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暢銷展
個性不強勢的交涉術:嘴笨、怯弱,怎麼交涉不吃虧?處理1,500件以上訴訟案子的不強勢大律師,天天在用的技巧。

個性不強勢的交涉術:嘴笨、怯弱,怎麼交涉不吃虧?處理1,500件以上訴訟案子的不強勢大律師,天天在用的技巧。

心理カウンセラー弁護士が教える 気弱さん・口下手さんの交渉術

  • 定價:399
  • 優惠價:79315
  • 優惠期限:2025年05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口才不好?那就讓對方先說、多說,接下來他就會想聽你說。
  ◎別輕忽肢體語言。側著身體跟對方說話,更有說服力
  ◎意見不合僵持很久,怎麼不動情緒?日常可以做哪些訓練輔助?
  ◎陷入沉默就輸了?很多時候,沉默是讓對方猜不透的最好武器。

  ◎◎ 作者保坂康介畢業於明治大學政治經濟學院,
  看了連續劇《HERO》後,立志投身司法特考。
  成為事務所受僱律師5年後,於2014年10月獨立開業。
 
  他自認個性怯懦,更不擅長口語表達,
  當上律師後,總擔心口才不夠好,會影響案子的交涉結果。
 
  但在處理過1,500件以上、結果讓委託者十分滿意的訴訟、調停案件後,
  他親身體會到,與其說個不停的咄咄逼人,
  掌握對方的心理因素才是關鍵,
  他因此開始研究交涉心理學,並取得諮商心理師資格。
 
  ◎交涉的關鍵從來不是說理,是同理!

  口才不好?那就讓對方先說、多說,接下來他就會想聽你說。
  光是認真聽別人說話,就能產生信賴感:他有試著理解我。

  怎麼聽才算認真聽?你要重複對方說的話,再把你聽到的話,換個方式說,
  交涉的關鍵永遠是先同理,再說理。

  ◎對方很強勢,顯得我氣弱,怎麼辦?
   
  ‧聽到與事實不符的事,別急忙糾正,也別連珠炮似的發問!
  頻頻發問、又擅自解釋,最後只會大吵一架!
  怎樣才能有效提問又緩和氣氛?

  ‧交涉過程處於下風,怎麼辦?你可以沉默。
  如果情勢居於下風,就聽八成、說兩成。示弱,能軟化對方。
  還有,把沉默當武器,可以避免露出破綻,還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好處……。
   
  ‧帶著事先想好的備案交涉,當你不怕輸,才有機會贏!
  先預想如果交涉失敗,該採取什麼備案,就不必全部遷就對方。
  如果還能預料到對方的備案,更能處於有利地位。

  ‧意見僵持彼此對立時,側身與對方說話。
  眼睛不要一直盯著對方,然後少用主詞「你」、「我」,多說「我們」。
  
  交涉有點小成果後,你可以拋出一點優惠或小驚喜,
  像是比原本談好的價格,再多給一點點優惠,
  或是送點小禮物(就像居酒屋總會提供一、兩樣免費小菜)。

  嘴笨、怯弱,怎麼交涉不吃虧?
  處理1,500件以上訴訟案子的不強勢大律師,透露他天天在用的技巧。

名人推薦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
  出色溝通力學院總監/莊舒涵(卡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保坂康介


  1977年出生於日本秋田縣,律師、諮商心理師。畢業於明治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看了連續劇《HERO》後,立志投身司法特考,並於2007年舊司法特考合格。成為事務所受僱律師、累積5年實務經驗後,於2014年10月獨立開業。之後就在東京都新宿區經營法律事務所「FORWARD」。

  在總數達1,500件以上的訴訟、調停、委託交涉的經驗中,親身體會到「與其說理服人,不如考量對方的心理來交涉,更能找到讓委託人幸福的解決之道」。2019年開始學習心理學,取得諮商心理師資格。在律師業務中活用聆聽、傳達技巧及各種心理療法,交涉成果讓幾乎所有委託人都十分滿意。

譯者簡介

李貞慧


  臺大工商管理學系畢業,日本國立九州大學經濟學碩士,取得中國生產力中心第10屆中日同步口譯人才培訓研習班結業證書,擅長中日對譯,目前專職從事醫學、核能、光電、機械設備、電機工程、金融商業、美容等口筆譯工作。
 
 

目錄

推薦序 這樣交涉,讓我花小錢換到大一倍的房間/莊舒涵(卡姊)
前言 個性不強勢的交涉術

第一章    個性不強勢的我,也能當律師
1懂傾聽的人,更能掌握主導權    
2多數人被童年的刻板印象制約了
3怯懦也好,強勢也罷,都能交涉    
4你的需求與他的需求
5讓對方先說,但不用照單全收
6交涉的基本功:準備、對話、結尾

第二章    你想達成的目標?別光說,寫下來    
1先問自己,我的期望是?
2如果達成,可以得到什麼?    
3如果沒達成,可能損失什麼?    
4然後一一條列
5接下來,事情會如何演變?    
6擬備案
7交涉過程有情緒,很正常    
8找出你和對方的共通點    

第3章    同理比說理,更有力
1常識放一邊,先聽對方怎麼說    
2聽到不等於聽懂
3先讓對方說,他才會想聽你說
4別忙著糾正    
5避免連珠炮式提問    
6隨便同意,是交涉的大忌
7不急著說解決方法,先表達關心
8別立刻下結論或評論    
9別用笑聲逃避問題,更別假笑    
10讓對方產生共鳴的傾聽技巧
11重複對方說的話
12再把你聽到的話,換個方式說
13先同理,再說理    
14沉默一下,無妨
15如果對方也開始沉默……
16隨聲附和,他會越說越起勁    
17訊息組塊,你會得到更多資訊

第4章    交涉過程占下風,怎麼辦?
1即使占下風,也要讓對方把話說完    
2好的交涉,聽八成、說兩成    
3口才無關成敗    
4好話更要慢慢說    
5沉默不會拉低你的評價
6何時攤底牌?看狀況    
7用「我」當主詞    
8如果你能這麼做,我會很高興
9當雙方意見對立時
10稍微側身與對方說話    

第5章    你贏我贏,三方都贏    
1不是我和你,是我們    
2讓對方提選項,我方做選擇    
3表明你的提案重要且可行    
4動之以情    
5兼顧彼此利益,三方都好    
6有點小成果後,給點小驚喜    

第6章    意見不合更要冷靜、冷靜、冷靜
1透過冥想,提醒自己深呼吸    
2自我提醒,重要的事更要慢慢來    
3我天天撰寫的「沒問題日記」    
4沒有什麼事情非得要、應該要
5經常對人說謝謝    
6平常就要愛自己
    
結語 懂交涉,人生更美好
 

前言
 
個性不強勢的交涉術

 
  大家好。我是諮商心理師兼律師保坂康介。
 
  各位會拿起這本書,想必是覺得自己不是很強勢、口才也不是很好吧。不過,本書的書名就是《個性不強勢的交涉術》,所以這也是很自然的。
 
  世界上有很多關於談判的好書,網路上也有許多優質文章傳授協商技巧。可是這些書與文章的內容都很困難,或是必須具備高超的技巧等,很難應用在日常生活的交涉場合。
 
  而且,很不擅長表達意見和希望、一般認為較怯懦或不善言詞的人,就算努力想學好說話術和協商技巧,也因為擔憂、嘴笨而遲遲無法行動,或者是這些方法本就和自己性格不合,因而無法發揮自我特色,甚至可能因為無法理解,而不知如何應用。
 
  不過請放心,不強勢、不善言詞,絕對不會不利於交涉。甚至可以說,這些特質正是讓協商溝通更順利的重要因素。
 
  大家周遭是不是也有這類的人?他們看起來膽子不大,或者絕對稱不上是口才好,卻總能與他們順利溝通。沒錯,為了能成功協商,只要懂得傾聽交涉對象說話,而非一味說服對手,並在心理上整理好自己,就不會有問題。
 
  我雖然是律師,但我的性格並不強勢,而且也稱不上口才好。一開始,我也沒有自信能當律師,可是經由聆聽和整理內在,我已經不再害怕協商、溝通了。
 
  我希望能經由傾聽和整理內心,將成功談判的關鍵,傳授給不擅長交涉和溝通,和過去的我一樣的人。容易怯懦、不善言詞的你,請一起來成為交涉的專家吧。

推薦序

這樣交涉,讓我花小錢換到大一倍的房間
出色溝通力學院總監/莊舒涵(卡姊)


  讀這本書稿、寫推薦序時,我正好來峇里島生活40天。我是個懶得移動的旅居者,來到第一家民宿住宿時,無論是環境、便利、清潔和整體服務,我都很喜歡,但因為我不習慣天天且餐餐外食,唯獨沒有廚房一事困擾著我。

  來這裡的前五天,我不太和房東多提關於我自己的事,而是想透過提問、多了解他們。你一定覺得很奇怪,正常來說,不都應該是房東想多了解房客嗎?這是因為,我打算40天都常駐在這裡,在價格和房間選擇上,得和他們有議價協商的空間。

  誠如這本《個性不強勢的交涉術》作者所言,我們在與對方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念之前,如果能讓對方先開口,我們就有機會觀察他是什麼樣的人,以及說話的方式、節奏、用語習性。我以性格顏色作為工具,在企業進行溝通課程培訓時,也一直鼓勵業務、服務人員別急著向顧客推銷產品,而是要讓對方多表述自己。聽出需求雖是重點,但更重要的是,了解顧客的性格顏色是什麼之後,再決定怎麼說、怎麼表達。就能像書中作者提到的一樣,得以讓對方有所共鳴。

  作者是一位不強勢、不善言詞的律師,而我剛好與他完全相反。不過,在這本書中,作者非常貼心的,寫出面對溝通上的強勢者時,該如何讓對方舒暢的說話、表達;同時也提供了具體的方法,給在表達上較沒自信的讀者,從心理層面著手調整,自然就能改變過去對自我的既定印象,而有機會在認知和表達方面大幅改變。

  我大力推薦這本書,給想要縮減溝通時間成本、增加說服影響力、在溝通協商中共創雙贏的你。建議可以優先閱讀書中的第二、三章,透過案例、原則、示範,學習交涉前的準備與積極傾聽的技巧,同時實際應用作者提到的方法。你一定能從態度和結果上,感受到對方的回應大不相同。

  我自己就將書中提到的「先滿足對方」,應用在峇里島的房東身上。有天房東問我,在臺灣是做什麼的?當我提到是在不同企業教授溝通技巧時,她好奇的問我怎麼教。在我說明了是以了解性格的方式教授後,便舉例說明她是什麼性格顏色的人,接著說明該性格最主要的特色和優點,以及常被其他人誤解之處。她聽了以後點頭如搗蒜,像是有人終於理解了她一樣。

  接著我問她,在峇里島烏布經營民宿有多辛苦,她便開始滔滔不絕的和我分享。我善用了書中提到積極傾聽的三個技巧:重複、彙整、體諒,讓她覺得猶如得到一位知己一樣。最後,我才提出自己完全理解當老闆、在經營上的許多考量與困境。同時,我也提到想要取消另一家的住宿預約,雖然會被扣除10%的租金,但因為太喜歡她的民宿了,尤其是聽完她的敘述之後,我更堅定的覺得多付出一些也無所謂。

  結果,大家應該猜得到,她把唯一有廚房的房間給了我,而我只要在原本每晚的住宿價格之外多付300元,但空間足足又大了一倍,多了一個客廳、一間廚房還有一臺冰箱,一晚只要新臺幣1,000元。不咄咄逼人,只要善用傾聽的技巧,一樣能獲得滿意的交涉成果,也推薦這本書給不強勢的你。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539903
  • 叢書系列:Biz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4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先讓對方說,他才會想聽你說
 
交涉時,都會希望對方接受自己的希望和條件。不過,還是得實際傳達之後,對方才能理解,自己也才能實現願望。因此我認為交涉的本質,就是把自己的需求和希望傳達給對方。
 
話雖如此,如果只是單純、直白的說出心中的希望,卻忽視交涉對象的想法和心情,左耳進、右耳出,你覺得會有什麼結果?
 
各位的身邊是不是也有這種人?特別是當自己的狀況迫在眉睫時,就完全聽不進對方說的話,或者假裝在聽,但其實根本不關心,只是做做樣子、點點頭,然後立刻又開始說自己的事。這種人出乎意料的多。
 
總而言之,就是只顧著說出想說的事,想讓對方了解,因此沒有餘裕聽對方在說什麼。
 
比方說,出租房子的房東A,告知房客B要漲房租。結果房客B說,他現在得縮衣節食才付得起,如果要漲租金,負擔實在很大。另一方面,因為現在物價齊漲,房東A迫於現實,也不得不漲房租。
 
像這樣,雙方的利害關係相互對立時,不論房東A多麼努力的告訴房客B自己的利害得失,房客B也不可能改變想法。
 
甚至房客B還會認為房東A完全不懂他的難處,而讓彼此的關係更惡化。這麼下去,雙方就只能上法院或仲裁調停等,以各自的意見和主張對簿公堂,結果只會花費更多時間和金錢。
 
說完自己的道理、想法,也不去聽對方說什麼,當然不會得到好結果,甚至很可能耗時又白花錢,結局讓雙方都遺憾。
 
身為傾聽者,你的態度會透過言語、非言語的方式,傳達給交涉對象。這樣來,就像前面提到的,對方會覺得「這個人根本沒在聽我說話」、「你一點也不關心我」,更不會試圖理解你想說什麼。
 
因此,重要的是先傾聽交涉對象說話,也就是「給予」。先暫時放下自己的利害和目標,聽聽對方想說什麼。這麼做,會有什麼對你不利或讓你不安的要素嗎?
 
「可是,會不會最後變成對方說了算,我的意見和想法卻完全被忽略?」或許你會有一瞬間浮現這樣的不安。不過其實不必那麼擔心,只要你確實聆聽交涉對象想說什麼,對方自然也會願意聽你說話。先把自己的利害放一邊,聽聽對方的心聲,請大家務必試試。
 
Point 不先傾聽,對方也不會願意聽你說。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教練,我好想學□□!!!2025數位學習祭,有聲書/線上課程/電子書參展品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BL春展
  • 母親節療癒繪本展
  • 動植物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