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本小書的起源如下:幾個月前,美國一些傑出的硬金屬貨幣(Hard Money)支持者向作者建議,要為大眾閱讀──也可能是為了政治競選目的──準備一本小冊子或短文,其中應該簡明扼要地介紹和闡述貨幣和貨幣制度的基本原理,並從最簡單的ABC進行說明。
這樣的作品是必要的,而且現有的大量演講和文章雖然已經發表過這些主題,但並不完全符合當前的需求,這一點我們必須承認;然而,如何讓這些經常被討論且普遍認為枯燥抽象的主題,具備足夠的新鮮感,好讓那些不喜歡嚴謹推理和調查的人既被吸引又容易看懂,這就不是一件容易得到肯定的事。
最後,有個古老的作法──以寓言、寓意這種以故事作為傳授知識的媒介這個主意,浮現於腦海;並且,作者根據這一建議,想像出一個偏遠的島嶼社會,在這裡,從與野蠻狀態僅一步之遙的條件出發,逐漸崛起至高度文明,追溯了交換的工具和機制的進步、使用和濫用——通過以物易物、貨幣和貨幣流通——並且兼採了實際上實施並記錄了不少當下最流行的財政建議和理論的應用效果。而在執行這一計劃時,讀者得以通過本書參考伴隨文本的注釋,就不會忽略各種關於交換、貨幣或貨幣流通的荒謬觀念,在某個地方和某個時候,都曾在實際歷史或經驗中找到其確切的對應。
如果需要對本書設計說明的目標人群或他們遵循這種說明的閱讀過程道歉,作者認為他在傑出的作家傑弗利.克雷昂(Geoffrey Crayon,美國名作家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iving〕的筆名之一)先生的著作中找到了好理由;這位仁兄在其《旅行者的故事》(Tales of a Traveler)一書的引言中,愉快地闡述了恰當使用故事作為傳遞訊息手段的特殊優勢,「我並不贊成那些毫無遮掩的故事,它們的道德寓意就寫在表面上,直視著讀者;相反,我經常將我的道德寓意藏起來,盡可能地用甜言蜜語和香料加以掩飾;這樣一來,當單純的讀者張大嘴巴聆聽鬼故事或愛情故事時,我可以將一顆富含道德的藥丸偷偷塞進他的喉嚨,而他對這種欺騙將渾然不覺。」
至於作者是否能在本書成功說服他的同胞們——那些對常規貨幣藥方感到厭惡的人——毫不皺眉地吞下同樣的糖衣藥劑,仍有待觀察。
1876年1月,於康州,諾維奇(Norw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