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週年慶獨家
生命的催化劑RNA: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破解生命最深沉謎題的探索之旅

生命的催化劑RNA: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破解生命最深沉謎題的探索之旅

The Catalyst: RNA and the Quest to Unlock Life’s Deepest Secrets

  • 定價:580
  • 優惠價:79458
  • 優惠期限:2025年07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經濟學人》2024年最佳圖書、2025年卡內基獎章非虛構類傑作(Andrew Carnegie Medal for Excellence in Nonfiction)初選入圍
國內外重量級人士齊推薦!

從DNA雙螺旋的發現,到RNA走出幕後躍升為主角,探索核酶如何改寫生命起源假說,mRNA疫苗如何顛覆疾病治療,CRISPR基因編輯如何賦予我們重寫生命的能力。
本書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親撰,以說故事般的筆調、生活化的比喻,帶你一探RNA的奧秘,看懂正在發生的生物科技變革!


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  曹順成――審定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吳妍華
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沈哲鯤
中央研究院院士 姚孟肇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 張崇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曾紀綱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系副教授 黃威龍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譚婉玉
――重磅推薦(依姓名筆畫序)

曾經有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被視為「生命奧秘所在」的DNA主宰著科學界與大眾的想像,DNA儼然成為解開「生命如何開始?是什麼造就了人類?為何人類會生病、衰老?」等問題的金鑰。然而,過去數十年間,一場革命已悄然上演。在一連串令人讚嘆的發現中,生物化學家湯瑪斯.切克與一群來自不同領域的傑出科學家揭示了一個令人驚異的事實:長久以來被視為DNA被動僕人的RNA,其實才是生物學最重大奧秘的核心。在《生命的催化劑RNA》一書中,切克整合眾多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證明RNA才是真正理解地球生命的關鍵,其不僅可能主宰了生命的起源,也影響著我們的未來。

在這場扣人心弦的發現之旅中,你將一覽RNA研究的菁華發展:從早期暗示RNA具有非凡力量的實驗,到切克發現RNA能夠催化細胞反應的典範轉移研究,再到即將重塑人類生命的尖端生物科技。我們將發現,RNA不僅負責啟動生命的時鐘,也會藉由病毒性疾病與癌症來縮短人類的壽命;我們也會看到RNA與老化的關聯,並探索青春之泉「端粒酶」的黑暗面。此外,我們也得以一窺RNA主導的療法所帶來的驚人前景,如利用RNA重寫生命密碼的革命性工具CRISPR,在疫情中拯救數百萬人性命的mRNA疫苗,以及更多其他應用,它們將可能改善甚至延長我們的生命,突破自然設定的界限。

由當代重量級科學家所撰寫的《生命的催化劑RNA》,是一本了解當今與未來生物學與醫學的必讀指南。

國內好評(依姓氏筆畫序):
我樂意推薦此書,因為切克博士這本書是生命科學領域近幾世紀來最重要的科普著作!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吳妍華

在這本深入淺出,介紹RNA研究的過去歷史、目前狀況,以及將來生醫重要性的科普書中,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作者如何對一個當時幾乎無人可以接受的重大發現鍥而不捨,並建立了RNA在生物演化和基礎生物學上的嶄新角色。
──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沈哲鯤

欣見舊識湯瑪斯.切克以其獨特觀點,帶領讀者回顧RNA的科學歷史。
──中央研究院院士 姚孟肇

《生命的催化劑RNA》這本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湯瑪斯.切克博士親筆撰寫的科學探索之作,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領讀者認識RNA分子在生命中扮演的關鍵角色,開啟一段探索生命起源與運作奧秘的知識旅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 張崇德

《生命的催化劑RNA》不只是一本科學歷史讀物,更是一盞鼓舞科學後進的明燈,無論是研究人員、醫療從業者,還是對生命奧秘感到好奇的讀者,都值得打開本書,看見RNA的靈活與創造力,以及一位成功的研究者如何在失敗與意外中一步步地改寫歷史。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曾紀綱

切克博士讓我們看見科學不只是冷硬知識的堆砌,而是科學家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無限的熱情去探索未知,最後在嚴謹的研究背後看見生命的微妙與壯麗。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譚婉玉

國外好評:
諾貝爾獎得主湯瑪斯.切克以一個兼具啟發性與吸引力的故事,帶領我們進入RNA的世界。對形塑生命以及驅動科學與醫學未來的分子感興趣的讀者,必然不能錯過本書。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共同發明者與創新基因體研究所創辦人 珍妮佛.道納(Jennifer Doudna)

本書帶領我們了解到,在RNA崛起成為本世紀分子的背後,有著許多令人難以置信卻真實發生過的故事。切克運用創意的比喻,生動描寫出科學與科學家的故事。
——2009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加州大學聖塔克魯斯分校分子、細胞與發育生物學特聘教授 卡羅.格萊德(Carol Greider)

RNA是神秘的生命魔法分子,是活體細胞運作的核心,它有助於思考生命的起源,在預防與治療疾病上也益發有用。這本由世界頂尖RNA專家所寫的絕妙著作,是任何對生物與醫療科學感興趣的讀者必讀之作。
——2001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生命之鑰》(What Is Life?: Understand Biology in Five Steps)作者 保羅.納斯(Paul Nurse)

湯瑪斯.切克這位全球頂尖分子生物學家為RNA譜出了一首愛之曲。在本書中,他揭開了RNA可以做到但與RNA相關且名聲更響的DNA卻做不到之事。RNA以英雄之姿現身,讀者將深陷其魅力之中。
——1989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前院長 哈羅德.瓦慕斯(Harold Varmus)

這是一本深入探RNA多重功能的著作,內容引人入勝,發人深省。我們當今仍身處於RNA的時代,並持續探索其多樣化的應用與生物學意涵。切克教授巧妙結合眾多學者的專業領域,以說故事的方式,層層揭示RNA在細胞內的各項功能發現,從淺入深,循序漸進地為讀者鋪陳RNA研究的全貌。唯有切克教授能以如此獨特而動人的敘述方式,傳達出研究RNA所帶來的興奮與無限期待。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系副教授 黃威龍

湯瑪斯.切克帶領我們進入所謂的RNA時代。當其他人專注於DNA時,切克則在探究當時較不為人知、但能夠創造生命物質的奇妙RNA分子,這種分子同時也是生命起源的關鍵。本書生動描寫了RNA的奇蹟以及形塑了我們的未來的發現,包括了疫苗與基因編輯工具等等。我很高興切克寫了這本書。
——《紐約時報》王牌銷暢作家 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著有《達文西傳》與《破解基因碼的人》(繁中版皆為商周出版)

這本書精彩講述了引領關鍵RNA疫苗技術發展與其他重要醫學突破的科學歷程。讀完這本極佳著作,可以讓讀者的知識更為豐富,更有能力做出自己的健康決策。
——默克藥廠退休總裁 肯尼斯.弗雷澤(Kenneth Frazier)

一系列打破RNA教條並贏得諾貝爾獎的發現,讓我們對生命如何運作的理解全面改觀,也催生了能夠拯救生命的精良技術。湯瑪斯.切克這位傑出先驅者所撰寫的《生命的催化劑RNA》一書,精彩描述了在生物學與醫學上的RNA革命。
——《生命的法則》(The Serengeti Rules)作者 西恩.卡羅爾(Sean B. Carroll)

生動有趣……(在本書中,)RNA的謀略顯然就是讓我們成為人類的核心特質。我們似乎正處於生物學概念啟蒙運動,也就是切克先生所稱的「RNA時代」開端。生物學會不斷變化。
——《華爾街日報》 阿德里安.沃爾夫森(Adrian Woolfson)

切克將其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投注於RNA研究,因此對這段科學理解過程中的關鍵人物與偶發事件擁有難得的洞察力。他清晰、引人入勝且通俗易懂的敘述,對一般讀者與專業人士同樣深具吸引力。
——《自然》期刊 約翰.馬蒂克(John Mattick)

《生命的催化劑RNA》讀來令人愉悅,出自一位既令人喜愛又具權威的作家之手。
——《新科學人》 湯姆.萊斯利(Tom Leslie)

《生命的催化劑RNA》捕捉了關於生命起源種種問題所蘊含的熱情,以及我們從探索中可學到的知識……作者以審慎的文筆道出RNA在生物世界中的核心地位。
——《Undark》雜誌 C.布蘭登.奧格布努(C. Brandon Ogbunu)

這是一本內容極為豐富的著作……(切克)以輕鬆而迷人的筆觸寫作,並巧妙優雅地運用比喻加以說明。
——《泰晤士文學增刊》(The TLS) 妮莎.凱瑞(Nessa Carey)

一般人只有在聽到關於COVID mRNA疫苗與CRISPR治療的創新介紹時,才會意識到RNA。根據諾貝爾得主湯瑪.切克所言,RNA是長期被具有華麗雙螺旋的DNA所排擠的兄弟。感謝切克與其他人的努力,讓我們得以清楚看見RNA影響老化與催化生物反應的力量。
——文學網路媒體(Literary Hub)

切克是一位思路清晰的散文作家。他生動傳遞了他與同事揭開RNA奧秘時的興奮之情……(本書是)專家對生物學最熱門議題所做的最新現況報導。
——《科克斯書評》(Kirkus)

切克以這本引人入勝的入門讀物,首次將RNA的重大能力搬上檯面……感謝書中簡單易懂的比喻,讓其中的生物學論述變得清楚明瞭……令人著迷。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星級評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湯瑪斯.切克博士Dr. Thomas R. Cech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in Boulder)生物化學學系特聘教授,同時也是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oward Hughs Medical Institute)研究員。曾獲多項榮譽,其中包括諾貝爾化學獎與美國國家科學獎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現居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

譯者簡介

蕭秀姍
國立成功大學物理治療系學士、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醫療影像處理碩士、家庭與兩性關係碩士。旅居歐美超過十年,目前回台定居。身兼全職媽媽與半職譯者,以照顧家庭為主業、翻譯書籍為調劑,在文字與生活之中尋找平衡。擅長科普、心理、醫藥理工與食材料理等翻譯。譯作有《事物的奇怪順序》、《都是荷爾蒙惹的禍》、《帕夫洛夫的狗與薛丁格的貓》、《大腦有問題?!:大腦瑕疵如何影響你我的生活》、《改變自己大腦的女人:從多重學習障礙到創辦學校的國際教育家》、《天天在家玩科學》、《風味聖經》與《風味事典》等等。譯作《重力簡史》榮獲吳大猷第十屆科普著作翻譯類佳作獎。

 

目錄

審定序  核酶發現,改寫生命起源與醫藥未來/曹順成⋯⋯⋯⋯007
推薦序  百變RNA的王者之路/曾紀綱⋯⋯⋯⋯011
推薦序  RNA的華麗變奏曲:從科學邊陲到醫療、科技最前沿/譚婉玉⋯⋯⋯⋯013
國內好評⋯⋯⋯⋯017
國外好評⋯⋯⋯⋯019

序言  RNA的時代⋯⋯⋯⋯023
第一部  探索⋯⋯⋯⋯031
第一章  傳訊者⋯⋯⋯⋯033
第二章  生命的剪接⋯⋯⋯⋯059
第三章  獨自進行⋯⋯⋯⋯081
第四章  變形者的形狀⋯⋯⋯⋯109
第五章  控制中心⋯⋯⋯⋯135
第六章  起源⋯⋯⋯⋯155

第二部  治療⋯⋯⋯⋯175
第七章  青春之泉是死亡陷阱嗎?⋯⋯⋯⋯177
第八章  當線蟲扭動時⋯⋯⋯⋯207
第九章  精準的寄生物,馬虎的複製⋯⋯⋯⋯229
第十章  RNA對上RNA⋯⋯⋯⋯245
第十一章  運用剪刀加速前進⋯⋯⋯⋯273
後記  RNA的未來⋯⋯⋯⋯307

致謝⋯⋯⋯⋯317
詞彙表⋯⋯⋯⋯321
 

審定序  核酶發現,改寫生命起源與醫藥未來
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 曹順成


1900年遺傳法則的再發現開啟了生命密碼探索史的新頁,第一個里程碑是摩根和他的學生們以果蠅為模式生物證明了染色體學說,使得基因與染色體的研究成為生物學接下來幾十年間的重心,並將生物學的研究從巨觀的個體推進至微觀的分子層級。
不過,了解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並未解釋生命的遺傳密碼究竟為何,因此找尋遺傳物質、生命密碼的工作在全球各地熱烈展開。科學家從生命的複雜度著眼,自然將解開生命密碼的研究重點聚焦在由20種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而非只由4種核苷酸組成的DNA。但是1940年代以細菌的轉化、和噬菌體利用細菌為宿主進行複製等實驗,都指出生命的密碼應該是DNA,使得DNA瞬間成為生命研究的焦點。
20世紀下半場生命密碼的研究聚焦在細胞內的分子活動,初期實驗檯上重要的主角是單細胞原核生物,從細胞內的化學反應,到微生物如何進行基因調控,科學家們藉由分離、純化及合成核酸與蛋白質,開啟了分子生物學的黃金時代。這個時期的重要研究有1953年DNA的雙股螺旋結構的建立,同時也揭露了生命如何複製。接下來30年的研究圍繞著中心法則,研究細胞核內的DNA如何藉由RNA將遺傳訊息傳送到細胞中,以製造執行各種功能的蛋白質。
當中心法則的研究擴及多細胞真核生物時,科學家們嘗試了各種方法,研究不連續的基因如何經由正確的剪接將訊息傳遞到細胞中,本書作者切克就是當時專注研究RNA剪接的科學家之一,他以單細胞的四膜蟲為模式生物,嘗試了解RNA剪接的機制。過程中他發現RNA剪接可以在細胞外單純的條件下完成,卻遍尋不著負責此一重要反應的關鍵酵素(蛋白質)。
研究的轉捩點,發生在他們反問:「如果負責RNA剪接反應的不是蛋白質呢?」這個重要的轉念成了發現核酶的關鍵,於是他們以細胞外合成RNA分子進行相同的實驗,賓果!合成的RNA分子並不只是一個核酸,還具備我們認為只有酵素才能進行的剪裁功能,這個發現將我們帶入了前所未知的RNA世界。
核酶的發現,讓RNA從一個細胞中忠實的訊息傳遞者,搖身一變成為分子生物學舞台上的新星,也吸引許多科學家投入研究。21世紀初微小RNA的發現、非編碼RNA的重要性、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工具、和阻止新冠病毒的RNA疫苗,都肇因於RNA的生物學研究。
核酶的發現也讓科學家提出全新的生命起源假說——RNA世界。研究生命起源是非常困難的科學問題,雖然米勒的實驗證實有機物質可以從無機物產生,但是第一個生命的樣貌始終是個難解之謎,主要的糾結在於生命是可以複製、繁衍的單元,而我們已經在20世紀中葉證實DNA核酸攜帶了生命密碼,然而生命的繁殖必須經由蛋白質協助,使得科學家們在DNA起源和蛋白質起源二個假說中爭論不休。核酶的發現顯示,核酸也有進行反應的酵素功能,單一的RNA分子同時可以攜帶生命密碼和進行反應,使得RNA成為第一個生命的最佳候選分子,生命起源是RNA世界的假說也改寫了生命演化的篇章。
本書由諾貝爾獎得主以現場科學家的身分,將此一重要研究發現娓娓道來,他不僅是核酶研究實驗室主持人,也親身參與了這個劃時代的發現。他在書中忠實地呈現研究的時空背景、參與的重要科學家、RNA生物學的發展,和現今RNA研究在科學與臨床的重要性。
核酶的發現在當年不僅挑戰了所有酶都是蛋白質的觀念,也為生命的起源、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和我們的老化與病死提出了新見解。在切克等科學家們鍥而不捨的努力下,RNA生物學領域(例如:干擾性RNA、非編碼RNA)的研究為近20年來RNA的治療模式立下基礎,而RNA治療法和現有的治療方法並不衝突,甚至可以相輔相成。
CRISPER/Cas9的DNA編輯技術以簡單、快速、精準、低成本和跨物種的特性,在提高農作物品質與改善園藝性狀、增加植物抗病性、改變植物二次代謝物方面都有不錯的成效,未來可望用於人體治療,尤其是病毒潛伏性感染(例如:愛滋病毒、疱疹病毒、B型肝炎病毒)和神經退化性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等),甚至染色體異常(例如:唐氏症)方面,打造人類更完美的生活藍圖。
透過本書的閱讀,我們看到一位受好奇心驅使的科學家,親自為自己的研究進行實驗、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建立了全新的科學領域。除了研究之外,他在人才培育上也不遺餘力,在諾貝爾獎的光環下持續投身科學教育與人才培育。他也創立RNA研究學會,將相關領域的人才連結在一起,也為21世紀的RNA研究埋下種子。2006年RNA靜默研究、2023年RNA核苷酸檢基的修飾,促成新冠疫苗的開發,到2024年微小RNA的調控作用,3座諾貝爾獎的肯定,在在證明了RNA是未來醫藥研究的新興要角。

推薦序 百變RNA的王者之路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曾紀綱


20世紀以來,去氧核醣核酸(DNA)一直是遺傳學、分子生物學乃至現代醫學的核心。然而,當科學家沉醉於保有基因密碼的DNA魅力時,一位站在幕後的重要分子——核糖核酸(RNA),一步一步悄悄地走到了世界舞台中央。
這個早期被認為只是DNA轉換成蛋白質過程的中間產物,事實上,才是真正牽動生命起源、老化過程、疾病機制、甚至可能延長壽命的關鍵因子。諾貝爾獎得主湯瑪斯.切克所撰寫的《生命的催化劑RNA》一書,不僅是一群世界頂尖核糖核酸科學家的重要科學發現回憶錄,更是一段RNA崛起成為21世紀生物醫學主角的歷史見證。
作者湯瑪斯博士本身是RNA革命的親歷者與推動者之一,也是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在本書中,湯瑪斯博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讀者回顧RNA如何從「DNA的助手」演變成「生物醫學的王者」,讓讀者認識RNA可以是一位具有酵素催化能力的魔術師(Ribozyme)、剪接核酸的裁縫師(pre-mRNA splicing)、決定生命永生與老化的魔法師(Telomerase)、改寫生命密碼的編輯者(CRISPR)、最後再到新冠疫苗背後的設計師(mRNA vaccine)。在本書中,湯瑪斯博士帶領讀者穿越一段段跨世代的歷史發現,這不僅是一本關於分子生物學的科普書,也讓讀者對生命本質有所反思。
對於正處在生技革命浪潮中的我們,《生命的催化劑RNA》不只是一本科學歷史讀物,更是一盞鼓舞科學後進的明燈,無論是研究人員、醫療從業者,還是對生命奧秘感到好奇的讀者,都值得打開本書,看見RNA的靈活與創造力,以及一位成功的研究者如何在失敗與意外中一步步地改寫歷史。願讀者跟隨著湯瑪斯博士,展開一場關於RNA的驚奇旅程。

推薦序 RNA的奇幻旅程:從科學邊陲到醫療、科技最前沿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譚婉玉


看到諾貝爾獎得主湯瑪斯.切克的科普著作《生命的催化劑RNA》時,我感觸萬千。猶記得切克教授獲獎之際,我正在念博士班二年級,由於我的論文是研究信使RNA(mRNA)剪接,他的獲獎給了我很大的知識震撼和精神鼓舞。4年後的夏天,我進入耶魯大學瓊.史泰茲(Joan Steitz)教授實驗室準備開始進行博士後研究,那時瓊和她先生湯姆正好結束他們在科羅拉多大學的學術休假回到紐哈芬,他們受到切克教授的研究啟發,首次合寫了一篇文章闡述剪接體中的RNA可能藉由定位2個金屬離子來催化剪接反應。我一抵達實驗室,瓊就囑我好好閱讀這篇文章,我因而再次感受到源自切克教授「催化RNA」的魅力。那時是20世紀末期,RNA正漸漸擺脫灰姑娘的角色,但誰也沒想到在21世紀COVID-19爆發時,她忽然華麗登場拯救了世界。
現在正是我們需要回顧RNA歷史和前瞻RNA未來的時刻。切克教授的《生命的催化劑RNA》正好陪我們走一趟RNA之旅。
在本書中,切克教授用深入淺出的描述,帶著我們見證RNA如何從科學的邊陲一步步走到舞台中央。本書的安排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大師音樂會,在上半場的「探索」主題中,切克教授安排了上個世紀的RNA「古典」曲目,從70年前科學家合力解碼RNA,揭露了遺傳訊息翻譯成蛋白質語言的秘密開始,接著發現真核生物的mRNA並非像修士逐字謄抄經文般一字不漏地將DNA序列「複製貼上」,而是要經過精準的剪輯才能成為可讀的文本,這個剪輯過程還需要一群細胞核內特殊的RNA參與。接著切克教授娓娓道出他的核酶研究,以及如何解析它具有催化活性的摺疊構型,他的發現不僅顛覆了以往認為只有蛋白質才能做為生物催化劑的觀念,也催生了RNA可能是生命起源分子的劃時代假說。
在下半場「治療」主題中,切克教授安排演出的是「跨世紀和跨界」曲目,他讓我們見識到幾種不同的RNA分子如何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間,從被發現到成為現代醫療與生技產業的新星。令人興奮的是,這些RNA全都獲得諾貝爾獎的青睞,這在其他領域是少有的現象。親身參與端粒酶研究的切克教授從維持染色體末端長度的端粒酶開始談起,生動地描述了這項研究的競爭與合作,並且揭露了它與癌症和老化的密切關係。接著登場的是兩類極小型的RNA分子(小型干擾RNA和微小RNA),它們和反義寡核苷酸一樣雖小卻能立大功,已為罕見疾病帶來曙光。再來便是驚豔全世界的RNA疫苗,它以創紀錄的速度在人類疫苗史上獲得成功,這項成就還是要歸功於長期以來默默無聞的基礎研究。最後壓軸登場的是源自於細菌「免疫」系統的CRISPR,它利用RNA魚雷準確命中標的基因,也成為未來基因治療和編輯的「利刃」。
如此精彩的演出當然要「安可」一下,切克教授在最後談到RNA的未來可能存在於基因體的「暗物質」區域,它所產生的長鏈非編碼RNA有可能在未來粉墨登場,揭露我們現在仍未知的事。至於本書中已提到的RNA,除了醫療之外,還可應用於農業、環境與生質能源,因此RNA可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若說20世紀最重要的生物分子是DNA,那麼21世紀最重要的分子應該就是RNA了。
最後還是要提到切克教授說他寫這本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科普」,他除了用流暢的筆調帶領我們穿越RNA的關鍵研究,還告訴我們他為了在分離出來的四膜蟲細胞核內看到核糖體RNA的生成,需要在裡面加一點毒蕈菇醬汁(至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就要請您自己拜讀)。他常說做實驗其實就像烤蛋糕,我們研究人員就是決定要不要加巧克力的烘焙師傅;他也比喻抗生素就像一把卡在引擎活塞上的扳手,阻止核糖體火車頭的前進。他讓我們看見科學不只是冷硬知識的堆砌,而是科學家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無限的熱情去探索未知,最後在嚴謹的研究背後看見生命的微妙與壯麗。
我誠摯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生命科學和醫療生技充滿好奇與懷抱熱忱的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905283
  • 叢書系列:科學新視野
  • 規格:平裝 / 336頁 / 21 x 15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6歲~99歲
 

內容連載

序言:RNA的時代
 
人們常說,20世紀前半是物理學的時代。時空的曲率、亞原子粒子的動力學、宇宙大爆炸與黑洞、可以摧毀整座城市或為城市供給動力的原子能釋放等等,這所有的發現引爆了科學革命,也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可以說物理學本身的大爆炸,發生的時間大約就界在愛因斯坦帶給我們E = mc2方程式的1905年,與貝爾實驗室發明出電晶體的1947年之間。
 
隨著20世紀下半葉到來,生物學開始將物理學逐出科學的聚光燈之外。而我在這裡所說的「生物學」,指的是DNA。畢竟這後半世紀,大致始於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與詹姆斯.華生(James Watson)在1953年的DNA雙螺旋重大發現,並以1990年~2003年間將我們所有DNA解碼成人類生物藍圖的「人類基因體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劃下句點。今日,人人都知道炙手可熱的DNA帶有我們的遺傳訊息,可以用來追溯我們祖先的起源、找出遺傳疾病,並解決犯罪問題。DNA甚至成了日常用語。如果我告訴你某個東西「在我的DNA中」,無論指的是對爬山的熱愛,或是對泰式料理的青睞,都表示它是我個人本質裡重要的一部分。
 
在DNA的時代中,大眾幾乎完全無視RNA。當然,教科書上會提到RNA,學生也會學到RNA(核糖核酸)是如何從DNA(去氧核糖核酸)雙螺旋複製而來,還有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又是如何傳送DNA密碼以引導蛋白質合成。只是RNA從來就不是舞台上的主角。它在生物化學中就像個和聲歌手,在主唱者的陰影下努力演唱著。
 
然而,對科學界的人士來說,RNA過去不曾被看見的功能開始被看見了。RNA極其微小,直徑僅有1奈米左右。如果你將信使RNA分子並排堆疊起來,一根頭髮的寬度就足以排入5萬個信使RNA分子。然而,研究學者開始發現,RNA可用其多功能性來補足它在尺寸上的不足:透過像摺紙般摺疊出各種形狀,它可以輕易克服不尋常的障礙,讓它的遺傳之母DNA看起來就像只會單招套路的小角色。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商業新視野:洞悉商機,提升核心競爭力,一手掌握每月最新商業趨勢!_1月新上檔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圓神暢銷展
  • 共和國童書展
  • 麥田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