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加碼書展
有趣到睡不著的演化:沒有你我也無法生存?

有趣到睡不著的演化:沒有你我也無法生存?

面白くて眠れなくなる進化論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日本暢銷中小學生科普讀物★
★大人也愛的輕科普★
★系列作品銷量突破700000萬本!★
 
◎從前的葉綠體是被植物細胞捕獲的生物?
◎從病毒身上發現「基因」的真面目
◎生物演化出性別後,成本提高?
◎不工作的螞蟻怎麼生存?
 
))))千萬別把它當作睡前讀物,因為你一翻開就停不下來!((((
 
  【29個主題,層層遞進,帶你發掘演化的線索】
  你知道生物「演化」是怎麼一回事嗎?其實直到大約250年前,「演化」這個詞才出現在生物學中。從前的人並不知道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如此豐富多樣的生物,以及生物為什麼能適應各自的生存環境。但是人們試圖解釋這些現象,於是神的角色登場了。許多文化中,都有關於創造世界的神話故事。
 
  一八五八年,達爾文提出了「自然選擇說」,這個科學假說無需神的存在也能夠解釋生物的適應現象。他以深入的生態觀察,建構出清晰的邏輯論述,啟發了人們對生物的理解。
 
  往後的兩百多年來,科學家們持續發現新事實,提出了新的演化觀點,當然也伴隨著質疑和挑戰。依循邏輯和證據,將能更接近生命科學的真相──「演化論」也在演化當中。
 
  書本舉出多種生物為例,用科學觀點說明生物「為何」、「如何」發展出這些奇特生態,並闡述演化論的歷史以及未來的發展。一起踏上演化論的探險之旅吧!
 
  【精采主題搶先看】
  ●為什麼有不工作的螞蟻?●
  讓我們用人類中愛乾淨的人和不那麼愛乾淨的人來說明。
 
  假設有一群人在同一個房間內生活,而他們對乾淨的容忍「程度」各不相同。隨著時間的經過,房間將變得愈來愈亂。這時候,誰會開始打掃呢?沒錯,愛乾淨的人。愛乾淨的人無法忍受房間的凌亂,所以一旦房間稍微有些凌亂,他們就會開始打掃。
 
  好了,現在房間乾淨了,大家又繼續在房間裡生活,然後房間再次變得凌亂。這時候誰會來打掃呢?沒錯,還是愛乾淨的人。
 
  這時的重點在於,如果愛乾淨的人累到無法打掃,使房間變得更凌亂時,那麼「沒那麼愛乾淨的人會開始打掃了」,因為他們也無法忍受超過一定程度的凌亂。
 
  螞蟻的情況與此類似。不工作的螞蟻並不是在偷懶,而是在工作刺激超過一定程度時才會開始工作。
 
  ●拉馬克的「用進廢退說」● 
  科學史上,科學家們提出了各式各樣的假說,並經過許多人的驗證,只有不會產生矛盾的假說才能存續下來。拉馬克提出了有一致性邏輯,且可驗證的「用進廢退說」,取代了先前「生物由神創造,且永不發生變化」這個無法以科學方法檢驗的假說。我們不應忘記拉馬克對科學的貢獻。
 
  此外,我們也不能忘記他打破了「生物不會演化」的觀念。他將生物的演化納入科學研究的範疇,這件事在科學史上的意義重大。
 
  ●怎樣比較有利?性之謎●
  性別對人類來說是一個根本的特徵。如果沒有性別,或許世界上就會少了許多戀愛糾紛之類的煩惱。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性的本質簡單來說是「繁殖後代時,將其他個體之部分基因融入自身基因中的行為」。
 
  能夠產下孩子的是雌性。如果第一子代中有一半是雄性,那麼第二子代的個體數也會減半。但如果是無性生殖的話,所有的子代都可以產出下一代,所以不會有這個問題。這表示,出現性別後,適存度就會突然降低一半,這被稱做「有性生殖的兩倍成本」。
 
本書特色
 
  \\封面〝有問題〞//
  ★有趣到從封面開始就〝有問題〞!
  本系列書籍,各冊封面都精心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你能回答得出來嗎?等你翻開本書,便能印證你有沒有答對。
  
  本書封面〝有問題〞:
  Q:為什麼加拉巴哥群島中,不同島嶼中的雀鳥的「鳥喙形狀」不一樣呢?
  
  ★適合高中以上配合生物課程,做為延伸閱讀學習
  
  ==========================================
  【有趣到睡不著的輕科普─系列介紹】
  ★日本中小學生經典科普課外讀物,系列作品銷量突破700000萬本!★
  ★108課綱培養「科學素養」、「閱讀力」最佳讀物★
  
  ◎熱情推廣科學的專家作者群
  本系列長期受到日本親師生的肯定,主因是:來自各科學領域的專家作者群,專業值得信賴,長年耕耘科普傳播,出版過多部科普暢銷作品。
 
  ◎符合108課綱科學素養,中小學生的最佳讀物
  ─科學素養讀本:科學素養是人們看待自然現象時保持好奇心,從中思考問題、進而設法解決問題的一種涵養。閱讀有趣的課外科學書籍,並呼應學校課程內容,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
 
  ─增加閱讀力:書中每個小主題的篇幅適中,讀來毫不費力,平易近人的內容,使人不知不覺一直看下去,也促進中小學生的長篇文章閱讀力。
 
  ◎第一輯全系列主題
  【妙趣版】★獲文化部第44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
  《有趣到睡不著的自然科學》/《有趣到睡不著的化學》
  《有趣到睡不著的生物學》/《有趣到睡不著的植物學》
  《有趣到睡不著的天文學》/《有趣到睡不著的地球科學》
  【悸動版】
  《一定要知道的傳染病》/《一定要知道的怪奇科學》
  《一定要知道的驚奇天文學》
  
  ◎第二輯全新主題,陸續推出!
  元素/演化/恐龍/驚奇化學/驚奇元素/解剖學/腦科學/驚奇地科
  
讚賞推薦
 
  ■李後鋒/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白蟻專家
  ■林大利/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科普作家
  ■阿簡老師/阿簡生物筆記站長
  ■潘彥宏/科普作家‧企業ESG講師
  ■蔡政修/臺大生命科學系及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
  ■盧秀琴/國北教大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教授
  (以首字筆畫排序)
 
推薦語
 
  以清晰易懂的語言與生動有趣的例子,帶你輕鬆理解演化如何塑造萬物!──李後鋒
 
  如果你對生命的多樣性感到好奇,這本書會給你精采的解答!──阿簡老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長谷川英祐(EISUKE  HASEGAWA)
 
  演化生物學者。北海道大學農學研究所副教授,隸屬動物生態學研究室。1961年出生於東京。小時候便夢想成為昆蟲學者。大學時開始進行社會性昆蟲的研究。畢業後在民間企業工作五年,之後在東京都立大學研究所學習生態學。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社會性演化、動物族群的行為等。其中又以「不工作的工蟻」的研究最受矚目。興趣包括電影、汽車、釣魚、讀書、漫畫等。著作包括《有趣到睡不著的生物學》、《不工作的工蟻也有存在的意義》(在日本由山溪文庫出版)、《如何在逐漸萎縮的世界中活下去?》(在日本由 Media Factory 新書出版)等。
 
譯者簡介
 
陳朕疆
 
  專職譯者。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士、政大財務管理碩士,曾於京都大學農學部交換一年。曾在中研院生醫所擔任研究助理。譯有多部科普、商管書籍,包含《有趣到睡不著的輕科普》系列、《數學女孩》系列、《大人的宇宙學教室》等。
 
  YouTube 頻道「譯人豆奶」
  Facebook 粉絲專頁「譯人豆奶」@TranslatorDodomilk
 

目錄

前言

Part 1 演化論的誕生
這是神的偉業——演化論誕生之前
生物在一生中不斷的改變
若跨越多個世代,生物會改變嗎?
拉馬克的「用進廢退說」
達爾文的探險、雀鳥與象龜
自然選擇是什麼
無需神的存在——《物種起源》的發表與回響

Part 2 演化論的現在
發現遺傳法則
基因的真面目
「現代綜合理論」的誕生
論點Ⅰ——連續與不連續
論點Ⅱ——演化是否能用現代綜合理論說明?
演化論中的選擇與連續性
病毒、轉位子、大規模的變化
共生與演化
一切都是適應的結果,是停止思考嗎?
不好也不壞的基因——中性理論的出現
演化原理與一神教

Part 3演化論的未來
演化的層次——基因、個體、族群
演化學已經被解釋清楚了嗎?
為什麼湖中浮游生物可以維持多樣性?
為什麼不工作的螞蟻不會消失?
沒有你我也無法生存——共存的法則
鱟蟲的危機管理
適存度、時間,與未來的演化論
現在做還是明天做?——會考慮時間的動物
怎樣比較有利?性之謎
不工作螞蟻的存在意義——短期效益和長期生存
演化論也在演化中——一神教與多神教

結語
文庫版結語
 

前言
 
來一趟演化論的旅程
 
  這個世界充滿了形形色色、多樣化的生物。
 
  從細菌這種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到鯨魚這種巨大動物,地球上存在著龐大數量的生物。在生物學上,人們將相似的生物歸類為一個「物種」,但至今我們仍不清楚全世界到底有多少「物種」。
 
  就算只考慮昆蟲,目前已有紀錄的物種約有九十五萬,但實際物種數可能更多。如果再考慮細菌等微生物,那麼世界上實際存在的物種數更是難以估量。
 
  總之,這個世界上存在著非常多的生物。
  那麼,為什麼生物如此多樣化呢?
 
  回答這個問題,是生物學的目標之一。此外,生物還有一個神奇之處,那就是每種生物都具備了最適合所棲息之環境的獨特生存方式。
 
  舉例來說,棲息在葉子上的蝗蟲,身體以綠色為底色,能與背景融為一體,因此牠不易被天敵發現。生活在海洋中的鯨魚、海豚與魚類,都有流線形的身體,以及能有效推動水流的鰭,因此可適應水中生活。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總之,所有生物都具備了可以在棲息地中順利生存的特質或技能。在生物學中,這種現象稱做「適應」。
 
  為什麼生物能適應環境呢?回答這個問題,是生物學的另一個目標。
 
  為什麼世界上存在如此多樣化的生物,而且每種生物都具備適合其棲息地的特徵?自古以來人們對這些問題相當感興趣,而且人們的想法,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變化。
 
  過去,人們認為「生物從誕生後就不再改變,不會隨時間變化」。但到了近代,漸漸出現了「生物不是一直保持不變,而是會隨時間而變化」的想法。
 
  這種想法就是「演化論」。
  演化論是如何出現,論點又是如何被人們接受的呢?
  現代的演化論,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解釋生物的多樣性?
  演化論又有什麼新的發展呢?
 
  本書將帶你來一趟演化論的旅程,我將盡可能簡單說明什麼是「生物多樣性」與「適應」,讓你親身體會生物令人意想不到的奇特生態。
 
  書中以科學觀點說明各種生物「為何」、「如何」發展出這些奇特生態,並闡述演化論的歷史、可能性和限制,以及新的發展。
 
  本書是為所有對於生物多樣性這個迷人主題感興趣的人而寫的,特別是非專業人士。
  「演化論看起來很有趣,但感覺好像很難,不容易理解。」
  有這種想法的各位,歡迎和我一起踏上演化論的探險之旅。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845279
  • 叢書系列:有趣到睡不著
  • 規格:平裝 / 212頁 / 14.8 x 21 x 1.3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不工作的螞蟻的機制
 
(節錄)我們關注的是「螞蟻也會疲勞」這一點。不曉得是不是因為伊索寓言的關係,迄今還沒有人考慮過螞蟻會疲倦的問題。
 
然而,所有動物都用肌肉運動,生理上肌肉一定會疲勞。如果疲倦後不休息一段時間,就無法繼續工作。螞蟻也是如此。
 
讓我們想像一下,一個短期生產力高的螞蟻族群,所有螞蟻同時都在工作。這樣的螞蟻族群雖然每單位時間的工作處理量很高,但代價是所有個體會同時疲憊,導致一段時間內沒有成員能工作。
 
假設這時螞蟻族群眼前出現了一項絕對要馬上完成的工作,那麼在那一瞬間,所有螞蟻都無法接下這項工作。若無法完成這項工作會對螞蟻族群造成很大的損害,那麼平時就必須一直有螞蟻待命,隨時準備去做這項工作,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也許,「不工作的工蟻」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極度危險的時刻而存在的。
 
螞蟻與白蟻會將卵集中在一個地方存放,而且一直有許多工蟻不停的舔這些卵。白蟻的實驗中表明,如果將工蟻從卵塊旁拉開,不久後卵塊就會長出黴菌,使卵全部死亡。白蟻工蟻的唾液中含有抗菌物質,工蟻會持續將唾液塗在卵上,防止黴菌生長。
 
螞蟻也一樣。若卵全部毀損,對螞蟻族群來說是相當大的損害,所以舔卵這個工作對螞蟻族群來說相當重要,必須一直有工蟻執行。在工作刺激變大時,平時不工作的工蟻就會開始工作,所以當其他工蟻疲勞並需要休息時,這些工蟻就可以取而代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商業新視野:洞悉商機,提升核心競爭力,一手掌握每月最新商業趨勢!_1月新上檔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奇科幻小說展
  • 追星語言展
  • 共和國生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