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化氣,調陰陽、通三焦!腎氣丸主治腎虛諸證
以現代研究驗證其補腎助陽、調節免疫與延緩衰老的多重功效
▎經方基礎探源
上篇著重於腎氣丸的經典定位與歷代醫家詮釋。第一章從《金匱要略》出發,全面介紹腎氣丸的命名、歷代異名、原文條文、應用病證與方義。第二章詳述組方藥物如乾地黃、桂枝、製附子等的功效與配伍邏輯,並從「益火之源、壯水之主」的經方配伍理念中揭示其補腎氣、調陰陽、利水化氣的作用機轉。第三章進一步討論腎氣丸在歷代醫籍中的源流發展,對比不同版本與演化脈絡,使讀者能從中理解腎氣丸的理論基礎與組方精髓。
▎辨證應用探討
中篇重點探討腎氣丸在臨床上的應用思維與辨證分析。第一章概述其適用病證,包括虛勞腰痛、陽痿早洩、消渴、浮腫、轉胞等證型,並結合古今案例予以解析。第二章聚焦臨證思維,探討如何根據陰陽虛實調整方藥,加強臨床變化與靈活應用。第三章則針對內科、婦科、腎科、老年科等具代表性的臨床領域,說明腎氣丸及其類方(如加味腎氣丸、濟生腎氣丸、右歸丸等)在具體病證中的運用策略,強調其加減得當、融通經驗的重要性。
▎現代研究進展
下篇收錄近代對腎氣丸的藥理與臨床研究,包括動物實驗、臨床實證、作用機轉與現代應用評估。書中指出腎氣丸對腎上腺—垂體—性腺軸的調節作用,具有抗衰老、改善腎功能、調節免疫、穩定血糖與血壓等多重效應,尤其在慢性腎病、糖尿病、女性更年期症候群等方面應用潛力廣泛。此外,對市面常見的中成藥如八味地黃丸、濟生腎氣丸等進行比較分析,幫助讀者建立對經方現代化的正確認知與辨識能力。
➔學術價值與適用對象
本書不僅適合中醫藥從業者用作臨床診療參考,也為中醫學生提供扎實的學習資料,並提供中藥研究人員在經方現代化領域的重要依據。全書從經方源頭到實證應用,再從辨證施治到科學實驗,具備高度學術性與臨床實用性,是推動經方現代化應用的典範之作。藉由本書,讀者能夠更全面理解腎氣丸「補腎化氣、調陰陽、通三焦」的核心醫理,亦能掌握其在現代醫療體系中應用與拓展的全貌。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剖析腎氣丸的方劑來源、組成藥物與歷代醫家見解,系統整理方義、功效與臨床運用,結合現代藥理與應用研究,闡明其在補益腎氣、調和陰陽、化氣利水等方面的醫理依據。臨床部分涵蓋多種病證辨證思路與方義加減,並延伸至腎虛水腫、消渴、婦科與老年疾病等應用,搭配實驗研究與經方比較展現腎氣丸的當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