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暢銷展
血府逐瘀湯:氣血調理精華

血府逐瘀湯:氣血調理精華

  • 定價:520
  • 優惠價:79410
  • 優惠期限:2025年06月12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活血化瘀,通暢經絡】
詳解方劑源流、藥效與應用
涵蓋內、外、婦、兒多科!全方位剖析血府逐瘀湯

  ◎活血化瘀代表方劑
  本書系統整理並深入探討了血府逐瘀湯的理論基礎、歷史源流、臨床應用及現代研究。作為清代名醫王清任創立的活血化瘀代表方劑,血府逐瘀湯在中醫臨床中具有廣泛應用價值。本書從經典方論出發,結合歷代醫家的見解,詳細解析方劑的組成、藥物功效與作用機制,並對其理論體系進行綜合梳理。

  【全面剖析理論基礎】
  本書深入探討血府逐瘀湯的源流,梳理其理論基礎,涵蓋經方出處、方名釋義、藥物組成、方解與使用方法,並綜合歷代醫家對該方劑的闡釋。透過對主要藥物功效與作用機制的分析,詳細解釋血府逐瘀湯如何透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來改善血瘀相關疾病。此外,書中還對該方的類方進行比較,幫助讀者理解其在臨床辨證中的應用範圍與優勢。

  【臨床應用與診療思維】
  在臨床應用部分,本書強調辨證施治的重要性,探討血府逐瘀湯在不同病症中的應用原則,並結合理論與實踐,提供詳細的臨床案例與治療思路。書中涵蓋該方在內科、婦科、外科、皮膚科、五官科及心理神經系統疾病中的具體應用,並分析不同病機下的加減化裁方案,使讀者能夠靈活運用該方。特別是在現代醫療環境下,如何將傳統經方與臨床診療相結合,也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現代科學研究與中西醫結合】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血府逐瘀湯的作用機制與藥理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本書詳細整理了現代科學研究對該方的探討,包括其活血化瘀、抗炎、改善微循環、保護心腦血管等藥理作用,並引用最新研究成果,剖析其在臨床應用中的科學依據。此外,書中還探討該方在現代醫療體系中的應用價值,並分析其與西醫治療方法的結合策略,為臨床醫師提供更廣泛的應用視角。

本書特色

  本書全面梳理血府逐瘀湯的理論基礎、歷史源流與臨床應用,涵蓋經典方論、藥理分析與現代研究,並結合理論與實踐,探討其在內科、婦科、外科等領域的運用。中篇著重臨床診療思維,解析辨證施治原則並提供豐富案例。下篇聚焦現代科學研究,探討藥理作用及中西醫結合應用,為臨床醫師與研究者提供權威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楊建宇


  中醫執業醫師、研究員、中醫師、中和醫派掌門、中醫雜誌主編等。發表醫藥文章200餘篇、醫學著作100餘冊;主編大學教材4冊;參加科學研究項目20餘項,獲獎8項。主要從事中醫藥疑難雜症的臨床診治、理論研究與帶徒教學。
 

目錄

上篇 經典回顧
第一章 方劑概論
第二章 臨床藥學基礎
第三章 源流與方劑理論
中篇 臨床新見解
第一章 臨證概論
第二章 臨證思維
第三章 臨床應用探討
下篇 現代研究
第一章 現代實驗室研究
第二章 經方的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4163316
  • 規格:平裝 / 342頁 / 17 x 23 x 1.7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上篇 經典回顧

本篇從三個部分對血府逐瘀湯進行論述:第一章第一節溯本求源部分從經方出處、方名釋義、藥物組成、使用方法、方解、方歌等方面對其進行系統整理。第二節經方集注選取歷代醫家對經方的代表性闡釋。第三節類方簡析對臨床中較常用的血府逐瘀湯類方進行簡要分析。第二章對組成血府逐瘀湯的主要藥物的功效與主治,以及作用機制進行闡釋,對血府逐瘀湯的功效進行剖析。第三章對血府逐瘀湯的源流進行整理,對古代醫家方論和現代醫家方論進行論述。

第一章 方劑概論

第一節 方源考證與命名解析
一、經方出處

《醫林改錯》

立血府逐瘀湯,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

血府逐瘀湯出自《醫林改錯》,由清代名醫王清任所著。王清任,一名全任,字勛臣,直隸省(今河北省)玉田縣鴉鴻橋河東村人。生於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五月十六日卯時(西元1768年6月30日),卒於道光十一年辛卯二月十六日戊時(西元1831年3月29日),享年63歲。據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重修的《玉田縣志》卷二十記載:「王清任,字勛臣,武庠生,納粟得千總銜,性磊落,精岐黃術,名噪京師。其論人臟腑,與古方書異,蓋嘗於野塚市曹諸凶穢地,尋術審視,非言也。所纂《醫林改錯》,已不脛而走,雖涉叔詭,亦可備一家言。嘗有人夜寢必以物鎮胸始能寐,又有人恆仰臥胸間稍著被,輒不能交睫,清任以一方癒兩症。尤其奇者,說詳其《改錯》書中。」

二、方名釋義

(一)「血府」辨識

何謂「血府」?《素問.脈要精微論》曰:「夫脈者,血之府也。」府者,聚之義,即含全身的血液都聚存於經脈之中。從廣義理解,這裡的「府」,應當包括全身的經絡氣血。但《醫林改錯》所言之「血府」,卻不指此,原書說:「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紙,最為堅實,前長與心口凹處齊,從兩脅至腰上,順長如坡,前高後低,低處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膈膜以上,滿腔皆血,故名曰血府。」

雖然,王清任說的「血府」範圍大小不盡一致,但都屬胸腔部位。儘管這種把胸腔當作生理性的存血之所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血府」血瘀卻確實是客觀存在的病理現象,對後世醫家從中醫臟腑氣血生理、病理的理解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教練,我好想學□□!!!2025數位學習祭,有聲書/線上課程/電子書參展品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小天下暢銷展
  • 國中小資優展
  • 采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