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姜尚中
人之所以對歷史產生興趣,其根本乃是對人的關心。就像《史記》是以〈列傳〉為支柱一般,史家在史書中貫注全心全力的,也是評傳。於是,我們著眼於不論是誰都會自然抱持的好奇心,構想出這套由著名、無名人們的評傳積累而成、進行描述的《亞洲人物史》。作為討論對象的地域,包括了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也就是足以用「亞洲」一詞指涉的整體領域。我們集結了在現代亞洲史研究中具代表性的編輯委員,經過數年反覆協議,發掘出各領域的主人翁、副主人翁,以及圍繞在他們身邊人們的關聯性,從而形成充滿魅力的小宇宙。
當我們在選定人物之際,重視的關鍵要素是「交流」。所謂交流,不限於交易、宗教、思想、藝術傳播等和平友好的事物,也包括掠奪、侵略、戰爭等激烈衝突。我們在每一卷中,針對整個地域的人物群進行鉅細靡遺的配置,並以跨越各個小宇宙的方式,將之聯繫起來;從第一卷到最終卷,大致是按照時代順序安排。透過這樣的構成,我們讓一種堪稱與縱觀式地域史迥然相異的「亞洲通史」形象,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透過這項由承繼東洋史研究深厚基礎的人們合力進行的嘗試,我們期望相異文化圈、言語圈的讀者,都能有共享的一日到來。
序言
古井龍介
《亞洲人物史》第一卷、也就是本卷要處理的部分,是從歷史開端到古代帝國的成立、發展這個時代。簡單說,這是一個城市、王權、國家在亞洲各地形成,從中出現整合廣大領域的帝國,且與之相伴地,樹立了為各地域之後歷史展開賦予方向之古典文化的時代;我們要討論的,就是這樣一個時代誕生的各個人物,及其相關的事物。因為各地區經歷的歷史多樣性與時間差,所以作為對象的時代,從漢摩拉比王在美索不達米亞稱霸的西元前十八世紀上半葉,到匈奴系遊牧民阿爾孔人(Alchon)之王頭羅曼與摩醯邏矩羅陸續侵略南亞,遭到擊退的六世紀上半葉,跨越大概兩千三百年。
本卷在人物史之前,首先提示了各地域的神話。這些神話從可以回溯到西元前二十四世紀的美索不達米亞神話,到十八世紀開始編纂的《柬埔寨王家編年史》中所記載的柬埔寨建國神話,屬於歷經漫長的時間、在亞洲各地生活人們所創造出的各種神話之一角。
雖然有某種程度空間範圍的限定,卻拒絕時間軸上的固定,作為無限過去的神話,是在與歷史迥異的形式下,和過去展開對峙,或者也可說是過去的記憶。可是,神話不只是某個地域、某個時代生活人們的想像/創造產物,也反映了他(她)們的價值觀、面臨的現實,並背負了他們(她們)的願望,且必然會和歷史產生連結。這樣在歷史中誕生的神話,也會在接下去的時代、相異的脈絡下,被賦予嶄新的意義與形式,一再被喚起,並作為規範與前例,在後世的人們與歷史中,直到現在持續發揮各式各樣的影響力。
南亞史詩《羅摩衍那》的主角羅摩,在作為理想的國王模範,不斷被後代史料提及的同時,也被當成毗濕奴神的化身之一,成為印度教的神祇,受到熱烈的信仰。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六日,印度阿約提亞的巴布里清真寺,遭到主張「這是將羅摩誕生地建造的寺院加以破壞後,建築起來的寺院」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群體破壞,結果在各地引起了宗派間的暴力,造成眾多死傷的悲劇。這種與歷史之間的糾結,正是《亞洲人物史》之所以要提出神話的緣由。
本卷登場人物生活並成為其中一部分的時代與歷史變化洪流,是透過帝國,將一定地理範圍整合成一個地域,並為後續時代發展的文化,建構起基礎的過程。他(她)們在多樣的時間軸中,於各自所處的位置,或順流前行,或逆流而上,也有可能身陷其中。
透過發明出來的文字展開的紀錄,雖然可以將這些人的人生傳達給後世,但因為對文字與紀錄媒體,乃至於言語的態度差異,所以在各個地域中,紀錄留存的型態也有很大的差異。相對於將司馬遷的《史記》視為集大成與起點、擁有史書編纂傳統的中國各王朝,以及與希臘世界相鄰、獲得希羅多德紀錄的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美索不達米亞各王朝的史料,是以國王留下的碑文與同時代各文件為主,古代南亞則有所不同,只剩下刻在石頭與金屬等高耐久性物質上的內容。故此,對同時代各人物的評傳,與作為集合、相關的人物史,其密度自然會產生出濃淡差異。另一方面,各人物間關係形成的網絡,也主要是停留在帝國整合下的特定地域內,從而無法跟超越這種局限、後來形成近代「亞洲」的空間認識與再定義這一形象相互連結。不過,以冒頓單于和迦膩色迦一世為代表的內亞遊牧集團的活動,已經開始將各地域連結起來,這點是必須留意的。
然而我們必須認知到各人物的相關還有另一個層面,那就是超越時代、類似於上述神話與歷史間糾葛的關係。他(她)的生活與共時性的連鎖,是深深鑲嵌在某個地域與時代中,且必須背負的事物。但是,作為歷史被紀錄下來的這些人的人生,經過不斷被賦予、附加意義與解釋,從而生成嶄新的人物形象,流傳到後世、產生影響力,並與喚起這種形象的後代人物間,形成嶄新的關係與連結。本卷登場人物中的周公旦即為這種人物形象,他被孔子形塑成理想的政治家後,又被王莽重新解釋其行為,當成王莽直到篡奪帝位、正當化獲得一連串實權的前例。
這種超越時代的人物關聯也超越了空間,從而讓與之相伴的人物形象,也變得多元且複雜。其中的典型,就是和孔子並列、思想對亞洲各地產生廣泛影響的佛陀。透過弟子們的紀錄、被認為是佛陀所講述的言論,不只是被賦予意義、附加解釋,還經過內容的擴張與創作,傳播到各地;與之相伴地,佛陀的人物形象,也在各個傳播所到之處被賦予新的姿態、性格,變得多元化,從而變成遠遠超越「某個時代誕生的人物」的事物。
超越時代的各人物相關,是會反覆產生的事物。這點從近代、甚至是現代,魯迅和毛澤東在曹操身上看到帶來新時代的合理性與革新性,尼赫魯在阿育王身上看到獨立國家印度的理想等本卷中舉出的幾個事例,可以清楚呈現出來。在這層意義上,包含本卷在內的《亞洲人物史》,或許也可以說是生活在現今時代的我輩執筆者,透過執筆評傳,各自和所處理的過去人物間產生連結關係的嘗試與運作吧!
我輩執筆者和對象之間產生了怎樣的關係與連結,又透過這種連結,描繪出怎樣的人物形象?若是能夠透過本卷讓讀者有所感受,且和過去的人物之間產生嶄新的關係連結,則為幸甚。
★亞洲史研究巔峰.集英社創社95週年紀念鉅獻★
人物如星,交織燦爛歷史星空
構築出籠罩全亞洲的歷史全景
穿越時空,踏入人類文明的黎明時刻!
從波斯高原到中原大地,從信仰的聖者到權力的締造者。
「亞洲人物史」第一卷《神話世界與古代帝國》為您帶來亞洲各地神話,和16+260+位影響深遠的歷史人物,重現古代亞洲的波瀾壯闊。
▍焦點人物傳記:
•漢摩拉比:法典締造者如何奠定巴比倫的輝煌。
•孔子與司馬遷:解讀中華思想與史學的脈絡。
•佛陀與阿育王:見證印度大陸如何以仁慈與智慧改變世界信仰的版圖。
•秦始皇:解密統一天下的鐵腕政策與驚世工程。
•冒頓單于:冷酷強大的領袖如何運用智慧創建馬上傳奇。
•王莽與曹操:一窺儒教王權的建立到亂世革新。
從古代帝王到宗教聖者,從思想家到史學家,這些人物如何塑造亞洲的文化根基?本書以深入淺出的評傳方式,帶領您走入他們的生活與抉擇,發現人性與時代如何交織出歷史的浪潮。
「亞洲人物史」首卷,探索亞洲歷史的開端,由神話、史詩到真實的歷史人物,呈現自西元前十八世紀起到第六世紀,古代帝國的成立與發展。在這個時期,城市、王權、國家在亞洲各地形成,從中出現整合廣大領域的帝國,奠定古典文化的基礎,並為各地域之後的歷史開展賦予方向。
書中涵蓋各類開創歷史的傳奇人物,儘管距離今天已有數千年之遙,但這些人物的思想與事跡,透過人們不斷地重述、解釋並附加意義,而持續與我們的世界產生連結。其影響力猶如古代神話般經久不衰,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不斷啟發我們對歷史與未來的想像。
【本卷主要人物】
漢摩拉比|大流士一世|耶穌|佛陀|阿育王|孔子|秦始皇|冒頓單于|司馬遷|王莽|曹操|迦膩色伽一世|頭羅曼|摩醯邏矩羅|憍陳如|婆羅納跋摩
叢書特色
•跨越地域,從東亞到西亞,涵蓋整個亞洲的歷史長河。
•突出「交流」視角,深挖和平與衝突中的文化碰撞。
•匯聚現代亞洲史研究權威,打造精緻的評傳與分析。
歷史不僅僅是故事,而是對人性的深刻關照。
開啟您對亞洲文明的全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