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植物書展
跨越185: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記憶書寫

跨越185: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記憶書寫

  • 定價:400
  • 優惠價:79316
  • 優惠期限:2025年06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原住民族懂得利用族群間的矛盾,保護生活領域?
  ➢跟日本人相比,漢人為何那麼喜歡向原住民購買東西?
  ➢被原住民養大的客家人,後來竟成為原住民族文化推動者?
  ➢客家先民在怕什麼?他們用石獅公擋住了什麼?


  本書以臺灣南部高屏地區的一八五縣道沿線為背景,深入探討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的記憶書寫與文化交融。書中從學術視角出發,結合田野調查,穿梭於不同族群的記憶與文化實踐之間,以族群互動為主軸,呈現地理、歷史、文化與社會的交錯故事,在多元視角中揭示兩個族群在空間、經濟、社會及文化領域中的複雜互動,試圖重現一條文化、歷史與人群交織的動態軌跡。

  研究族群書寫中的「再現」與「逆寫」
  重新解構歷史與文化主體性
  挖掘被忽略的集體記憶


  ●    地理空間與歷史交錯:一八五縣道不僅是地理的邊界,更是文化的連接點。書中以一八五為軸線,追溯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如何在這片土地上共同塑造歷史與文化空間。

  ●    族群記憶的動態書寫:透過地方志、歷史檔案與族群口述故事,呈現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保留與重構自身的文化記憶。

  ●    文化與社會的對話與衝突:案例研究包括內埔的「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六龜的跨族群交易網絡、以及排灣族跨族群收養等,展現多樣的社會實踐,從細微處揭示族群交融的複雜性。

  ●    宗教信仰與物質文化:書中深入探討地方信仰如石獅崇拜的象徵意義,如何在跨族群的脈絡中反映權力與身分的協商。

  ●    族群互動的當代意義:不僅局限於歷史的回顧,書中亦思考在現代化與全球化的壓力下,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文化價值,並探討其未來的發展可能性。

  全書透過多學科的視角與深入的田野研究,打破過往將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孤立研究的傳統框架,強調不同族群間的對話與協商。從文化、經濟到社會關係的多層次分析,本書不僅是高屏地區的族群研究,也是臺灣多元文化共存的縮影。

本書特色

  ●    學術與社會實踐並行:以學術方法分析歷史文本與地方志,探討當代社會中的族群意識與互動模式。

  ●    地域文化深耕:聚焦臺灣高屏地區,展現地理與族群關係的特殊性。

  ●    多元聲音對話:透過歷史檔案、口述訪談與田野調查,還原多元族群的真實聲音。

  ●    歷史與現代的多面共譜:作者群從人類學、歷史學與地理學等視角,帶領讀者重新審視臺灣族群關係的複雜性與未來的可能性。

  ●    深刻書寫:這本書是對臺灣族群記憶與文化互動的深刻書寫,結合多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臺灣南部的文化多樣性與族群動態。

  ●    展現臺灣多元:本書引導讀者深入了解臺灣社會的複雜性,並激發對族群文化更多的尊重與關注。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羅烈師


  臺灣新竹人,母語為海陸腔客語;陽明交大客家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博士。以傳統地方社會之延續與轉型為核心關懷,藉由宗教信仰、文化資產、社區營造、語言傳承、博物館蒐藏與展示等面向,投入臺灣與馬來西亞之客家社會研究與社會實踐。二○二二年出版《qmul rhzyal Tayal?開山打林?逆寫北臺灣客庄形成史》,為近來投入原客關係研究之初步成果。

作者簡介

王和安


  臺大歷史系學士、中央歷史研究所碩士、成大歷史學博士。專長領域為族群關係史、移民史、臺灣史、區域史、田野調查、臺灣民間信仰等。現職高雄科大博雅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劉正元

  澳洲國立大學人類學博士,學術專長為文化人類學、族群關係、文化發展與應用。曾任高師大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高雄文獻》編輯委員兼主編、《屏東文獻》編輯委員,目前擔任高師大原住民族知識研究中心兼語言與文化學士原專班主任。主要著作有:《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行踏台江・地號名講古》、《臺灣飲食文化概論》、《看見卡那卡那富族民族植物》等專書。

郭東雄

  排灣族原住民,族名tjangkus.pasaljaig,屏東縣春日鄉七佳部落人。高師大地理學系博士,擔任國小教師二十餘年後轉任屏東大學文化發展原住民專班副教授兼主任。從事原住民族文化研究已逾三十年,專研領域為文化空間研究、文化藝術研究、傳統宗教儀式研究等,近年來比較專注於部落耆老生命史研究,希望與時間賽跑留下珍貴族人生命經驗。

洪馨蘭

  成長於臺北都會地區。政大政治學系學士、清大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人類學研究所博士。長期關注鄉村社會發展議題,並投入臺灣客家社會與文化事務。現為高師大客家文化研究所教授。

陳龍田

  交大人文社會學系、政大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畢業。曾任陽明交大國際客家研究中心計畫專任助理,現在從事公教業。
 
 

目錄


導論──穿越與交會:高屏沿山原客族群書寫/羅烈師
南北差異
界限與跨界
再現與逆寫
從逆寫到互為主體

屏東內埔沿山的聚落與族群:以「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為討論/王和安
摘要
一、前言
二、十八世紀三層制的族群分布
三、十九世紀上半葉邊區的社會秩序
四、沿山地帶的熟番與生番
五、馬卡道族的自我認同與當代「三層制」
六、結論

日治時期原閩客的社會文化互動:以六龜稇源商店為例/劉正元
一、前言
二、日治時期的產業性移民
三、多族群的互動經驗
四、昭和三年《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留下的線索
五、六龜地區的北客移民
六、六龜北客移民研究回顧
七、六龜稇源商店的經營與漢番交易
八、結論

客做原家:屏東縣排灣族收養客家子弟生命敘事/郭東雄
摘要
一、前言
二、一九四五年的藍衫與石板
三、算命仙
四、排灣族的家
五、身體游移:沉浸在排灣文化
六、生命的轉折
七、大武原鄉期待:投身教育志業
八、大武山下的和風

莎卡蘭溪與石獅子/洪馨蘭
摘要
一、前言:物的閱讀者──「追尋石獅公」的意義
二、莎卡蘭溪「水打」大路關隘寮與古大路關庄
三、東方之「患」?大路關開基石獅之物質性
四、大路關石獅公傳說的當代性、客家性與原民性
五、思考與小結:風仍在吹,莎卡蘭溪最終還回了石獅子

高屏地區提及原住民族的公開文字資料蒐集介紹與分析/陳龍田
摘要
一、前言
二、研究標的選擇緣由與限制
三、當代台灣公眾文字資料生產的相關規範
四、原住民族地區部落遷村歷史的相關研究
五、碑文內容樣態以及初步比較
六、高屏地區相較於北台灣沿山較具獨特性的主題文字資料
七、災害、遷村、與族群多重主題的文字資料小結
八、結論

高雄屏東原客鄉鎮志之原住民族書寫/羅烈師
摘要
一、前言
二、客庄鄉鎮志之原住民族書寫
三、歷史主體性與原民鄉志
結論:反覘與逆寫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612019
  • 叢書系列:族群與客家系列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7 x 23 x 1.1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導論──穿越與交會:高屏沿山原客族群書寫/羅烈師
 
車行一八五縣道,突然被漫無邊際的鳳梨園包圍,左手是陡峭的山脈,想像中的水田則在遙不可及的右邊遠方。這是很久以前帶著學生從新竹出發,南下校外教學,在那路上被燒炙出的「邊境」異態感;甚至多年以後,重訪舊地,依然新鮮而生動。一八五縣道也稱沿山公路,位於屏東平原與大武山斷層之間,既是南北通道,也是東西界限。這界限是地理的,也是產業的,更交纏著族群、歷史與文化的豐富故事。
 
南北差異
 
執行「逆寫臺灣客家移墾史」計畫時,很自然地走上了這公路。這是研究計畫的第二本專書,研究範圍從北臺灣移轉到南臺灣。關於臺灣西部平原之客家分布,各區域有其差別。北部與中部客家形成連續區塊的客家聚落,且溯及河谷平原,並深入原住民領域;南部則為大型飛地,閩客平埔交錯,與原住民族關係則呈涇渭分明。在原客關係方面,北部與中部客家與平埔關係密切,平埔幾乎完全融入客家;而原漢關係緊張,特別是十九與廿世紀之交,因國家政治或力量的介入,導致原漢關係雙方處於準戰爭狀態。相較之下南部客家與平埔關係不像北部那般密切,原漢關係相對平緩。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族群生存空間與族群關係的地方性差異呢?這自然涉及整體地理環境、產業、國家統治、社會文化與世界體系等因素的影響。相對於北臺灣的淺山與丘陵,有許多深入山地的河谷平原;南部則因斷層地形,使得平地與山地區隔得很清楚。其次,由於北部淺山丘陵除了有原生樟樹,也適合種植茶樹,這兩項資源與產業都與國際貿易及世界體系息息相關。在這些地理資源與山林產業的影響下,臺灣南北部的經濟發展與歷史變遷自然形成不均質的發展。這一地理因素成了屏東平原族群界限的基本框架,屏東平原因為斷層,形成了沖積扇之扇頂、扇央與扇端等三個不同地理區,不同的自然環境形成不同的維生方式,而平埔、閩南與客家三個族群即分別生活於這些空間。至於原住民族則生存於斷層帶及其以東的大武山脈,於是造就了屏東平原的族群界限呈現畛域分明的現象。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教練,我好想學□□!!!2025數位學習祭,有聲書/線上課程/電子書參展品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小天下暢銷展
  • 國中小資優展
  • 采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