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版作者序
撰寫與研究這本書的過程,讓我學會了真正的謙卑。
身為美國人,在二〇一〇年以前,我從未踏上臺灣這片土地,也不會說中文。但當年抵達臺北後,我深深感受到臺灣人的溫暖、善意與慷慨──無論是廖家親人、祖父廖文毅的朋友與同事,或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都給予我極大的幫助。正是因為這些人的支持,我才能有機會理解、重建,並分享這段來自過去的故事。
距離我在臺北生活的那一年,已經過了十五年。這段期間,臺灣有了許多變化。讓我特別感到振奮的是,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轉型正義,學界也日益關注相關歷史的書寫與研究。來自受難者、自由鬥士,以及他們家屬的口述歷史,是我們理解過去的重要途徑。我也為現在愈來愈多臺灣人願意討論臺灣在世界中的角色,以及愈來愈多年輕人認同自己是「臺灣人」而感到欣慰。
我寫這本書,是希望能將我們家族的故事介紹給美國與世界各地的讀者。但我從不認為自己能講述臺灣完整的歷史。我無意代表臺灣人民,也無意代表我的家族,或我的祖父廖文毅。我所能訴說的,只是自己的故事。
即便如此,我仍希望這本書能成為對話的一部分──關於臺灣歷史、白色恐怖、正義,以及每個人如何為自己相信的事情奮鬥。在我旅居臺灣期間,曾幫助過我的每一位朋友,我都深懷感激,也期待不久後能再次踏上這片土地。
我祝福臺灣持續和平與民主,也希望全世界都能看見、理解,並珍惜這座美麗而珍貴的島嶼──臺灣。
廖美文(Kim Liao),二〇二五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