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關加碼
  • 電子書
精神病大流行:歷史、統計數字,用藥與患者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58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精神病大流行:歷史、統計數字,用藥與患者 (電子書)

Anatomy of an Epidemic: Magic Bullets, Psychiatric Drugs, and the Astonishing Rise of Mental Illness in America

  • 定價:520
  • 優惠價:364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你覺得精神疾病是生物學、心理學,還是社會關係的問題?
精神病究竟是存在於腦子裡、還是日常生活的相處之間?
 
  「我可以想見將來有一天,精神醫學界的人會徹底遺忘我們的來路,忘記我們的起始之處是收容所,是濟貧院,是監獄。我可以想見將來有一天,我們會變成醫師,用醫師的方法思考精神病院的運作、院裡的醫病關係,和最好的內外科醫院差不了多少。」
 
  精神醫學作為一門專科起始於19世紀的精神病院,只是當時的精神病院仍以收容、照護為主;19世紀末陸續開始出現高壓淋浴、藥物注射、睡眠療法等物理治療方式,不過仍與今日概念中的精神醫學相去甚遠。1930、1940年代,精神醫學界一度盛行「三合一」的治療方式:胰島素昏迷、電擊、額葉切除術。精神科醫師們開始直接對大腦下手,自此精神疾病的治療方式一路突飛猛進。二戰結束後,挾著戰時的醫學發展,1954年治療思覺失調症的藥物——「托拉靈」上市,精神藥物學時代正式展開;1988年「百憂解」出現,精神疾病治療再次大大地往前跨了一步。
 
  不過,人們在精神方面的問題並未就此解決。
 
  1955年,每468個美國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住院;到了1987年,每184個美國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失能,以致領取政府的失能補助。2007年,每76個美國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失能。從數字上,我們發現問題不太對勁;而這個問題也蔓延到兒童身上。過去二十年間,18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數是之前的三十五倍!
 
  如果發明藥物是為了治癒疾病,為何精神科用藥發展的同時,卻使罹病的患者越來越多?會不會當代這種以藥物為主的醫療模式,反而引發了精神病大流行?
 
  過去二十年來,精神醫學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有了相當大的轉變;我們不再「諱『疾』忌醫」,也開始接受藥物作為治療方式及其功效。1999年的精神醫學報告指稱,科學文獻的確證明了精神科用藥至少在「短期內」是「有效」的,有人說這些藥物就像「用來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但長期而言,這些藥物真的「治療」了患者嗎?
 
  本書從四個案例談起,接著講述精神疾病治療的歷史脈絡,以及藥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第三部分則是利用案例及研究資料,逐步探討近五十年來思覺失調症、焦慮症、憂鬱症、雙相情緒障礙症以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美國境內的盛行狀況,並針對每一種疾病的治療結果研究做了基本回顧。所以,是否我們自以為建立了一場精神醫療的革命,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第四部分的三個章節就是在討論這個問題。最後一部「解決之道」試圖從目前幾種發展中的解決方案,找出精神疾病另一種思考面向,以及其他可能的解方。
 
  醫界如何看待用藥這件事?究竟什麼才是藥物真正的問題?這些藥物真的能幫助人們保持健康、生活得更好、擁有一個更健康的身體;還是正好相反,這些藥物使一個原本只是「暫時性的情緒危機」演變成「慢性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是否必須終身用藥?
 
  惠特克以「歷史」作為論述的主要武器。本書重新描述了精神醫學的歷史──只不過,說的是一個跟精神醫學主流敘事完全不同的故事。惠特克並借用當代精神醫學的遊戲規則:讓證據說話。書中大量引用精神醫學主流期刊的研究資料──只不過,是被官方歷史忽略的那些。此外,惠特克訪談近60個案例,呈現被目前精神醫學忽略的個人經驗。
 
  惠特克試圖利用本書重新打開反思精神醫學論述空間,而本書正意味著,只要有足夠的歷史材料,總是蘊含著另一種敘說的可能性;一旦以不同的方式敘說,我們對現實的理解就會隨之變化,而改變體制的可能性,就蘊含於其中。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伯特‧惠特克 Robert Whitaker


  羅伯特‧惠特克為醫療科學報導作家,1992年曾於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奈特科學新聞研究員」(Knight Science Journalism fellow),其針對精神病患者及製藥工業的報導獲得多項醫學科學寫作獎項,如喬治‧波克獎(George Polk Award)。惠特克為《波士頓環球報》撰寫一系列關於精神病患被濫用藥物的報導曾獲1998年普立茲獎提名。

  其他著作尚有《瘋狂美國》(Mad in America)、《地圖繪製者的妻子》(The Mapmaker's Wife)、《在上帝的膝上》(On the Laps of Gods),最新作品為2015年出版、與寇斯葛洛夫合著的《被影響的精神病學》(Psychiatry Under The Influence: Institutional Corruption, Social Injury, and Prescriptions for Reform)。

審訂者簡介

彭榮邦


  不安於主流心理學的自我設限,有事沒事就撈過界的心理學家。進大學時主修化學,畢業時卻拿心理學文憑,碩士階段蹲點研究牽亡儀式,隨即踏入臨終照顧場域,最後以後殖民觀點的博士論文在美國杜肯大學取得了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他目前任教於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專長據說是現象學心理學,拉岡式精神分析,以及批判心理學史。

譯者簡介

王湘瑋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曾任職於出版社。

廖偉翔

  成功大學醫學系畢業、政治系輔系。「公醫時代」創始成員,「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成員之一。合著有《島國關賤字》(左岸)。目前為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不分科住院醫師。
 
 

目錄

導讀 打開潘朵拉之盒/彭榮邦
前言

第一部 解析一種流行病
第一章 現代瘟疫
精神病大流行/問一個科學的問題
第二章 軼事思考
四個故事/父母的兩難

第二部 精神科用藥的科學基礎
第三章 流行病的根源
設想一種新穎的精神醫學
第四章 精神醫學的神奇子彈
神經抑制劑、弱鎮定劑,與精神興奮劑/邪惡同盟/奇蹟藥丸/腦中的化學物質/達成期望/科學革命⋯⋯亦或社會妄想?
第五章 追獵化學失衡
接受考驗的血清素假說/多巴胺的舊事重演/理論的輓歌/百憂解,常在我心/一個理解精神藥物的模式/回到最初

第三部 治療成果
第六章 揭露一場悖論
思覺失調症的自然史/模糊的鏡中之影/抗精神病劑的例子/難題出現/比疾病更糟的治療?/超敏性精神病/這是個瘋狂的主意嗎?/臨床醫師的錯覺/證據回顧/凱希,喬治,和凱特
第七章 苯二氮平類藥物的圈套
眠爾通問世前的焦慮症/失寵的抗焦慮劑/苯二氮平類藥物的入門課/潔拉汀,海爾,和麗茲/失能者的數目
第八章 偶發疾病變成慢性病
憂鬱症從前的模樣/短期的藍色憂鬱/又是慢性因子/所有精神藥物都這樣運作嗎?/是疾病,而非藥物/未用藥v.s.用藥的憂鬱症/900萬,而且持續增加中/梅麗莎
第九章 雙相情緒障礙症大爆發
鋰鹽出現之前的雙相情緒障礙症/通往雙相情緒障礙症之路/鋰鹽的那些年/綜觀雙相情緒障礙症/已造成的傷害/圖表道盡了一切/雙相情緒障礙症的故事
第十章 解釋一場流行病
一個快速的思想實驗/解開一場謎團/身體疾病、認知損害,以及早死
第十一章 散布至兒童的流行病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興起/消極、坐著不動,以及孤單/慘遭淘汰的興奮劑/清點傷害/令人沮喪的結果/但又出現另一種疾病/創造雙相情緒障礙症兒童/等在前方的命運/失能者的數字
第十二章 受苦的孩子們
迷失於西雅圖/在雪城搖擺不定/如果你的監護者是國家,你一定有雙相情緒障礙症/回到雪城

第四部 細說一套妄想
第十三章 意識形態的興起
精神醫學的不滿之季/避重就輕/披上白袍/精神科的狂人/四部和聲/相信外星人的批評者
第十四章 人們所說的故事……以及沒說的
小謊,大謊,以及熱銷藥物/上場救援的山達基/遭愚弄的美國/《刺絡針》問了一個問題/抹除異議/隱藏證據
第十五章 清點獲利
一場商業上的勝利/搖錢樹/我們全都付了這筆帳

第五部 解決之道
第十六章 改革的藍圖
從一場絕食抗爭學到的教訓/一種精巧的照護形式/治療發生在「人與人之間」/天然的抗憂鬱劑/這些孩子棒極了/處於計畫階段/阿拉斯加計畫/我們人民

終章
誌謝

注釋
 

導讀

打開潘朵拉之盒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大概很少有一本書像這本一樣,〈前言〉幾乎就是一份清楚的「自我交代」。

  本書作者羅伯特‧惠特克是位傑出的醫療記者,他為《波士頓環球報》所寫的系列醫療報導,曾經讓他和共筆的同事一起獲得1999年普立茲獎公共服務項目的提名殊榮。除此之外,他也是專門出版臨床試驗新知及媒合臨床試驗的全球性網路平台CenterWatch的合資老闆。在《精神病大流行》之前,他曾經寫過《瘋狂美國》一書(2002年初版,並於2010年再版),深入檢視了美國治療精神病患的歷史。照理來說,他應該相當有資格談論精神疾病的相關議題,不需要進行這麼多的「自我交代」,擔心讀者會誤解他寫這本書的意圖。

  可就像惠特克在〈前言〉的一開始就明白指出的,精神醫學及其治療的歷史在美國社會是個相當具有爭議性的議題,或者說,是個很容易激化立場的「政治地雷區」。「自我交代」因此是他不得不穿上的防護衣。他必須告訴讀者,他不是別有所圖,也不是從一開始就質疑精神醫學的主流說法;甚至,以他身為出版社老闆的立場,或許不淌這趟渾水才是明智之舉。筆者自己也觀察到,過去幾年來在台灣精神醫療議題的公共討論的確也漸趨火爆。或許在這篇導讀的一開始,我們可以先簡單地考察一下,至少在歐美的部分,這個政治地雷區是如何成形的。

  反精神醫學運動的起落

  1960年代,對於長期受娛樂文化洗禮的讀者來說,最直接的聯想可能是「嬉皮」、「大麻」、「反戰」,或「搖滾樂」。這些浮面的印象沒有太大的差池,它們共同指向一種存在於當時歐美社會的「反文化」(counter culture)現象—對舊有體制不滿、甚至起身抵抗。在精神醫學界,1960年代也一樣動蕩不安,因為後來風起雲湧的所謂「反精神醫學」運動,也正是在當時那種「反叛」的時代氛圍之下成形。

  提到「反精神醫學」運動,論者往往把它早期的發展和幾位重量級的學者及著作勾連在一起,例如: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瘋癲與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連恩(R. D. Laing)的《分裂的自我》(The Divided Self)、高夫曼(Erving Goffman)的《精神病院》(Asylums),以及薩斯(Thomas Szasz)的《精神疾病的神話》(The Myth of Mental Illness)。不約而同地,這些學者都對「精神疾病」是否可以被當作如同「身體疾病」一般的疾病實體來認識和治療,提出了來自不同思考方向的深刻質疑。

  連恩認為,精神病患者的行為不一定非得被視為某種「疾病症狀的表現」,它也可以被視為患者「存在經驗的表達」。這意味著,精神病患者看似不合理的行為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我們懂得如何聆聽,我們就可以理解精神病患者的主體經驗,接近他們的世界。

  傅柯在《精神疾病與心理學》(Maladie mentale et psychologie, 1962)時期的立場和連恩接近,也認為精神疾病和身體疾病有本質上的差異,不能以身體疾病的方式來認識,而必須從患者的存在經驗來加以掌握。可是到了《瘋癲與文明》,傅柯就遠離了存在現象學的立場,而是把精神疾病視為當代社會在理性化過程中,對「瘋狂」經驗的排除與禁閉。因此,「精神疾病」並非如物體一般實際存在,而是由精神醫學參與其中的、當代社會複雜權力知識關係所形構。

  相對於傅柯宏觀的歷史論述,高夫曼的《精神病院》則是具體而微地從綿密的人際互動中,考察「精神疾病」是如何在精神病院這類全控機構內被模塑成形。高夫曼的考察發現,「精神疾病」的實體性是病患在自身社會網絡中被以特定方式標籤化(汙名)的結果。薩斯則在《精神疾病的神話》中明白地指陳,精神疾病不是發現,而是一種「發明」,它的圈圍和界定其實仰賴的是一套診斷標準,是被製造出來的「神話」,和身體疾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

  這幾位重量級的學者,並不見得認同自己被歸類在所謂的「反精神醫學」的陣營(『反精神醫學』是後來才由南非精神分析師大衛‧古柏〔David Cooper〕給出的命名),傅柯及連恩即曾如此公開宣稱。他們之中,有些人確實積極參與了精神醫學體制的改造,例如高夫曼和薩斯,他們在廢除非志願性精神住院治療聯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薩斯的言論尤為辛辣,立場始終堅定,參與行動上也最積極,因此一直被視為美國「反精神醫學」運動的旗手,雖然薩斯覺得自己不是「反精神醫學」(anti-psychiatry),而是「反強制精神醫學」(anti-coercive psychiatry)。

  在重量級學者的思想支援及反文化的時代氛圍支撐下,反精神醫學運動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輿論力量,對於促進歐美國家重視精神病患的人道照顧,例如精神病患照顧的去機構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及社區精神醫療體系的建立,有重要的貢獻。然而,正因為反精神醫學的重要支援火力來自於其他的反文化團體,例如同志團體、女性團體或黑人團體,這些同盟力量的消散自然也成了反精神醫學運動的隱憂。

  在反文化健將被學院吸收為明星教授、政治保守勢力重新盤點集結、經濟發展陷入停滯等因素下,反文化力量的形態由檯面轉入日常;反精神醫學運動也失去了從旁襄助的力量,在1980年代初期急速退溫。在英國,連恩及其同盟友愛兄弟協會在金斯利會所建立的實驗性治療社區難堪落幕,友愛兄弟協會也隨之分崩離析,反精神醫學運動幾近瓦解;而在美國,反精神醫學運動的發展則是隨著薩斯與山達基的合作,一步一步踏進了政治地雷區。

  是合理批判,還是惡意毀謗?

  山達基教會(The Church of Scientology)是由羅恩‧賀伯特(L. Ron Hubbard)於1950年代初期成立的新興宗教組織。它的組織龐大、信徒眾多,而且具有相當的政經實力,不過由於其行事上的爭議,在美國和不少國家都被視為異端。不管是從歷史恩怨(有些精神科醫師認為賀伯特有嚴重精神疾病)或是從教義(山達基認為精神醫學否定了人的靈性,提供錯誤的治療)來看,山達基對當代精神醫學的作為相當不認同,同時積極抵制。

  姑且不論山達基的功過是非,但明白擺在眼前的是,這個宗教組織對許多人來說並不是正信宗教,如果需要取得公眾認同,與這個教會扯上關係絕非明智之舉。因此,薩斯和山達基的合作,對反精神醫學運動來說,就出現了額外的政治變數。薩斯本人在2009年的訪問中,提到他為什麼和山達基一起成立了「公民人權委員會」(Citizens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他指出,不管是在當時還是現在,山達基是唯一一個有錢、有權、夠活躍,而且願意為精神病患的不當監禁付出的組織;雖然他並不相信其教義,但是他並不後悔自己和山達基合作。

  問題是,如果考慮到批判主流精神醫學的論述空間,薩斯和山達基的合作,的確出現了削減論述能量和擠壓論述空間的後果。薩斯及其他反精神醫學運動倡議者的形象被極端化了,他們的著述因此失去應有的力道;批判精神醫學的論述空間也被激化了,進到這個場域發言的人很容易被貼標籤,也很容易用標籤對待發言立場不同的人。

  重啟反思精神醫學的論述空間

  惠特克在本書中就指出,山達基與反精神醫學運動的合流,表面上是主流精神醫學出現了強大的對手,但實際上卻是適得其反。山達基似乎在無意中成了主流精神醫學的「隊友」,讓他們得以輕鬆對付批判的力量;因為主流精神醫學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對手標籤為「山達基同路人」,根本無須正視其提出的論據。

  從這個脈絡來看,惠特克的著作因此有了特別的意義:他想藉由《瘋狂美國》和《精神病大流行》,重新打開反思精神醫學的論述空間。惠特克在2010年為《瘋狂美國》再版所重寫的序言,和《精神病大流行》的序言類似,都有清楚「自我交代」的意味。這樣的自我交代,表面上看來像是自我保護,但從論述策略來看,卻是一種必要的「切割」,因為他想重起爐灶,再次開啟反思當代精神醫學的可能性。

  在這個意義上,《瘋狂美國》和《精神病大流行》是姊妹之作,都是惠特克針對以生物醫學模式為主的當代精神醫學所做的重要批判。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惠特克首先是以「歷史」為其論述的主要武器。他在《瘋狂美國》2010年版的序言裡提到,這本書的副標題「糟糕的科學、糟糕的醫療,以及對精神病患的持續不當對待」(Bad Science, Bad Medicine, and the Enduring Mistreatment of the Mentally Ill)正是一個清楚的宣言,他想藉由這本書重述精神醫學的歷史,而且說的是一個跟精神醫學主流敘事完全不同的故事。

  這個論述策略,對於已然被封閉的論述空間來說,有無比的重要性。任何一個體制的掌權者,都會對這個體制如何走到現在有一套官方說法,而這個官方版本的敘事往往是一種「成王敗寇」的歷史,凸顯了某些歷史事實(例如,為何是我當家作主),卻也遮蔽了另一些(例如,某些關鍵事件的發生只是歷史的偶然)。掌權者很在乎這個官方歷史,也會不斷地添加新事蹟,小心地維護著這個歷史,因為其權力的正當性就建立在這個歷史敘事之上。當代精神醫學的官方歷史所說的,幾乎就是一個生物精神醫學的進步史,而我們所有人,都因為生物醫學的進步受益。這個以生物醫學為主的歷史敘事,對精神醫學中的其他治療範式(例如精神分析),或其他文化的治療範式(例如台灣的牽亡儀式),或者以邊緣化或古董化的方式處理,或者根本就省略不提。

  官方歷史本質上是一種維護體制的歷史,如果我們接受了這樣的歷史視野,我們就很難跳出體制的意識形態框架,想像出其他的可能性,即使當前的體制已經陷入危機。幸運的是,真正的歷史—事件因為各種可能性條件的因緣聚合而浮現或隱沒—其實並不是這麼「乾淨」地線性開展,而是充滿著衝突、斷裂和替代的動態過程。這意味著,只要有足夠的歷史材料,它總是蘊含著另一種敘說的可能性,一旦以不同的方式敘說,我們對現實的理解就會隨之變化,而改變體制的可能性就蘊含於其中。

  接續《瘋狂美國》對當代精神醫學主流歷史敘事的鬆動,惠特克在《精神病大流行》更使用了另一個或許讓某些人恨得牙癢癢的論述策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當代精神醫學強調實證研究的「讓證據說話」,然而,不管在實證研究的方法或證據的解釋上,卻不時出現選擇性強調或是有意無意的疏漏。因此,惠特克特別強調,他不僅願意接受實證研究「讓證據說話」的遊戲規則,而且他用來佐證論述的資料,幾乎都出自精神醫學的主流期刊。只不過,他問的可能是當前研究範式不常提出或試圖迴避的問題(例如,服用某種精神藥物的長期成效),他所累積的論述證據和觀察,可能來自目前精神醫學忽略、甚至視而不見的研究或個人經驗。

  台灣:美國主流精神醫學全球化的現場

  1950年代之後的「精神藥理學革命」影響的不只是美國,而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特別在1980年代之後,《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和精神藥物治療模式,幾乎是以肩並肩的方式,快速擴張到全球各地。雖然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及醫療人類學家凱博文(Arthur Kleinman)早在1988年的著作《反思精神醫學》(Rethinking Psychiatry)中就指出,我們必須正視為什麼占了全世界80%人口的非西方社會,必須沿用一套深植於歐美文化的精神醫療模式,但是他與同事們的研究成果,並沒有太大地撼動精神醫學的生物醫學模式。

  讓我們暫且擱置對精神疾病生物性的爭議,任何一種所謂的「精神疾病」,它都有疾病診斷道不盡、甚至忽略的主體經驗,而且是由精神醫學參與其中的複雜權力知識關係,和病人日常生活的綿密人際互動所形構。換句話說,「精神疾病」的實體性,其實是一種鑲嵌於特定時空、社會文化的整體布署,牽一髮而全身動,我們在惠特克的歷史敘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筆者認為,這也是凱博文多年來提倡精神醫學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biopsychosocial)的深刻意涵。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美國主流精神醫學的全球化,就成了一件相當可疑的事情,因為它的整體布署,很難拆解輸出而不改變本質。「精神疾病診斷」及「藥物治療」是最容易跨國輸出的部分,但是構成「精神疾病」整體布署的其他向度,例如社會福利、特殊教育,以及其他接應精神病患的體制和人際網絡,恐怕就很難跨越國界,或至少在速度上遠遠落後。更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只有「部分輸出」的精神醫學,很可能改變或遮蔽了某些正在醞釀中的歷史過程。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診斷及藥物治療在台灣所引起的激辯,我們或許可以試著這麼理解。即使精神科醫師懷著最大的善意給予治療,但因為這個「精神疾病」的整體布署只有部分輸出,原本對病人較為全面性的接應,到頭來只剩下藥物治療。結果是,精神科醫師越努力,整體偏斜越嚴重,可能引發的爭議就越多。不僅如此,部分學童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或「坐不住」,可能和台灣社會正在經歷的快速變動有關。ADHD的質疑往往是由學校老師發動,而這其中有多少複雜問題是被單純地「醫療化」,筆者心中一直存有疑問。

  雖然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有如打開精神醫學的潘朵拉盒子,但對於台灣目前過度一面倒的精神醫學資訊,這本書的出版絕對可以產生重要的平衡效果。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727451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4MB

會員評鑑

1.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0.5
|
2021/10/17
劇透警告
這本書的很多地方邏輯錯誤,比如說在本書(中譯版)P. 204提到「丙咪嗪 」(學名應為:chlorpromazine)與其他種類的抗憂鬱劑療效非常有限,這促使某些研究者開始思考,是否安慰劑效應才是讓人們感到比較好過的機制。許多人推測,藥物所作的其實只是放大安慰劑效應,藥物在身體上產生的副作用,讓患者確信自己得到了治療憂鬱症的「神奇藥丸」。

但是在目前的處方與治療指引上以Prescriber's Guide :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7th P.153 為例:chlorpromazine並沒有被FDA批准治療憂鬱症,所以沒有效果很正常啊?

然後地方的引用實驗沒有隨機分派就使用本書所稱的「自然觀察」來評斷藥物「是某會造成病程的慢性化」以本書P.216-221。它分別使用了三個圖表表示憂鬱症患者「經治療與未經治療的康復率、失能、行為能力」來評斷。

這邏輯也是錯誤的,因為我們不能排除「是不是沒有服藥或是辨識出憂鬱症的人本身就是因為症狀輕微,所以比較快恢復到工作崗位;而憂鬱較嚴重的個案需要藥物治療,因為本身狀況嚴重所以恢復到工作崗位上的時間比較久等等等」,他並不代表「經抗憂鬱劑治療會使病程慢性化」。

諸如此類的邏輯誤用在筆者隨便翻了幾頁就看得出來,如此錯誤的邏輯是否會延誤了許多人的就醫,後果令人擔憂。

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本身就有很多爭論,但本書的立論似乎並不嚴謹,且有多處邏輯誤用。要做為一個批判精神醫學的角色,需要讓自己的言論靠近事實,且讓立論嚴謹,才不會對大眾傳遞的錯誤的訊息。

筆者並沒有把整本書讀完,以目前所見作為評論。希望能為傳遞正確知識盡一份心力。
展開
user-img
2.0
|
2018/02/02
下文作者為林子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
------------------------------------------------------------

從BBC的道歉啟事談起-ADHD研究結果被扭曲的過去與現在

**
2010年,英國醫學期刊(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刊登了一則新聞。

〈BBC 的專題報導扭曲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研究的結果〉
(BBC programme gave distorted facts about ADHD study)[1]

如此直白的標題,指的是甚麼事件?其影響又是甚麼?


故事的開端

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針對ADHD展開的一項研究,名為「ADHD 孩童之多元模式治療研究」(Multimodal Treatment Study of Children With ADHD ),可簡稱為MTA 研究。

此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其第一期研究(為期14 個月)是ADHD研究中,少見由國家進行的大規模隨機對照研究。MTA 系列的第一期研究結果,發表於西元1999 年[2]。該階段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 ADHD 個案隨機分派到四種治療模式(嚴謹的藥物治療、行為治療、藥物加行為治療、社區照護),給予定期治療並追蹤 14 個月,進一步比較不同治療模式之間的差異。

必須注意,這第一期研究的14個月,是 MTA 系列研究中,唯一有將個案隨機分派、指定治療模式、並密切關注治療如何進行的一段時間。


第一期的研究結果

該團隊在 1999 年發表的論文中,結論寫著:

「對於 ADHD 症狀的療效,本研究中的謹慎藥物治療優於行為治療以及一般社區治療;而藥物合併行為治療的方案,並沒有比單獨接受藥物治療來得更好,但卻能改善一些非 ADHD 的症狀以及功能。」


出處:https://goo.gl/tjxTsW

這為期14個月的研究結果顯示:藥物治療(不管有無合併行為治療)對ADHD症狀有明顯幫助(改善幅度較大)。而行為治療則是對親子關係與社交能力有額外的效果。基於病患權益及研究倫理,研究者不得持續限制受試者只用療效較差的治療方式。於是,此隨機對照研究就在第14個月終止了。

也就是說,第14個月起,無論原來分到哪一組,孩童與家長皆可自由選擇要接受哪一種協助:可以持續或停止原先的治療(包含藥物),也可以轉而嘗試其他治療。


14個月之後怎樣?

這是一個極端重要的分水嶺。BBC節目與許多人後來犯的錯誤,都是因為忽略了這個轉折。

第14個月之後,研究團隊雖持續追蹤這些個案,但研究性質也轉為無法判斷因果關係的「觀察型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了-這意味著研究的侷限變多了,尤其是一些干擾因子。

比方說:有些人持續藥物治療,有些人則停止了。背後是甚麼原因?不得而知。

另外,治療的實際情形也無法像第一階段那樣,可以確實知道頻率與品質了。比方說藥物拿了有沒有規律服用?有沒有規律接受行為治療?都是無法確定的變因。

嚴格來說,MTA研究最具證據強度的階段已在第14個月結束。後續研究結果的證據等級降低了,也無法與第一階段比較。若未能掌握此脈絡,後續的判讀就會出錯。


BBC節目出錯的起點

2007年8月,MTA 團隊發表了追蹤這些個案到第三年的「觀察」結果[3]。

長達14頁的原始論文,結論中寫著:

「前 14 個月有接受藥物治療的個案,療效原本較其他組來得好。進入觀察階段,讓所有個案自由選擇治療模式後,追蹤到第 36 個月,先前的療效差異就不明顯了。」

也就是說:

1. 前14個月的研究中,限定個案固定治療模式,發現四組都有改善,而藥物組的改善幅度較大。

2. 第14到36個月,個案想選擇哪一種模式都可以,四組的症狀相較於第0個月,仍然通通有改善。只不過,四種模式初期的差異,到了第36個月就消失了。


出處:https://goo.gl/XGwrpn
打個比方:前14個月就像是將學生分成四個班級上課,每一個人都只能在同一個班上課。

14個月結束時,每一班的平均狀況都改善了。其中又有某一班,改善的幅度比其他班明顯。

第14個月之後,每個成員可以自由選擇要去哪一個教室上課,有人留在原班,有人則跑去別班。而且沒有人去管,他們到底有沒有去上課。

到了第36個月,學校召開了一場同學會,請所有人回到一開始被分配到的班級。一比之下發現,四個班的平均狀況仍然都比入學時好,但四個班之間彼此已經沒有差異了。

原因是甚麼呢?原始論文中提醒,因為研究本身設計有侷限,所以要謹慎判讀這個結果。


BBC隨即推出ADHD紀錄片

儘管如此,英國廣播公司(BBC)仍在這篇論文發表後的幾個月(2007/11/12),發布新聞稿表示即將播出一部探討ADHD用藥的紀錄片:〈What Next for Craig〉[4]。

播出前,BBC新聞網分別以「ADHD用藥不是解答」[5]、「ADHD用藥的疑慮」[6]、以及「ADHD用藥沒有好處」[7]為題,在網站上簡介這部即將播出的紀錄片。文字內容直接寫出,最新研究顯示藥物治療沒有長期效果[7]。


兩年後的道歉與停播

2007/11/12播出的紀錄片,現在已經無法在BBC網站上看到了。原因是兩年多後(2010/2月),該片被自家BBC Trust(內部監管機構)的編輯標準委員會(ESC, Editorial Standards Committee)要求改正與道歉,原因是該節目「嚴重違反編輯原則」[8]。

編輯委員會為此代表BBC致歉,並要求該片不得轉售給其他公司,也不得再次播出,並限BBC在5天內將網站上的不當資訊撤下[8]。

從首播到停播,總共經歷了兩年多的時間。期間有多少人收看過或受到影響,不得而知。事實上,在節目播出後隔天,就已經有觀眾反映該節目針對ADHD應如何治療的報導嚴重不實且失衡,而且可能造成對孩童的傷害[8]。

五天後,也有精神科醫師發表評論指出,這部紀錄片用30分鐘來呈現如此複雜的議題,是否沒有注意到「平衡報導」的原則呢?(A deficit of attention to impartiality?)是否以為觀眾的注意力不足呢?[9]

儘管如此,還是要等到兩年多後,BBC才發表道歉聲明與停播。

BBC為何道歉?

在BBC的聲明中,獨立運作的委員會譴責,該紀錄片的「正確性」與「公正性」不足。[8]

「正確性不足」

編輯委員會指出,該節目沒有正確報導MTA研究三年後的觀察結果,應該要增加其他研究者的觀點,而不是僅採用其中一位的說法。更指出該節目在呈現研究結果時,扭曲了一些已知的事實,是嚴重而確實的錯誤。[8]

這裡指的是,該紀錄片引用MTA其中一位研究者的話說:「藥物沒有好處、藥物的療效被誇大了」[5]。卻沒有清楚說明,該研究本身的設計就有侷限,無法解讀因果關係;而且事實上,經過36個月,包含藥物治療在內,所有治療組別的症狀相較於一開始皆有所改善。這樣的呈現方式,顯然沒有考慮到觀眾有可能會因此感到擔憂[10]。

「公正性不足」

在檢驗證據與資料時,製片者不夠公正,心態也不夠開放。觀眾應該被告知,對於ADHD的治療,還有更全面的觀點存在[8]。

面對委員會的譴責,BBC新聞部發言人回應:製作團隊可能誤解了他們掌握的資料,或者只選擇了其中一種詮釋的觀點[8]。


這就是文章開頭英國醫學期刊(BMJ)那篇新聞裡的事件。


六年後的現在,2016年的台灣

BBC的道歉距今已六年。民眾現在可以檢視,同樣的現象是否也在台灣上演中。

2016年10月,美國一位醫藥記者執筆的《精神病大流行》,在台灣開賣了。近一個月內,民眾可以在各類通路看到關於這本書的介紹。中文版的兩位翻譯,一位是心理系畢業,另一位則是醫學系畢業。更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網路平台(如【關鍵評論網】)陸續刊載此書的中文導讀以及部分章節。

此書上市後約一個月(2016/11/22),【巷仔口社會學】網站也登出一篇文章,名為〈誰得了「不專心」的病?注意力缺失症(ADD/ADHD)的社會學觀察〉。該文作者引用《精神病大流行》一書,寫下關於ADHD藥物治療的文字:

「已有研究顯示,雖然藥物治療初期有效,然而當藥物治療二十四至三十六個月時,患者的注意力不足的症狀卻惡化了。」

了解ADHD研究脈絡的人不難猜到,這段話引用的文獻,應該就是當初讓BBC犯下嚴重錯誤的那則研究。

翻開《精神病大流行》中文版第290頁,果然是這樣沒錯。


作者惠特克(Whitaker)這樣寫:

「使用藥物並非結果有益的重要標記,反而是結果惡化的標記。意思就是,在24至36個月的期間內用藥的受試者,確實在這段期間展現出比未用藥者更多的症狀表現。換句話說,用藥者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核心症狀-衝動、注意力不集中、過動,惡化了,至少和未用藥者相比是如此。」

惠特克選擇用「惡化」來描述研究結果,而台灣的學者也跟著引用這個說法。

前面已提過,24至36個月期間的用藥與症狀,僅能判斷相關性,無法判斷因果關係-究竟是症狀比較嚴重所以用藥?還是相反?原始文獻一再說明,無法確定。

更重要的是,到了第36個月,症狀相較於第0個月,仍然有所改善,沒有惡化。前14個月接受藥物治療的組別,症狀也從來沒有較其他組嚴重,最多就是一樣的狀態而已。

然而為什麼,還是有人選擇用「惡化」的字眼來描述結果呢?

他們是不了解?不想了解?還是故意的?


是精神病大流行?還是「超譯精神醫學」正在流行?

在《精神病大流行》一書的導讀,〈打開精神醫學的潘朵拉盒子〉一文中,彭榮邦助理教授這樣寫: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美國主流精神醫學的全球化,就成了一件相當可疑的事情,因為它的整體部署,很難拆解輸出而不改變本質。「精神疾病診斷」及「藥物治療」是最容易跨國輸出的部分,但是構成「精神疾病」整體部署的其他向度,例如社會福利、特殊教育,以及其他接應精神病患的體制和人際網絡,恐怕就很難跨越國界,或至少在速度上遠遠落後。更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只有「部分輸出」的精神醫學,很可能改變或遮蔽了某些正在醞釀中的歷史過程。」

此書上市不到兩個月,台灣的民眾與讀者也可以開始觀察,《精神病大流行》為台灣輸入些甚麼呢?更要觀察的是,台灣各界將用甚麼樣的觀點來回應這本書呢?是跨國輸入台灣的學說?還是富含本土脈絡的實證?

這將會是一場重要的社會觀察。


沒有守門人的時代

回顧BBC的道歉啟事,內部的獨立委員會扮演了守門人(watchdog)的角色,指出節目內容的錯誤、要求道歉、撤下扭曲的資訊。在2016年的台灣,民眾應該要問-面對那些引用科學文獻支持自身論點,隨手可看、可分享的網路文章-守門人在哪裡?

BBC的道歉儘管來得很遲,但他們至少有勇氣面對。而比道歉更重要其實是,那部紀錄片撤下前對多少人造成了影響。

對比之下,2016年的台灣,持續參與傳播類似訊息,扭曲研究結果的-特別是醫師、網路媒體、各類社群、專家學者們-他們接下來的選擇會是甚麼?

又有多少台灣人可能會受到影響?

民眾在這個過程裡,又能有甚麼選擇?
------------------------------------------------------------
以此敬告尚未購買此書的讀者,關於ADHD研究背後的事實。購買此書前請三思而後行。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OKAPI世界閱讀日|植感閱讀】讓植物告訴你,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需要閱讀什麼?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