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暢銷展
最高育兒指南:轟動全美!蟬聯美國亞馬遜親子教養暢銷榜銷售最久超級暢銷書!55個提升0-5歲寶寶智力、強化身心靈的科學育兒法

最高育兒指南:轟動全美!蟬聯美國亞馬遜親子教養暢銷榜銷售最久超級暢銷書!55個提升0-5歲寶寶智力、強化身心靈的科學育兒法

  • 定價:460
  • 優惠價:79363
  • 優惠期限:2025年06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如何提升孩子的「智力」?
  為什麼「角色扮演遊戲」如此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對外語和數學、音樂的興趣?

  父母該為孩子做的重要大事,全部一次揭露!

  .榮登日本亞馬遜親子教養暢銷榜No.1!
  .轟動全美!蟬聯美國亞馬遜親子教養暢銷榜銷售最久超級暢銷書
  .日本媒體盛讚:「最完美的育兒指南!」
  .全美父母盛讚:「對新手爸媽而言最客觀、最淺顯易懂的育兒指南!」

  網羅大腦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各領域最新研究!
  讓孩子變聰明、引發孩子潛在能力最值得信賴的方法!
  從「真實生活」育兒經驗中,彙整出「最佳育兒解決方案」

  本書作者是一位有十五年經驗的資深育兒記者,她參加了產前課程,博覽有關懷孕和分娩的書籍,試圖成為最有準備的母親,但是當她在育兒的「真實世界」中碰壁時,她意識到她所學到的一切都沒有用。這時她開始思考一件事:真希望有一本簡單明瞭、彙整了所有以科學數據為依據的實用育兒方法等,充滿實用訊息的書。

  所有您最想為孩子做的事,全都收錄在本書中!
  涵蓋從腦科學到心理學和教育的最新研究、
  讓孩子更聰明、發掘潛能的最可靠方法!

  ◎磨練「思考力」和「創造力」的快樂方法
  ◎滿足孩子最大的需求——「安全感」
  ◎提升孩子智力的說話方式
  ◎為孩子「唸故事」以刺激大腦
  ◎養成孩子「耐心」的讚美方法
  ◎充足的睡眠有助於提升「記憶力」和「專注力」
  ◎讓孩子透過手口體驗各種刺激
  ◎透過角色扮演遊戲鍛鍊「大腦」
  ◎把情緒「說出來」就能冷靜
  ◎「兩種語言」可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您需要知道的育兒知識完整收錄,
  以科學數據為基礎,容易閱讀,每頁都有實用資訊,
  絕對是「世界上最適合育兒的指南」!

  本書以科學數據為依據,介紹最可能培養出「幸福且具備能力的孩子」——可以察覺並控制自我想法、行為、情緒的孩子——的思考方式和實踐方法。
  讀完這本書,你家地毯上的果汁印並不會因此消失。面對不想穿褲子而大吵大鬧的孩子,你也不會變得寬容大度。
  你更不會因此就能阻止孩子抓傷朋友,或是對你說謊,或是第一次對你大喊「我最討厭你了!」。
  養孩子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件苦差事。什麼「完美的育兒方法」,世上根本沒這回事。
  所以,就原諒不斷失敗的自己吧。
  育兒就像是體驗一場美好的旅行。
  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和孩子有個好的開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崔西・庫奇洛Tracy Cutchlow


  記者、編輯。編輯過世界暢銷著作《大腦當家》(Brain Rule,約翰・梅迪納〔John Medina〕著)和《0-5歲寶寶大腦手冊》(Brain Rules for Baby,約翰・梅迪納著)等。目前以記者的身分活躍於《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和MSN財經雜誌。另外也專門為育兒中的父母和老師舉辦相關演講。在《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與《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中的育兒專欄擁有讀者高度評價。本書被譽為「對新手爸媽而言最客觀、最淺顯易懂的育兒指南」(《Parents Magazine》)、「今後育兒的最新指標」(《Mom Trend》)。目前和先生與女兒定居於美國西雅圖。

譯者簡介

賴郁婷


  台大日研所畢。曾任職出版社編輯,現為專職譯者。熱愛從翻譯中學習認真生活。
 

目錄

前言—一本彙整所有育兒階段「真正重要的事」的指南
 
CHAPTER 1
愛—安全感有助於促進孩子「大腦」成長
1 孩子會分辨「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
—孩子擁有「獨特的厲害能力」
2 滿足孩子最大的需求「安全感」
—在最安全的環境下培養孩子健全的「壓力反應」
3 給予孩子能夠放鬆的「氣味、聲音、動作」
—讓孩子冷靜下來的方法
4 「觸摸」的驚人效果
—邊唱歌邊按摩,寶寶最開心
5 透過「模仿」強烈激發大腦能力
—孩子擁有「獨特的厲害能力」
6 給予孩子笑容、擁抱和鼓勵
—習慣惡作劇引發關注,全是因為父母「關心」不足
7 和孩子一起「做家事」
—把做家事變成「令人期待」的時間
 
CHAPTER2
語言—豐富的語言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智力
8 用高音頻、緩慢的「媽媽語」和孩子說話
—每個孩子都有熟悉的「說話方式」
9 三歲之前「語言刺激」愈豐富,孩子智力愈高
—每一次和孩子說話,都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10 為孩子「唸故事」以刺激大腦
—培養孩子「愛看書」的習慣,父母可以做的事
11 讚美孩子不要說「你好棒」,要說「你很努力」
—發展孩子「努力能力」的讚美方法
12 透過「寶寶手語」快樂和孩子對話
—從小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13 設定「外語」遊戲日
—「兩種語言」可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CHAPTER 3
生活習慣—提升「記憶力」與「專注力」的飲食和睡眠
14 充足的睡眠有助於提升「記憶力」和「專注力」
—瞭解睡眠週期,哄睡變得更輕鬆
15 不要馬上上前關心,養成寶寶「自己睡覺的能力」
—就算哭了也不必非得「關心」不可
16 「放任寶寶夜啼」真的可以嗎?
—只要事先決定好安撫時間就沒關係
17 「午睡」可促使大腦和心靈發展
—睡眠不足會影響課業成績
18 不要催促孩子,利用「睡前儀式」讓孩子進入狀況
—叫孩子「快點睡!」沒有用
19 哺餵「母乳」與持之以恆的訣竅
—餵母乳值得一試
20 相信孩子「不想再吃」的意願
—培養孩子「肚子餓」和「吃飽」的感覺
21 增加上廁所的「機會」
—戒尿布的妙招
 
CHAPTER 4
遊戲—磨練「思考力」和「創造力」的快樂方法
22 讓孩子「直接」接觸各種物品
—讓孩子透過手口體驗各種刺激
23 「簡單的東西」更能促進大腦發展
—讓孩子玩運用想像力的東西
24 音樂的神奇「作用」
—音樂是可以豐富人生的「珍貴禮物」
25 「玩具」被別的小孩拿走了?
—發展孩子「主動助人的情感」
26 發展孩子「智力」的遊戲
—各種既有效又非常好玩的遊戲
27 透過角色扮演遊戲鍛鍊「大腦」
—提升孩子「思考能力」的方法
28 發展創造力的九大方法
—今後時代必備的重要能力
29 隨時回應孩子的「為什麼」
—不要覺得厭煩,讓孩子的「好奇心」徹底發揮
 
CHAPTER 5
關係—親子間的交流能強化孩子的「身心靈」
30 不要什麼事都「自己來」
—學會放輕鬆「請求協助」
31 用「同理心」對待另一半和孩子
—一點小改變,就能讓身心變得更健康
32 多說「正面語言」
—可以建立良好關係的家庭,與終將崩壞的家庭
33 瞭解孩子「天生的個性」
—以適合孩子個性的方式育兒
34 每星期舉行一次「二十分鐘的家庭會議」
—有「說話的機會」,就能預防問題發生
35 別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
—「交談時看著對方的眼睛」可以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
36 兩歲之前「盡量」別讓孩子看電視
—電視會減少親子之間的對話
37 兩歲之後可多「利用」電視
—根據標準選擇「優質節目」
38 將看螢幕的時間當成「親子交流時間」
—減少看螢幕時間的祕訣
39 提升孩子的「自我解決能力」
—協助孩子「克服困難」
 
CHAPTER 6
管教—與其斥責孩子,不如透過規定學會「能力」
40 最有效的管教是「溫柔」而「堅定」
—育兒要以「民主型」為目標
41 向孩子宣告「規則」
—父母規則動搖,所以孩子才會感到混亂
42 當孩子不聽規勸時?
—先讓孩子理解父母的感受
43 為情緒命名
—練習控制激動的情緒
44 用「教」取代責罵
—讓孩子不再做出違規行為的祕訣
45 用想像「後果」取代處罰
—讓孩子正確學習到「嘗到苦頭」的後果
46 一開始就不要讓孩子做「不可以的事」
—並非壞孩子做壞事,只是父母準備不足罷了」
47 透過每天的例行行程發展孩子的「主動力」
—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
48 冷靜教導孩子「自我約束的方法」
—父母抓狂毫無教育效果
49 以詢問孩子「還有沒有什麼其他辦法」取代「不行!」
—該留意的不是「孩子」,而是「作法」
 
CHAPTER 7
活動—活動可以使「大腦」變得更「健康」
50 抱著寶寶「搖來搖去」,促進大腦發展
—適當地刺激平衡感
51 每小時「活動」十五分鐘
—無論大人小孩都不要「坐著不動」
 
CHAPTER 8
放慢腳步—按下時間的暫停鍵,充分品味人生
52 邊走邊「冥想」
—審視「當下」,提升大腦發展
53 與他人比較毫無意義
—大腦根據「遺傳和經驗」有各自不同的發展
54 在孩子年幼時(盡量)減少工作量
—收入減少卻能快樂生活的祕訣
55 盡情享受「孩子給予的時間」
—盡情享受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637432
  • 叢書系列:Better
  • 規格:平裝 / 316頁 / 15 x 21 x 1.5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前言—一本彙整所有育兒階段「真正重要的事」的指南
 
有孩子的人都有「共同」的煩惱
 
養小孩的父母,都有「非常多」想知道的事情和疑問。
 
至少我是如此。在三十五歲懷孕之前,我和先生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討論「要不要生小孩」。雖然在這之前我完全沒有帶小孩的經驗,但懷孕之後,我立刻投入生產和育兒的準備。 我參加媽媽教室,一天到晚不停搜尋關於尿布、嬰兒服和育兒用品的資訊(我們甚至很早就買了滑步車,因為我們夫妻倆都很喜歡騎單車)。
 
然而,我卻一直找不到任何有用的育兒資訊。
 
我唯一的優勢,是過去曾參與編輯孩童大腦發育的相關書籍《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Brain Rules for Baby,約翰.麥迪納〔John Medina〕著)。 不過,對於我眼前正嚎啕大哭的寶寶,那本書並沒有提供我任何有用的協助。很遺憾的,我一直找不到一本可以立即解答我每天疑問的育兒書。
 
有孩子的人,很多時候都有類似的煩惱。
 
怎麼哄孩子睡覺?
哭鬧時如何安撫?
孩子要怎麼吃才對?
半夜哭鬧怎麼辦?
帶孩子外出要注意什麼?
父母該怎麼找時間休息?
如何開發孩子的智力?
如何保持過去的人際關係?
可以讓孩子接觸手機和電腦嗎?
 
我和先生每天都因為孩子又驚又喜,又是擔心、又是焦慮的。遇到問題就不斷找方法解決。
 
例如問朋友、和媽媽討論等。我先生則是瘋狂上網找答案。
 
最後,我們被埋沒在一堆「這種方法對我家孩子沒有用」的意見,以及立場相反的報導和毫不相干的意見等各種訊息中而陷入混亂。
 
就在這個時候,我偶爾在書櫃角落發現一本大腦發育和育兒的書。那是我在編輯《Brain Rules for Baby》時的參考資料,後來也成為我撰寫本書時的參考資料。看著這本厚重專業書籍當中那些艱澀難懂的專業用語,我開始思考一件事。 真希望有一本簡單明瞭、彙整了所有以科學數據為依據的實用育兒方法等,充滿實用訊息的書。
 
成就一生財富的「8大要事」
 
這個心願的具體成果,便是這本書。 我不是神經學家,也不是兒童發展專家。在撰寫這本育兒書時,對於分析科學數據、轉化成疲於育兒的父母也能輕鬆閱讀的文章上,過去十五年的記者經驗幫了我很大的忙。

會員評鑑

4.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5/03/21
對於許多新手父母而言,養育孩子最辛苦的莫過於前面幾年,因為孩子的大腦尚未發育完全,且語言表達能力也還不足,以至於父母對於孩子的需求很難及時去滿足及理解,又因為孩子的衝動控制力未成熟,著實是教養上的一大挑戰。

根據我個人的教養經驗,如果能在孩子呱呱墜地的前幾年仔細觀察孩子的先天氣質,並且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將來會感謝過去的自己付出足夠多的努力。

《最高育兒指南》這本書集結了許多科學研究結果,陪伴各位新手父母在教養的路上一一破關,主要是針對零至五歲的孩子,從作息的訓練、規則的制定,或是提升孩子的自我解決能力等都有許多建議方法可供參考。

通常這樣的書籍,我一定會跟讀者強調千萬不要誤以為一本書就可以立即讓你從目前所經歷的育兒地獄中解脫,因為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適用所有的孩子,而我們在許多專家及書籍中所汲取到的方法是給予我們更多元的思考角度,通常會在其中發現自己養育孩子的盲點,或是在我們無計可施的時候提供另一種方式去實測,最重要的是務必先釐清孩子的氣質屬於哪一類。

比如我的孩子就是屬於難以適應變化的高敏感孩子,也是容易感到焦慮又抗拒新刺激的類型,經過我翻遍國內外許多書籍,以及好幾年24小時親身陪伴及觀察的結果,這樣的孩子並不適合太早分房睡,也不適合太早要求固定作息,更不要急於戒尿布,所以書中提到放任寶寶夜啼的方法是不適用的,因為可能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災難,但對於適應能力良好且低敏感的孩子或許就能依照書中所建議的方法嘗試。

書中提到孩童一旦到了四歲,要想提升字彙能力已經來不及了。其實我覺得不必如此焦慮,若是要按照書中所提及的每天讓孩子聽兩萬一千個單字,那對於許多家長而言反而是造成無謂的恐慌,我認為只要讓小孩從小養成閱讀習慣,即便只是翻閱書本,都能營造閱讀的環境與氛圍,至於一定要培養雙語環境也是許多家長所堅持的,我個人同樣認為不需要過度躁進,因為這些語言能力並不會比建立孩子安全感、固定作息、規則、同理心更加重要。

不過這本書仍舊有不少我認為值得參考的地方,比如稱讚孩子努力的過程而非能力,或是製作任務清單來讓孩子完成例行公事,這都能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而非以懲罰的方式讓孩子因為恐懼而行事。

養育孩子的方式就猶如一場檢視自己的過程,倘若父母有足夠的自省能力,會發現在很多時候我們都太過自以為是,也太高估了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及大腦的發展,無論你最後運用哪些養育技巧,只要記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並且廣納所有專業人士的建言與方法,用最貼近孩子的視角,慢慢找到親子之間最合拍的節奏。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3/13
◆ 提要

《最高育兒指南》是一本專為0至5歲幼兒設計的親子教養書。書中分享了55 個有助於孩子成長發展的育兒知識,並依主題劃分為「愛」、「語言」、「生活習慣」、「遊戲」、「關係」、「管教」、「活動」與「放慢腳步」八大章節,以易讀、短篇幅的方式呈現,幫助讀者快速掌握大量實用知識。

書中的育兒知識都是有科學研究的,即使是流傳於民間、毫無根據的育兒傳說,作者也會標示出,讓讀者自行判斷。除此之外,作者也在書中融入了自身的育兒經驗,使內容更加貼近讀者的實際需求。

◆ 心得

因為我的孩子已經六歲多,當我接到《最高育兒指南》的閱讀邀請,並看見封面上「0至5歲」這個看似是門檻的副標題時,我是有點小抗拒的,以為我會因為孩子已過門檻而跳著閱讀。沒想到,我還是逐頁讀完了,而且邊讀還邊想著:「相見恨晚!」

《最高育兒指南》和我之前分享過的育兒書都不太一樣,它真的是一本「育兒指南」。舉凡睡覺怎麼睡、建議玩什麼遊戲、如何鼓勵孩子,或是面對棘手的教養問題,此書都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幫助讀者迅速理解。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的一點,就是它有很好的系統性。八大章節的主題清晰明確,不會像有些育兒書像是大雜燴一樣,讀過一次就不想再翻閱。但此書不會,它是一本既適合逐頁閱讀,也可以善用目錄作為工具書翻閱的教養書。

綜合以上原因,我非常推薦給新手父母入手,尤其是容易焦慮緊張的父母。

但有人可能會想要問:「焦慮的父母為什麼需要育兒書呢?網路這麼方便,隨時查詢不是更好嗎?」

關於這點,我在孕期就有所覺悟——網路的資訊太過龐雜,而且說法不一致,越查只會越焦慮,而且還充斥著毫無根據的農場文,既不安心,又浪費時間。倒不如集中資訊,只讀幾本好書,若有想更深入了解的,再去深入理解。

但就像我分享育兒書時都會提到的——最了解你的孩子的人,不是育兒書作者,也不是腦科學家,而是照顧者。若想讓吸收到的育兒知識被長久實踐,最重要的還是要自己調整方式,因為世界上並沒有「最好的」教養育兒方法,只有最適合的(父母們各自努力吧,加油!)。

對我而言,育兒書不僅提供教養知識,某種程度上也是心理支持的來源。每當我在書中看到自己的某些堅持(像是讓孩子在固定時間睡覺),都會覺得自己其實做得不錯,甚至能對內心的自我批評聲音說:「你看吧?我也是有做得不錯的地方吧!」



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新手爸媽,或是想送身邊新手爸媽好書的讀者。

我也會將這本書列入我的贈書名單,因為它的易讀是平常沒有閱讀習慣的讀者也能輕鬆閱讀的。若要說缺點,大概就是雖然書中知識皆有「科學研究」,但來源並沒有寫得很清楚。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身心伸懶腰╯春季健康生活展  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BL春展
  • 母親節療癒繪本展
  • 動植物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