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5年博客來春節過年各項服務詳情

人文社科春季暢銷大展
好好睡:培養孩子運用內在感官 自我安撫 天天安適又好眠

好好睡:培養孩子運用內在感官 自我安撫 天天安適又好眠

Raising Sound Sleepers Helping Children Use their Senses to Rest and Self-Soothe

  • 定價:38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是獻給當代孩子
的珍貴禮物。我由衷地推薦給關心孩子的家長、
教師和醫師。......而那些感到恐慌、焦慮,或
自我安撫困難的成人也能從中獲益良多。」
Dr. Alicia Landman-Reiner, M.D.
資深人智學醫師
人智醫學醫師協會(PAAM)培訓計畫創始主任

  在這本見解深刻的書中,現任歌德館醫學部部長、兒童發展顧問以及整合醫學醫師亞當•布蘭寧醫師指出,睡眠與休息是孩子可以在成長過程中學會的技能。

  他為各年齡段(從新生兒到青少年)的孩子,提供了一系列方法,鼓勵他們藉由自己的感官──從味覺、嗅覺與觸覺,到平衡覺與本體動覺──自我安撫。他的建議包含了父母最關切的內容:

  ★ 安撫總是說「不!」的幼兒的小訣竅
  ★ 針對建立平靜日常節奏的建言
  ★ 幫助孩子在焦慮的時刻安定下來的方法
  ★ 改善破壞行為的技巧

  布蘭寧醫師以容易理解的例子,探討了如何以實際的方式支持孩子自我安撫、一夜好眠,從小時候起就緊密連結「幸福覺」,為人生的強大韌性奠定厚實基石。

本書特色

  瑞士歌德館人智醫學部 部長|兒童發展顧問暨整合醫學醫師
  亞當‧布蘭寧醫師 Adam Blanning MD
  最新力作中文版
  什麼時候該引導?什麼時候該信任?

  孩子的成長充滿智慧,比如學走路是自然進程。然而,睡眠與自我安撫卻是一項需要學習的技能。尤其在現今這個數位時代,越來越多孩子/成人難以平靜安定下來,要如何陪伴支持他們和自己呢?

  人智醫學睡眠實踐最佳指引
  與自己的內在感官路徑合作
  能有效幫助孩子/成人自我安撫、優化睡眠,
  更能輕鬆做自己,進而終其一生與幸福覺緊密相連

  布蘭寧醫師將知識理論、校醫實務和診療經驗融會貫通,結合自身的育兒實踐,以動態過程與譜系觀察,淬煉出更深的洞察,揭開人智學內在感官路徑之謎,那些史代納對內在感官的描述在這裡變得鮮活而有意義,一扇嶄新的洞見之門打開了:準備好讓這本書成為睡眠實踐的指引,一起進入對自我感知和定位更微妙覺察的旅程。拓展我們對孩子如何感知世界的圖像,開啟更全面的兒童發展視野,並藉此有效地幫助孩子/成人自我安撫、優化睡眠,更能輕鬆做自己,進而終其一生與幸福覺緊密相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亞當.布蘭寧(Adam Blanning MD)


  布蘭寧醫師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執業,為整合醫學與人智醫學家庭科醫師,曾任北美人智學健康協會(AHA)會長,現為瑞士歌德館醫學部部長之一。他於科羅拉多大學獲得英國文學學位(1995年)、醫學博士學位(1999年),並於同校完成家庭醫學住院醫師訓練(2002年)。在開設自己的人智學醫療診所之前,他曾在紐約醫學院(NYMC)和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教授家庭醫學。

  雖然他診治各年齡段的患者並處理各類病症,但兒童健康發展和特殊需求始終是他的核心興趣。在過去的20多年裡,他特別是在觀察、深入理解兒童行為與需求的方法上和華德福學校緊密合作,擔任兒童發展顧問。他在國內外授課,並共同指導美國和加拿大的人智學醫學醫師培訓計劃(IPMT),2023年起開始支援台灣IPMT。

  布蘭寧醫師的主要著作有深入探討兒童困難行為的《理解孩子深層發展需求》(Understanding Deeper Developmental Needs),以及引領如何透過學會內在感官路徑有效支持孩子自我安撫、休息,進而終其一生與幸福覺緊密連結的本書(Raising Sound Sleepers --Helping Children Use their Senses to Rest and Self-Soothe)。他與妻子和兩個孩子住在科羅拉多州。

譯者簡介

何修瑜


  最愛翻譯時的孤獨,並謹記翻譯家柴田元幸所說:「翻譯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戰爭,而我們的奮戰,就是盡量縮短比數差異。」近期譯作包括《帶光給世界-為人類未來奮鬥:5G與擴增實境和物聯網》(宇宙織錦,2021.5)、《擁抱孩子的脆弱時刻:實踐慈悲、關愛的12個教養練習》、《當摯愛逝去:療癒悲痛與失去的禪修練習》、《學校中的史代納-華德福教育學一個批判性的視角》(暫置)(宇宙織錦,2024.12)等書。
 
 

目錄

中文版自序
引言
1、 什麼是內在感官路徑?
2、 寶寶的安撫模式
3、 當安撫無效時,以及如何轉移
4、 從 1 歲起找到平衡
5、 從 1 歲起的節奏與常規
6、 當較大的孩子難以入睡與平靜下來時
7、 從 2 歲半起的獨立與界限
8、 建立各年齡段孩子的幸福覺與韌性
9、 停滯的感官行為與治療應用
10、常見的焦慮與過渡時期
後記 _
致謝
關於人智醫學的說明
註釋
索引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713349
  • 叢書系列:療育與健康系列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5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中文版自序

欣見「內在感官路徑」的智慧得以在世界各地廣泛傳遞,我誠摯歡迎《好好睡》中文版問世,並衷心希望本書能夠為孩子們及其家庭帶來有力的支持與深刻的啟發。健康的睡眠以及平靜、放鬆和休息的過程與我們內在的韌性息息相關。或許更為重要的是,這些過程也與我們內心的和平與幸福感緊密相連。我鼓勵大家將書中最喜歡的部分與家人、朋友以及社群中的其他人分享。

最近我有機會在台灣向家長、教師、醫師和治療師教授這些內容,這讓我更加確認了這些發展步驟具有普遍性。我們的世界正在快速變遷,而隨著這些變化而來的是保護、理解並支持兒童感官發展的迫切需求。這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不僅僅是對那些高度敏感或有特殊發展需求的孩子,更是針對所有在這個日益複雜、節奏加快、科技充斥的世界中成長的孩子們。

在與許多孩子就發展問題一起工作研討時,經常會遇到「碎片技能」(splinter skills)的情況。這是指孩子在某一特定領域表現出一些特殊的技巧或能力,但這些能力比他們整體的發展水準還要成熟。在過去,這類非凡能力可能會被視為一種特殊天賦――似乎是孩子與生俱來的知識(因為我們無法解釋他們為什麼在這個年紀就擁有這種能力)。然而,在當今世界,儘管這些技能或許仍然代表著某種特殊能力,但它們更常表現為一種不完整性。與其說某個部分遙遙領先,我們更應該看看是否實際上是某個部分發展被過分強調,而其他部分卻遠遠落後了。那些落後的部分之所以顯得滯後,是因為它們仍未得到充分的練習和探索。碎片技能往往是缺乏更廣泛的發展統整性的訊號。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親子、童書、國中小】新年健康展,元氣滿滿迎新年,電子書、電子雜誌89元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天下文化精選
  • 城邦集團展
  • 華文創作暖冬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