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漫博
陽明學十講

陽明學十講

  • 定價:420
  • 優惠價:79331
  • 優惠期限:2025年08月05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學者。書中以陽明先生的生平、遭遇、思想、功業為主軸,逐層深入講析,展現出陽明學的真髓。

  陽明學最重要的貢獻,是突破程朱理學「格物致知」的外求路線,轉而強調內在的道德直覺,認為「良知」人人都有,不假外求,並且強調知識應走入平民,匹夫匹婦也有獨立思考與創造的能力,與西方的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等不謀而合。陽明學為已有數百年歷史的理學開展一條嶄新的視野,也為流傳上千年的儒家哲學注入全新又有活力的血液,影響至今不輟。

  《陽明學十講》是一本以自然樸實的語言,化煩瑣為簡約,平易近人的大眾哲學讀物。透過本書,陽明學不再只是一種歷史概念,而是能啟發指引現代人內省與實踐的生活智慧。

  閱讀經典不是回到過去,而是為了走向未來。
  《陽明學十講》是周志文老師研究王陽明的功力結晶。學養深厚自不待言,智慧的觀察與分析,亦時時浮現。讀者會從他的敘述中,感受到王陽明既倔強又勤思好學,既智慧又幽默,既平實又充滿理想主義的人格魅力。──楊渡
 
  在這麼游移、矛盾的世代,人的頭頂上更須要一點光,光照之下,人得以看清四周,也看清自己,光也帶來智慧,為我們解決一些不見得那麼切身,但絕對是生命最根本的問題。
  閱讀王陽明,就是為自己帶來那一點光吧。──周志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周志文


  一九四二年生,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臺灣大學碩士、博士。
  曾任中學教師,報社主筆,淡江、臺大教授,現已退休。

  著作有:《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汲泉室論學集》、《論語講析》、《孟子講析》、《一本與萬殊》等,文學著作有:《日昇之城》、《三個貝多芬》、《冷熱》、《布拉格黃金》、《時光倒影》、《同學少年》、《記憶之塔》、《家族合照》、《黑暗咖啡廳的故事》、《有的記得,有的忘了》、《記事與隨想》等。
 

目錄

【序】
閱讀經典,面向未來/楊渡

自序

第一講
一、為何講陽明學?
二、從孔子與儒家講起
三、經的流變
四、儒學歷史上發生的問題

第二講
一、唐、宋的儒學
二、《四書》與朱子的貢獻
三、朱學的困境
四、陽明的出現

第三講
一、南、贛亂事
二、宸濠之變
三、丁憂下的陽明
四、思、田的變亂與初到廣西

第四講
一、廣西亂平
二、死亡之旅
三、軍功與建設
四、死後的爭議

第五講
一、陽明對朱子格物說的體驗
二、「格竹子」的故事
三、良知與致良知
四、知行合一

第六講    
一、心即理
二、「滿街人都是聖人」
三、關於《大學》的爭議
四、《朱子晚年定論》

第七講    
一、「然吾之心與晦庵之心未嘗異也」
二、「四有」「四無」
三、王學分派
四、浙中王門

第八講
一、江右王門與「戒慎恐懼」
二、「正學」「歸寂」與「靜中恍見端倪」
三、泰州學派的「萬物一體」
四、「何獨於人而異之」

第九講
一、「道理不行,聞見不立」
二、陽明的高邁處
三、陽明死後的爭議與平反
四、清以後的陽明學發展
        
第十講
一、韓、日陽明學的消長
二、日本陽明學的發展與現況
三、重新檢視陽明學
四、結論

後記

聯文版《陽明學十講》後記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236962
  • 叢書系列:聯合文叢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1.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一、為何講陽明學?
 
首先要解釋一下,為什麼要講這個題目。
 
講題是「陽明學十講」,陽明是誰,我想大家都知道。陽明就是明代的思想家王陽明,明代有很多思想家,為什麼要講他?還有,如果要講思想家,中國自孔子以來,有成百上千的思想家,不講別的,只講王陽明,是什麼緣故?
 
當然,中國兩三千年來有許多了不起的思想與思想家,都有人研究,也都會有人講的,我只能講我比較熟悉的部分。我認真的讀過不少有關王陽明的書,對他的想法與作為,有點體會,有點看法。簡單說,我自己覺得對王陽明的了解比對別的思想家多一些,所以在介紹中國思想家裡面,我選擇了王陽明,這是個人的緣故。
 
其次是歷史的原因,陽明在歷史上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我想研究明代思想的人都必定會讀《明儒學案》這本書,《明儒學案》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學者黃宗羲寫的。黃宗羲(1610-1695),號梨洲,是浙江餘姚人,算起來他是王陽明的小同鄉。
 
黃宗羲是明清之際重要的學者,他除了《明儒學案》之外還有《宋元學案》,這兩部書是後代研究宋、元、明學術思想史不可缺的材料(《宋元學案》他沒寫完,是由他後學全祖望等人續成)。他還有《明夷待訪錄》代表他的政治思想,在中國政治史上也很重要。尤其重要的,是由他領軍,在他學生後輩如萬斯大(1633-1683)、萬斯同(1638-1702)、同鄉後代全祖望(1705-1755)等人努力之下,在清代學術史上開啟了「浙東史學」一派,對後世史學與學術史的研究有很大的開拓作用與影響。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彷彿若有光★2025說書大會|說書·評書·經典導讀有聲書66元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積木全書系(止)
  • 三采暑期童書展
  • 博碩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