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
0-6歲育兒腦科學:用科學的方法,有策略的促進孩子的腦力發展,讓智力與情感全面成長

0-6歲育兒腦科學:用科學的方法,有策略的促進孩子的腦力發展,讓智力與情感全面成長

El cerebro del niño explicado a los padres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5年06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向父母談談孩子的大腦,每位家長必讀的經典代表作

  ★亞馬遜評分 將近5顆星,高達7,000多則評價,長期占據西班牙總榜前百名
  ★已授權韓國、英國、德國、俄羅斯、義大利、葡萄牙、法國、波蘭、捷克等二十多個國家
  ★自 2015 年首次出版以來已經再版 33 次,僅僅是西班牙就有40萬冊的驚人銷量

  ▎幫助我們加強連結孩子的情緒腦和理性腦,整合孩子的情緒與經驗,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
  孩子就像一棵大樹,需要堅實的土壤、水、陽光和空間。
  無論是老師、父母還是孩子自己都不知道他會成為怎麼樣的一棵樹。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就在生命之初,
  從出生到6歲的階段是培養高情商和高智商的孩子關鍵。

  ▎5種有價值的工具,生活是最重要的教育
  面對哭鬧焦躁不安的狀況時……
  ◎同理心是有用的工具,不把任何情緒分類,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進入孩子的心靈,嘗試想想他們的感受。
  用餐時間,孩子不想嘗試新的食物……
  ◎憤怒和強迫只會讓孩子處境更困難,耐心與理解才能達到你和他的平衡,溝通是親子之前的基石。
  孩子主動收拾碗盤後……
  ◎「多巴胺」與獎勵機制息息相關,選擇正確的強化/獎勵很重要,能決定神經元產生連結的多寡。
  玩完玩具後,卻不想收拾……
  ◎懲罰孩子反而會助長孩子的消極行為,懲罰有很多替代方案可以跩變為積極的行動。
  寶寶吵著要哭母乳時……
  ◎設定界線很重要,與大腦「前額葉」的發展息息相關。

本書特色

  1.0~6歲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智力、情商和頭腦的發展在這時期都能有較大的發展性。同理心、等待的能力、鎮靜或者愛的感覺,都無法以溫室的速度培養出來,而是需要父母與教育者共同努力,讓孩子成長為一顆茁壯的大樹。

  2.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且實用的原則與策略幫助父母了解兒童大腦發育的基本原理。也解釋了家庭教育的腦科學和兒童發展心理學,幫助讀者抓住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提升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水準。

  3.本書提供許多育兒技巧,例如克服恐懼的七步驟、給父母的大腦ABC、預防挑食的七個基本常識等等,搭配各種情境舉例,讓父母更容易上手。

專業推薦

  周育如 教授/清華大學幼教系教授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諮商心理師、教養作家
  黃瑽寧 醫師/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趙逸帆 老師/不帆心家庭教室
  (依姓氏筆畫順序)

  「不可或缺,對於家長來說,這是了解並促進大腦均衡發展的重要工具,對於專業人士來說,這是支援家長輔導工作的重要工具。」――兒童神經心理學家 露西亞.祖瑪拉噶(LUCÍA ZUMÁRRAGA), 神經教育(NeuroPed) 總監

  「所有父母都應該閱讀這一本清晰、深刻且令人愛不釋手的書。」――心理治療師 加維爾.歐提戈薩.皮羅切納(JAVIER ORTIGOSA PEROCHENA),互動研究所創辦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阿爾瓦羅.畢爾巴鄂 ( Álvaro Bilbao,1976 年)


  三個孩子的父親,也是神經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師。

  他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接受神經心理學家培訓,並作為教育和大腦發展的專家與世界衛生組織和歐盟等實體合作。她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在幫助家庭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並改善他們與孩子的關係。

  IG
  @Dr. Álvaro Bilbao
  www.instagram.com/soyalvarobilbao/

譯者簡介

戴月芳 (Dr. Idna Tai )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班,就職生涯同時投入出版界和教育界。在出版界是一名老兵,擔任企畫、編輯、翻譯、作者多年;在教育界以助理教授相繼在國立政治大學、國立空中大學、私立淡江大學擔任教學工作。

  近幾年翻譯代表作品有《蒙特梭利遊戲帶孩子玩出好情緒》(2021年)、《蒙特梭利1-3歲教養全書:從遊戲活動 × 居家佈置 × 家事技能,及早開發孩子感官、肢體、自律、創意、表達五大能力》(2023年)、《古典阿德勒深層心理治療:親子教養策略 × 心理治療技巧,解決孩子的各種問題:全面家庭診斷,糾正不良教養態度,引導孩子勇於面對自卑與超越自我》(2023年)、《薩提爾改善家人關係的溝通模式:對話的力量,統整薩提爾家族治療技巧X NLP神經語言程式學 X 催眠引導》(2023年)、《尼古拉博士的陰莖保養大全:男性必看,關於兒童到老年的陰莖照護聖經》(2023年)、《一輩子的好視力:只有眼科醫生才知道,保持好視力的50個習慣》(日文版,2024年)、《高效能讀書筆記心智圖法:全面提升筆記記憶,快速有效考高分》(2024年)、《打開幸福開關心理說明書》(2024年,暫名)等。創作代表作品有 《明清時期荷蘭人在台灣》(2012年)、《蔣渭水VS林獻堂》(2014年)、台灣的姊姊妹妹――台灣婦女運動進行式》(2014年) 、《台灣大家族》(2017年)、《圖解藏傳佛教生死輪迴書》(2024年)等。企畫代表作品有《怎樣吃最健康2.0版》上下冊(2022年)、《坐著也能瘦》(2023年) 、《跟古代名醫做料理,吃出好健康》(2023年)、《腹內大掃除》(2024年)等。

  歡迎各界指教:idnatai04@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大腦準備好了,孩子自然學得好——陳志恆醫師
推薦序 教養雜訊的世代,從正確理解孩子開始——趙逸帆老師
引言

第一部分 基礎
1 全腦發展的原則
2 你的孩子就像一棵樹
3 享受當下
4 家長的大腦ABC
5 平衡

第二部分 工具
6 支援大腦發展的工具
7 耐心與理解
8 同理心
9 強化規則與正面行為
10 懲罰的替代方法
11 設定限制而不戲劇化
12 溝通

第三部分 情緒智商
13 情商教育
14 連結
15 自信
16 沒有恐懼的成長
17 果斷
18 播下幸福的種子

第四部分 增強智慧大腦的能力
19 智力發展
20 注意力
21 記憶力
22 語言
23 視覺智能
24 自我控制
25 創造力
26 最適合0~6歲兒童使用的應用程式
27 道別

參考書目
致謝
 

推薦序一

大腦準備好了,孩子自然學得好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教養作家


  若你是個五歲娃的家長,孩子正就讀幼兒園。某次假期,年齡相仿的好友全家來訪;你們談起孩子的教養,得知好友給孩子就讀的是雙語幼兒園,晚上和假日還帶去學鋼琴、練舞蹈,寒暑假還參加潛能開發營隊。

  你又想起,上個週末帶孩子去公園玩耍,碰到其他同齡小朋友的家長,不經意地聊起,別人家的孩子竟然已經在上兒童美語課了。你感到焦慮萬分,心裡想著:「我的孩子會不會輸在起跑點?」

  一直以來,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多半迷信「超前學習」。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求孩子去學這個、學那個,把孩子的時間塞滿滿,並且要求孩子必須有一定的成績表現。

  這讓孩子從小處在緊迫、高壓的身心狀態中,有可能對孩子的大腦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同時,大量的超前學習,也可能導致孩子睡眠不足、缺乏人際互動與情感交流,也不利於孩子的情緒及社會發展。

  如果你懂得大腦科學,你會知道,0 到6 歲學齡前的幼童,除了身體健康、睡眠充足外, 最重要的是擁有心理安全感。因此, 讓孩子感受到被支持、被欣賞、被接納的親子關係,同時允許孩子在規範下自由探索周遭世界,比什麼都還要重要。

  不過,與學齡前的幼兒相處,其實很辛苦。你不理會孩子,他一定會哭鬧;他沒辦法自己玩耍,總要找你陪。這是孩子天生想與照顧者連結的自然傾向。於是,不少大人想到用螢幕來讓孩子安靜,自己也能獲得片刻淸閒。

  我們以為讓孩子看平板、手機裡的影片、卡通,也是學習。時間一長,孩子缺乏眞實的人際互動,大大影響到語言與社交發展。同時,螢幕中的聲光刺激,逐漸讓孩子情緒暴躁、注意力不集中,難以配合指令。這樣的孩子,在現今幼兒園及國小校園中,相當常見。

  人類在出生後,大腦仍需要長時間的發展,在生命最初六年的幼兒階段,至為關鍵。《0~6歲育兒腦科學》這本書,帶你了解幼兒大腦發展的機制,並且在促進全腦發展的基礎上,提供你一些有益的教養工具,同時告訴你促進孩子情緒及智力發展的教養策略。

  讀過之後,你就不需要對孩子是否少學了什麼,感到焦慮萬分。你會知道,只要與孩子建立穩固、安全與溫暖的關係,經常與孩子對話與實質互動,你已經做對了最重要的第一步。

  其他,都只是枝微末節而已。

推薦序二

教養雜訊的世代,從正確理解孩子開始
逸帆老師 不帆心家庭教室


  我是逸帆老師,這幾年來,在教育現場與孩子相處,在演講場合接觸大量家長,深刻感受到大家對孩子成長的關心與重視。然而,當孩子犯錯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看法和建議,這既反映了社會對教育的高度關注,也暴露出另一個問題——在人人都是「教育專家」的時代,教養資訊過載,容易產生「教養雜訊」。

  白話來說,就是一堆意見湧入,但我們卻無從判斷哪些才是最關鍵、最有科學根據的建議。面對這樣的困境,許多家長可能感到困惑,甚至因為資訊過多而焦慮不安,擔心自己是否做錯了選擇,結果反而忽略了孩子成長的黃金階段。

  ▲破解教養雜訊:從理解孩子的大腦開始

  在閱讀《0~6 歲育兒腦科學》這本書時,我不僅重新複習了孩子大腦發展的基礎知識,更再次為人類大腦的奧妙感到驚嘆! 0~6 歲是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期,每一個日常經驗都影響著未來的認知、情緒和行為模式。如果我們能在這段時間內給予適當的陪伴與引導,孩子的發展就能更健全、更穩固。

  因此,與其在大量教養資訊中迷失,不如回歸大腦發展的基礎來判斷教養方法的可行性。許多建議的出發點都是善意的,但若沒有科學根據與理性判斷,家長就容易被各種流行的育兒觀念牽著走,最後陷入焦慮與迷茫,甚至對親子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愛與規範並存,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成長

  0~6歲的孩子,無論在情緒表達還是行為發展上,都與大人的引導息息相關。本書透過大量案例和具體的引導語句,讓家長和教師知道如何做出有效的引導。

  在這個強調自由與愛的教育時代,很多人誤以為「尊重孩子」就等於完全放任,但其實,「規範」與「他律」依然至關重要!就像我常在親職講座中強調的:

  「對孩子的愛可以是無條件的,但管教一定要有界線!」

  這裡的關鍵在於同理心。眞正的同理不只是情緒上的理解,更包含對孩子行為發展的理性認識,知道他們目前的學習需求與挑戰,並以適合的方式協助他們成長。這對於新手父母或教師來說,確實是不小的挑戰!

  ▲給準備開始育兒學習的你

  如果你已經翻開這本書,準備踏上育兒學習之路,我想和你分享幾個重要的提醒:

  一、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當我們用科學角度看待孩子的發展時,也要記得,孩子不是產品,也不是一個有固定規則的「機器」,他們是活生生的生命個體。這本書並不是一本「標準教養手冊」,更像是一份讓我們反思自身陪伴方式的參考書。

  二、大腦的發展是動態且複雜的

  即使現代神經科學已經有大量研究,但人類大腦仍有許多未解之謎。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拆解大腦發展的關鍵機制,家長可以將書中的概念整理成淸晰的脈絡,讓自己對孩子的成長更有信心。

  三、育兒不該是孤軍奮戰

  雖然我們要避免「教養雜訊」,但這並不代表育兒只能靠自己單打獨鬥。當你嘗試書中的方法後仍感到困惑或挫折,不妨尋求有經驗的家長、信任的朋友,甚至專業教養專家的協助。養育孩子是團隊合作,而不是個人戰場!

  ▲結語:讓這本書成為你的育兒起點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無法避免各種教養建議的出現,但我們可以選擇用科學與理性來篩選眞正適合孩子的方式。《0~6 歲育兒腦科學》不僅提供理論,更帶來實際可行的方法,幫助我們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少一點焦慮,多一分確信。

  期待這本書能成為你育兒路上的助力,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愛與規範並存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4200523
  • 叢書系列:健康百科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6.5 x 22.5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4 家長的大腦ABC

我親身體會到, 掌握大腦如何運作和發展的基本知識,對於指導家長教育孩子非常實用。你不一定非得是神經科學家。4 個基本觀察就足以讓你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可以幫助你做決定和指導孩子的教育過程。在整本書中,你會發現有用且實用的資訊,幫助孩子的全部潛能。在本章中,我們將打開大腦未知世界的大門,讓你了解ABC;每一個家長都應該知道的事情,以便開始幫助孩子充分發揮潛能。有3 個非常簡單的概念,你將能夠充分理解和牢記。

連接

當嬰兒出生時,幾乎擁有他長大後將會擁有的近千億個神經元。兒童大腦與成年人大腦的主要差異在於,這些神經元之間會產生數以萬億計的連接(connection)。我們稱這些連接為「突觸」(synapses,譯註:是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肌細胞、腺體之間通信的特異性接頭。神經元與肌肉細胞之間的突觸也稱為神經肌肉接頭[neuromuscular junction])。為了讓你了解大腦令人難以置信的互連性,這些連接可以在短短2 秒內建立,有些神經元可以連接多達50 萬個鄰近的神經元。

比這些數字更有趣的是, 每一個神經連接都可以轉化為孩子大腦所做的學習。當孩子抓著他最喜歡的恐龍時,拇指的位置、力量和方向都會反映在孩子大腦中不同的神經連接上,而且,當他集中精神時,他也會感覺到自己得到了想要的東西。當你與孩子說話、親吻他時,或者只是當他看著你時,他的大腦就會產生連接,幫助他面對成年人的生活。我們會專門花一章來教你如何與孩子建立聯繫,讓他們建立寶貴的聯繫,幫助他們實現目標,並且讓他們對自己感覺良好。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身心伸懶腰╯春季健康生活展  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暢銷展
  • 輕小說大展
  • Money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