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現在想來,《乖,你聽畫》的出版起源,應該要回溯至二○一三年的一場展覽:「蒙娜麗莎五○○年:達文西傳奇」。當時的公司前輩韻如邀我同行,我在重點展品〈麗達與天鵝〉前發楞,無法理解畫中裸女為何要親密地摟著一隻大天鵝,同時看著腳邊破殼而出的四個小嬰兒……這畫面過於詭異,我直覺案情不單純!博學的韻如見我一臉茫然,主動為我解說畫作典故,並信手拈來希臘神話世界的起源。離開展場後,我全無印象當日究竟看了哪些達文西的手稿或畫作,因為腦中念念不忘的是韻如口中的希臘神話故事。
我以為自知不少神話典故,但站在偉大的傳世名畫前,不僅連畫作主題都說不出個所以然,更別提欣賞藝術家的繪畫技巧和構圖,又遑論討論作品美感優劣與否?我為自己的淺薄感到羞愧,但同時點燃了旺盛的興趣,開始系統性閱讀希臘羅馬神話故事,連帶欣賞以此為靈感創作的西洋古典藝術。我起步晚,也非西洋文學或藝術專業(我的大學教授應該會罵我不務正業),但每每接觸令人著迷的神話與藝術時,越發感受到希臘羅馬神話之於西方文化的深刻。
神話故事的開放性,在於包容任何人用任何角度認識它,對於希臘羅馬神話故事的喜愛,使我不甘作為一位閱讀者,也興起用自己的角度重新詮釋故事的念頭。距離首次與〈麗達與天鵝〉相遇的幾年後,我著手架設部落格,書寫個人有感的神話故事,且整理與之相關的藝術名畫。當寫作篇章到達一定數量時,我邀請同樣對藝術有興趣的朋友PAY金,以一則神話故事加一幅經典名畫的形式,共同錄製Podcas「乖,你聽畫」,與其說是專業的藝術頻道,更像是兩位女子的閒聊讀書會,分享我們的學習心得,也分享我們的平凡日常。
從頭到尾的起心動念沒有高尚的目標,只有自我滿足的學習,意外的是,部落格和Podcast節目開始收獲一群有共鳴的聽眾們,甚至獲得三民書局編輯部的青睞,使這原本出於私心的寫作,有機會得到更多讀者朋友的指教,至今依然誠惶誠恐的懷疑這可能是場美夢。
《乖,你聽畫》是一套希臘羅馬神話的故事書,也是一套古典繪畫的藝術書,書中精選古典繪畫出鏡率高的神話故事,藉由回歸故事源頭,歸納出故事轉化成藝術的必要圖像,使你即便面對全然陌生的畫作,也能藉由關鍵的圖像元素辨識出繪畫主題。
我必須誠實說,《乖,你聽畫》不是套具備學術研究價值的藝術書籍,而是套希望你「讀懂故事就能看懂名畫」的輕鬆讀物。其實,對於沒有西洋藝術基礎的一般大眾如我而言,光是看懂「這幅畫到底在畫什麼內容?」就足夠拉近與西洋古典藝術的距離了,也唯有奠基於此,才有能力進階欣賞藝術的表現形式,乃至於透過藝術深化我們日常生活的美感。我必須再次誠實說,閱讀完此書,你可能沒辦法獲得點評藝術的專業能力,但至少下次去美術館或博物館裝文青或尷尬約會時,保證會有不少有趣話題讓你發揮!
葵花子 二○二二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