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版序
本次改版增加近年實務及學說重要見解,並酌為修正本書部分文字。感謝過去曾與我討論本書內容的讀者及學生,你們的建議都使本書更為完善。
去年在寫改版序的時候,由於那一年花費許多時間在協助台灣半導體客戶與日本半導體廠商於日本簽訂合資及建廠協議,而體會到律師業務與台灣經濟發展的羈絆。這一年來因為參與提出智慧財產領域法令修訂建議及研討會論文投稿,也使我感受到律師這份工作有屬於它的獨特風景,可以讓我們在案件處理過程中發現當下制度運作的實際面貌,並了解理論與實務的微妙差異,甚至有機會透過研究提出可能的修正建議,這樣的過程讓人覺得相當有價值。最近筆者也因為一些機緣有時間回顧所承辦的案件或參與的交易,從中看到自己這幾年執業的成長軌跡,更加體會到每一次的實務經驗都是重要的累積。
不久前筆者參加民法制定百年的研討會時,我的左右兩側剛好分別坐著三位已成為律師的我以前的學生。近期也遇到不少通過律師、司法官考試的學生告訴我,我在課堂上所分享的經濟分析思考方式,讓他們發掘不同思考財產法的角度,甚至因此進一步去閱讀經濟分析的教科書及文獻。這樣的回饋,讓我覺得這幾年的教學及寫作雖然花費許多時間、心力,但似乎真的有那麼一點意義。
最近三、四年筆者都透過本書改版之際,在序言提醒自己取捨的重要,但事實上前幾年我都覺得沒有做得很好,不過去年應該算是有開始認真拒絕或與那些會造成自己身心許多消耗的事物保持距離,雖然或許還不夠,但希望今年的我可以做得更好。在寫下這段文字的同時,也想與正在閱讀的讀者分享,在追求專業成長時,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同的挑戰與限制,雖然需要時間,但希望我們都能在這過程,逐漸找到適合自己且能持續堅持的平衡。
賴川
202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