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展
量子意識論,跨越感知與存在的心智新視角:以量子資訊為核心,串聯物質、能量與因應機制,尋找意識真正的場域基礎

量子意識論,跨越感知與存在的心智新視角:以量子資訊為核心,串聯物質、能量與因應機制,尋找意識真正的場域基礎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5年07月2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萬物皆量子,生命、意識與智慧之源──

  自否定疊加×反身性糾纏×人文性測量
  結合三大核心,打開生命、意識與智慧演化的隱形機制
  一場整合物理、生命與認知科學的思想實驗,重建意識的生成架構!

  ▎從量子觀點重新思考生命
  本書是一部融合科學、哲學與生命探究的跨界作品,試圖從量子力學的觀點切入,剖析意識與生命的本質。作者主張,以傳統「自下而上」的還原論方法已無法充分解釋生命與意識的生成機制,反而應採取「自上而下」的邏輯視角,從整體出發理解生物資訊與意識機制的互動與湧現。本書將生命視為一個擁有量子層次資訊處理能力的動態系統,嘗試從宏觀結構與微觀機制之間搭起橋梁,探索意識如何自神經元互動中湧現。

  ▎自否定、糾纏與測量:量子思維三大支柱
  書中提出「量子思維」的三個核心理念:自否定疊加、反身性糾纏與人文性測量,並從這些量子概念延伸至對生命意義的哲學省思。「自否定疊加」是指人類因具備能自我否定的能力,展現出自由意志與存在的可能性;「反身性糾纏」則借用量子纏結的概念,說明個體間的關聯不只是物理性的,還具有意識與社會層面的互動關係;而「人文性測量」則進一步強調觀察者的意識會改變所觀察的對象,呼應量子測量的主體性。這些觀念不僅突破了機械論與唯物論的局限,也試圖重塑意識與世界之間的對應關係。

  ▎跨學科視野下的生命定義辯證
  本書對「生命是什麼」這個問題進行深入追問,回顧從17世紀的機械論,到18世紀的活力論,再到20世紀的系統論發展史,指出傳統理論對生命定義始終未能達成共識。尤其是心理學與意識的邊緣化,導致生命本質的探索長期停滯。作者認為,無論是分子醫學還是腦神經研究,若不將意識納入生命的整體機制,就無法破解其本質。而透過「量子思維」的觀點,意識被視為量子級的資訊湧現現象,是理解生命演化與智能升級的關鍵,應當重新納入核心地位加以探討。

  ▎覺醒之旅:從理論到行動的智慧引導
  本書不僅是一部科學與哲學結合的探索書籍,也是一趟引導讀者覺醒與反思的精神旅程。書中強調:生命與意識不應只是被動研究的對象,更是需要主體參與與體驗的過程。透過邏輯推演與跨學科比對,作者提出許多關於情感、記憶、自我與文化的假說,指出這些看似主觀的生命現象,其實與量子資訊的運作機制密切相關。作者期待此書能為有志於探索生命奧祕的讀者提供一條嶄新路徑,激發更深層的思考與行動力。

本書特色

  本書融合量子物理、生物學、哲學與人工智慧,從「自上而下」的視角,提出生命與意識源於量子級資訊機制的創新假說。書中以自否定疊加、反身性糾纏與人文性測量三大概念為核心,探索意識、自由意志與生命演化的深層邏輯。具啟發性、跨學科、視角獨特,是理解生命本質與意識本源的重要讀本。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玉星


  筆名黑子。長期關注和硏究心理機制與智力開發、生命和意識活動中的量子機制。發表和應用於教學的文章主要有《電腦知識問答》、《決策過程中的幾個資訊整合要點》等。
 

目錄

內容簡介
序 量子思維的核心主張
前言 探索生命與意識的本質
第1章 尋道:通往生命真相的路徑在哪裡
第2章 生命的萌發:或許它本該如此誕生
第3章 光與節奏:光量子如何為生命注入時間感
第4章 資訊啟動:量子機制作為生命運作關鍵
第5章 活性啟源:量子機制形塑生命反應
第6章 三種「覺」:感知的量子生成模式
第7章 意識雛形:核心架構在量子助力下成形
第8章 意識三成員:量子機制下的合作運作
第9章 偽意識:無法納入量子機制的現象解析
第10章 智慧的升維:量子機制驅動知識與智能成長
第11章 遺傳新解:量子機制的干預與引導
第12章 秩序之源:生命如何在量子助力中獲得結構
第13章 重新定義生命:從量子視角看生命本質
第14章 覺醒的火種:量子資訊機制引爆智慧的二次革命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708255
  • 叢書系列:自然科普
  • 規格:平裝 / 344頁 / 17 x 23 x 1.7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1章 尋道:通往生命真相的路徑在哪裡
 
導讀:生命問題看起來複雜得令人望而生畏,然而,造成眾多困境的原因,並非全是因為生命客體過於複雜,還有很多人為的因素。本章試圖透過另類的「實驗」和邏輯,對道路和方法進行分析比對,探尋阻礙真相揭示的原因,並簡述用集合和「框架連結」解析生命本源和機制的重要性,提出:解析生命原理應增加「自上而下」的輔助道路。
 
「生命是什麼?」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讓眾多智者長久輾轉反側、捉摸不定,是因為該問題的背後還有若干機制和相關邏輯環節需要釐清。例如:
 
(1)生命的活性由何而來,欲望從何緣起?
 
(2)意識有哪些基本構成,它們各有什麼來路?
 
(3)人的「靈感」與創意來自何處?
 
(4)是什麼為演化提供持續的動力?
 
這些問題可歸為一種說法:無生命的物質、能量和資訊三者,是如何發生和發展出有機、自補充、自組織、自適應、自學習的自主性意識和生命的?
 
雖然這些目標早已清晰,為何至今走不出困境?
 
難道還不僅僅是目標的問題?
 
是的。知道向哪個方向努力固然重要,但如何下手卻是關鍵。也許,正是在釐清頭緒的路線和方法上出了點問題。
 
如果說之前所行的路、方法都沒錯,也不至於至今在意識原理等問題上還有那麼多未知。
 
如果有錯,那困難在哪裡?錯在何處?有沒有可以借鑑的路線和方法?
 
1.1 難在哪裡
 
1.1.1 研究對象特殊,原理錯綜複雜
 
生命極其特殊,是特別的矛盾體。其任一區域性都關聯著整體;其任一環節的物質性,同時兼有能量性和資訊性;它的局域和廣域互動作用,宏觀和微觀共享共生;其眾多功能幾乎都是雙向的,諸多方面既互相支持、依託,又相互矛盾、對立。生命體中幾乎沒有什麼簡單和初級的裝置,人們哪怕是只想弄清楚一小塊組織,或是一個細胞的機制,都會遭遇原理上的「喜馬拉雅山」。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商業新視野:洞悉商機,提升核心競爭力,一手掌握每月最新商業趨勢!_1月新上檔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熟齡生活展
  • 人文社科加碼書展
  • 尖端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