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山姆.麥卡倫 | dPICTUS(本書編者)
繪本蓬勃開展,有如似錦繁花。近年來繪本的製作品質和創意方式精益求精,全球各地的圖文作家和出版人樂此不疲地接連挑戰繪本的既定範疇,早就把傳統紙本繪本終將被電子媒體取代的危機意識拋諸腦後。不光只是稚齡兒童讀者,更有許多不同年齡的老少讀者沉浸在深淺不一、風格迥異的現代繪本裡怡然自得。
伴隨閱讀樂趣而來的還有讀者對繪本的創作過程——亦即「故事背後的故事」——愈來愈好奇,想一窺究竟。英國知名繪本創作交流組織dPICTUS 2014年創立Picturebook Makers 部落格,提供當代最優秀的繪本創作者一個平台,分享他們如何深耕易耨、澆注灌溉出那些繪本作品的故事。網站上登場的藝術家們並非接受訪問,而是單純直接地描述他們筆下繪本的誕生過程。從這些敘述所編纂出來的部落格文章多采多姿、引人入勝。本書精選出十二位毫不藏私的圖文創作者,他們慷慨分享了自身創作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挑戰、中途失落疑惑的心路歷程,並且提供草稿、插畫完稿和無價的構思洞見。
值得慶幸的是,創作出一本成功的繪本並沒有一套公式或是一份操作指南可供遵循。葡萄牙的橘子行星出版社(Planeta Tangerina)是這樣比喻的:「桌上的食材擺得琳瑯滿目,組合方式成千上百。最棒的是:沒有固定的食譜,一切都開放自由,什麼都有可能。」如同這十二位藝術家向他們的繪本前輩們學習並且獲得啟發,我們也能夠向這十二位藝術家學習請益,然而,我們終究還是需要開拓出自己的創作道路。碧翠絲.阿雷馬娜(Beatrice Alemagna)說:「我喜歡遊走在障壁之外,不去煩惱年齡限制或是時間限制,拋開精準的審美法則和舊有的傳統成規習俗……我總是從內在出發,讓內在那某個強烈且清晰有力地表達自我的東西來引領我創作。」
繪本是具備動感的獨特藝術形式,圖與文可以相互矛盾、顛覆和擴展,用反諷、詼諧,或是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誕生出無盡機緣來傳遞訊息和展現意義。當讀者在同一時間接收到圖、文傳遞出不同訊息,他們會在心裡組合出第三種現實——雍.卡拉森(Jon Klassen)曾經將其稱之為「中間點」(middle spot)——魅力於焉產生。對繪本創作者來說,保留讀者能夠共同參與的空間是必要的。如同陳志勇所說:「希望不必告訴讀者身在何方,就能邀他們走進門來。」
在創作過程中,文字和圖像經常同時進化,許多繪本創作者都提及敞開心胸、接受意外的重要性——就像外出散步,沒有特定目的地,但也不用擔心會迷路。艾娃.林斯特(Eva Lindström)認為:「作品本身和它的演變過程會觸發事件。我在作品發展的過程中看見多種選項;故事本身會給我建議。我聆聽這些建議,一個想法會牽引出另一個想法。」馬努葉爾.馬爾索(Manuel Marsol)相信:「創作過程中因為意外而產生的新鮮感,那是我們即便刻意為之也無法達到的。」
創意的宇宙無垠、機會無窮。我們看到愈來愈多自我指涉(self-referential)的繪本,這類書自身的物理特性(physicality)發揮了核心功能。蘇西.李(Suzy Lee)解釋:「有些時候,繪本的創作動機可能來自書籍的結構形式,而不只是文學性的主題。」無字書日益普及,介於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和傳統繪本之間的跨文類繪本也逐漸暢銷。
繪本具有一種用看似簡單的溝通力量,又準又直地命中讀者的心與靈,藉此來傳播普世情感或帶有挑戰性的主題。克里斯.霍頓(Chris Haughton)說:「你得簡化一切才能傳達出某些最根本的東西——這樣的想法深植我心。因此我總是盡力去蕪存菁,專注在故事裡最精粹的本質。」繪本的簡約藝術並非一蹴可幾,愈來愈多人可以從包括 Picturebook Makers 的部落格等資源,來了解創作者在幕後為讀者們雕琢故事的慢工細活。
本書收錄多位聲譽斐然的國際繪本創作名家,他們的傑出作品廣受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然而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的繪本如此特別?凱蒂.克羅瑟(Kitty Crowther)說:「幸運的是,我們並不知道原因。沒有任何的祕方。然而我相信誠實,我相信藝術。想要創作出美好的藝術,無論故事看起來多麼簡單,都必須去遠方尋找,去深處挖掘。」
本書的目標讀者包括出版從業人員、研習插畫的學生,以及對繪本懷抱熱情、對創作方法充滿好奇的人。希望這本書可以讓讀者有所收穫,如果你想知道更多,歡迎瀏覽 picturebookmakers.com。
導讀
顏銘新(本書譯者)
“Picturebooks, illustrations, stories. dPICTUS helps them travel.”
「繪本、插畫、故事。dPICTUS幫他們旅行。」——dPICTUS平台宗旨
■PART 1——關於dPICTUS
dPICTUS 是一個採取邀請制的繪本專業人士交流平台,所謂的專業人士包括出版人、插畫經紀、版權代理、編輯、美術總監、教師,當然還有作家和插畫家。主要的加入方式有兩種:首先是由其他會員邀請,其次是到 dPICTUS 網 頁(dpictus.com/invitationrequest)填表索取邀請函。目前的會員來自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其中包括了五十多個國家的七百多名專業出版人,創立至今十年多,已經變成一個真正的繪本知識和版權交流的「供——需」平台。
英國的麥卡倫兄弟(McCullen brothers)在參觀過義大利波隆那童書展後,「美麗的、創新的、有力的、多元的、感人的、勇於挑戰的」繪本令他們久久不能忘懷,因而在 2014 年創立 dPICTUS這個專業平台。哥哥山姆(Sam McCullen)也是一位「做繪本的人」,舉凡插畫、寫作、編輯和設計都有涉獵,弟弟雍(Jon McCullen)則是專精於平面和網頁的設計師。2016 年他們邀請比利時繪本作家凱蒂.克羅瑟(Kitty Crowther)加入管理團隊,2017 年再邀請瑞典資深出版人艾瑞克.提圖森(Erik Titusson)擔任 dPICTUS 顧問。
dPICTUS 最早經營的是深度介紹繪本的部落格「Picturebook Makers」(blog.picturebookmakers.com)。在《做繪本的人》出版時,這個部落格已經累積超過一百篇文章,其中還包括台灣知名圖文作家幾米的兩篇文章。除了核心團隊,dPICTUS 也邀請各國繪本專業人士擔任客座策展人,負責推薦和分析各自欣賞的繪本和繪本作家,以充實部落格內容。客座策展人同時也參與每年百本精彩繪本(100 Outstanding Picturebooks)的遴選工作。
作為一個交流平台,dPICTUS 帶給創作者和出版人的最大貢獻之一是從 2019 年開始舉辦的「未出版繪本展」(The Unpublished Picturebook Showcase, https://dpictus.com/unpublished)。很不幸,「未出版繪本展」和新冠肺炎在同一年開始,但幸運的是,這個線上展覽帶給世界各地的繪本創作和版權買賣的「供——需」雙方一個絕佳的交流機會。《做繪本的人》書中創作者之一的約翰娜.沙布勒(Johanna Schaible),便是在2019 年第一屆活動中嶄露頭角,獲得最多出版人的青睞和出書的機會。
此外,很開心來看到自台灣的創作者,六年來一直榜上有名,一共有十二位創作者上榜十七次,他們依照姓名筆畫順序,分別是王佩心(2022)、江坤森(筆名三木森,2020、2022), 吳致怡(2021)、陳盈安(2021)、陳品瑄(2024)、張梓鈞(2020、2021)、張筱琦(2019、2022)、游為淳(2021)、楊詠筑(2022)、詹士嘉(2024)、葉曼玲(2020、2022)以及潘心屏(202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