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檢定展_獨家特談
茶俗典

茶俗典

  • 定價:250
  • 優惠價:79197
  • 優惠期限:2025年05月2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探尋茶俗千年流轉的脈絡,品味寧波茶文化的人情風雅
一壺茶,一座城,講述水與茶交融間的傳承故事

  本書從別具特色的茶地名切入,以歷史故事和人文傳說為線索,將寧波地區深厚的茶文化娓娓道來。從餘姚的茶地名傳說到北侖茶廠跟的由來,再到寧海茶院鄉的傳奇,這些地名不僅承載著茶文化的發展軌跡,更是茶俗風情的活化石。透過一系列真實又富有趣味的茶俗故事,讀者彷彿能穿越時空,感受到昔日茶風盛行的寧波。

  在全面展示茶文化的同時,書中深入探討了茶在日常生活、禮儀、婚俗、祭祀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寧波人以茶為禮,以茶寄情,從提親嫁娶到祭祀禮俗,茶貫穿於人生的重要節點,見證了歲月流轉與人情更迭。書中不僅對各類茶俗背後的文化內涵做了詳細解析,更生動地描繪了寧波人在不同場合飲茶、待客、祈福的風俗場景,使茶文化在人們心目中更加具象化、生活化。

  此外,書中對寧波名泉與名茶的描寫尤為精彩。眾多名泉不僅因水質清冽而聞名,更因與茶相伴而增添韻味。從第一井到虎跑泉,每一處名泉的介紹都充滿了詩意和人文色彩,顯示出茶與水相輔相成的微妙關係。無論是泉水流淌間的自然之美,還是茶湯氤氳出的文化氣息,都構成了一幅浙東茶鄉的唯美畫卷。

  作為茶文化的重要載體,茶館和茶亭也是書中濃墨重彩的一部分。寧波茶館從古至今,始終是市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舊時的街邊茶樓,還是如今高雅的現代茶館,都見證著寧波社會的變遷與融合。而那些散布在浙東大地上的茶亭,既是旅人歇腳的溫馨之所,又是善行流傳的象徵,茶亭背後的故事傳達出民間的淳樸與善良。

  最後,本書以茶諺、茶歌和茶傳說為點綴,為寧波茶文化增添了更多的文學與藝術韻味。無論是口耳相傳的民間諺語,還是悠揚動人的茶歌,抑或流傳已久的茶葉傳說,都使整部書的內容更加立體豐富,讀來引人入勝。

  透過全景式的描寫與生動的敘述,本書不僅是一部關於寧波茶俗的百科全書,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茶文化之旅,帶領讀者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在現代社會中,這些傳統茶俗依然煥發出新的光彩,成為連接歷史與現代、傳承與創新的重要紐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偉權


  畢業於中文系,曾考證和研究中國浙江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名茶瀑布仙茗,為東亞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編輯《茶韻》雜誌,撰寫茶文化論文20餘篇,出版《茶風》、《詩意浙東 山水人間》等論著,編撰《寧波茶文化之最》等茶書。

竹潛民

  教授,東亞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對茶文化研究深入,撰寫茶文化論文及書評十餘篇。
 
 

目錄

前言

序章 茶地名:追尋茶俗活化石
第一節 河山與茶俗:溯源餘姚茶地名
第二節 梅山存茶風:北侖「茶廠跟」的命名由來
第三節 茶山連茶院:寧海茶院鄉的故事

第一章 茶風:茶禮千載,風俗流轉
第一節 茶俗中的禮儀
一、寧波家庭茶俗
二、禮儀與茶俗
第二節 茶俗中的婚姻
一、提親與茶俗
二、嫁妝與茶俗
三、婚禮與茶俗
四、以茶為禮寄忠貞
第三節 茶俗中的祭祀
一、茶祭祀的歷史和傳說
二、寧波茶祭祀習俗

第二章 茶水:泉韻滋茗,水育茶魂
第一節 水乃茶之母
一、歷代茶人對水與茶關係的論述
二、水的選擇
第二節 名泉探尋
一、堪稱華夏第一井
二、錢湖山水多名泉
三、杖錫名泉「水空湫」
四、雪竇山上訪名泉
五、龍泉山腰隱龍泉
六、客星山麓華清泉
七、姚西典藏美女泉
八、偉人長伴化安泉
九、丹山赤水詠古泉
十、越國鄉野計然泉
十一、大寶山藏大寶泉
十二、尋訪天童虎跑泉
十三、鄞江古鎮有好泉
十四、育王寺有妙喜泉
十五、福泉山頂品福泉

第三章 茶館:煙火氣息,世俗縮影
第一節 茶館是一個縮小的世界
第二節 寧波茶館的歷史與風尙
一、設施檔次普通
二、服務對象各異
三、娛樂活動較多
四、「吃講茶」盛行
第三節 多元發展的新世紀茶館
一、檔次提高、環境幽靜、設施完善
二、功能齊備、餐飲結合、寓教於樂
三、立足地方、傳承民俗、體現特色
第四節 茶樓的歷史與當代樣貌
一、寧波歷史上的著名茶樓
二、當代寧波茶館介紹

第四章 茶亭:風雨歇腳,鄉愁寄託
第一節 浙東茶亭
第二節 茶亭的社會功能
一、弘揚善舉
二、記錄民風
三、傳播文化
第三節 經典寧波茶亭
一、慈善成風的坎墩茶亭群
二、一個規模超大的茶亭——餘姚五車堰茶亭
三、「無我,忘我」的餘姚不我亭
四、人氣興旺的梁弄三溪口茶亭
五、功德昭昭的梁弄甘泉畈茶亭
六、堅持四十年的奉化棠雲茶亭
七、綿延三百年的寧海前童茶攤

第五章 茶文:茶香墨韻,文化流芳
第一節 茶諺:語言中的茶文化智慧
一、茶性茶俗
二、飲茶品茶
三、培植採茶
四、新編茶諺
第二節 茶歌:旋律中的茶香詩韻
第三節 茶傳說:趣談民間故事
一、四明山的茶傳說
二、珠山白毛尖的傳說
參考文獻

 
 

前言(節錄)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寧波茶俗在當地風俗中別有風韻,大雅大俗,異彩紛呈。

  寧波市位於北緯28°51′至30°33′。專家發現北緯30°是出現世界奇跡並孕育名茶之地,有著名的高山、大江大河及入海口,有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包括中國的黃山、廬山、峨眉山以及新石器時河姆渡文化遺址等。同時,中國好多名茶也出產於北緯30°左右,包括西湖龍井、黃山毛峰、蒙頂甘露、祁門紅茶等。

  在寧波大地上,同樣古今佳茗疊出,茶俗亦相伴相生,寧波茶俗富於特色,燦若雲錦,佳話頻傳。

  首先,大雅緣自大俗。茶俗在人們漫長的茶事生涯中,將經濟和文化融合得恰到好處,並有顯著的特點,留下了不少千古地名,因此,本書即從茶地名開篇。先民在河姆渡遺址飲「原始茶」,到田螺山遺址人工栽培茶樹,河姆渡地名就與茶密切相關。書中選錄了多個茶俗地名,如茶院、茶廠跟、茶亭街等,都有生動的故事流傳給後人。茶俗地名既反映了茶在農業經濟中的要素,又沉澱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蘊,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文明符號。

  寧波是具有歷史傳統的中國文明城市,其源頭可追溯到體現精神文明的大批茶亭。以農業為主的古代,經濟不發達,寧波湧現出眾多積德行善的茶亭,如同和煦春風吹遍寧波大地。古老的茶亭故事多多、生動有趣、名垂千秋,無不洋溢著關心社會、崇尙文明的美德。四明山上的甘泉畈茶亭,濃縮著山民樂善好施的優良民風。

  其次,大俗又助推大雅,茶文化登上大雅之堂,是以茶葉為物質基礎的,而茶俗介於物質與精神之間,並提升到精神文明層面。茶俗的內涵既服務於茶業又提升了茶業。茶俗中的茶諺,有指引人們去尋覓好茶的,如「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茶」;也有直接指導生產的,如「土厚種桑,土酸種茶」、「秋冬茶園挖得深,勝過拿鋤挖黃金」等。

  在物質文明提升到精神文明的過程中,古往今來的各類茶館是茶俗的最好體現。從鄉村到城市、從粗獷到文雅、從簡陋到精良,茶館再現了中華精神文明之美。北京前門西河沿大街正乙祠戲樓(茶園),為清代康熙年間寧波在京的銀行商人購置,每逢春秋節日寧波同鄉在那裡聚會,先用三茶六酒祭神祭祖,然後約請戲班演戲,品茶看戲,擺宴聯誼。據梅蘭芳考證,中國戲院最早統稱為「茶園」,茶園與戲院合一,是朋友們喝茶聚會的地方,正乙祠可為最早的高雅茶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其遺址經修復後,在北京的「寧波幫」經常在那裡舉行品茶座談活動。寧波其他茶館的事跡也是感人至深。

  「水為茶之母」,製茶用水非講究不可。同樣寧波茶俗中也包含人文底蘊深厚的水文化。書中介紹了天童寺、虎跑泉等多處名泉好水,對於「五水共治」也不無積極意義。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4162883
  • 規格:平裝 / 150頁 / 17 x 23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節 河山與茶俗:溯源餘姚茶地名
 
寧波有很多歷史地名,堪稱活化石,蘊藏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其中就包括茶俗的傳說,有的顯山露水,有的含而不露,卻都很有意思,細細想來,耐人尋味。說來話長,就先從聞名中外的河姆渡2000多年前的一個故事說起吧。
 
那年酷暑,天氣久旱不雨,在河姆渡遺址的姚江南岸,一位50多歲的大嬸設著茶攤,為過往行人施茶。當時那裡是交通要道,山有竹木茶桑,江有魚蝦貝蚌,大多要經過河畔茶攤。肩挑背馱的山民漁夫到此喝茶解渴,總是向大嬸道不盡謝意。有的乾脆從袋中摸出小錢以示酬謝。有位山民對她說:「大嬸,妳做好事,以前還有擺渡的兒子補貼妳燒茶,這段時間大旱,河底翻天,河床開裂,人們來往行走不用渡船,收點燒茶錢也是應該的!」
 
大嬸對這樣的過往行人總是和藹地回答:「兒子小河近來不撐渡船,跟著山裡人去賣茶葉。大家掙的是辛苦錢,我這裡的日子過得去就好。何況茶葉、六月霜等燒茶用的也都是隨緣樂助,免費給大家的,我貼點柴火也是應該的。」
 
大嬸在河邊免費施茶,日子一天天繼續下去。
 
在這久旱的日子裡,一天來了一老一小,為父女倆,老人滿頭白髮,女的只有20來歲。看上去是遠道而來,顯得十分疲憊。燒茶大嬸忙著遞茶送水,和那姑娘攀談,聽到姑娘說:「我父親雖年事已高,但平時身體健康,只是這次長途跋涉,路途疲勞,又遇上江南天熱,連日來身體不適,大熱天沒流汗,體溫高,感到頭暈、乏力,想在河邊樹陰下多休息一會兒。」
 
大嬸見狀,自然十分同情,知道這是中暑所致。茶攤上設兩缸茶,一缸是純茶葉,主要用來解渴,另一缸有茶葉又加山中採來的六月霜,有點苦味,既解渴又防治中暑。大嬸見只飲六月霜茶水還不足以解老人中暑,又從茶箱裡取出一瓶燒酒楊梅,告訴老人,這是民間治中暑的良方,用這裡的楊梅浸燒酒,吃上幾粒會有收效。
 
老人在茶攤樹下躺了一個時辰,在大嬸和女兒護理下,熱度開始退了,身上出汗,精神也好多了。夏日天黑得晚,老人帶著女兒到大戶人家投宿。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飲食】新‧希望,給自己最好的一年:柿子文化數位產品全書系,全展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漫畫展
  • 國中小參考書99元
  • 療癒小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