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軸心時代:人類偉大思想傳統的開端

軸心時代:人類偉大思想傳統的開端

  • 定價:588
  • 優惠價:8751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軸心時代”是人類歷史上光耀千古的時代,是人類偉大思想傳統的發端,也是人類精神給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這個時代誕生了四大文明——中國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臘的哲學理性主義得以形成。“軸心時代”是真正群星璀璨的時代,是人類偉大精神導師集體亮相的時代——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和猶太先知們,共同塑造了此後2000多年人類的心靈,實現了人類文明的“突破”和人性的整體飛躍。

面對史無前例的暴力,軸心時代的賢哲們認識到古老部落宗族倫理的局限,將關切擴展至所有造物,發現了可以將自我提升到超越個體和世界的內在根源,開始用理智、道德的方式面對世界。他們不約而同地發現了相同的“金規則”,即推己及人、關愛眾生。孔子教導弟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印度教推崇守貞專奉,佛陀說“是故為自愛,勿以傷害他”,《聖經》中的首要誡命之一“愛人如己”,古希臘悲劇對同情和憐憫之心的呼喚,都是金規則的體現。人類形成了某種“深刻的互相理解”,“邁出走向普遍性的步伐”,這不是歷史的巧合,而是“人性的唯一本源的表現”。

本書按時間順序追尋四個軸心民族的發展歷程,以及這些突破性洞見如何醞釀、生根、發展、輝煌,並最終在西元前3世紀末期漸次逝去。歷史上,我們從未超越軸心時代的洞見,當歷經精神和社會危機之時,往往回溯軸心思想以尋求引導。軸心時代的賢哲們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生髮出的一致見解,昭示了人類共同的精神追求。面對當代紛繁複雜的問題,我們亦有必要回溯軸心精神,訴諸人性的共同本源,尋求更深刻的相互理解。
 
 

作者介紹

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1944— )

英國當代最負盛名的文化、宗教學者之一,主張進行跨宗教對話,尋求不同宗教傳統中的共性,現擔任聯合國“文明聯盟”大使;2008年獲佛蘭克林•羅斯福四大自由獎章(Franklin D. Roosevelt Four Freedoms Medal),2013年獲英國國家學術院納伊夫•魯贊跨文化理解獎(Nayef Al-Rodhan Prize for Transcultural Understanding),2015年被授予大英帝國官佐勳章(OBE)。

她的著作被翻譯成45種語言,暢銷全球,本書之外,另有作品《神的歷史》《耶路撒冷》《血田》《以神之名》《神話簡史》和《佛陀》等。

譯者簡介

孫豔燕

哲學博士,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員。著有《世俗化與當代英國基督宗教》(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譯著除合譯《軸心時代》外,另有《劍橋基督教史》第9卷([英]休•麥克勞德編,合譯,待出)。

白彥兵

曾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

 
 

目錄

推薦序 人類偉大宗教傳統的開端
前 言 人類精神的重大突破
 
【第一部分:醞釀】

第一章:軸心民族(約西元前1600年—前900年)
一、雅利安文明
二、雅利安人的遷徙
三、中國早期文明
四、以色列的歷史與神話
 
第二章:宗教儀式(約西元前900年—前800年)
一、古希臘文明
二、以色列和猶大王國
三、周朝的儀禮
四、印度儀式革新
 
【第二部分:開端】

第三章:神性的放棄(約西元前800年—前700年)
一、以色列和猶大王國的宗教轉型
二、希臘的獨特文化
三、中國春秋時代禮儀的發展
四、印度的精神追求
 
第四章:心性的探索(約西元前700年—前600年)
一、印度吠陀宗教起源
二、希臘祭儀的變革
三、中國“禮”的規範
四、猶太教的興起
 
【第三部分:輝煌】

第五章:心性的修煉(約西元前600年—前530年)
一、以色列人的流亡與新的倫理革命
二、希臘城邦危機
三、印度靈性探索
四、中國禮崩樂壞
 
第六章:悲憫天下(約西元前530年—前450年)
一、孔子的思想世界
二、“以賽亞第二”與“耶和華的僕人”
三、希臘政治變革以及哲學與悲劇
四、大雄與耆那教
 
第七章:關愛眾人(約西元前450年—前398年)
一、尼希米與以斯拉
二、蘇格拉底時代
三、墨子“兼愛”學說
四、佛陀思想
 
第八章:萬物一體(約西元前400年—前300年)
一、莊子與孟子
二、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
三、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第四部分:落幕】

第九章:帝國的思想407(約西元前300年—前220年)
一、諸子百家
二、希臘化時代
三、阿育王支持佛法與印度宗教的轉變
 
第十章:前行之路
一、秦亡漢興與獨尊儒術
二、孔雀王朝瓦解之後的印度宗教
三、猶太軸心時代的碩果
四、宗教就是“金規則”
 
注釋
術語
譯後記
 
 

前言
人類精神的重大突破
 
也許每一世代的人們都相信,歷史已到了一個轉捩點,但是我們當下遇到的問題似乎特別難以解決,未來愈發不可預見。我們所面臨的許多困境背後隱藏著更深刻的精神危機。在20世紀當中,我們目睹暴力以空前的規模爆發。令人悲痛的是,我們彼此傷害的才能已然可與人類非凡的經濟和科學進步相媲美。我們似乎缺乏將侵害控制在安全和適度範圍之內的智慧。最早的兩枚原子彈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爆炸,在人類現代文明輝煌成就的中心展現出恐怖的自我毀滅。由於我們不再將地球尊為神聖,而僅將其視為一種“資源”,人類面臨著環境災難的危險。除非發生某種能與人類的科技發展相並行的精神變革,否則我們將不太可能拯救這個星球。純粹理性的教育無濟於事。直到付出代價我們才發現,一所傑出的大學可與集中營比鄰而居。奧斯維辛、盧旺達、波士尼亞,以及紐約世貿中心的垮塌,無一不是現實真諦陰鬱的顯露。這些揭示出,當每個人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種認知喪失之後將會發生什麼。

人們認為,宗教是可以幫助我們培養這種態度的,但它卻似乎往往投射出我們這個時代的暴力和絕望。幾乎每天,我們都能看到由宗教而引發的恐怖主義、仇恨和褊狹。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傳統的宗教教義和宗教實踐落後於時代潮流並且令人難以置信,從而轉向藝術、音樂、文學、舞蹈、運動甚或毒品,以求得到似乎是人類所需要的超越的體驗。當我們比以往更加充分地關注自己的人性時,會感到被來自內心的東西深深觸動,在刹那間超越自我而感到歡欣鼓舞,所有人都會追尋這種狂喜和入迷的瞬間。我們是探尋意義的造物。而且,不同於其他動物,如若我們不能在生命中找到意義和價值,便很容易陷入絕望。一些人正在尋找信奉宗教的新途徑。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以來,世界許多地區出現了宗教信仰的復興。我們常稱作“基要主義”或“原教旨主義”的好戰的虔信只是後現代社會的人們尋求啟蒙的一種表現形式。

在現今的困境當中,我相信人們能夠找到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所稱的“軸心時代”(the Axial Age,“軸心時代”是卡爾•雅斯貝爾斯的著名命題。他認為,西元前800年至西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西元前500年前後,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軸心時代”發生的地區大概是在北緯30度上下,即北緯25度至35度這一區間。這段時期“結束了幾千年古代文明”,是人類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譯者注)給予我們的啟示,因為它對於人類的精神發展頗為關鍵。自大約西元前900年至西元前200年,在世界四個非同一般的地區,延綿不斷撫育著人類文明的偉大傳統開始形成—中國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臘的哲學理性主義。這是佛陀、蘇格拉底、孔子,以及耶利米、《奧義書》的神秘主義者、孟子和歐裡庇得斯生活的時代。在這一具有高度創造力的時期,宗教和哲學天才們為人類開創了一種嶄新的體驗。他們中的很多人未曾留下姓名,而另一些成為我們的導師,至今仍能使我們心存感動,因為他們教導我們人之為人該有的樣子。在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軸心時代是在知識、心理、哲學和宗教變革方面最具創造性的時期之一。直至創造現代科學技術的西方大變革發生之前,沒有任何歷史階段可與之相提並論。

但是,身處不同境遇中的軸心時代的賢哲們會對我們當下的社會有什麼啟示呢?我們為何應當向孔子或佛陀求助呢?的確,當我們需要的是創建一種更具創新性的、反映我們自身之社會現實的信仰時,研究那個遙遠的年代只不過是人類精神考古的一次演練。而事實上,我們從未超越軸心時代的洞見。當人們歷經精神和社會危機之時,往往回溯那段歷史以尋求引導。他們或許以種種不同的方式詮釋了軸心時代的發現,卻從未更勝一籌。例如,拉比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均為軸心時代之後結出的碩果。正如我們將在本書最後一章看到的,這三種宗教傳統都重塑了軸心時代的見解,並且奇跡般地賦予其某種地方特色,使它直接適用於它們各自所處的社會環境。

軸心時代的先知、神秘主義者、哲學家和詩人們是如此超前,他們的見解是如此激進,以至於後世的人們往往傾向於將它淡化。在此過程中,人們常常創造出某種宗教虔信,而這卻恰恰是軸心時代的改革家們希望擺脫掉的。我認為,這種情況也正發生在現代社會當中。軸心時代的賢哲為我們的時代帶來一則重要的資訊,而他們的洞見會令當今許多自認為信奉宗教的人感到驚訝甚至震驚。例如,人們往往假定,信仰大概就是相信某些教義命題。的確,人們一般都將信奉宗教的人稱作“信徒”,似乎認同那些宗教信條便是他們的主要活動。然而,大多軸心時代的哲人對任何教條或玄學都不感興趣。像佛陀這樣的人對神學信仰漠不關心。一些賢哲甚至斷然拒絕探討神學問題,聲稱它會分散人的注意力且具有破壞性。另一些人則認為,尋找某種絕對的確定性—這正是很多人都期望宗教能夠提供的—是不成熟、不切實際和不恰當的。

在軸心時代得到發展的各種思想傳統延展了人類意識的邊界,並在其存在之本質當中顯現出超驗的一面。然而賢哲們未必將其視為超自然的,他們之中的大多數拒絕討論這個問題。恰恰由於精神體驗是不可言喻的,唯一正確的態度就是謙恭地保持沉默。賢哲們當然不會試圖將其自身關於終極實在的觀點強加於人。與此相反,他們認為,人們永遠都不應將任何宗教教條或道聼塗説的東西接受為信仰。質疑一切並對照個人體驗,以經驗為依據去檢測任何教義,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正如我們將會看到的,如若一位先知或哲人開始強調那些強制性的教條了,這大抵便是軸心時代已失去其前進動力的徵兆。假使有人曾問及佛陀或孔子,他是否信仰上帝,或許他會微微皺起眉頭,非常禮貌地說明這並不是一個恰當的問題。假使有人曾問及阿摩司(Amos)或以西結(Ezekiel),他是否是一位“一神論者”,只信仰一個上帝,他或許同樣感到困惑。一神論並非問題所在。我們在《聖經》中很少發現明確維護一神論的語句。然而有趣的是,一些強烈支持這類教義的表述實際上卻背離了軸心時代的精神實質。

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你相信什麼,而在於你的行為舉止。宗教關乎你所做的事,而這可以深刻地改變一個人。在軸心時代之前,宗教儀式及動物獻祭曾處於宗教探求的核心地位。人們在神聖的戲劇性場面中體驗神明。正如今天人們所感受到的強烈的戲劇震撼,那些場面引領你進入現實生活的另一層面。軸心時代的賢哲改變了這種狀況:他們仍然重視儀式,但賦予了它新的倫理意義上的重要性,並將道德置於精神生活的中心。唯一能與他們所指稱的“上帝”“涅槃”“梵”或“道”相配的是過一種富於同情心的生活。在當時,宗教就是同情。今天,我們在開始接受一種宗教性的生活方式之前,往往假定一個前提,即必須證實“上帝”或“神”(Absolute)是存在的。這是個有益的科學實踐:首先確立一個原則,然後才能應用。但軸心時代的賢哲們可能會說,這是本末倒置。首先你應當實踐一種道德性的生活;接下來,個人修為和平素的仁愛之心而非理論上的認信,將為你揭示出所要尋求的超越。

這便意味著你必須準備做出改變。軸心時代的賢哲對於訓誡他們的弟子以使其得到小小的進步並不感興趣。在此之後他們可能會帶著重新恢復的活力再次回到以自我為中心的平常生活中。賢哲們的目的是創造一種完全不同的人格。所有聖賢都頌揚一種同情和憐憫的精神,他們強調,人必須摒棄自大、貪欲、暴力和冷酷。不僅殺人是錯誤的,你甚至不應對別人說出一句帶有敵意的話,或者做出一個過激的手勢。進一步說,幾乎所有軸心時代的賢哲都意識到,你不能只對自己的親友行善,而應當以某種方式將你的關切擴展至整個社會。事實上,一旦人們開始局限自己的視野和同情心,這便是軸心時代即將落幕的另一徵兆。每一種思想傳統都發展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金規則”(Golden Rule,又譯“金科玉律”“黃金法則”“金箴”或“金律”等)的獨特程式。就軸心時代的賢哲而言,尊重一切生命的神聖權利—而非正統的信條—即是宗教。如若人們懷著善意行事,對其同伴寬大為懷,則有可能拯救這個世界。

我們需要重溫軸心時代的這種精神氣質。在地球村裡,我們不能再固守一種狹隘或排他的視角。我們在生活中的行為舉止方面,必須學會將身處遙遠國度的人們看得與我們自身同等重要。軸心時代的賢哲並非在田園牧歌式的環境中創造了其富於同情的倫理規範。每一種思想傳統都是在與我們所處的社會相類似的境遇中發展起來的,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暴力和戰亂的痛苦折磨。的確,宗教變革最初的催化劑往往是有原則地對侵略行徑進行遏制,這些侵略行徑就發生在賢哲身邊,為他們所親歷。當軸心時代的哲人著手從精神層面尋索暴力的緣由時,他們洞察自己的內心世界,並開始探究迄今為止人類經驗當中尚未被發現的領域。
軸心時代的一致見解昭示了人類共同的精神追求。軸心時代的人們都發現,富於同情的倫理規範卓有成效。這一時期創造出的所有偉大的思想傳統一致認同博愛和仁慈的極端重要性。這也告知我們關於人性的一些重要資訊。發現我們自身的信仰與他人如此深切地相合,使我們體驗到一種確證。因此,我們在並不背離自身傳統的前提下,即能夠向他人學習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提升對同情的特殊追求。

如若不熟悉軸心時代之前的歷史,便不能鑒識這一時期的成就。因此,我們有必要瞭解前軸心時代的古代宗教。它具有某些普遍特徵,對於軸心時代非常重要。例如,當時的大多數社會都有對高位神(High God)的早期信仰,通常被稱為“蒼天神”(Sky God),因為他與天空相關。由於不為人們所見,他逐漸淡出了人們的宗教意識。一些人說他“消失”了,另一些則認為他被年輕一代更富有活力的神靈以暴力所取代。人們通常在其周圍世界和內心之中體驗到神聖存在於宇宙萬物之中。一些人相信,神明、男人、女人、動物、植物、昆蟲和岩石共同分享著神聖的生命。萬物均受到維繫一切的宇宙蒼穹秩序的控制。即便是神明也必須順從這種秩序,並與人類合作以維護宇宙神聖的能量。如若這些能量得不到更新,世界將會墮入原始的虛空之中。
 

詳細資料

  • ISBN:9787542667144
  • 規格:平裝 / 552頁 / 16k / 19 x 26 x 2.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針灸匠張寶旬
  • 手作新書79折起
  • 浪漫小說精選3本72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