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因海制宜:我國海洋空間規劃與海洋產業發展之競合影響

因海制宜:我國海洋空間規劃與海洋產業發展之競合影響

  • 定價:360
  • 優惠價:95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32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台灣海洋產業聯合會 企劃主編∥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海洋不僅是生態多樣性的寶庫,更是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空間。隨著全球藍色經濟的興起,海洋空間規劃(Marine Spatial Planning, MSP)逐漸成為平衡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的核心治理工具。

  台灣在《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與《海洋保育法》的基礎上,推動《海域管理法》的立法,這不僅是法制完備的需求,更是確保 MSP 成效、促進海洋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三法相輔相成,可形成完整的「產業推動一生態保育一空間管理」治理架構,為台灣打造韌性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奠定堅實基礎。

  本書匯集專家學者與產業界人士,共同透過論壇的交流與建議,集結成書,期待能為未來《海域管理法》的立法提供更具體的方向,實現藍色國土的永續願景。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邱永芳


  現職
  .台灣海洋產業聯合會理事長

  學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

  經歷
  .國家海洋研究院院長
  .中國工程師學會會士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會士
  .國立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金門港建港推動小組召集人
  .港灣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台灣海洋產學策進會理事長
  .臺灣海洋工程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海洋及水下技術協會常務理事
  .台灣未來願景數位永續聯盟監事
  .台灣氣候服務聯盟理事

  本書各場次議題均備有簡報檔,若有需要,敬請寫明需要哪一份簡報,並註明電子信箱、大名、電話、單位及職稱。
  索取信箱 taiwantaija@gmail.com
 

目錄

主編序/邱永芳
貴賓開幕致詞/蕭美琴、江茂雄、張景森
專題演講 海洋國家應有的海洋空間規劃思維與建議方向/陳璋玲    


主題I 國防產業
[場次一] 海洋空間規劃於國防安全之運用策略與重要性        
胡念祖 主持
陳永康 主講

[場次二] 海洋國家的海域使用與國家安全思維        
胡念祖 主持
謝慶欽 主講

主題II 離岸風電產業
[場次三] 海洋空間規劃於我國離岸風場開發之運用        
邱文彥 主持
陳崇憲 主講

[場次四] 離岸風場開發對我國海洋空間造成之競合與衝突    
邱文彥 主持
蘇楠傑 主講
 
主題III 海事工程產業
[場次五] 海洋資料調查於近海海域空間規劃之重要性        
邱琳濱 主持
賴堅戊 主講

[場次六] 海洋施工營造作業對海洋環境之影響        
邱琳濱 主持
林明弘 主講

主題IV 海洋環境永續保育
[場次七] MSP推動我國港區營運與海洋環境之永續經營        
鄭明修 主持
高傳凱 主講

[場次八] 離岸風場對我國沿近海漁業資源之影響        
鄭明修 主持
葉信明 主講

綜合座談        
主持 邱永芳
與談 陳陽益、邱琳濱、鄭明修
 

主編序

邱永芳/台灣海洋產業聯合會理事長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海洋不僅是生態多樣性的寶庫,更是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空間。隨著全球藍色經濟的興起,海洋空間規劃(Marine Spatial Planning, MSP)逐漸成為平衡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的核心治理工具。

  近年來,台灣已完成《海洋產業發展條例》和《海洋保育法》的立法,為海洋治理奠定初步法制基礎。然而,尚未完成的《海域管理法》成為現行法制架構中關鍵的缺環,直接影響MSP的全面推動及海洋產業的永續發展。

  協會透過此次「我國海洋空間規劃與海洋產業發展之競合影響論壇」的舉辦,邀請產學研及立法委員等各方學者專家貢獻建言,經由集冊成專書,盼能促進民間與政府的政策對話,本人深深感謝與會人士的讜論,後學更有以下一己之見,附合會議發言意見,並作為本書的序言。

  一、MSP與現行海洋法規的互補關係

  1.《海洋產業發展條例》:促進藍色產業發展的引擎
  《海洋產業發展條例》乃利用海洋資源與空間進行各項生產及服務活動的法律規範,旨在推動台灣藍色經濟的多元發展,涵蓋離岸風電、海洋觀光、藍色生技、智慧漁業等多個領域。然而,海洋產業的發展需仰賴良好的空間規劃與資源管理,避免產業間的空間衝突與環境衝擊。MSP提供了跨部門協調的框架,使各類產業能在科學依據下合理分配空間,降低政策不確定性,提升投資信心。

  2.《海洋保育法》:生態保護與產業共存的法律基礎
  該法強調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保育海洋生物多樣性,協調並促進海洋保護區等區位之規劃,與執行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與資源永續利用密切相關。然而尚須透過MSP空間劃分,確立海洋保護區、海洋庇護區、核心區、緩衝區與永續利用區之間的彼此界線,達到生態保育與經濟活動的最佳平衡。

  3.尚待立法的《海域管理法》:MSP的法律支柱
  作為未竟的法制拼圖,《海域管理法》將扮演整合各項海洋空間利用與管理的核心角色,賦予MSP法律位階與執行力。該法再接續《國土計畫法》的基礎下,應明確規範海域劃分原則、用途管制、空間衝突調解機制及跨部會協作模式,確保MSP不僅是政策指引,更具有法律強制力。
 
  二、MSP可對台灣海洋產業發展的具體正面影響

  1.離岸風電與再生能源產業
  台灣積極推動離岸風電,以達成能源轉型與淨零碳排目標。然而,風電場址選定常與漁業活動、航運路線等用途產生衝突。MSP能在科學數據與多方協商基礎上,規劃最佳化的開發區域,降低衝突風險,提升產業發展的可預測性。

  2.智慧漁業與藍色生技
  隨著科技進步,智慧漁業與藍色生技成為新興海洋產業。MSP不僅有助於劃設漁業專區、保護漁場資源,亦可規劃生技研發的專屬海域,促進產業創新。透過精準的空間規劃,傳統漁業可與新興產業並存,達成經濟與生態雙贏。

  3.海洋觀光與休閒產業
  台灣擁有豐富的海洋觀光資源,如潛水、賞鯨、遊艇等活動。MSP可規劃海洋運動、海洋觀光及遊憩及海洋遊艇所需的區位,確保旅遊活動不影響海洋保育,同時提高觀光品質,吸引國際旅客,促進國內經濟。

  三、推動《海域管理法》立法的必要性與建議

  1.強化MSP的法制基礎
  MSP涉及跨部會、跨領域的整合,需要明確的法律依據以確保規劃結果具備法律拘束力。《海域管理法》應明定MSP的法律地位、程序規範及執行機制,避免因法制不全而導致政策落空。

  2.建立跨部會協調機制
  現行海洋治理涉及海委會、農業部、經濟部、交通部、國防部等多個機關,需要高度統合的法律與制度,負責統籌協調MSP規劃、審議與執行,確保目標協調一致。

  3.促進利益相關者參與
  MSP的成功依賴廣泛的公民參與與利益協商。《海域管理法》應規範公聽會、諮詢會議等參與機制,確保原住民、漁民、產業界、學術界與非政府組織的聲音被納入決策過程,提升規劃的透明度與正當性。

  4.結合數位科技強化管理效能
  隨著科技進步,海洋空間規劃可結合國家海洋資料庫及共享平台,建構地理資訊系統(GIS)、遙測技術與大數據分析。《海域管理法》應鼓勵政府建置「國家海洋空間資訊平台」,提供即時數據支持,提升政策執行效率。

  台灣在《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與《海洋保育法》的基礎上,推動《海域管理法》的立法不僅是法制完備的需求,更是確保MSP成效、促進海洋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三法相輔相成,可形成完整的「產業推動-生態保育-空間管理」治理架構,為台灣打造韌性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奠定堅實基礎。透過今日論壇的交流與建議,期待為未來《海域管理法》的立法提供更具體的方向,實現藍色國土的永續願景。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582176
  • 叢書系列:應用科學
  • 規格:平裝 / 200頁 / 17 x 23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教練,我好想學□□!!!2025數位學習祭,有聲書/線上課程/電子書參展品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全書系
  • 商業週刊截止
  • 親子天下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