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盒蛋應該有幾顆?
我長年在世界各地工作、生活的結果,意識到要求人們達成共識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我說的並不是像「世界和平」這樣的大事,而是像「一盒雞蛋裡有幾顆?」這種每天都會遭遇、但卻很少去思考的小事,往往更難產生共識。
在美國的超市,一盒雞蛋,理所當然就是十二顆。然而在泰國,商店賣的盒蛋卻總是十顆。關於「一盒雞蛋裡有幾顆?」這種每一天都會遇到的事上, 美國人和泰國人的想法是沒有交集的。
因為事實太簡單、太明顯,以至於我們無法懷疑別人的想法有可能和我們不同,或自己有可能是錯的。甚至有長達好幾年的時間,我根本沒有發現這個區別,只覺得不知道為什麼,當我在泰國的時候,冰箱裡雞蛋消失的速度特別快。
直到開始意識到這個區別後,特意觀察之後,才發現在美國超市裡,其實也有賣小盒的雞蛋,裡面有六顆。神奇的是,泰國超市裡賣的小盒蛋,也剛好是六顆。在「小盒的雞蛋裡有幾顆?」這件事上,美國人和泰國人的想法,卻很神奇的又是一致的。
愛,其實也是這樣。
當我們都在說「愛」這件事的時候,其實我們都以為別人的想法跟我們是一樣的,卻沒有發現有人的愛是大盒裝,有人的愛是小盒裝,有人的愛一盒裡有十二顆,有的人一盒十顆,也有的人的愛卻一盒只有六顆。
但是問題來了:盒子裡的蛋越多,就越好嗎?
我們一定不會這麼說吧?但是為什麼卻很多人認為越多的愛,就是越好的愛呢?
如果愛不能用數量來判斷,那麼要如何去思考愛這件事?
什麼樣的愛才是恰到好處的愛?
這就是我們這本書想要探討的主題。至於使用的工具,是我最喜歡的哲學思考。但是請放心,我喜歡哲學踐行,正是因為可以使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哲學,所以絕對不會生澀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