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適合自己的,才是理想的
其實在這段期間,心中有很多和自我的對話與問答,一直在想要不要出第二本書;中間一直沒有新作品的原因,也是覺得自己能講的就是這些了,我好像,已經沒有辦法再幫助更多的人了。
但在每次的訪談與每次的休息中,我都覺得從生命中獲得到了很多的養分,包含了對生命、對錢、對感情,發現自己其實還有很多話想說,所以寫了第二本書,不意外,依然是理財。
以前真的只會很認真的存錢,我都說那是「暴力」存錢,直到自己生了場病之後才發現,生命好脆弱,賺來的錢如果在生命最後一刻沒有花完,我會覺得很可惜,甚至會很後悔;所以,我開始學習要怎麼樣「花錢」。
過往我只會存、不會花,會覺得存款數字越高越好。但在生病的當下,我腦中充滿了好多的後悔,「當時要是有吃某某餐廳、當時要是有去某某國家,或者是有怎麼樣的體驗」等等。在這本書中有很多我對於理財、對於錢的新想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已經遇到瓶頸的你。我希望讓你知道,你不孤單,我也依然在生命的這條路上迷惘著,我不敢說自己現在表達的就是最精確的答案,但我敢說的是,這是我體驗到現在,目前最滿意的回答。
同時也想要告訴你,你一定會對於自己的能力感到迷惘,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如別人,對於生命感到困惑、對於現在的生活方式感到不安;你不知道自己在這個年齡搭配上現在的成就是不是及格的,以及存款是不是夠用的。
我們被太多的社群媒體餵養太多的焦慮,時時刻刻都不斷放大著自己的不足,但我想要大聲的告訴你:「請你相信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相信是有力量的,不要懷疑自己與他人,時刻保持向前的動力,如果現在不知道要怎麼辦,踏出第一步就好了,即使走慢一點也沒關係,時間會帶著我們的,有多少錢在生活中或許很重要,可以增加人生很多選擇的權利,但我們一定要那麼多錢嗎?其實不一定。希望我們可以慢慢地探索,慢慢地卸下的不安,讓這本書帶領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記得,你沒有落後、你沒有領先,「在命運為你安排的時區裡,一切都會準時」。
李勛
推薦序
正確觀念和長期紀律建立的理想生活
大俠武林
感恩李勛邀請我替他的新書寫序,十分榮幸,也倍感親切。
我跟他見過幾次面,第一次見面覺得他好高,後來又覺得他臉好小。吃過好幾次飯之後,確定他是個 I 人,內斂含蓄、安靜理性。最有趣的一次,是在今年尾牙的場合上,我拉起他的手在舞台上大跳舞,結果讓他當場社會性死亡,尷尬得要命。而這段影片如今還不時被演算法推送出來,每次看到都忍不住笑出來。
我和李勛的私下交流,其實不算多,但每次都是在關鍵時刻。例如,去年八月市場劇烈震盪、大跌恐慌時,我們彼此提醒:「該把握機會,大買特買!」到了今年四月,川普宣布關稅政策引發市場恐慌,我們又再一次互相叮嚀:「進場的機會來了,要買!」
翻閱這幾年的訊息記錄,我們也常在市場過熱時提醒對方:「該按照水位調節了,該抽回部分現金了。」就這樣,我們靠著彼此的紀律與理性,在市場水位過熱時果斷調節,在位階過低、情緒恐慌時勇敢佈局,從不被高檔氣氛鼓動進場。
這些年,我看著李勛用紀律累積出漂亮的報酬,穩穩地買下房產,也終於推出這本新書,內心很是開心。其實投資的關鍵說穿了就是兩句話:眾人歡樂水位過熱做調節,眾人恐慌水位過冷要佈局。只要能堅守紀律、不被情緒帶著跑,長期累積下來的成果,絕對不會辜負你。
我們幾年來的互動,都是這麼直白也這麼務實。還記得好幾年前,我們曾要錄製一集談債券的節目,當下我就直接跟他講「債券?先別」,幸好當年的小資族李勛也沒有一股腦重壓債券,否則現在可能離買房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大俠想說,小資族最該做的不是資產配置,而是資產衝刺。在還沒累積到一定本金前,不該讓投資組合淪為通膨的犧牲品。
總之,我和李勛這些年來的直率互動與互相提醒,早已奠定了我們今日的友誼與默契,因為我們從不說那些不著邊際的空話,都是務實落地、身體力行的交流。
如今,他的新書即將問世,我相信他的文字與經驗,必定能幫助更多人建立起理財的正確觀念與長期紀律。誠摯地推薦給所有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