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漫博
用化學讀懂世界:從身邊的日常運作,到世界的起源都可以用化學來解答!

用化學讀懂世界:從身邊的日常運作,到世界的起源都可以用化學來解答!

化学で世界はすべて読み解ける 人類史、生命、暮らしのしくみ

  • 定價:400
  • 優惠價:79316
  • 優惠期限:2025年07月12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從起床到就寢,你會接觸到多少物質呢?

  早上起床,拿起「玻璃杯」喝一口「水」,
  用「火」烹飪的早餐裝在「陶瓷碗」中,
  穿上「合成纖維」製成的衣服,
  坐上以「汽油」為燃料的交通工具,
  準備前往由「混凝土」建造的辦公地點。
  你有沒有注意到,到目前為止,
  已經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物質和材料。

  只要你仔細觀察,
  就可以發現我們的生活全都由化學所組成!
  「化學」構成了我們食衣住行的基礎,
  就讓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質與材料開始,
  從化學的角度,重新讀懂世界、讀懂歷史,
  以及讀懂日常生活的運作機制吧!

  就讓我們來一場博大精深的化學之旅吧!

本書特色

  ★來一場生活中的化學課:
  化學沒有你想像得那麼難!從日常生活中的各式物品,循序漸進理解化學物質及它的運作方式,輕鬆了解日常背後的化學運作機制。

  ★從化學的角度重新解讀世界:
  這些化學物質、化學運作機制是怎麼被發現?又是怎麼運用到生活之中,變成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用品?書中除了化學機制,也將帶你看看這些物質的歷史、相關發明以及對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左卷健男


  東京大學兼任講師,前法政大學生命科學部環境應用化學科教授。《理科探險》總編輯,專長為科普教育、科學溝通。

  出生於1949年,千葉大學教育部主修理科(物理化學研究室),畢業後在東京學藝大學研究所教育學研究科修讀理科教育。曾任中學校理科教科書(新科學)編輯委員。在大學執教,同時也擔任理科教室或演講的講師。

  主要著作有《世界史是化學寫成的》(究竟出版)、《有趣到睡不著的化學》(快樂文化出版)、《瞄過一眼就忘不了的化學》(野人出版)、《学校に入り込むニセ科学》(暫譯:跑進學校的偽科學,在日本由平凡社出版)、《中学生にもわかる化学史》(暫譯:中學生也懂的化學史,在日本由筑摩書房出版)等。

譯者簡介

張資敏


  政大日本研究學程碩士畢,現於歐洲的能源產業公司工作,也持續進行中日中翻譯。主要翻譯科普書籍、遊戲劇本,也接稿撰寫評論。著有《宅經濟誕生秘話:日本漫畫產業告訴我的事》一書,譯作有《日常小疑問大解密》、《被中國拘禁的2279日》、《鴿子為什麼要邊走邊搖頭?》、《趣味宇宙》、《食品的科學》、《生活中的毒物科學》等。興趣是寫作、旅遊、閱讀。

  部落格:noteseverything.com
  聯絡信箱:min.tzu.or@gmail.com
 
 

目錄

前言 給讀者的話

第1章|水|你是不是認為「冰是攝氏0度」呢?
●水是什麼顏色?
●地球上的「淡水」佔了多少比例?
●你是不是認為「冰是攝氏0度」呢?
●從沸騰水裡冒出的泡泡的真身是什麼?
●水蒸氣可以用火柴點燃!?
●冰為什麼會浮在水上?
●什麼東西都能溶於水中嗎?
●男性和女性,誰的體內水分比較多?
●危險的化學物質「DHMO」是什麼!?

第2章|水與衛生|古代羅馬人對泡澡的熱愛,比熱水還熱烈!?
●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洗澡的?
●古代羅馬人對泡澡的熱愛,比熱水還熱烈!?
●為什麼歐洲人不洗澡了?
●凡爾賽宮裡沒有廁所!?
●穿高跟鞋背後的可怕真相是什麼?
●找出霍亂的原因了!天才醫師提出了什麼厲害假設?
●「傳染病」使得上下水道開始發展?
●東京或大阪的水為什麼變好喝了?

第3章|火|「大氣」和「空氣」有什麼不同?
●「大氣」和「空氣」有什麼不同?
●地表附近跟富士山上的「空氣成分比」相同嗎?
●空氣中有名為「懶人」的空氣成分!?
●要是把空氣逐漸放大的話,會看見什麼景象呢?
●為什麼只有人類擁有「生火技術」呢?
●人類最初學會的化學變化?
●燃燒的物質是由灰跟「燃素」所形成的!?
●發現氧的是誰?
●近代化學之父拉瓦節命名了氧氣?
●「燃燒三要素」是什麼?

第4章|金屬|小魚裡沒有含鈣!?
●鈣是什麼顏色?
●小魚裡沒有含鈣?!
●金屬究竟是怎樣的東西?
●到了令和時代(現今)也還是「鐵器時代」!?
●人類是怎麼從石器時代過渡到青銅器時代的?
●製鐵是從什麼時代開始?
●出現在《魔法公主》裡的吹踏鞴是什麼?
●生產鐵使森林消失了!?
●為什麼鐵可以大量生產了呢?
●人類的夢想,「不生鏽的鐵」是如何誕生的?

第5章|陶瓷|燃燒黏土後,為什麼會變成堅硬的土器呢?
●「陶瓷」是什麼?
●繩文土器是日本最早的陶瓷!?
●燒製黏土後,為什麼會成為硬土器?
●繩文人會煮鮭魚、鱒魚類的食物!?
●似知而不知!陶與瓷的差別是?
●少年韋奇伍德嘗試做出了化學陶器?
●從菜刀到人體內,這些地方都有精密陶瓷(Fine Ceramics)!?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毀滅,是磚塊造成的!?
●混凝土凝固不是因為水分蒸發!?
●「波特蘭水泥」名字的由來?

第6章|玻璃|克麗奧佩脫拉也欣賞玻璃珠?
●從起床到入睡為止,一天會遇到玻璃多少次呢?
●不只是透明!玻璃的重要性質是?
●克麗奧佩脫拉也欣賞玻璃珠?
●玻璃窗是哪個國家開始使用的?
●華麗的彩繪玻璃,但當中的紅色玻璃卻不好製造?
●平板玻璃的發明使窗戶變大?
●玻璃帷幕建築誕生於世界博覽會?

第7章|炸藥|家用瓦斯爐的瓦斯為什麼會臭?
●無色無味!恐怖的一氧化碳是什麼?
●家用瓦斯爐的瓦斯為什麼會臭?
●火藥是什麼時候傳來日本的?
●煙火為何可以美麗地盛開?
●既能爆炸也能保命的硝化甘油?
●改變歷史的大發明「矽藻土炸藥(Dynamite)」是如何誕生的?
●諾貝爾發明高性能炸藥的意外理由是什麼?

第8章|染料|眼影及口紅這些化妝品,是在哪裡誕生的?
●為什麼衣服可以有許多不同顏色?
●只有有錢人才能穿的「骨螺紫染」是什麼顏色?
●真的是十八歲少年發明了最初的合成染料?
●為何即使顏色漂亮,也無法變成染料?
●德國化學工業發展繁榮的理由是什麼?
●眼影及口紅這些化妝品,是在哪裡誕生的?

第9章|醫藥品|使用過多抗生素後,無論什麼抗生素都沒效,是真的嗎?
●世界首位製作出化學治療藥物的是日本人!?
●梅毒「會讓鼻子掉落」?
●全世界都害怕的「水銀浴」可以治療梅毒?
●以前的人是怎麼發現藥的?
●戲劇《仁者俠醫》裡登場的盤尼西林,製造法令人驚訝?
●使用過多抗生素後,無論什麼抗生素都沒效,是真的嗎?

第10章|農藥|化學肥料養活了全世界八十億人的命?
●化學肥料養活了全世界八十億人的命?
●為了擊退葡萄小偷,使農藥誕生!?
●碰了就倒下!奇蹟的殺蟲劑「滴滴涕(DDT)」是什麼?
●美國打贏戰爭是託了DDT的福?
●戰爭結束後,美軍在日本人頭上灑的白粉是什麼……?
●對害死一休和尚的「瘧疾」也有效?
●農藥造成的「寂靜的春天」。冬天結束了,春天也不來?
●停止使用DDT真的好嗎?
●「夢幻物質」?「死亡物質」?

第11章|合成纖維|為什麼絲襪的線那麼細,卻很強韌?
●為什麼人類學會穿衣服了?
●日常生活使用的布是怎樣做出來的?
●巨大分子「高分子」是什麼?
●單體相連的方式有所不同!?
●「合成橡膠」是怎樣製造出來的?
●為什麼絲襪的線那麼細,卻很強韌?
●尼龍絲襪誕生!五百萬雙四天內就賣光?
●尼龍的成功重挫日本的蠶絲業?

第12章|塑膠|紙尿布的吸收力為什麼這麼厲害?
●首先,什麼是「塑膠」?
●有遇熱變軟的塑膠,也有遇熱變硬的塑膠?
●塑膠誕生的背後有著撞球懸賞!?
●是誰發明了合成塑膠?
●世界四大塑膠是哪些?
●塑膠袋跟塑膠容器哪種是施加壓力製成?
●紙尿布的吸收力為什麼那麼厲害?
●現在塑膠也能回歸塵土了!?

第13章|石油|石油、汽油、煤油、柴油、重油……差別在哪?
●人類使用的能量來源是如何變遷的?
●石油、汽油、煤油、柴油、重油……差別在哪?
●從石炭到石油,能源為什麼一直轉變?
●石油原本是生物的屍體!?
●一石油桶是多少公升?
●石油還可以再用幾年?
●你覺得「溫室氣體是壞東西」嗎?

謝辭
作者介紹
 

前言

給讀者的話


  大家對學校的化學課有什麼印象呢? 在日本,高中理科課選修化學的人跟選生物的人都很多,但因為化學需要理論跟計算,又有許多化學式和物質的性質、反應需要背誦,應該也有很多人提不起興趣吧。因為授課內容不太容易產生真實感,所以學習的時候不會有「我懂了!」的心情,還會覺得跟生活或人生沒什麼關係,離開學校這些知識就沒有用了……像這樣的原因或許還有很多。

  那麼化學到底是怎樣的學問呢?

  一言以蔽之,化學就是研究物質的學問。

  例如,杯子有玻璃製、紙製、金屬製等許多種類,如果把焦點放在製造杯子的材料,則這個材料就稱為「物質」。

  也就是說,「物質就是物品的材料」。

  化學是一種關注材料「由什麼所形成(由什麼物質構成)」的學問。

  物質又可以稱為「化學物質」。說到化學物質,或許有人會抱持著可怕的印象。

  但是化學物質是形成所有東西的源頭,不僅是我們人類本身,還有周遭的空氣、水、食物、衣服、建築物、土、岩石等,所有物體都是由物質構成。

  而物質又有什麼樣的性質呢?物質中的「原子‧分子」等成分,又是怎麼樣結合在一起的呢?研究這些問題的學問也是化學。

  構成物質的原子結合方式一旦改變,就會誕生出跟過去不同的新物質,這就是化學變化。化學變化就是「出現了新的物質」,也就是「讓物質發生了變化」。

  我們就來看看生活周遭的廚房吧。

  那裡當然有水和空氣,還有米或蔬菜、魚、肉等食品,還有鹽或砂糖等調味料,水龍頭、鍋子或菜刀、湯匙等金屬,容器及杯子等陶瓷器或玻璃、塑膠類,還有天然氣瓦斯或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等燃料。這些都是化學物質。而物質全都是由「元素」組成的。元素的本體就是「原子」。

  這些物質到底有著怎樣的性質呢?

  如果燃燒瓦斯,烹煮或燒烤食品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

  像這樣一一思考身邊的物質,是不是就能對物質漸漸產生興趣跟關心呢?

  本書是將2022年春天NHK文化中心青山教室所舉辦的「改變歷史與生活的化學」講座內容(也夾雜化學上的新發現如何改變生活、還有化學家小故事等)作為基礎所寫成。

  本書是以拙作《世界史是化學寫成的:從玻璃到手機,從肥料到炸藥,保證有趣的化學入門》(日本由鑽石社出版,台灣由究竟出版)為主要參考文獻,但將該書的內容大幅編修過並重新編成。

  我希望透過本書能帶領讀者關注這些化學發現、小故事、與歷史的關聯性、與生活的關係,並且引發人們對化學的興趣與關心。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4201025
  • 叢書系列:知的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6 x 22.5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水是什麼顏色?

一般認為地球表面有七○%是水,因為充滿大量的水,所以地球又被稱為「水的行星」。

水的顏色很淺且透明無色。透明無色是因為太陽光會全部穿透水的關係。

雖然陽光乍看之下是白色,但其實是由彩虹的七種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所混合而成。在美國或英國不會說彩虹有靛色,所以彩虹顏色就是六種,每個國家的彩虹顏色說法會有些許不同。而這些顏色中,紅光會稍微被水吸收,如果水不深的話,這個影響就非常小,所以看起來水還是透明無色的。

但水一旦變深,紅光就會被水吸收,剩下的光合起來就會變成藍色,繼續進入水中。所以說,像海這麼深的水體,就會只剩下藍色的光沒被海水吸收,並且又因為碰到海水中的物質(垃圾或是浮游生物之類)而發生散射並傳入我們的眼中。所以我們看到的海就會是藍色的。

▉危險的化學物質「DHMO」是什麼!?

過去美國的一個學生曾提倡禁用「dihydrogen monoxide(以下稱為DHMO)」這種化學物質,並發起連署活動。

「DHMO無色、無臭、無味,而且每年都殺死了數不盡的人類。幾乎所有人的死因都是偶然吸入DHMO而引起的,即使只碰到固體,也會引發激烈的皮膚問題。

DHMO是酸雨的主要成分,也是溫室效應的原因。

今天在美國幾乎所有的河流跟湖泊、蓄水池都能發現DHMO的蹤跡,不僅如此,DHMO污染還遍及全世界。甚至連南極的冰層都能發現。

美國政府竟然拒絕禁用這種物質的製造、擴散,但現在還為時不晚!為了防止污染擴大,現在就應該開始行動。」

聽說許多人都參加了連署。

那麼DHMO究竟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一氧化二氫,用化學式來表達就是H2O,也就是水。

發起連署活動的學生,其目的是想主張「民眾擁有的知識就是這種程度而已,科學教育應該更加落實」,不說水而是稱之為一氧化二氫,這個乍看之下很可怕的名詞就能讓許多人上當,他想藉此敲響警鐘。

確實有很多人溺死,水也是酸雨的主要成分,水蒸氣在大氣中時也是影響最大的溫室氣體。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商業新視野:洞悉商機,提升核心競爭力,一手掌握每月最新商業趨勢!_1月新上檔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積木全書系(止)
  • 三采暑期童書展
  • 博碩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