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植物書展
嘮叨的技術:孩子感動、父母滿足的43種好好說話法
  • 定價:480
  • 優惠價:79379
  • 優惠期限:2025年05月02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說話要有禮貌」、「要用功讀書」、「不要再看電視」、「不要再玩遊戲」⋯⋯
  這是身為父母常說的嘮叨,也是教養史上歷久不衰的嘮叨,
  但是,這樣的嘮叨沒有靈魂。

  爸媽能夠不嘮叨嗎?就是不行!

  就像沒有海浪聲就不是海灘一樣,
  沒有嘮叨的育兒現場恐怕是不存在的!

  即使只在早晨喚醒孩子、叫他吃飯、送他上學的短短時間內,父母也會嘮叨數十次。

  那麼,有沒有那種即便重複了一百次,也不會被孩子當作耳邊風,
  而是能夠讓孩子聽得進去,甚至能觸動孩子內心深處的嘮叨呢?

  最佳的嘮叨方式就像裹著糖衣的藥丸一樣,將批評包裝成讚美,就能成為高級的嘮叨。
  用糖衣包裹的嘮叨會讓孩子愉快地接受,
  能讓嘮叨成為甜言蜜語的爸媽,才能成為嘮叨大師!

  43種孩子的生活、課業學習、行為態度情境 X 父母好好說話範例,
  讓孩子心悅誠服的接受你的苦口婆心,展現正向行為。

  「拜託你好好讀書吧」、「專心一點」、「才學沒多久就想放棄,要有毅力」、「不要再玩手機了」⋯⋯
  父母對孩子說的嘮叨中,超過70%都與課業學習有關。

  專門處理子女教育與溝通領域的作家爸爸和平凡媽媽,
  在孩子上大學後,回憶教養過程中累積了至少十萬次的不當嘮叨,
  經過徹底的反省後,
  發現自己容易對孩子嘮叨的43種生活和課業學習、行為態度情境,
  提出了讓孩子能聽得進去的教養說話術。

  換句話說,孩子願意聽——

  NG說法——「你這樣不讀書,又在玩遊戲,以後要怎麼活?」

  有效溝通法——
  1.「我訊息」→「看到你的成績下降而感到沮喪,我非常心痛⋯⋯」
  2.說故事→「爸爸小時候也非常討厭讀書,還為此離家出走,所以我比任何人都了解你的心情⋯⋯」
  3.稱讚→「你似乎不太了解自己擁有多麼大的潛力,所以不要對讀書感到畏懼。」
  4.出其不意→「今天是星期天,怎麼還要讀書呢?今天好好休息吧!你看起來因為讀書讀得太累了。」
  5.比喻→「讀書就像做伏地挺身,今天能做5下,明天就能做6下,這樣累積一年後會怎麼樣呢?」
  6.給予選擇權→「成績低一些也沒關係,不必一定要爬到100層樓,要爬到哪一層樓是自己的選擇,哪裡都可以⋯⋯」

  本書寫給:
  ◼急於改變孩子的父母
  ◼老是擔心孩子未來的父母
  ◼想要用權威壓制孩子的父母
  ◼青春期與孩子硬碰硬的父母
  ◼對孩子有不切實際期待的父母

  本書重點:
  ◼8大說話原則,讓孩子願意聽
  ◼43種家庭教育情境 X 說話示範

  本書功能:
  父母能說出令孩子感動的「嘮叨」,讓孩子聽了有學習力、耐挫力、生活力、正向行為, 甚至愛上父母!

好評推薦

  大坦誠 / 國小老師
  何翩翩 / 牧村文教負責人
  尚瑞君 / 暢銷作家
  陳志恆 /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魏瑋志(澤爸) / 親職教育講師
  羅寶鴻 /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鄭才英


  他是一位專門處理子女教育與溝通領域的作家。在子女進入大學後,痛苦地回首養育過程中說過的那些不當嘮叨和失言,並藉由寫出《為何對孩子說了那樣的話》一書,引起了眾多讀者的共鳴。此外,他還出版過提升父母提問能力的方法書《父母與衆不同的提問能力》、教導子女寫作的教育書《連一篇文章都感到困難的孩子開始寫作了》、探討順暢溝通方法的《如果苦惱說話的語氣的話,學學劉在錫》及《語言天才如何說話》,以及兒童讀物《為什麼要學那些枯燥的功課?》及《與父母心靈相通的對話技巧》等。

李西鎮

  她是一位對孩子懷著諸多歉意的平凡母親。當初抱起手掌大的孩子時,她滿懷溫暖與愛意,希望成為能夠細心照顧孩子的好母親,並對此充滿自信。然而,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意識到這只是虛妄的期待和過度的自信而已。在不知不覺中,她對孩子施加了過多的壓力,造成了許多傷害。特別是那些讓孩子感到疏離的壞嘮叨更是問題所在。經過了徹底的反省,她學會了鼓勵孩子、引導孩子發生積極變化的嘮叨方式。最終,形成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只要她說的話,孩子就會豎起耳朵來聽,並且真誠地接納她的心意。她與丈夫鄭在泳共同撰寫了《改變說話方式後,孩子開始學習》及《改變說話方式後,孩子開始集中專注學習》。

 
 

目錄

序  對孩子有益的嘮叨和有害的嘮叨是不同的

第1部  滋養孩子的嘮叨,這樣的父母才能做到
第1章  父母內心的傷痛將導致不良的嘮叨
・自我肯定的父母,不會說出傷人的話
・放下權威,嘮叨就會變柔和
・放棄自以為是,孩子才會感到輕鬆
・治癒自己的傷痛後,嘮叨就會變得清晰

第2章  相信孩子未來的父母,說話更溫暖
・記住孩子的感激之情,嘮叨就會變得動人
・不擔心孩子的未來,嘮叨才不會帶刺
・不急著解決孩子的問題,嘮叨才會顯得柔軟
・放下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期待,嘮叨才會變得溫和

第2部  讓孩子的心靈變得堅強而溫暖的嘮叨
第3章  讓孩子心情變得明朗的嘮叨
・你為什麼總是做錯事? => 我只提一件事
・那是你的錯 => 那是媽媽的錯
・為什麼你對朋友都能好好說話,對媽媽卻這樣? => 我會像朋友一樣傾聽
・你才考70分? => 你其實更有潛力
・不要吵架、不要遲到,好好玩 => 玩得開心一點
・好好聽爸爸的話 => 我想聽聽你的建議

第4章  讓孩子內心變得堅韌的嘮叨
・你還小,所以做不到 => 你比上次好多了
・爸爸說的是對的,有錯嗎? => 爸爸也有可能說錯
・絕對不能放棄 => 只要再提高10分就好
・你要擁有堅強的意志力 => 從現在開始專注10分鐘如何?
・為什麼會對那種事情發脾氣? => 為什麼會對那種事情感到煩躁?

第5章  讓孩子感動的嘮叨
・為什麼總是犯同樣的錯誤? => 每個人都會犯這樣的錯誤
・我無法完全理解你 => 你能說出這樣的話,證明你長大了
・別對爸爸那麼沒禮貌 => 反駁爸爸的話也沒關係
・你覺得父母的話很好笑嗎? => 我會認真聽你說話
・拜託你好好讀書吧! => 這幾天不要讀書,好好休息吧!

第6章  讓孩子愛上父母的嘮叨
・因為你,害我活不下去 => 多虧你,讓我學到很多
・爸爸在你這個年紀時做得比你好多了 => 爸爸做得比你差多了
・我完全無法理解你 => 我想試著理解你
・你又怎麼了? => 為什麼會這樣呢?
・媽媽可以為你犧牲一切 => 媽媽也有自己的人生

第3部  讓孩子的態度和行為自我改變的嘮叨
第7章  幫助孩子成長的嘮叨
・爸爸不是叫你不要那樣嗎? => 你是不是應該遵守規則呢?
・你連這個都不知道嗎? =>  因為不知道,所以才要學習
・遊戲是有害的 => 遊戲會讓人變成殭屍
・再這樣就真的要受罰了 => 那樣的行為絕對不可以再做
・為什麼不聽媽媽的話? => 媽媽跟你講個有趣的故事

第8章  改變孩子生活態度的嘮叨
・你是懶惰蟲嗎? => 你愈來愈像樹懶了
・你真是個不聽話的孩子 => 你是個有主見的孩子
・你做錯了3件事 => 你做對了3件事,只錯了1件
・你為什麼不能像哥哥一樣? => 你也有比哥哥強的地方
・你到底是像誰才會這副德性? => 你到底是像誰才會這麼出眾?

第9章  積極改變孩子的嘮叨
・人都應該尊敬父母 => 要對每個人都有禮貌
・我是為你好才說這些 => 父母也不是完美的人
・那部漫畫太幼稚了 => 那部漫畫既奇妙又有趣,而且充滿魅力
・這週沒有零用錢了 => 爸爸、媽媽賺錢也很辛苦
・這個規則必須遵守 => 應該制定什麼規則好呢?
・你只能做到這樣嗎? => 你還有進步的空間

第10章  改變孩子言行的嘮叨
・不要對父母無禮 => 冷靜地告訴爸爸、媽媽
・你連自己的感受都不了解嗎? => 情緒就像故障的紅綠燈
・聽媽媽的話才是好孩子 => 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你一定要上一流大學 => 只要找到能讓你幸福得道路就好
・拜託你多讀點書吧! => 媽媽覺得那個部分真的很感人
・你為什麼那麼散漫? => 好好駕馭你騎的那頭透明大象

 
 



對孩子有益的嘮叨和有害的嘮叨是不同的


  「還不快起來?今天又要遲到了!」
  「在餐桌前玩什麼手機?快吃飯,然後去梳洗!」

  即使只在早上喚醒孩子、叫他吃飯、送他上學的短短時間內,父母也會嘮叨數十次。如果在幾個小時內都 能嘮叨這麼多,那麼在直到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父 母又會對孩子嘮叨多少次呢?就像沒有海浪聲就不是海 灘一樣,沒有嘮叨的育兒現場恐怕是不存在的。

  如果要定義「嘮叨」,可以說是「超出必要限度的瑣碎建議或指示」。對父母而言,嘮叨往往是「一定要傳達給孩子的重要訊息」;但對孩子來說,這些話往往是他們不想聽,或者聽了只會愈來愈煩躁的內容。父母為此感到委屈和難過,但又無法停止嘮叨,因為他們擔心一旦停止嘮叨,可能會讓孩子學壞。因此,父母從孩 子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入睡,都在不停地嘮叨著。

  這裡引發了一個疑問:究竟有沒有一種「適當」的 嘮叨方法呢?是否存在那種即便重複了一百次,也不會被孩子當做耳邊風,而是能夠讓孩子聽得進去,甚至能 觸動孩子內心深處的嘮叨呢?經過我們夫妻倆對孩子至 少累積了十萬次的嘮叨,以及不斷反思自身經驗,並且 仔細觀察與分析周遭環境後,我們發現對孩子有益的嘮 叨和有害的嘮叨,確實是截然不同的。

  若想要了解其中的差異,首先必須思考父母為什麼要嘮叨的原因。嘮叨大致可以分為「顯而易見」和「隱 晦不明」這兩種原因。相形之下,「顯而易見」的原因 比較簡單,而「隱晦不明」的原因則更加多樣且複雜。

  好嘮叨的8種技巧

  那麼,什麼樣的嘮叨才算是好的嘮叨呢?如何進行嘮叨才能讓孩子接受而不感到厭煩呢?以下是8種好嘮 叨的技巧。

  1.肯定存在
  2.尊重決策和發言權
  3.放低父母的姿態
  4.引發共情
  5.合理性
  6.明確性
  7.出乎意外
  8.抽離情緒並客觀地看待
 
  給陷入嘮叨與後悔循環中的父母們

  如果孩子對父母的嘮叨感到厭煩,那是因為嘮叨的方式可能有問題。好的嘮叨應該能減少衝突、傷害和後悔,甚至還能帶來樂趣。這種樂趣來自於觸動孩子心靈的成就感、與孩子親近的親密感,以及見證自己成為更好的父母的滿足感。

  本書探討了如何進行有效嘮叨的技巧。既然嘮叨不可避免,那麼不妨將其做好。此外,本書還希望幫助父母正確認識,並修正那些可能傷害孩子的嘮叨方式,避免在孩子尚未茁壯成長前便損害他的潛力。

  為了做到這一點,父母需要將教養孩子的視角轉向自我觀照。唯有在父母能撫平並解決內心潛藏的自卑、傷痛及無法傾訴的痛苦後,才能說出好的嘮叨。因此,在本書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我們將探討父母之所以會 對孩子說出苛刻嘮叨的8種心理原因,並提供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我們可以將這部分視為在嘮叨之前,對父母的心態進行熱身的「理論篇」。

  接下來,本書從第三章到第十章將介紹各種嘮叨的技巧。這些章節可視為如何改變孩子心態和行為的「實 戰篇」。在這8章中,本書列舉了四十多種情境,並提 出具體且現實的建議。閱讀本書的讀者們,可以透過書 中提供的各種情境,獲得當與孩子發生衝突時,如何解決問題的協助。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4061476
  • 叢書系列:家庭與生活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NG說法:絕對不能放棄

有效嘮叨:只要再提高10分就好

父母無法忍受孩子在學習或運動中放棄,因為擔心 孩子如果輕易放棄,就會變得容易受挫和懦弱。因此,全天下的父母都不會教孩子如何放棄。然而,沒有比這 個更重要的人生智慧了。

根據孩子的才能和性格,有些目標即使盡全力, 也可能無法達成。努力並不意味著什麼都能實現,適時放棄才是明智的,問題在於如何確定這個「適當的時機」。何時說放棄才是合適的呢?通常在達成某一階段的成果後,就可以放棄了。例如,上了大約1個月鋼琴課的孩子想要放棄,通常的父母會這樣責備:
「怎麼回事?是你自己說要學的啊!」

「才學了1個月就想放棄?真沒毅力!」

這是為了不讓孩子放棄而施壓的嘮叨,如此批評也可能讓孩子陷入罪惡感的煤氣燈效應中。當然,如果孩子有輕易放棄的傾向,父母的角色就是要幫助孩子修正這種行為。但是,這種嘮叨的方式是錯誤的,用罪惡感來壓抑孩子的情緒是不對的。相較於這種壓迫性的嘮叨,延遲放棄的嘮叨要好得多。

「你想放棄鋼琴課?如果你不喜歡,我不會強迫你。但是,既然已經開始了,那就再堅持1 個月。只要再努力1個月,你就有放棄的自由了。」

當然,父母由衷希望孩子能夠努力不懈地堅持到底。然而,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歡,妥協也是個正確的選擇。妥協的條件是「一個階段」,也就是說,允許孩子再努力一個階段後,痛快地放棄。如果孩子想要放棄正在上的數學補習班,那該怎麼辦?通常父母會這麼說:

「你真是沒有毅力,這麼一點困難就想放棄,以後要怎麼在這個險惡的世界上生存?」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身心伸懶腰╯春季健康生活展  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小天下暢銷展
  • 國中小資優展
  • 采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