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醍醐灌頂的訓練指南
我會認識作者之一的郭曉韻物理治療師,是一兩年前,我在臉書閒逛時,看到他的一篇動態貼文被瘋狂轉貼。身為復健同溫層的醫療工作者,當然要好好拜讀一翻。就是因為這篇懶人包,瞬間我就被圈粉了。(寫到「郭老師」前面都要空一格,表示崇敬。)
印象深刻到現在我依然記得那篇叫做〈為什麼下背痛需要訓練核心肌群?〉內容是17張微簡報,風格統一外,還搭配吸引人的可愛小圖片,文字內容簡單易懂卻充滿知識性,一張一張點開來細細品嘗,不知不覺就看完了。那時的我,正在苦惱如何詮釋「人人都需要訓練核心肌群」這件事,看完後,真的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此後,關於核心 肌群的考試,大概都能拿滿分吧!)
後來再follow到她,才知道即使已經這麼厲害了,依舊到成功大學繼續學習,攻讀生物醫學工程博士班。如此謙卑地繼續學習,根本就是想海放你不只一個蘇伊士運河啊~去年一接收到郭老師要出書的消息,立馬就接下寫推薦序的任務。畢竟能幫偶像寫序,對我不是responsibility,而個great honor啊!
本書的編排與呈現就像讓我驚豔的微簡報一樣,極其好讀,我個人相當喜歡。內容豐富而且CP高,包括用「醫學實證」說明運動的好處、解析常見的運動迷思、介紹運動的種類與教讀者如何設定運動目標、最後還有精彩的訓練動作集錦。推薦運動新手或已經運動一陣子的老手,都可以買來閱讀,絕不後悔。
侯鐘堡(原力復健院長、復健科醫師、運動傷害醫師)
推薦序2 找回健康與肌力
我是一位急診醫師,過著日夜輪班的生活。記得還是20幾歲小伙子時,連續上個5天夜班也不算什麼,但現在不僅上個1天夜班就垮了,連下了夜班,都必須睡個好幾天才補得回
來。年紀來到40歲,除了深刻感受到值班時體力明顯變差外,連體態也逐漸鬆垮、鮪魚 肚微凸。有時候還是會想「能回到年輕時候該有多好?」
後來我才發現,體能衰退、體態老化並不單純只是年紀問題,「運動」其實占了更大比例。日常維持運動習慣,不僅可以避免許多代謝疾病,還可以讓體能狀況變好。問題是「平常上班那麼忙,哪裡有時間可以運動?」
事實上,根據2020年WHO最新運動指引,針對一般成人的運動建議已經更新為:每週「累計」150至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75至150分鐘的激烈活動,就很有效果了。運動似乎並不限於什麼時間或地點,在辦公室內每次10分鐘空檔,依然可以達到WHO要求的標準。而不像以前要求每次都要維持30分鐘才行。當然,如果有更多時間,累計超過WHO的建議時數,不如考慮將有氧活動改為肌力訓練,對健康可以更有幫助。也因此,而最簡單上手、方便快速、效果又好的就是核心運動了。!核心運動不僅方便,快速、還非常有效!
感謝身為物理治療師的曉韻及職能治療師的品嘉,運用自己的醫療知識與簡報技巧,將運動、肌力與健康這些生硬的知識,轉化為輕鬆好讀的內容,這本書不僅破除了許多對於運動的錯誤迷思,也教會我們這些「賴在沙發上的馬鈴薯」如何從培養自己的運動計畫開始,一步一步找回自己的健康與肌力。我大力推薦這本適合全家人一起閱讀的書,翻開這本書開始顛覆過去認知,也讓自己、家人一起活得更好。
楊坤仁(嘉義長庚急診專科醫師)
推薦序3 你有投資自己的身體嗎?
講到投資,你會想到什麼?我們會拿金錢去投資股票,也會去進修課程來投資腦袋,但你有在投資自己的身體嗎?所謂的投資身體,就是訓練肌力來對抗老化。大概有人會想:「我又不是健美先生,而且我離70歲『老』還很遠吧?有必要這麼早就開始訓練嗎?」
許多人覺得老化是60至70歲才會發生,事實上人從30歲就開始在走下坡。如果沒有刻意訓練,肌力就會持續退化,只不過我們很難去察覺,直到6-7050幾歲、60幾歲時,身體扛不住了,才明顯表現出來而已,而且往往出現一個小症狀後,各種問題就排山倒海的到來。
肌力重要嗎?先說結論,非常重要。肌力跟我們的日常活動息息相關,你可先想想有沒有過以下經驗:容易腰痠背痛,常會閃到腰。覺得體力大不如前,容易疲勞。稍微跑步、趕個車,就覺得很累。這些都可能是肌力衰退的樣貌,如果繼續衰退的話,就很容易做什麼事都無力,而且容易受傷。
有些人會說「我每天都有在『動』啊,應該不會退化這麼快吧?」如果用三隻小豬的故事來舉例,各種「動」的差別就很明顯了:
‧草屋版:日常活動,例如通勤、走路去買吃的
‧木屋版:飯後去公園走走路、上班不搭電梯改爬爬樓梯
‧磚屋版:有目標制定運動計劃,持之以恆的鍛鍊身體
還不知道這三個版本有什麼差別的話,就把大野狼想像成是老化,大野狼沒有來時,三間房屋都能住,住起來好像也差不多,試想當大野狼來襲時,你覺得哪一間房子才能讓你安然無恙呢?答案很明顯。因此如果你還沒開始訓練肌力,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一 起鍛鍊吧!
林長揚(物理治療師、懶人包達人)
推薦序4 不做錯才是最大進步!
身為一名復健科醫師,每日總會面對許多飽受「慢性肌肉或骨骼疼痛」所苦的患者,除了一些多數人熟知的退化性關節炎外,還有一大部分的族群屬於目前相當盛行的文明病,包括「久坐少動」的低頭族和「肌少症」的高齡族群,這類型的患者像是開啟了旋轉門效應,每隔一陣子就會來求醫。
疼痛反覆發生不僅是姿勢不良或老化退化的因素,探究根本問題,大多源自於「缺乏運動」,以致肌肉或骨骼沒能被適度地活化。透過幾次互動之後,才知道許多的患者並不是不想去運動,而是不知道「該怎麼開始運動」或「怎麼做才正確」。
曉韻及品嘉撰寫的這本書,恰好解決了這些患者的問題。這本書內容非常好讀易懂,以大量圖解來幫助讀者能自行監督自身姿勢正確性。除此之外,還有破解很多迷思,根本就是說到我的心坎裡,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不做錯就是最大的進步!」很多時候,錯誤的認知可能使得症狀更加嚴重,因此從觀念著手正是治本的好方法。另外,書裡還有講到維持運動習慣的心法,不只教大家如何開始,也教大家如何堅持。
我推薦每家每戶都應該備有一本這樣的運動百科全書,全家大小循序漸進地開始運動,目的在於預防疾病的發生、緩解疼痛的症狀,即使你現在感覺是個健康寶寶,也能透過運動開始儲存健康本錢。這本書也是我診間的工具書之一,不論是糾正民眾錯誤的思維或衛教合適的運動處方,都是很好的小幫手呢!
洪佳翎(義大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作者序 讓30+到50+的體能轉折向上、享受健康餘命的全面指南
郭曉韻(物理治療師)
曾品嘉(職能治療師)
本書從30 歲的身體機能轉折談起,強調增肌的重要性,這次增訂版並延伸到50 歲以上的樂齡族如何透過肌力訓練延緩老化,以及運動對於心理健康及壓力調適的章節。結合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的專業知識,提供讀者一套完整的居家鍛鍊指南,幫助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建立規律運動習慣,累積健康資本,進而能夠好好享受健康餘命!
30歲,身體機能的轉折點!
研究顯示,30 歲是生理機能的關鍵轉折點。這個年紀後,身體老化機制開始啟動,新陳代謝減緩,肌肉流失速度超過生長速度,導致肌少症風險增加。此外,肺活量下降,血液循環變差,骨質密度自35達到高峰後開始流失,增加關節退化與骨折風險。
這些變化並非「老了」才發生,而是30後就開始逐步影響你的身體狀況。如果不進行適當的運動與肌力訓練,這些問題將加劇,影響體能與生活品質。因此,30歲後的運動 不只是選擇,而是必要!現在開始培養運動習慣,儲存「肌肉財富」,才能確保未來有更好的身體機能與活力。
增肌不只是好看,還很「好用」!
許多人以為增肌只是為了塑造體態,但事實上,肌肉對健康的影響遠超乎想像:
- 提高新陳代謝,幫助燃脂,打造易瘦體質
- 促進血液循環,減少水腫,改善心血管健康
- 分泌抗老激素,預防肌少症、失智症與慢性病
- 穩定體溫,提升免疫力,減少感冒與發炎機率
- 保護骨骼與關節,降低受傷與骨折風險
運動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強壯,擁有更長久的健康與活力,這不僅適用於年輕人,對於50+ 族群更是如此。
50+運動不嫌晚,肌力訓練是關鍵
肌少症是影響老年生活品質的關鍵因素,如果不進行肌力訓練,肌肉會以每年約1% 的速度流失,導致行動能力下降、跌倒風險增加,甚至影響自理能力。然而,不論是50 歲、60 歲,甚至70歲開始鍛鍊,都能獲得顯著的好處!
- 研究證實,任何年齡開始肌力訓練都能提升體能與生活品質
- 肌力訓練能增加肌肉質量,改善平衡感與協調性,減少跌倒
- 與受傷風險增肌可減緩骨質流失,降低骨折風險
- 透過適當運動與營養補充,能有效延長健康餘命
建議從簡單的動作開始,如深蹲、核心訓練、彈力帶運動,逐步增加強度,並確保動作正確性。搭配均衡飲食與足夠蛋白質攝取,更能幫助肌肉修復與生長,讓你在50+歲仍然能夠保持活力與行動力!
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的黃金搭配
你是否想運動,卻不知道如何開始?或擔心運動姿勢錯誤導致受傷?這本書由我們分別是物理治療師與職能治療師的兩個人攜手打造,提供最完整的運動指導與健康管理建議,幫助你建立正確的運動基礎,讓運動成為一種習慣,而非負擔。
- 物理治療師 專注於改善身體機能、減少疼痛與預防運動傷害
- 職能治療師 擅長幫助個體恢復日常生活功能,設計適合的運動模式
我們結合兩者專業,透過循序漸進的訓練計畫,讓你能安全、有效地提升肌力,不論是30+ 想要維持體能,或50+ 希望預防老化,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超居家鍛鍊:從新手到進階的完整指南
本書特別設計「超居家鍛鍊計畫」,不需要昂貴的健身器材,就能在家完成完整的肌力訓練。
- 核心訓練——提升身體穩定度與核心力量
- 上肢訓練——改善手臂、肩膀與背部肌力
- 下肢訓練——強化腿部與臀部力量,提升行動力
- 動態與靜態伸展——預防運動傷害,促進身體靈活度
此外,我們特別設計「姿勢錯誤提醒」,確保訓練時避免不當動作造成運動傷害。
為了幫助讀者建立規律運動習慣,我們還規劃了「8 週運動計畫」,依照個人狀態區分初階、中階、高階,讓不同程度的讀者都能找到適合的訓練模式。從初學者到進階者,每個人都能在這套計畫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循序漸進地強化肌力。
現在就開始累積你的健康資本!
運動是一輩子的事,無論你的年齡如何,現在開始都不嫌晚。肌肉不只是讓你變得更結實,更能支撐身體機能,提升生活品質。
- 體力變好,走路更穩
- 睡眠品質改善,身心更放鬆
- 減少疼痛,降低受傷與慢性病風險
- 提升新陳代謝,打造更健康的體態
現在就翻開這本書,踏出肌力訓練的第一步!讓運動成為你的日常,累積「肌肉財富」,擁抱更健康、更精采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