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暑期閱讀66折
報導者事件簿004:鳥籠時代

報導者事件簿004:鳥籠時代

  • 定價:320
  • 優惠價:79252
  • 優惠期限:2025年08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薪資永遠追不上飆升的房價、政策修法未竟無法遏止炒房,房市演化翻轉地貌,房屋從棲身的避風港變成資本競逐的戰場,對許多年輕人來說,想擁有自己的家已成為天方夜譚。

  非營利網路媒體《報導者》深入炒房產業鏈、走訪10坪千萬小宅,記錄台灣當代年輕人面對無法負擔的房價、只漲不降的租金,沒有選擇的進入「小宅時代」。當經濟面可負擔的居住空間逐漸降至底線,更無從談起生活品質,台灣人對「成家」的想像是否已逐漸受困於鳥籠般的狹小天地?

  ──編輯室報告──
  高房價下的小宅住屋時代
  炒房產業鏈隨著暴漲的房價翻新升級,低門檻高報酬的炒房模式吸引大批投資客,因應政策轉變下的對策層出不窮,房價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然而大多數人薪資永遠追不上房價,退而求其次的小宅進入購屋市場,步步退讓的居住水平成為當代青年現實。
  《報導者》總編輯方德琳專文分享台灣住屋報導歷程,在高樓間隙書寫社會現況。

  ──報導漫畫 Graphic Journalism──
  鳥籠時代
  漫畫家Ning Lu以獨有的細膩筆調,結合報導記錄的影像故事與記者訪談,手繪當代青年面對成家平凡而深刻的煩惱與困境。因為渴望建立一個家,而離開家,卻有沉重現實如高樓矗立,阻擋在夢想成家的道路上。

  ──深度新聞 In-Depth Reporting──
  10坪千萬小宅、6坪套房育兒──鳥籠時代的青年居住圖像
  《報導者》記錄政策改變下房地產型態的樣貌,深入探查投資客群體,如何自成生態鏈帶動炒房產業;實際走訪建案看屋現場,以實際案例及歷年數據解析不動產交易現況;深度訪談當代青年面對買屋的無奈與實際生活樣貌。

  ──新聞幕後 Story Behind the Story──
  記者手記:我們眼裡的鳥籠現場
  漫畫家手記: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的時代
  報導團隊從自身的經驗出發,道出大多數人對成家的想望與面對的困境,存款追不上頭期款、看房條件越降越低……議題貼近生活,成為不得不面對的艱難選擇。漫畫家Ning Lu也記錄對此次議題的共感與體會,思考如何藉由媒材的轉化,在沉重的現實下觸動青年世代的心。

本書特色

  ★ 獨立媒體《報導者》×漫畫家Ning Lu
  ★ 房市演化影響居住水平,困居鳥籠成為社會現實

各界推薦

  A編(「A編工事中」粉專經營者)
  李幸長(1989年無殻蝸牛運動發起人暨召集人)
  呂秉怡(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
  粗劣的厭世香菜(粉專經營者)
  張志祺(YouTube頻道『志祺七七』、簡訊設計共同創辦人)
  陳東升(臺大社會系教授、《金權城市》作者)
  彭揚凱(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
  廖庭輝(洛書)(OURs都市改革組織政策研究員、《無住之島》作者)
  嚴正嵐(演員、歌手)
  (依姓氏筆劃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報導者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致力於公共領域的深度及調查報導。非營利營運模式使我們得以不受商業廣告、政治人物與財團左右,保持新聞獨立與自由。所有營運經費仰賴社會大眾贊助,竭誠歡迎認同《報導者》理念的你,以實際行動贊助支持。(《報導者》官網|www.twre
porter.org)

  《報導者》深度新聞團隊
  策畫.主編∕方德琳
  文字∕孔德廉
  攝影∕陳曉威
  專案管理∕洪琴宣
  編輯∕張詩芸、黃鈺婷
  圖表設計∕江世民、黃禹禛
  行銷∕陳星穎

繪者簡介

Ning Lu


  1995生於桃園。
  2020開始投入漫畫創作。
  喜歡關注城市風景、人的情感變化。用漫畫紀錄青年的生活樣貌,作品大多在描繪生活中抑鬱而不可伸張的苦悶情緒。
  2022年底以不定期更新的《不重要的廉價故事集》系列為主題,於衛星舉辦人生第一次個展。另有獨立出版書籍及短篇漫畫《今天要去跳海》、《異鄉的失敗者》、《某個孩子的悲劇》、《雜記:羨慕、嫉妒、心甘情願》、《美術館的日子》、《資優班第一名的同學的夢想》等等。

 

編輯室報告

高房價下的小宅住屋時代
文/方德琳(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總編輯)


  我第一次寫台灣住屋報導,距今已超過10年。2013年,台灣房價創新高,台北市的房貸負擔率高達64%,年輕人苦不堪言。當時,我們與市調公司合作,發現超過5成年輕人會因購屋推遲結婚、生小孩時程。儘管年輕人不婚、不生的原因複雜,但高房價應是關鍵因素之一。

  10年來,政府推出許多政策――2014年修法通過囤房稅(提高非自用住家房屋稅)、2015年修法通過房地合一稅(提高短時間內買賣房屋交易稅)――以內政部公布的住宅指數會發現,2015年~2018年間,全國房價平穩,似乎中止了房價長期上漲的趨勢。

  **以台南為首,炒房產業鏈翻新升級**

  但好景不長,2019年,一切又失控了。這一次,暴漲房價擴及雙北以外縣市,尤其具有台積電擴廠、台商回流題材的新竹、台中、台南、高雄,成為新一波炒作標的。《報導者》記者孔德廉蹲點埋伏在一個炒房群組,成功追出這波炒房的新手法。

  不同於之前拉升房價的中古屋、豪宅,這波炒房標的鎖定預售屋。由於預售屋至少要2年以上才交屋,購屋者根據工期分次付款,代表他們不像購買成屋一樣,一開始就得備足2~3成自備款,「只要10萬,等2個月就能賺數倍」,這種低門檻又高報酬的炒房模式如同中樂透般,吸引為數不少的年輕人加入,房價隨即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在報導中看到一位不到30歲的年輕人小姜(化名),他跟家人借100萬進入竹北房市,4個月內就賺了300萬,以他工作薪資要6年半才賺得到。他「入行」時,竹北已上漲不少,為了得到更高報酬,他跟著炒房團進軍台南,想辦法「拜師學藝」要爬到炒房鏈的更上游,希望直接對接房屋代銷公司。

  2019年至今,台南是六都中房價漲勢最兇猛的城市,過去透天厝、閒適的居住環境被一棟棟高樓包圍。孔德廉從台南炒房團看到完整「炒房產業鏈」。擁有雄厚資本的北部建商集團揮軍南下,高價標得市政府釋出的完整土地,再打造一棟棟標榜「創台南房市天花板」的豪宅。

  近6年來,台南市房價漲幅高達5成,這是全市平均,若鎖定台南科學園區附近的安平、安南區,漲幅更超過一倍。

  **新青安再推升房價,「住鳥籠」成青年現實**

  薪資漲幅永遠追不上房價漲幅的年輕人怎麼辦?他們可以有什麼樣居住環境?對未來人生有什麼打算?又或者他們乾脆蒙著頭不去想未來?

  有一群年輕人是所謂的FOMO族(Fear of Missing Out),他們焦慮房價一路上漲,總覺得「現在是這輩子房價最低的時候」,擔心不買就被拋出資本社會的賽道,起步就輸掉人生。

  35歲阿威就是典型例子。原本他打算在租屋的新莊當地買房,沒想到孩子出生打亂規劃時程。但隨著時間過去,他看房範圍從新莊30坪房子,退居到三重重劃區的30坪、再退守到20坪,在「擔心錯過」的壓力下,進場買下一間「小宅」。
 
  《報導者》與蓋亞文化合作,將錯綜複雜的文字報導轉譯成更具畫面衝擊感的漫畫形式,已經有3年。此本《報導者事件簿004》,漫畫家Ning Lu擅用她經營人物內心情緒的分鏡,更彰顯出報導中年輕人無奈糾結的心情。

  高房價下,台灣正式進入「小宅時代」。以前買房常聽到「三房兩廳」,現在則是「一廳一衛」。「小宅」不僅是量上的增長,在產品設計上也出現前所未有的「狹小」,譬如在台北市已出現室內僅5坪,總價1,600萬建案,至今竟也銷售5成以上。

  此波房地產的炒作,除「小宅化」外還有第二個前所未有現象――租金上漲。過去,台灣租金市場遠落後於房價漲幅,但在房地合一稅使得5年內轉售房子的交易成本大增後,許多投資客把「物件放長」,精打細算租金報酬而帶動租金上漲。《報導者》爬梳591 網站資料發現,近幾年租金漲幅最兇的地區也是出現在台中、台南、高雄等城市。

  每次大選,高房價總是候選人政見焦點,但政治人物需要房地產界的政治獻金(事實上,房地產業者一向是貢獻政治獻金的來源),矛盾的結構從政府房產政策的步調不一可看出。

  2023年1月,遏止炒作的《平均地權條例》終於在立院三讀通過,2023年7月1日上路。但同年8月,政府端出「新青安」政策,提供多項優惠的買房條件,房價立刻又一飛沖天。

  常常有人說,台灣房屋自有率近8成,高房價對8成住戶有利。但是,以我在2013年做的調查,有近一半未成家的年輕人與父母同住,只要房子是父母的,就算「自有」,這項數字根本忽略很多年輕人因為買不起房子與父母同住的現實。

  高房價會慢慢腐蝕社會發展,這不僅僅攸關年輕人居住正義而已,一個高房價、高租金的城市無法涵容多元獨立的小店,年輕人失去開店的發展機會,城市失去多樣性,只剩下大財團連鎖商店。
 
  我想,沒有人希望住在那樣單調無色彩的城市。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841970
  • 叢書系列:報導者事件簿
  • 規格:平裝 / 97頁 / 18 x 24 x 0.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彷彿若有光★2025說書大會|說書·評書·經典導讀有聲書66元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楓葉社全書系
  • 尖端夏日漫博
  • 世茂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