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用駭客心態,成為人生勝利組
賈伯斯站在舞台上,一派輕鬆,雙手不經意地垂在身側,背後的大螢幕顯示蘋果標誌剪影。他的語速緩慢而有自信,每一個字都清楚落在聽眾心上。從他的雙眼就看得出來,他即將公布重大消息。時值二〇〇七年一月,我來到麥金塔世界(Macworld)博覽會,坐在前排,等著聽賈伯斯的主題演講。我一邊漫不經心玩著脖子掛繩上的貴賓證,一邊看著他吐露字句。
「今天這個日子,」他說:「我已經等了整整兩年半。」
周圍爆出歡呼聲,我跟著大家一起鼓掌。接著,賈伯斯講述蘋果以前開發的創新產品,此時歡呼聲又變得更大了。這股熱忱感染力十足,他逐一列舉各個產品的時候,我發現自己跟著其他人一起大聲呼喊。他談到麥金塔電腦與 iPod,然後聽眾席逐漸籠罩在一片沉默之中,我們全都在猜想,等一下要揭曉的創新產品是什麼。賈伯斯心知肚明,露出微笑,任由沉默的氣氛往外蔓延。
「一台 iPod,」他說:「一支手機,一部網際網路通訊器。」
他一而再、再而三反覆說著這幾個字,歡呼聲越來越大,最後大家才恍然大悟,他說的不是三種產品,而是一個產品。
最後,他提高嗓音──即便現場有巨大的呼喊聲和持續的掌聲,也聽得到他的聲音──緊接著說出來的話,消除了聽眾的所有疑慮。
「它們全都是同一台裝置,叫做 iPhone。」
聽眾席激動不已,發出喜悅的呼喊聲。記者衝向前方,捕捉這經典的一刻,無數攝影閃光燈照亮舞台。那一刻,我望向周遭的情景。我附近坐著蘋果高階主管與一流業界人士;各大媒體的記者與攝影師擠成一團、排在場地兩側;在場地遙遠的另一端,果粉摩肩擦踵地站著,目光緊緊跟隨舞台上的賈伯斯。
另外還有我,我既不是蘋果高階主管,也不是科技界領袖。我不是媒體的一份子,甚至也稱不上果粉。我旁邊的聽眾,有些人是付了一大筆錢才得以進入博覽會,而我其實一毛錢都沒付。儘管如此,我還是在這裡,坐在前排。我有生之年最重要的科技產品即將揭曉,而我脖子上的貴賓證可以證實我的身分。
我是怎麼進去那裡的?很簡單,幾個月前,我和某位研究夥伴發現 Macworld 網站有個漏洞,只要駭進系統,就能輕鬆取得最高等級的通行證,免費參加這場活動。我們把前排票券發給自己,暗自竊笑,參加這場活動會很好玩。
於是我來到現場,跟蘋果高層聊得很開心。我很清楚,我可以駭進任何網站,參加任何活動。我看著賈伯斯穿著招牌高領毛衣在舞台上走來走去,覺得自己是世界之王。也許我早該知道那種感覺不會長久。我離開活動,回到正職工作,不由得開始想:我真的贏了嗎?沒錯,我駭進了 Macworld,跟科技業大佬坐在一起,但我不像他們那樣領著百萬美元的薪資。
接下來幾個星期,這些想法在我的腦袋裡竄來竄去,幾乎讓我崩潰。雖然當時我的工作相當不錯,但要是說我對自己所處的位置很滿意,那就是在說謊了。我很聰明、很有才華,我跟外面的任何駭客一樣優秀,但一領到薪水就會發現,我的能力被大幅低估。我到底怎麼了?我能駭進 Macworld 的系統,把自己弄進博覽會,觀賞 iPhone 發布會,職涯生活卻始終這麼平庸無奇,怎麼會這樣?我是怎麼陷入這樣的困境?
我花了好幾年,才得以回答這些問題。
不想再當個零件
多數人一輩子都困在錯綜複雜的系統中,看不清自己的真實樣貌。企業、社會、政府就像是巨大的機器,而個人成為其中的零件,好比在機器裡頭,各個零件努力履行職務那樣。話雖如此,努力工作的最終結果還是取決於機器本身,而不是裡面的零件。
這個世界的系統非常錯綜複雜,甚至讓人有了自由選擇的錯覺。不同的途徑在人們眼前展開,比如一次潛在的升遷,或一份新的工作邀請。人們宛如置身於迷宮之中,但說來諷刺,這座迷宮竟沒有出路。機器的運作,是所有零件努力邁向目標的結果。無論個人踏上哪一條途徑,只要還困在機器內部,就無法更接近自己的目標。
我的情況正是如此。十五歲的時候,在兩位老師的推薦下,我獲得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聯邦資助的研究實驗室)的工作邀請。在我看來,想都不用想,一定要接受。我的家人幾乎都在公共服務機關工作,大家都覺得那份工作穩定又可靠,實驗室離我的住處只有三十分鐘車程,這點也很棒。於是我決定接受邀請。辦公室裡全都是博士畢業生和電腦天才,負責從零開始建立網路安全產業。很有意思吧?其他十五歲的孩子都在忙著玩尪仔標和打電動,我卻成為科技先驅。我是名副其實的天才男孩。二〇〇〇年,新聞節目《60分鐘》的工作人員飛到加州訪問我,我後來以駭客專家的身分出現在美國國家電視台上,名氣與財富似乎就在家門前。
原本應該是這樣才對。不過,隨著年歲流逝,隨著我在事業上有所進展,我越來越覺得自己被困在原地。後來,我離開國家實驗室,替聯邦準備銀行工作。我的內心深處開始意識到有地方出了差錯。雖然我做的工作很有意思,甚至算是有開創性,但我越來越清楚,我只不過是個普通員工,領著一個月又一個月的薪水。
在職場,我沒有太多向上成長的空間,雖然有升遷制度,我也確實升遷了幾次,但這些升遷無法真正大幅改變我的人生狀態。我變得更資深,薪資漲了一點,但實際上,我還是對著同一塊老舊的磨石,辛勤做著苦工。從我的事業發展來看,我已經來到報酬遞減的位置──不管我付出多少努力,把工作做得再出色,也拿不到對我而言「足夠」的薪水。我做出的真正成果,被聯邦準備銀行收割走了,我拿不到。
我簡直就是模範員工,努力工作,表現超乎預期,賺取報酬,努力從每個月的薪水存一點錢下來。我是美國的職業道德完人,是「懂事」的勞工榜樣。可是,當我以更寬廣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人生,卻不由得想問:「我到底在做什麼?」工作、賺錢、存錢、工作、賺錢、存錢,就這樣周而復始地推著自己邁向舒適又平凡的退休生活。想到就快吐了。我才華洋溢,成就斐然,更是從零打造網路安全產業的一份子,但也不過就是機器裡的普通齒輪罷了。
這樣的想法在某天早上浮現。當時我正在開團隊會議,回答各種問題,任由熱咖啡放涼。我幾乎是在自動駕駛的狀態下工作。最後,我結束會議,喝了一口冷掉的咖啡,看著大家從我的辦公室魚貫而出。
真的就這樣了嗎?
這個念頭從我的腦海強行躍出,不容忽視。儘管我擁有強大的駭客實力,我還是對自己的人生狀態很不滿意。駭進 iPhone 重大發布會的多年後,我還是被困在原地。
我過的生活,是一名駭客該有的生活嗎?當時的我即將發現,答案是宏亮的「不」。然而,當個駭客到底是什麼意思?答案就在這本書裡。
推薦序
換個視角,解鎖一切可能
嗨,朋友們。
很開心能向大家推薦《系統之鬼》,這本書徹底呼應了我對生產力與個人發展的熱情。它不是那種典型的技術性讀物,而是通用的指南,非常適合學生、專業人士、創業家,以及任何想要掌控自己生活的人。
加勒特把駭客的洞察力應用於日常挑戰,概念既新穎又引人深思。《系統之鬼》的主旨不是帶你破解電腦,而是破解人生。本書將帶領各位用駭客看待系統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抓住機會去了解、探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只要掌握這份洞察力,人生各個層面的效率和成就都會大幅提升。
《系統之鬼》涵蓋各式各樣的駭客主題,並將它們整合成一組工具。任何人都能透過這些工具,在生活中運用駭客視角。加勒特提供的多種策略與見解,例如逆向工程、資源利用、風險評估、社交工程等,會改變各位應對人生挑戰和機遇時所採取的做法。他的觀念和我的座右銘「做得更聰明,而不僅僅是做得更努力」非常契合。
本質上,《駭客心態》是破除尋常模式的指南,促使你改變思考方式、挑戰現狀,藉有別於以往的策略取得成就,而非停滯於「夠好」。強烈推薦給渴望提升自我表現,並踏上卓越之旅的人。
如果你準備好迎接挑戰、透過嶄新又令人興奮的鏡頭看待生活,那麼請開始採納駭客心態。你會看見各種可能性在眼前一一展開。
祝你們的駭客旅程一路順風。
阿里.阿布達爾(Ali Abdaal)
《高效原力》作者、生產力專家、百萬 YouTu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