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遠的一天
《永遠的一天》(A Day and Eternity)是一九九九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影片,希臘著名導演安哲羅普洛斯的作品,這位名氣響亮的導演自從一九六○年代末期以來享譽世界影壇已久,其作品中特別以早期的《流浪藝人》聞名於世,近期大家比較熟悉的有《霧中風景》和《尤利西斯生命之旅》以及《悲傷的草原》等片。我們今天要談的這部片子主要描寫一個六十幾歲的男人發生在一天當中的故事,對男主角而言,這短短的一天幾乎就是他的生命之旅,他整個一生的縮影,他藉此機會認真省視自己失敗的生活,深刻體認生命的哀痛並由此瞻望嶄新的未來。仔細看,這部影片幾乎就是柏格曼《野草莓》一片的翻版。
過去許多人曾將安哲羅普洛斯視為柏格曼的最佳繼承人,甚至也有人認為他結合了柏格曼和塔可夫斯基的精華,展現銀幕上最精采的影像風格。就本片來看,我們可以這樣說,繼承柏格曼的部分是如同《野草莓》對生命的深刻探索並觸碰生命的哀傷本質,塔可夫斯基的部分,是他出神入化的攝影機運作方式。他巧妙運動他的攝影機,有時推進,有時橫移,並頻頻塑造美妙長拍鏡頭,經常有意無意間展現出如塔可夫斯基式的如夢似幻的作夢情境,人生像一場夢。
一九九○年代初,東歐共產國家相繼崩潰,希臘北邊的阿爾巴尼亞是巴爾幹半島最窮的共產國家,共產黨政權垮台後,衍生出許多移民和偷渡的問題,其中還包括走私和販賣兒童的問題。本片即是奠立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出一段有關人際關係的感人故事,筆調充滿對人生的反省與覺悟。首先是,導演把男主角個人的生命史和近代祖國的歷史發展緊緊結合在一起,透過男主角一天當中的生活,把他過去走過的道路,特別是情感方面,拿來跟希臘從十九世紀以來努力要脫離土耳其統治的政治歷史相結合。希臘的歷史背景,自從第十六世紀被鄂圖曼帝國征服,被土耳其人統治達四百年之久,直到十九世紀末才慢慢展開獨立運動,終於在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脫離土耳其真正獨立。片中述及三個歷史階段,第一個是十九世紀末,以一個當時著名詩人代表那個時代,第二個是一九六六年的十月,男主角的女兒出生滿月那天,代表希臘獨立後一段動盪不安的歲月,是軍事獨裁和共產黨對立鬥爭的慘淡時期,第三個則是一九九○年代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