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 電子書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929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電子書)

  • 定價:300特價:210
  • 特價再9折:189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OKAPI 推薦

  • 「這遊戲既然那麼痛苦,我就很捨得離開。」──專訪吳曉樂《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文/柯若竹,|,陳佩芸2019年06月19日

    如果人生能畫成曲線圖,吳曉樂從法律系畢業起至今的走勢迭蕩,可能大破大立衝出圖表邊線。 從律師考試遁走成為家教老師,打開一個又一個家庭黑盒,2014年出版《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2017年改編為轟動台灣的電視劇,讓紀伯倫的詩一夕成了流行語,接著2018年與鏡文學合作創作小說《上流兒童》,吳 more
  • 個人意見:家長的愛怎麼變成怪獸吃人?──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文/個人意見2019年04月22日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於2018年改編電視劇,引起教養的討論風潮。 先知:東方詩哲紀伯倫唯美散文詩集【中英對照‧精裝珍藏版】(二版) 紀伯倫的《先知》是我高中讀書心得的指定讀物之一,對當時的我來說,《先知》這種言語質樸但寓意深遠的短篇,不屬於我個人的偏好範圍,更何況當時其實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為孩子發聲!
別為了考試扼殺你孩子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仍在發生⋯⋯

  說故事的人,是個證人。她花了七年時間,打開一扇又一扇的大門,走進不同的家庭。在門的背後,她見證了各色光怪陸離的景象:一個每日給兒子準備雞精、維他命的母親,在收到兒子成績單的當下,卻也毫不猶豫地甩出一記耳光;為了安撫雙親,躲在衣櫃裡欺騙別人也傷害自己的兒子;也或許,她看見一種用鈔票堆疊起來的親情⋯⋯她以為她是家教,只需帶給學生知識,沒想到學生及他們的家庭帶給她更多的衝擊。

  什麼是教育的本質?愛是有條件的嗎?

  本書沒有給家長教條式的叮嚀與建議,只有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故事。這些故事之所以存在,是期待我們去凝視一個初衷,靜下來,好好想想,把小孩帶到這世界上的初衷。

本書特色

  。光怪陸離的怪獸家庭,猶如懸疑小說般的教養故事。
  。是誰扼殺了小孩?是成績?家長?學校?華人社會虎媽、虎爸的戰歌成了孩子的悲鳴。
  。你的孩子,他/她不是你的,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本書同時寫給父母與他們的孩子,從中必定會找到自己成長時的影子。
  。作者臉書追蹤人數破萬、UDN專欄點閱率最高達8萬以上。

名人推薦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
  李偉文 (作家)
  幸佳慧 (童書作家)
  楊翠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駱以軍 (小說家)
  盧蘇偉 (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蘇巧慧 (財團法人超越文創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聯合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曉樂


  台中人。1989年生。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喜歡鸚鵡。
  人生原本走得直直的,順著親友的建議,不往語文的路走,改填一個明亮的系所,以為從此幸福快樂。
  卻沒想到自己越讀越心虛,越讀越悶悶不樂。
  畢業未久,即做出決定:短時間內不考國考,也不想從事法律相關工作。
  做出決定的當下,第一次覺得人生溢脫軌道,失去方向。
  十八歲那年遇見第二位學生,相處經驗太美好,從此展開我在不同人家間奔走教書的生活。
  二十二歲,生怕蹲在家裡成日胡思亂想,接了一堆案子塞滿所有時段,如今二十又五,八年過去了,得了好多故事。
  一邊感到驚奇玩味,一邊寫下,書寫的同時也在修補自己。
 

目錄

推薦序:走進故事屋(楊翠)
自序:記得那些臉 (吳曉樂)

第1個家:人子,與貓的孩子
第2個家:蟄伏在地表下的幼獸
第3個家:必須過動
第4個家:私的迷思
第5個家:一脈不相承
第6個家:天賦
第7個家:寶玉的不安劇場
第8個家:怪獸都聚在一起了
第9個家:高材生的獨白

後記    莫失莫忘
 

推薦序

走進故事屋  ──楊翠(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逐頁閱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好像闖進一座故事城堡。作者的文字清暢靈動,我依循書頁的節奏與動線,走進一間間故事小屋,見證了一則則生命文本。

  曉樂有很好的說故事能力。每個故事的開場,以一句去脈絡化的話語,鋪設一條時空甬道,讓主角現身引路,點燃故事的靈魂,營造懸念,開啟想像,搶奪你的目光,讓你不由自主想要繼續看下去。

  作者的敘事策略,不見張牙舞爪,也沒有虛文矯情,淡描實說,卻高潮迭起,每一則讀來,都讓我不禁鼻酸。這就是曉樂的文字魅力:簡潔、素樸、精確、有韻味,場景調度靈活,畫面感、戲劇性飽滿,營造出鮮活的臨場感。

  然而,曉樂高明的說故事能力,以及文字美學的展演工夫,都不是這本書真正動人的原因。《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所以讓我們感到震動,是因為她掌握了故事本身的節奏與脈動。或者說,是因為她曾深深走進這些孩子的生命之中,與他們一同呼吸、一同吞吐這個世界的濁惡空氣。正因為緊緊貼靠過這些生命文本,所以她可以聽見青春生命的幽微泣聲,演繹著苦悶、傷痛、畏怯、憤怒、歡喜、欲望和絕望。

  曉樂「家庭教師」的身分,以及她的自省性格,讓她得以聽見這些故事,見證故事主角的人生惡鬥;也正是家庭教師的身分,她找到一個獨特的觀察與敘說位置。「家庭教師」與一般教學工作者不同,他們是一對一的,是目的明確的(孩子成績提升、考試亮眼);體制內的教育工作者,家長必須去討好他們,但「家庭教師」不是,在家長心目中,你是我花錢請來的「契約勞工」,隨時被評鑑,隨時被檢驗,也可以隨時被當掉。
  
  從某個角度來說,多數「家庭教師」是以執行家長的意志為目標;然而,事實上,「家庭教師」比較像一個中介者,他必須中介父母與孩子,尋求最好的平衡點,如此才能順利完成「家教」的使命,讓孩子保持最佳狀態,也讓自己能夠維持工作。

  然而,「家庭教師」又不僅是一個中介者而已;中介者可以游移,可以將自己客觀化,也可以隨時抽身離去,但家庭教師很難如此。家庭教師的工作場域,是別人的家庭,他必須進入一個私領域,才能扮演中介的角色。書中,曉樂發現自己早已成為一個陌生家庭的介入者,她不知不覺地介入他者的生活、親情、衝突,甚至還介入他們的祕密與傷痛。她也經常徘徊於「主動介入」與否的矛盾中;眼鏡仔一再遭受親情暴力,她掙扎許久,終究不曾挺身而出,自責不已;紀小弟被母親奪去理想中的人生,她挺身而出,卻被冷冷地揭露出「你是局外人」的尷尬處境。

  一個自覺與自省的家庭教師,必然會陷入局外人/局內人的困境,她會不斷自問,我是要參與其間,或是要保持距離?曉樂正是這樣的家庭教師,她對每一個受苦的生命主體,都不只是進入與離去而已,她不斷徘徊於觀察者與介入者、批判者與自省者的兩端,她的靈魂,也因而黏附了受苦者的傷痕。最後,這些故事,全都滲透進她自身的靈魂。也因為滲透自身,這些故事才能打動我們。

  這本書中的每一則故事,都是一場生命的惡鬥。故事中重疊著故事,不只是孩子的,不只是母親或父親的,走筆最後,作者現身,訴說自己與母親。然而,作者其實早已現身,早已穿梭在字字句句之間,嵌入每則故事場景之中,滲透到每個孩子的呼吸與換氣間隙。

  書中的每個孩子,無論他們在世俗認定中是成功或失敗,他們的生命,都烙印著奮戰過後的傷痕。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戰鬥,然而,他們的奮戰對象,卻都是至親,特別是母親。

  這個故事裡的母親,形象各異,卻都是以愛為名的劊子手。眼鏡仔的母親把他照顧得很好,但成績一旦不如她意,就狂亂施加暴力;陳小乖的母親自私冷漠,將孩子視為生命的負擔,不願回應他對母愛的渴求;若娃的母親緊迫盯人,愛的照顧成為無法拋棄的沉重負荷;巧藝的母親疲憊蒼老,只為拚著命給女兒念私校;茉莉的母親強勢嚴厲,總是對女兒下指導棋;紀小弟的母親以自己規劃的目標和節奏,逼迫他照章學習;漢偉的母親保護過度,強勢介入孩子的學習與生命場域;高材生的母親以「否定」代替讚美,逼迫女兒更上層樓。

  每位母親都用力過度,為孩子規劃人生棋局,檢視他們的落子方位與下棋節奏,母親的意志,嵌入孩子的每一顆棋子之中,讓他們沉甸甸難以舉棋。書中的孩子,因而都有著哀傷的靈魂。眼鏡仔在暴力下總是畏怯,他像一個無聲的遊魂。陳小乖更是讓人不捨,他聰明、秩序、理性、求知欲高、學習能力強,很會打理自己,然而,所有這些,都只是他換取母愛的路徑,是他以高度意志力,勉力維持的恐怖平衡。因為母親的冷漠與疏離,他的內在有一個祕密、一個破洞,一個隨時會引爆的X檔案。最後,企求不到母愛的眷顧,他終於選擇放棄自身,他說:「我沒有家了,這就是事實。」

  若娃與陳小乖相同,都是既傷痛又溫柔的孩子。陳小乖以張狂武裝自己,其實默默收納痛感,溫柔守望母親;而若娃則認知到,認定女兒有「過動症」、照顧生病女兒,是母親唯一的生命意義。因此,她寧可偽裝生病,配合演出,為了守護母親的生命價值,「我不能沒有A D H D」。

  漢偉的故事,更讓我低迴不已。故事媽媽、導護媽媽、愛心媽媽,是國小常見的校園風景,母親在教學場域的熱情投入,彷彿燃燒的星星,照亮了每個小朋友。然而,劇本並非經常如此。有個「好母親」,確實曾讓漢偉感到驕傲,但時間並不長,「好母親」變成魔怪,介入他與同儕之間,母親炙熱的愛,讓漢偉沾染難以聞問的氣味,成為友情的絕緣體,被世界放逐,終而自我放逐,「隨便你,都可以」成了他的口頭禪與人生註解。

  這些母親,甚至都不知何時丟失了自己的孩子。然而,曉樂並非意在建構「妖魔化」的母親形象,她以一個介入者的溫柔眼睛,穿透這些母親的生命底蘊,悲憫她們身上來自父權家庭的傷痕長年未癒,有的甚至還處身「傷痛進行式」之中。這些母親,多數也曾經歷各種輕視、疏忽、離棄、暴力、威迫,背負著這些傷痛,她們又被賦予看守孩子、教養孩子、決定孩子未來的所有責任。書中許多母親,總是擔心著,如果沒把孩子的成績提高、選項變好、未來點亮,會讓自己陷入被丈夫譴責、冷漠、離棄的險境。

  不曾被好好疼愛過,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去愛人。愛是一種能力,然而,愛的方式卻需要學習。有些愛,可以有練習曲,在一遍一遍的演練中,逐漸完備這道習題。然而,父母對孩子的愛,卻不允許有練習題,因為,至親的愛情雖然很牢固,但親情的傷痛卻也很頑固,父母每一次錯誤的愛情試驗,都可能讓孩子烙下永恆的暗影,埋下隨時會引爆的炸彈。

  後記中的作者現身,讓整本書縈迴著更溫暖的光色。有時我們會努力不夠,有時我們會用力過度,但更多時候,我們可以放下姿態,尋求和解。就算繞過一整個地球,親情的微光,總還是會在密林黝深處,閃爍引路,你傷痕累累,但返鄉不會無解。

自序

記得那些臉──吳曉樂


  我們服膺一套教育方法,往往是因為這套方法教出了「一個」成功的小孩,坦白說,這樣的想法其實很空洞,把小孩好的壞的打包成一團,再歸因於「父母的管教」,不僅忽略其個人特質,也忘了把他所處的環境納入考量。

  一樣的教育方法,可能打造出一個世俗眼中的成功模範,也可能將一個小孩的天賦摧殘殆盡,只是後者的情形沒人關心,我們不喜歡失敗的例子,只想傾聽教育神話。

  這些話不是我想的,是我的摯友、其中一篇故事的主角。
  書寫過程中,她的話反覆在我的腦海裡盤旋。
  在你看完這些故事後,你一定會問,這些過程有無誇大不實的色彩?

  很遺憾的,答案是——沒有。更多時候,我受到的誘惑是:想把那些發生過的事,寫得更正向、明亮且溫暖,不妨將那些傷害給淡化、舒緩吧。朋友說得沒錯,失敗的例子不太討喜了。

  可是,我不能這麼做。我記得那些臉,我記得他們的表情以及他們對我說過的話。若是為了取悅誰,而低估了那些傷害的施加以及承受,我就是曾經目睹了些什麼,卻做出不實的證言,我也對不起那些傷痕,因為沒人把它們記得。
 
  借朋友的句子來說,以下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仍在發生⋯⋯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84159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5.0MB

會員評鑑

5
41人評分
|
4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
|
2024/03/17

書評

先是看過節目才接觸書
書中所述人物的遭遇真的挺發人深省
讀書學習的目的為何
為了成績? 還是為了社會地位?或者...
身為一個教育者
能讓學生學習到成績數字外的經驗
應該才是教育的目的
而如何讓大環境的思維隨之改變
可能是需要多年的努力吧!!
展開
user-img
5
|
2023/09/23
相信很多人看過公視單元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是一部血淋淋的教育現場,劇中呈現的魔幻寫實很撼動人心,讓人不敢直視。

當然有另一個選擇,電視原改編自同名小說,書可是溫和多了,兩者互不抵觸,這本書連孩子也看得頗有心得。
展開
user-img
5
|
2023/07/26
從小一開始直至大四畢業,台灣孩子總計會有十六年的學習生活,在這十六年裡他們會花大部分的時間急切的奔赴同一個目的地——排名的前段班。他們跟隨著父母、師長以及社會的焦慮和期望,背誦英文單字、理解數理公式,在這之中他們還需眼明心亮觀察同儕之間的話題和氛圍,使自己不至掉隊。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書裡提到很多次,來自不同背景的孩子卻有相同的焦慮:和別人不一樣。
然而,在汲汲營營於成為品學兼優的菁英學生之前,我們有問過這個孩子:「你真正關心的是什麼?」、「你對什麼最有熱情?」
於是,除了國英數之外的非體制學科,師長們通通視之為洪水猛獸抑或只是加分的工具與手段。當我們在焦慮著:學美術沒用、喜歡打籃球沒用、啃小說浪費時間的時候,我們似乎忘了在這些領域裡仍然有著金礦等待著我們自己挖掘。
親子關係總是容易在這十六年間慢慢破裂,為什麼呢?
前幾年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引起不小的話題。瞬時,童年創傷的話題甚囂塵上,它不像是橫空出世的猴孫,蓄勢待發的要大鬧這個幾百年來都慣以權威和威嚴的社會天庭。而比較像是被綁縛在地下暗室裡飽經折磨的,從幼女苦熬到成年的女性,終於得見天日後的一次性爆發。
電視劇上映的時候我不敢看,雖然存在片單許久,始終沒有勇氣。這齣電視劇出自吳曉樂的同名原著,開始翻閱,數度差點要看不下去。
『他的肩膀很快地拱起來,背部連動地微彎成弓形,他的臉側向與我背反的方向。整個動作一氣呵成,近乎反射。我緊張地問:「怎麼了嗎?」「我以為妳會打我。」』
尤其在吳曉樂開始述說這些她親眼所見的一個家庭最幽微的秘密之前,前言是紀伯倫的《先知‧論孩子》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他們是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像造物者終於痛心疾首的板著面孔,以接近冰冷的語調斥責這個社會。
是的,當故事越看越多你會發現,這些遭致孩子們受到傷害的父母,同時也是非常痛苦的受害者。變成怪物的不是父母,是以權威打造起來的這個社會。
而信奉權威的我們,就像是信奉著怪物的盲目的信徒。
展開
user-img
5
|
2022/08/01
母愛,有時候是可怕的,有時候是可愛的,到底為什麼這麼多的母親是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樣的不堪?
作者將許多母親的姿態刻劃的淋漓盡致,而他們的孩子們,什麼時候才可以得到尊重與信任呢?
展開
user-img
5
|
2021/09/07
劇透警告
相較於電視劇的科幻風格,本書是從一個家教的度呈現現實的故事。除了其他評論寫到的應試教育問題外,還有一些幾近控制狂的父母跟子女之間的衝突。

考試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怎麼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作法?如果不是學教育的,可能很多人都是當了父母才開始從做中學,但等到他們發現走冤枉路時,往往要花更多時間和心力去彌補,補不補得回來還很難說。

最後想說的是,很佩服作者的母親,能在台灣的體制下,尊重孩子,給孩子開放的發展空間,這不也是很多人送小孩讀私校、出國當小留學生,或者讀外僑學校的原因嗎?可是作者一路升學都是在台灣的學校,也一樣上了台大。可見要讓孩子均衡發展,在台灣也一樣可以的。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