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生活展
這樣做生醫研究才好玩:從學習、創新到市場落地

這樣做生醫研究才好玩:從學習、創新到市場落地

  • 定價:400
  • 優惠價:79316
  • 優惠期限:2025年06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第一本用科學思維啟動知識變現的創業秘笈
 
  本書具體呈現一位學者從實驗室、學術研究,跨入到產業應用,進而創業求新求變的歷程。
 
  這個過程也具體而微地展現出臺灣生醫科技業這二十多年來一步一腳印,藉由產官學界一起合作,從學習、創新到市場落地,積極打造第二座護國神山的努力和心血。
 
  同時,方旭偉博士也在書中告訴有志於此的年輕學子,學習是自己的選擇,不是別人的要求。要培養獨立思考,不要心智偷懶。要有自主學習的習慣,而非被動地完成交辦任務。老師不會餵你,你要自己挖寶!進實驗室不是來當技術員,而是要訓練「發現問題、思考、設計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要學會運用「以終為始」的思維,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擬定好目標,根據手邊擁有的時間來規劃並有效率地執行。
 
  科學研究沒有年齡限制,不管是高中生、大學生,甚至博士生,只要有熱情,都可以開始自己的研究旅程!做研究就像爬山,別等條件完美、霧散了,才開始行動!碰壁找方法的痛苦經驗,才是成長的寶藏路徑。
 
  ✽✽✽
 
  不要擔心起步太小,也不要害怕挑戰太大
  生醫新創,不只是技術的挑戰
  更是勇氣、策略與世界級視野的挑戰
  別缺席這場未來的冒險
 
  生醫領域,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力量之一。從材料、器材、醫療系統到健康科技,每一個創新,都是為了解決人類生命中最真實的痛點。而現在,臺灣正站在一次歷史性的轉折點上。
 
  臺灣有最扎實的工程技術,有世界一流的醫療體系,有充滿韌性與創意的人才。但要讓臺灣從代工王國、科技強國,真正升級為「生醫創新國家」,需要更大的視野,也需要更大的勇氣。生醫新創,不只是一項技術的突破,更是臺灣接軌新國際局面、創造第二座護國神山的機會。
 
  臺灣的未來,需要更多敢於挑戰的人。敢於問自己更深的問題,敢於選擇不同的路,敢於不只是複製國際趨勢,而是創造自己的節奏。
 
  臺灣,生醫新創的時代,正在開始。別缺席!
 
誠摯推薦
 
  王錫福✽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校長
  司徒惠康✽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
  林峯輝✽國立臺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陳天牧✽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教授
  徐季麟✽台灣以色列文化商業促進會理事長
  郭義松✽台灣醫材公會前理事長
  張至宏✽亞東紀念醫院副院長
  梁晃千✽台灣微創醫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藍偉瑩✽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創辦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方旭偉
 
  臺大化工系學士,美國馬里蘭大學碩士與博士。現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特聘教授,國家衛生研究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合聘研究員。
 
  研究專長在生物摩擦潤滑學、生醫材料、醫學工程以及醫療器材商品化之研究。共發表超過120篇以上的國際期刊,超過25項的國內外專利,以及20項以上的技術移轉。曾獲得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經濟部產業創新獎。
 
  致力於新創事業生態圈的建立以及醫療器材快速商品化的推動,致力於「以終為始」的智慧醫材新創公司的成立以及醫材生態產業鏈的整合。
 
  從需求看創新的情懷,透過與行銷通路端合作,快速開發高價值醫材產品,創造行銷通路、製造業與學研技術端多贏的新商業模式。在以商品化為導向的創新技術與商業加速模式的道路上,持續努力!
 
  行萬里路
 

目錄

自序:不要擔心起步太小,也不要害怕夢想太大

研究學習發問力
碰壁找方法的痛苦經驗才是成長的寶藏路徑
從科展到國際舞台:高中生的科學夢想之旅
我的上課方式──鍛鍊邏輯和溝通能力
找回童心未泯的好奇心

學術養成接地氣
從化學工程師參與人工關節測試案談起
博士教授的養成到與廠商進行產學合作
從人工椎間盤測試到骨填補材技轉
從擔任學校行政職到創業的心路歷程

醫材開發執行力
醫療器材快速開發的概念:從辦桌文化看跨領域整合
快速開發倒鉤線的成功經驗
生醫材料產學聯盟榮獲經濟部產業聯盟創新獎
從生物潤滑研究到角膜塑型片清潔液的開發
從產學聯盟到建立「高值生醫材料研究與商品化中心」

創業培養挑戰力
創業的鐘聲在耳邊悄悄響起
持續尋找新挑戰,決定創業只是另一個起點
創業就是求新求變求轉型
加速以大學衍生企業為主的科研新創動力

生醫產業臺灣行
「以終為始」的策略發展醫療產業
臺灣生技產業的推動策略與挑戰
建構第二座護國神山──從高階國產醫療器材做起
推動新創國際合作,是借鏡學習還是勇敢作自己?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57344
  • 規格:平裝 / 196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自序
 
不要擔心起步太小,也不要害怕夢想太大
 
這本書,是寫給每一個還在探索、還在害怕、還在懷疑自己能不能改變世界的人。也是寫給台灣這座島嶼上,正在等待新機會的每一雙眼睛。
 
生醫領域,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力量之一。從材料、器材、醫療系統到健康科技,每一個創新,都是為了解決人類生命中最真實的痛點。而現在,台灣正站在一次歷史性的轉折點上。
 
我們有最扎實的工程技術,有世界一流的醫療體系,有充滿韌性與創意的人才。但要讓台灣從代工王國、科技強國,真正升級為「生醫創新國家」,需要更大的視野,也需要更大的勇氣。生醫新創,不只是一項技術的突破,更是台灣接軌新國際局面、創造第二座護國神山的機會。
 
還記得一位剛踏入實驗室的年輕學生,第一次設計實驗時手足無措,幾番試錯後終於學會問出真正關鍵的問題。也曾經見過一位老師,在推動產學合作的過程中歷經無數次拒絕,最後卻因為堅持不懈,為團隊打開了一條前所未有的國際合作之路。還有一位研究人員,從零開始摸索新技術,在無數個加班夜晚中,終於看到第一組突破性的數據,燃起了改變醫療未來的希望。
 
這些故事,或許平凡,但它們告訴我們一個真理:改變,不是因為一開始就有把握,而是因為願意在困難面前選擇相信未來。
 
在這段成長旅程中,我特別感謝臺北科技大學。北科大紮實的教學與研究環境,讓我在生醫材料領域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也培養了面對複雜問題時跨領域整合與實作的能力。北科大鼓勵動手做、勇於創新的校風,塑造了我日後敢於嘗試、持續挑戰的態度。一路上,也有許多在產業界努力打拼的北科大校友,給予我寶貴的鼓勵與指引。特別是在擔任育成中心主任期間,協助新創團隊成長與落地的歷練,更深化了我對技術轉移與生醫新創實踐的理解。這段在北科大的學習與歷練,成為我推動生醫創新、挑戰國際舞台的重要養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025滑書祭!電子書、有聲書9元起!我的瘋狂劇場!嗨讀嗨聽嗨學,知識派對熱映中!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動植物書展
  • 女性保健書展
  • 小漫遊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