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本書
3種關係 × 30種情境
用90種溫柔的治療處方
陪伴孩子走出語言傷害的陰影,
找回平靜、自信與成長的力量。
有些話語就像良藥,能撫慰心靈;
而有些話,卻如同毒藥,在身心深處留下難以抹去的傷痕。
像是:「你真的很討人厭」、「你怎麼表現得這麼差?」「都是你害的!」
這些帶著攻擊性的語句,不僅會吞噬一個人的勇氣,更會擊潰自信,
讓人逐漸失去原本善良純真的心,變得怯懦、封閉,甚至迷失自己。
然而,除了那些帶來傷害的話語,
也有一些話能讓人在傷心難過時感到溫暖;
在失落沮喪時,帶來微笑,重新點燃內心的勇氣與希望。
每天,我們透過言語與他人交流,孩子也一樣:在學校與老師、同學互動;在家中與家人相處。這些對話中既有鼓勵和讚美,也會出現帶來壓力或傷害的話語——父母因期望孩子學業進步或手足和睦,有時會責罵、灌輸內疚感;學校裡,老師和同儕也可能用無形的言語傷害孩子。
這些負面言語會讓孩子感到恐懼、無法澄清誤解,也不敢表達自己,從而產生內疚和自尊受損。有些孩子甚至會模仿並傷害他人。這已超越個人層面,成為社會問題:小學生之間的霸凌與言語暴力頻傳,甚至造成遺憾事件。
本書作者是一位長期在校園中陪伴孩子的教師,他深信:「言語也能成為治療的良藥。」他希望孩子們能遠離傷人的言語,多接觸正向、有益身心的鼓勵與關懷,健康成長。因為身體的傷口會隨時間癒合,但言語帶來的心理創傷,往往更深、更難痊癒,甚至影響孩子的自信心與人際關係。
本書從「朋友」、「老師」、「家人」三個面向出發,列舉出 30 種常見的傷人語境,並搭配具療癒力的「治療處方」,幫助孩子學會轉化言語暴力,建立更健康的表達方式,預防歧視與言語傷害。希望孩子們能敞開心胸、勇敢表達,擁有更燦爛的笑容與更堅強的心靈。
本書特色
1.獲獎無數的作家著作:作者曾榮獲全南日報新春文藝獎、啟明文化獎和眼高兒童文學獎,並獲得了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ARCO)的文學創作基金。
2.三種關係的語言傷害分類:針對「朋友、老師、家長」三大關係對象進行分類,從不同角度理解孩子所面臨的語言壓力與情緒困擾。
3.三層解讀與自我療癒引導:生動的情境插圖,並利用三層次的解讀方式,幫助孩子辨識、理解並轉化「傷人的話」,同時寫下自己的感受與轉念後的心境,釋放負面情緒,達到自我療癒的效果。
4.涵蓋90種生活情境,實用性高:針對三大關係對象,設計了30種生活情境,共90則實例,涵蓋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各種語言傷害。不僅具高度的實用性,還能建立情緒防護機制,提升心理韌性與自我保護能力。
專家推薦
「如果在我小時候,就有人教我如何好好說話,說正向的話語,那不知道該有多好?現在,這本好書正能幫助孩子學會正確表達;並在受到他人言語傷害時,自我修復。大人小孩一同透過本書共讀共學,更是再好不過了!」—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學習說出更有溫度的話,創造人與人之間更美好的連結,幫助孩子養成更正向光明的人格。」 —羅寶鴻|親職教育專家
學習領域:社會
議題教育:品格
適讀年齡:8歲以上可自行閱讀,附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