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北境的原住民三鄉,是排灣族與魯凱族傳統生活場域,恆續著大自然與部落發展的人文地景。三地門鄉沿臺24線道至霧台谷川大橋一路柴煙裊裊,芋頭香腸與石板烤肉、桶仔雞無不是桌上美饌,任何餐館都是欣賞落日勝景的好選擇,至高處能在「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蒐集對此地的文化知識,不要只給一碗小米愛玉的停留,多留幾晚,在這有各種廚藝教室與體驗工坊,透過勞動的雙手感受最真實的魯凱族文化。有好幾座小百岳的瑪家鄉,是最佳的登山試煉場,擁有全國最大「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能一日行程深刻認識各族群文藝創生,還有座因莫拉克風災後遷徙重生的「禮納里部落」集合三個不同族群的部落於此。三地門鄉、霧臺鄉、瑪家鄉專屬親山愛水的喜好者,也是排魯文化積累的藝文聖境。
甲辰年正好是小琉球、東港、南州三鄉鎮王爺信仰的「迎王」大科年,各陣頭輪番上陣呈現常民信仰的虔誠與熱情;歷經三年打造「屏東縣王船文化館」亦在2024年底正式啟用,見證屏東縣文化資產重要里程碑。小琉球,面積6.8平方公里的島嶼,生態長期受到保護,在港灣浮潛遇見綠蠵龜非常幸福,鼎邊銼、粉粿、粉圓、香腸、琉球粿、蕃薯糖,都是旅人必需的滿載而歸。東港鎮華僑市場總有新鮮漁獲生魚片任君選購;肉粿與飯湯在東港有許多受人擁護的名店小吃攤,跟著自己的好鼻師尋覓喜歡的料理。南州鄉是全國最大的蓮霧產區,南州農會超市真的很好買,許多以蓮霧為元素的創意生活產品最接地氣!琉球鄉、東港鎮、南州鄉是一條乘船、騎行、徒步行旅的熱門選項,說走就走的「偽出國」高質感行程!
如果說屏東有一條很有名的街,肯定是萬巒鄉的「豬腳街」,豬前腿現選現切,沾上醬汁最涮嘴,還有受人喜愛的粄條店,萬巒適合慢下腳步,踏車前行泗溝水、五溝水伙房尋思古樸建築藝術,親近萬金聖母聖殿認識當地馬卡道族群與道明會傳教軌跡。潮州鎮屬於人文薈萃的交通樞紐要帶,以三山國王廟為聚落核心開啟百工百業,匯聚四周。新埤鄉有大陳義胞、馬卡道族、原住民族及閩客漢人共同融合的生活百態,戰爭迷可以找到二戰日軍遺留的碉堡,宛如巨型人臉面具,生態迷可走進阿岳金魚認識魚文化、大風草園聽自然農業,文藝迷坐在共下咖啡品味小農茶款。萬巒鄉、潮州鎮、新埤鄉有種讓人特別想要以尋寶搜奇的心態走進村落,發現大衛之星的教堂穹頂,探秘一份藏身小鎮的大廟口鹹酥雞。
國境之南是半島上恆春與滿州,2024年啟用的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將聲音成為展覽重要的一環,展演屬於半島的歌謠藝術;半島山海地景資源豐富,沙丘、草原、山嶺與海崖都在落山風與鹽質海風吹拂下,孕育屬於半島南方的鹹味質感,參拜高山巖福德宮後可以呷鹹粿欣賞夕陽,走進夭夭藝文工作室能認識在地青年社造交流,還有五色的冰花煎餃,走進水蛙窟認識茵陳蒿與過山香的香草遊程,恆春的「30M Bar」來一杯有TABASCO微微刺舌「瓊麻織海」!滿州港口茶特有的鹹是少有的茶款,霜淇淋與冷泡茶都能讓你躁動的心境沉澱片刻,傾聽風裡來的迴旋鳥語。恆春鎮、滿州鄉是半島尾聲的永恆及滿足,各種克服逆境再現生命力的叢聚商店與餐廳,更是來此回看自我的好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