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書是一本戰史,是2013年出版的《孤獨前哨》之重寫版本。我們希望以現藏於各國檔案館的解密檔案為基礎,並附以地圖及參與者的回憶,討論1941年12月8至25日發生的香港戰役(又稱香港保衛戰、香港攻略戰)之背景與經過,並評價戰前各方的戰略、英國和香港政府的戰爭準備、以及英日兩軍的表現。我們不打算(亦不可能)完全重構「史實」,而是旨在提供我們對香港戰役的理解和詮釋。正如史家卡爾(Edward Carr)所云,「作者對歷史的詮釋必然進入所有史實」。
《孤獨前哨》出版後,我們仍在搜集關於香港戰役的新資料,釐清了不少當年我們存在的疑問,並帶來新的研究問題和線索。2014年,我們出版了《老兵不死:香港華籍英兵1860-1997》,補白了香港戰役中華人角色的討論。此外,香港戰役的內容亦成為《東方堡壘:香港軍事史》(Eastern Fortress;牛津大學出版社)中的重要部分。我們自2018年起嘗試利用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建立互動地圖重新整理香港戰役,以結合過往的研究及新資料。我們與合作夥伴亦走訪香港各地軍事遺蹟進行記錄。互動地圖整合了關於戰役的不同資料,亦使我們對戰役各方面有新的理解。其後,我們獲東華三院捐贈經費建立有關三年零八個月的三維互動地圖,過程亦使我們更能瞭解戰役中地形對作戰的影響。建基於以往研究,我們再出版了《南區二次大戰軍事遺跡》和《英軍中的港人,1860-1997》(Hongkongers in the British Armed Forces, 1860-1997),並更新了有關本地服役官兵的數據庫,至今共收錄了2,268人的紀錄。有見累積的新資料漸增,我們決定重寫已經出版逾十年的《孤獨前哨》。從今日觀之,《孤》的舊版本有以下問題:
(一)對守軍防衛計劃認識有限:撰寫《孤》時,我們未有機會參考《1941年防衛計劃》,對計劃的理解主要來自於守軍投降後撰寫的《要塞戰鬥日誌》(Fortress War Diary),以及駐港英軍司令莫德庇(Major General Christopher Maltby)在戰後倫敦官報(London Gazette)刊登的報告。因此,我們對英軍的部署雖然有總體性的理解,但部分細節卻未能掌握,例如守軍防守醉酒灣防線和港島的戰術安排等問題。
(二)忽略砲兵的重要性:以往我們主要參考各步兵單位的作戰紀錄,未有掌握英日雙方砲兵的戰鬥過程與經歷。近年我們得到不少雙方砲兵部隊的資料,使我們得以重新了解香港戰役中的作戰和戰術問題,尤其是攻港日軍如何利用其砲兵優勢,最終壓倒守軍的過程。
(三)更多一手資料:除了上述《防衛計劃》外,尚有加拿大軍的作戰紀錄、英軍砲兵及其他輔助部隊的資料、日軍步兵部隊以外的聯隊史和紀錄,以及各種回憶史料等。這些資料填補了以往的空白,或修改了過往的結論。
(四)對地形掌握不足:由於「香港戰役空間史研究計劃」,我們對香港戰役各個主要戰場和不少軍事遺跡均在此進行了實地考察,並與理工大學團隊合作以地理空間科技重探部分地段。這些工作使我們對香港的地形有更深入的認識,並發現以往對部分戰場地形瞭解不足,以致描述不著邊際。
(五)對參戰人員理解不清:雖然我們對交戰雙方部隊、裝備人數,以及族群組成等問題有大致掌握,但未有對香港守軍的多元組成着墨太多。近年,我們對駐港英軍中的本地軍人有更多的認識,本書將反映這些新資料。
(六)缺乏聯合作戰的視野: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以及新界(及離島)組成,守軍的作戰計劃有不少部分需要海陸軍緊密協同。日軍進攻香港時,亦曾於馬鞍山、大嶼山,以及香港島東北岸進行兩棲行動。此外,日本海軍在香港水域亦有行動,但礙於香港海岸砲台,並不能有效支援地面行動。本書將以聯合作戰出發,重新審視這些行動。
(七)對香港歷史背景描寫不足:戰前香港內部情況複雜,新版本加入了更多關於香港與抗戰關係、港府的戰爭準備工作,以及日方的謀略行動等內容,以加強背景的討論以顯示香港的重要性。
為何要討論1941年香港戰役?雖然香港戰役在規模而言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他戰役相比並不十分可觀,但它在近代香港歷史、抗日戰爭史、亞洲史,以至軍事史均有其特點和值得注意的地方。本書既嘗試梳理戰役的不同面向,亦希望將之置於其他更大的背景下討論。香港戰役除了造成數千人死傷、對市區各地造成破壞,以及開啟了其後「三年零八個月」的序幕外,亦反映了當時香港在管治、社會、經濟,以及國際地位等不同面向,並不只是香港歷史上的一個註腳。此外,香港各地仍然存在不少關於這場戰爭的遺跡,它們不但見證了當時的歷史,亦反映了戰後香港的城市發展以及自然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