳(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楊双子(小說家)——好評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女性的生命史,是臺灣庶民史,亦是一頁頁動人的時代風景。《秀梅》深入詮釋客家養女一路行來的形貌與精神,寫得細緻動人,以二十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帶出族群交融的痕跡,兼容新移民女性所帶來的多元食物體驗。在張郅忻溫柔與真誠的運筆中,涵蓋女性的成長體悟與自我銳變,是部理解近代史變遷下女性心靈史不容錯過的佳構。——王鈺婷(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秀梅》是一本親切好看,又細緻溫柔的小說,通過女性視角娓娓道來臺灣社會從日治時期至今的變遷,時代雖然變化無常,始終不變的卻是一只「灶下」,食物不僅貫穿了三代人的情感,更涓滴匯聚成了秀梅無怨無悔的付出與愛。這既是一部女性的生命史,也是臺灣尤其客家族群的飲食文化史,每一頁都寫得如此有滋有味,既暖了我們的胃,更暖了我們的心。——郝譽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秀梅》書中的每道菜說的是臺灣走過的歲月,走過的困苦,又帶著甜美笑容甘味無窮。從日本時代到戰後,或是現今臺灣人口多元,帶來豐沛飲食混搭,背後都是生命堆疊的芬芳。流利客語使用更增加了閱讀的喜悅。——張典婉(作家)
 
  女人的廚房有時比社會新聞還殘酷。人一旦迷上了某種食物,想吃的癮就牢牢地扎根在胃壁、在舌頭,一輩子難以拋棄。那雙勞動的雙手,也不怕水裡來、火裡去,就算有怨有悔,也讓吃的人心滿意足。《秀梅》小說裡的料理普渡眾生,跨越族裔和語言的隔閡,描繪了全球化浪潮拍擊上岸之後,異國料理其實早就成了在地美食。——陳又津(作家)
 
  《秀梅》寫的是臺灣的歷史與多族群的社會現象,用出神入化的海陸客語與中文交織出一部「灶下」史詩。細妹人的一生就像臺灣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命運,同雞嫲共樣脆命。本書為細阿妹仔發聲:「身為細妹,她就像那口痰,永遠被踩在腳底下。」身為臺灣人的你我,一定會與書中主角產生共鳴,因為那是多元文化的「臺灣價值」,本書值得推薦。——黃菊芳(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郅忻
 
  1982年生於新竹,現居桃園。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希望透過書寫,尋找生命中往返流動的軌跡。曾於蘋果日報撰寫專欄「長大以後」、人間福報副刊專欄「安咕安咕」、「憶曲心聲」。
 
  著有散文集《我家是聯合國》、《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孩子的我》及《憶曲心聲》;長篇小說《織》、《海市》及《山鏡》;兒少小說《館中鼠》。另有《重寫與對話:臺灣新移民書寫之研究(2004-2015)》博士論文專書出版。
 
  《孩子的我》入選《文訊》「二十一世紀上升星座:一九七〇後臺灣作家作品評選」中二十本散文集之一。《織》入圍臺灣文學金典獎長篇小說獎及臺灣歷史小說獎推薦獎。曾獲金鼎獎、桐花文學獎、客家歷史小說獎、2022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馬偕傳教士紀念電影劇本首獎等。
 

目錄

好評推薦
出版緣起  灶下裡的百味人生
推薦序  照鑑女人生命的食物
 
山頂个灶下
第一道  白米飯
第二道  雞湯
第三道  竹修仔
第四道  茶米茶
 
紅崁頭个灶下
第五道  鹹菜
第六道  藠仔
 
心臼个灶下
第七道  雞酒
第八道  米粉湯
 
分灶
第九道  越南麵包
第十道  雞肉河粉
第十一道  勾勾羹
 
楓林个灶下
第十二道  海鮮燴飯
第十三道  煎餃
第十四道  阿婆三明治
第十五道  雞卵茶
第十六道  豬肉水
 
自家个灶下
第十七道  印尼咖啡
第十八道  龍宮果
第十九道  糟嫲肉
第二十道  印尼泡麵
第二十一道  滷豬腳
 
後記  尋路
 

 
照鑑女人生命的食物
方梓(作家) 
 
  夜裡,不透光的遮陽窗板外還懸著太陽,機艙內漆黑寂然。打開閱讀燈滑著手機裡郅忻的小說《秀梅》有熟悉的感覺,還有要回家的心情。小說氛圍彷彿讓我看到外婆、母親部分的身影,客家女子堅靭的性格,尤其是母親,我懷念她所有的料理。
 
  郅忻的作品不管是散文《我家是聯合國》、《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孩子的我》或小說《織》、《海市》、《山鏡》,寫的都是客家人及其親人的故事,也都是漂移的人生,從山上來小鎮的阿婆、在山上的父親及原住民妹妹、從鄉村到都市的母親,從越南、印尼漂洋過來臺灣的阿妗(嬸嬸),家裡成了聯合國似的多元文化家庭,這些作品中都有阿婆的身影,卻都不是主角,然而始終在家裡的人是阿婆,支撐家的也是阿婆,她的故事散落在郅忻的散文和小說中。《秀梅》的書寫應該是郅忻想要還回阿婆一個完整的人生,沒有阿婆哪來有散文和小說,阿婆就像粽子的粽繩頭,牽掛著所有的粽子/孩子,繫住了四、五代人的生活,也是一脈的家族紀事。
 
  「媽媽的味道」一直是所有孩子的食物鄉愁,酸甜苦辣都是舌尖的記憶,家的味道,還有父母,尤其是母親為生活奮鬥的見證。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年代照射不同食物的樣貌。飲食書寫從古至今一直都在,臺灣的現代文學飲食書寫在一九六〇年代開始,開始茁壯則在一九九〇年代末,以散文作品最為豐碩,小說和詩則極為少數;在歐美其實有不少的飲食小說或電影如《美味關係》、《巧克力情人》……,臺灣則有《飲食男女》、《總鋪師》……。其實很多的小說情節裡都有食物或料理出現,然而將各種「灶下」做為章名,不同的食物當成節名稱,《秀梅》應該是唯一或極少數。
 
  《秀梅》應該是郅忻的阿婆的身影,從五歲送人當養女到八十多歲見證了家庭的興衰、時代的變遷,當然也是秀梅人生的奮鬥史,對抗命運的路程;郅忻以編年似的由年幼、年輕、年老的方式鋪陳秀梅命運多舛、子孫滿堂的人生,和一般書寫女人的一生並無太大差別,而創新的是以食物串連出秀梅的一生,落實飲食小說的書寫。
 
  小說的第一章〈山頂个灶下〉寫的日治末期五歲的秀梅初來養父母家,爾後不同的灶代表不同的家,即使時代不同,再也沒有傳統的灶,灶還是家的名稱。本章四個小節「白米飯、雞湯、竹修仔、茶米茶」寫的是養女的生活狀態,艱辛的養女生活,唯一的幸福是難得日本少年兵帶來的白米及溫暖的關懷。第二章秀梅終於奮力掙脫養女的命運跑回親生父母家,然後結婚、生子過著逆來順受一點都不舒心的「心臼」(媳婦)生活,終於媳婦熬成婆,卻要為子女及生活操心。
 
  全書六章、二十一道食物(含飲料),每一道食物都是秀梅的生活寫照;返回親生父母家雖然只有兩道醃菜:鹹菜和蕌仔(醃蕗蕎),卻是秀梅的最愛,在受苦委屈之際,蕌仔總是能暫時撫慰秀梅的身心,而蕌仔正是客家最擅長的醃漬物。客家或閩南的習俗,雞酒(麻油雞)是給產婦補身體的食物,在重男輕女的時代,生女兒的秀梅沒有雞酒,也沒有營養的食物導致奶水不足,食物分配女性總是被犧牲。即使和小叔分家,秀梅的生活並未好過,婆婆的私心讓秀梅得面對無米炊的窘境,窮則變,秀梅開始在市場賣吃食養家。這是很多女人的寫照,當丈夫無能再提供經濟,妻子義無反顧肩負重擔,女人得主內也得主外。
 
  隨著兒女婚配,秀梅的身影仍然忙碌,為兒子善後、撫養孫女,她開始變通傳統的食物,秀梅接受牛排、三明治、海鮮燴飯。飲食接受度越高,心胸便越開闊,越能接受新知。雖然秀梅讀幾月的日本書,膽識和心胸是寬闊的,走著一條崎嶇的人生路,終也開枝散葉,用食物滋長家族,也用食物成就自己的一生。
 
  最後一章是〈自家个灶下〉以多元飲食做終結,印尼咖啡、龍宮果、印尼泡麵,也埋下異國媳婦即將接手這個家族,大家都喜愛的印尼泡麵是飲食文化的融合,也是飲食習慣的改變。最後一節,也是最後一道菜「滷豬腳」;秀梅年歲老了常常健忘,灶下也交給兩個心臼,秀梅一點一點失去做菜的能力,吃了兒子帶回來的豬腳便當,秀梅嫌味道不怎樣,決定自己做。在半醒半夢中回到娘家吃豬腳,而女兒也回來喚醒她,吃著秀梅滷豬腳,意味著母女的交心與傳承,而豬腳意味著慶生或重生慶祝之喜。
 
  《秀梅》的對話完全以客語書寫,在敘述情節時,郅忻也都盡可能使用客家專有名稱或特定用語,如蕌仔、心臼、啄目睡、鼻著臭火燒、細人、倈仔……。雖是客語,都易讀易懂,是極佳的客家小說。小說裡絕大部分是秀梅的視角,少部分也是小說的後幾個章節,秀梅的兩個外籍媳婦代替逐漸退出灶下的秀梅發聲,那是異國卻是秀梅媳婦的家鄉菜出場。
 
  食物的確是女人最貼切的寫照;六個灶下,二十一道食物,寫盡了秀梅大半人生,從傳統到現代,從國內到國外,寫出了三代女人的家,不同的時代、相異的飲食文化卻交融在一起,互相包容、喜歡,郅忻用食物照鑑了女人的生命史,開啟了飲食小說的新頁。
 

詳細資料

  • ISBN:4719025012283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1.8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道  白米飯>
 
秀梅長這麼大,從沒見過滿滿的白米飯,如果可以吃一口多好啊。秀梅又看了白米飯一眼,才轉頭往倉庫跑去。邊跑邊想,這些白米肯定是昨夜那些日本阿兵牯帶來的。那個日本阿哥的笑容浮現在她的腦海,令她一陣臉紅,腳步加快。她想見他。
 
走到倉庫前,她發現昨晚傳令的日本阿哥正坐在門口。他望向遠方的山,手裡夾著一根菸。秀梅朝他的方向看,不過是一片普通的茶園。
 
她轉頭時,恰好與他四目相接。他笑了笑,秀梅又驚又羞的倒退幾步。日本阿哥不以為意,向秀梅招招手,像在叫她過來。秀梅一動也不動。日本阿哥的左手伸進口袋掏出一個小小的束口袋,淺黃色布面上綴著幾朵粉紅色小花。縫製手法粗拙,邊線時寬時窄。日本阿哥鬆開袋口,倒出幾粒晶晶亮亮的東西在手掌上。秀梅好奇的湊前看。只見他的掌心裡有幾粒伸出細細觸角的粉色糖果,如掛在天頂的星光。日本阿哥把其中一粒星星放進嘴裡,臉上瞬間洋溢甜蜜的微笑。秀梅被他的笑容吸引,癡癡望著他手中的星星糖。
 
屋下無錢,平時想食糖,就摘路邊的野草野花,像大紅花的根莖,還有紫色圓球狀的烏鈕子,酸甜帶澀。阿姆發病,阿爸曾熬過紅豆湯,加了幾匙黃沙糖,也給她一碗。那種純粹的甜是酸澀的果子不能比的。
 
日本阿哥突然握住秀梅的手,在她小小的掌心上放了幾粒星星糖。指著嘴,示意秀梅放進嘴裡試試。秀梅小心翼翼撿起一粒放進嘴裡,深怕太用力,星星就會熄滅。好甜啊!
 
一點都不酸。比紅豆湯更甜,更好食。秀梅笑了。
 
 「おいしい!」秀梅說:「ありがとう。」這是她練習了多遍的日文,好吃,謝謝。日本阿哥笑得露出潔白的牙齒,接著比手畫腳對秀梅說出連串日語。秀梅含著糖不停點頭,其實半聽半懂。她猜,他說的是他有一個妹妹跟她差不多大。他說了「妹(いもうと)」,他很想念家鄉的妹妹。如果眼前的日本阿哥是她的哥哥多好啊!秀梅忍不住想。
 
秀梅又撿了一粒放進嘴裡,帶著剩下的星星糖來到阿姆的房間。
 
「阿姆,你今晡日有較好無?」
 
阿姆微笑,坐起來,背靠在眠床,拍拍床邊說:「過來。」秀梅一屁股坐在床邊。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悅知文化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8折、雙書82折|我心中有個不滅的夜讀時光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村上春樹
  • 東立買慶祭
  • 角川文藝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