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晚清民初知名人物張元奇,收錄他與家族相關照片,並解說他的著作,讓讀者認識其書其人。書中〈張元奇小傳〉、〈生平簡表〉及〈墓誌銘概說〉,闡明他一生的經歷與貢獻;〈會試硃卷概說〉對明清八股科考演變,及張元奇覆試一等第一名的詩文,有深入淺出的導讀;〈《知稼軒詩》概說〉簡介十一卷詩集、舉隅部分詩歌;〈《清外史》概說〉認為這部書是有計畫有目的寫作。自古多少英傑賢良如草木花葉般凋零,不為人們記憶,本書出版,相信能引發世人及文史學界對處於巨變中的這位「詩人.政治家」有更多關注。
|張元奇簡介|
張元奇(1860-1922),字君常,號珍五(又作珍午、貞午),晚號薑齋,福建侯官上街鎮厚美村人。光緒十二年(1886)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編修、監察御史、湖南岳州知府、奉天錦州知府、奉天民政使、學部副大臣;民國時期任內務部次長、福建省長(時稱民政長)、政事堂銓敘局局長、奉天巡按使(今遼寧省長)、內務部次長兼參政院參政、肅政廳都肅政史、中華民國第二屆國會議員、經濟調查局總裁等職。一生詩宦天涯,自偏鄉學優而仕,走入波詭雲譎的政壇,也走遍大江南北,結識各色人物,具膽識,篤情操,秉公任事,廉能自持。從宦三十餘年,不廢吟詠著述,有《知稼軒詩》、《清外史》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