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暑期閱讀66折
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
5
1人評分我要評價

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

  • 定價:490
  • 優惠價:79387
  • 優惠期限:2025年08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沒有壞人,卻人人受傷?揭開家庭祕密後的修復之路──讀《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

    文/Emily Chan2025年07月09日

      《家鎖》作者譚蕙芸是一位屢獲殊榮的資深記者,亦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教師。多年來,她為社會弱勢發聲,報導過無數人生悲歡,然而這次,卻將筆鋒轉向最親近、也最難以言說的自身家庭。她以新聞工作者冷靜客觀的態度,重新翻查家族史,尋找見證人,打開封塵的物品,拼湊出被遺忘與隱藏的記憶 more
  • 【OKAPI編輯室選讀|7月編輯精選】真相攤在陽光下,改變才有可能發生

    文/#OKAPI 選書推薦2025年06月25日

    錯誤可以重新選擇嗎?失去的可以再找回來嗎?破碎後的重組可以迸發更多可能的機會嗎?唯有把真相攤在陽光下,改變才有可能發生,形成另一種更新。 廣島:發生在人類身上的故事(原爆80周年紀念,新新聞主義寫作先驅) 「1945年以來,讓世界免於核彈災難的,是對廣島浩劫的記憶。」  ── more
 

內容簡介

  一個移民而又回流的香港家庭
  一位長期關注弱勢的香港記者,揭開自家封印多年的傷痕之作


  真相是混濁的,家庭是愛恨糾纏的。在這個私密的世界裡若沒有愛,根本支撐不了這麼多年不離不棄的照顧,像一個不願放棄愛貓的移民者,我父母深信自己是最有能力照顧我哥的人。
  我檢視和家人的互動紀錄,通訊中浮現的情感細碎混雜,那個親情的牽絆是真實的,但那個高壓的窒息感也是無比真實。家庭這隻巨獸,對居於裡面的成員,往往同時滋養又同時傷害。——譚蕙芸

  在外人眼中,這是個模範的幸福家庭。⽗母擁有中產的經濟能⼒;⼦女於公開考試成績優異,堪稱「會考狀元」,優越的條件,⾜以讓他們在九七前移民加拿⼤。之後,作者輾轉返港讀書、就業,成為專業深受肯定的記者,也是頂尖大學新聞系的老師。

  然而在她心中,沒有一刻不為原生家庭的外在形象與內在的巨大差異而痛苦。哥哥在離港前已有情緒問題,到了加拿大,在各種文化衝擊及華人家庭面子重於一切的作風下,未能持續就醫。而家人沒有積極融入移民社會,在孤立的大屋中,彼此間充滿張力卻又沒有邊界的互動,累積成過度糾纏的病態結構。每回探親,作者都能明顯感覺家中狀況不斷在惡化,但父母卻選擇逃避;父親既驕傲於作者的專業表現,卻也要求她不能在報導中提到家裡的狀況與哥哥的病情。這是父親作為家中權威對小女兒所下的封口令。

  因為年紀也因為疫情,高齡父母再也無法照顧患病多年的中年兒子,努力維持的假象終究還是破碎了。二〇二〇年,當香港人因巨變而再度大量外移,作者逆勢而為,帶著老弱病患的三名家人回流返港。她要面對的,是雙人份的長照,一個被困了近三十年的精神病兄長,以及自身長久處於這個家庭中所累積的身心壓力與痛苦。

  本書是記者譚蕙芸對自身家庭深入的書寫與解剖,回溯了這個家庭曾錯過的種種,重建了那些佚失的過往以及她曾無法真正接近、認識的哥哥,也記錄了她如何在三年中,扭轉了這個家近三十年的困局。作者認為,家庭歷史的重建,其實很類似家庭中的轉型正義,當舊有價值或權威被淘汰,首先要做的,是要承認發生過什麼事情,讓受壓迫者與弱小者能公開講述他們的經歷。

  而文本獨有的生命力,也為家庭成員帶來了改變。作者為了撰寫本書,為了更理解哥哥的心靈世界,找藝術家解讀哥哥塵封多年的創作,卻因緣際會入選為二〇二五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參展作品。原來,在病情深處的創作,是哥哥說話的方式,哥哥終於可以向這個世界傳達出他的聲音。

名人推薦

  莊梅岩(劇作家);吳兆文教授、博士生Heather、 Ann(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蘇可祺(巴士媽媽小女兒);陳雅文(香港臨床心理學家)
  專文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譚蕙芸   Vivian Tam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講師,獨立記者。著有《天愈黑,星愈亮:反修例運動的人和事》、《文字欲:回應時代的特寫新聞》等書。
 
 

目錄

〔推薦序〕Can I give you a ride/life?    ⊙莊梅岩(劇作家)
〔推薦序〕在斷裂處織網的人——失散的隱喻與風暴的起點  ⊙吳兆文教授、博士生Heather、 Ann(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推薦序〕用心也用腦,與需要特殊照護的家人一起走向光明  ⊙蘇可祺(巴士媽媽小女兒)
〔推薦序〕從臨床心理的角度閱讀《家鎖》    ⊙陳雅文(香港臨床心理學家)
 
1.
2.童年
3.狀元
4.Breakdown
5.責任
6.移居
7.糾纏
8.陽光
9.祕密
10.下沉
11.密碼
12.浮沙
13.崩塌
14.內爆
15.認知
16.系統
17.重建
18.自立
19.解碼
20.異彩
後記
圖輯
 

推薦序

Can I give you a ride/life?
莊梅岩(劇作家)

 
  就像看一部驚慄小說,只是每一個人物都更真實、每一段剖白都更血淋淋。明明有些事件我已經聽過她的敍述,但再讀文字,還是看得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譚蕙芸以手術刀般的筆觸寫下這一切,刨丁解牛,骨肉、筋脈、心肝脾肺腎⋯⋯羅列在日光之下,細緻得令路人都能看懂致命的細節,我知道那種冷靜只是專業和抑制,要解剖原生家庭及其所牽連的人生的一切,她越過情緒的煉獄。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被照顧者,但未必每個人都會成為照顧者。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和譚蕙芸在「照顧者」這個話題上成為對方的聆聽者,讀著初稿的時候,我想起我們之間的黑色幽默:我曾經笑說每次遇到什麼困難,只要一想到她所面對的,就覺得自己十分幸運;她曾經笑說我的原生家庭在「愛的豬仔錢罌(撲滿)」有好多積蓄,讓我有力氣面對艱難時刻,她的原生家庭則礙於人物性格或表達方式,荷包羞澀,令她要四處找力量來支援。

  今天目睹她努力扛起照顧者的重擔之餘完成這本重要的著作,我感觸良多。

  在華人社會,要書寫原生家庭的不幸極不容易,稍一不慎,連吐槽都惹人反感。是什麼驅使譚蕙芸去衝破枷鎖?為什麼她寧願經歷情緒災難也要把事情解剖、整理和分析?讀到最後,我想起自己為照顧家人而日漸成熟的駕駛技術:我曾經很害怕開車,但自從母親生病要以輪椅代步,便硬著頭皮去學習如何駕馭那只巨鐵,當中所面對的焦慮和白眼不為人知。後來克服了恐懼,駕駛技術也提升了,我就特別喜歡載人回家,好像要make the best out of the bad situation一樣。我看譚蕙芸這部作品就有這種感受,如果能理解她的心地,這部書有give you a ride的善意在裡面;只是善意也有輕重之別,如果能明白她想從揭露自身的家庭不幸去展示如何預防和面對,這部書其實有give you a life的救人意志在裡面,是為人父母應該讀的書。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78721
  • 叢書系列:春山文藝
  • 規格:平裝 / 456頁 / 14.8 x 21 x 3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如果有誰能夠進入我們四人核心家庭的世界,那個她,曾是一隻母貓。
 
在我們加拿大偌大的獨立屋裡,一如其他從香港移民到彼邦的人會發現,居住空間忽然倍增,特別是車庫的閣樓,只要加建收納空間,可以把很多不急用的物件收藏。
 
我們移民已二十六年,每次把車子停泊好,舉目一望,可以看到一個木板造的箱子擱在屋頂下。箱子和販賣水果的紙盒大小一樣,前面有一道可上鎖的活門,門上打了幾個硬幣大的圓型小洞。箱子的造工粗糙,似乎只供單次使用,木板的表面留了原始木紋,沒有刷上漆油。
 
那是二十六年前的春天,這個家庭一家四口從香港飛往加拿大時,一起帶去機場的一只箱子,裡面載有一隻五歲的貓兒,活門的小孔,就是讓貓即使進入木箱,仍可有新鮮空氣供呼吸。貓身毛色奶白,耳朵臉孔腳爪及尾巴呈朱古力色,是一隻名種暹邏貓。
 
牠來到我們這個小康之家,並不是因為我們挑選名貓。只是因為我小時讀中學認識了一位同學,其親友的母貓生了三隻貓寶寶,我們收養了一隻,改了一個平凡的貓名字, Mimi。印象中我們抱貓離開時,只送了一個紅包表謝意,金額不高。
 
***
 
Mimi出生於那個讓很多香港人震驚的一九八九年。
 
六四事件之後,數以十萬計香港人,計畫移民到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地。我父母皆在香港政府任職公務員,兩人在接近六十歲之齡,以退休移民資格,帶著比我年長四歲的哥哥,離開香港。
 
那年頭,外遊並不如現今普遍,很多家庭都沒有長途旅行的經驗,打電話到海外仍是耗費極貴的IDD長途電話連線。那時我們全家無人曾踏足加拿大,卻全員連根拔起,一起移民到萬里外的陌生地方,過程充滿未知和不確定性。
 
數十年之後,香港迎來另一波移民潮。二〇一九反修例運動後引發的社會變化,亦令數以十萬計的港人赴英國、加拿大等地展開新生活。
 
新一波移民潮下,掀起了關於「移民了寵物怎麼辦」的爭議。有些人因為移民,把家裡一起生活的貓狗棄養,被責備為無情的主人。
 
但決意要把貓狗帶走的移民者,則耗費巨額開銷,甚至不忍寵物要被困於飛機內貨物倉庫,不惜坐私人飛機,再在落地後轉乘昂貴地面交通,這一切就是為了帶著寵物一起移民。

會員評價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2
5.0
|
2025/07/01
敘事緊湊、邏輯清晰且充滿細節與張力,欲罷不能地持續翻閱、思考並期待抽絲剝繭地看見因果,而答案並不在於疾病、忽視或是強勢,而是有毒的環境與結構培養出有毒的價值觀與關係。雖然分類是散文,但所使用的訪談、資料蒐集拼湊,更讓這本書像是社會議題+報導文學,從作者對自身家庭誠實面對的微觀,替讀者帶出那些不可戳破的家庭神話的宏觀事實。

我覺得《家鎖》最大的震撼之一是,當你身處一個講求自由、空間的環境時,原本的陋習、失衡卻更無以復加地被擴張,因為更容易被掩蓋也不會被發現,自然沒有機會戳破。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025滑書祭!電子書、有聲書9元起!我的瘋狂劇場!嗨讀嗨聽嗨學,知識派對熱映中!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楓葉社全書系
  • 尖端夏日漫博
  • 世茂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