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關
  • 電子書
死囚的最後時刻:我在美國最惡名昭彰的監獄擔任死刑見證人的那段日子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409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死囚的最後時刻:我在美國最惡名昭彰的監獄擔任死刑見證人的那段日子 (電子書)

Death Row: The Final Minutes: My life as an execution witness in America’s most infamous prison

  • 定價:380
  • 優惠價:300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12年來,蜜雪兒親眼見證了近300起死刑執行
  關於罪與罰的思辨,這是一份絕對不可略過的證言
 
  ■一個目睹死刑的罕見經歷,見證與反思死刑制度的第一手資料。
  ■一本揉合感性(記者觀點)與理性(制度面執行弊端)的報導文學。
  ■本書不在探討「反對」或「支持」死刑,而是透過真實故事來思考生命的意義與本質。

 
  我不知道罪犯被處決,是否有讓任何事變得更好?
  他的死是否為被害人家屬帶來平靜?正義是否得以伸張?
  又或者,在死刑之前,我們全都成了受害者?
 
  亨茨維爾小鎮是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它的風景如畫,也是德州司法部的監獄所在,尤其以關押死刑犯聞名,被歐洲媒體稱作「世界死刑之都」。小鎮裡共有七間監獄,城鎮因而圍繞著監獄而發展,監獄體系也成了該市最大的雇主,鎮民多數於監獄就業,本書作者蜜雪兒‧萊昂斯也不例外。1998年,她22歲,以地方媒體身分首度進入監獄報導死刑過程。那時,她覺得受刑人不過是睡著了,相較於被鐵槌擊殺的兩位老人,正義也未免過於失衡。
 
  之後三年,她在目睹死刑執行過程42回之後,蜜雪兒‧萊昂斯積累了在電視上侃侃而談死刑現場的經驗,受聘為德州司法部公關室發言人兼死刑驗證官。十二年內,她親眼驗證近300位死刑犯的生命終結,依法一一記錄死刑現場,近身觀察與探索關於死刑的制度與生命的本質。
 
  起初,基於媒體記者的客觀與專業,蜜雪兒‧萊昂斯還能冷靜地扮演法制上的旁觀者。隨著目睹死刑次數的增加,她心中的疑慮開始浮現出來。她逐漸認識並喜歡某些死刑犯,看著他們死去,嚴密的心防終於敵不住死囚眼角的淚珠與其母親的心碎。成為死刑驗證官(同時成為母親)的她,開始對死刑本質提出質疑──處決犯人是否反而讓我們全都成了受害者?
 
  難得的是,已退休的前任驗證官及公關室主任賴瑞‧費茲傑羅,以共同見識過多起死刑的退役者身分,於本書中回顧了這凡人罕至的歷程,共同探索死刑裁罰的本質。對於死刑存廢爭議,透過作者的第一手記錄,以及個人生命經驗的轉變,無疑是一份不可略過的證言。

誠摯推薦
 
  朱宥勳│作家
  李茂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林立青│作家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黃致豪│律師,司法心理學研究者
  楊貴智│律師,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
 
  ▶如果你暫時沒有太多心思或動力去細細思索「死刑」這個問題,就試著讓本書作者帶著你看看這些死刑犯吧──看看他們如何生,如何死,看看一個近距離的死刑相關工作者心念的艱難。雖然遠在千里之外,作者萊昂斯針對這些在美國德州的死刑犯的描述,對死刑制度的觀察,以及自己所面對的思想困境,栩栩如生。
  然後,我們或許可以坐下來聊聊死刑是不是正義,或者,怎麼樣的死刑算是一種正義──如果真的有人知道何謂單純的正義的話。──黃致豪│執業律師、司法心理學研究者
 
  ▶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並非單純支持或反對死刑,而是以回顧這些事件對於自身的改變。這也是一本罕見的揉合感性(第一人稱的記者觀點)與理性(提出制度面及執行弊端)的報導文學,相信這麼獨特的經歷更能引起讀者們以前所未見的觀點,思考刑罰制度與生命本質的重大議題。
  對於台灣社會來說,談論死刑或許過於早熟,因為我們都還沒能認識死刑的樣貌,就要思考死刑的意義,因此不論你支持死刑或反對死刑,都建議透過這本書一窺死刑的真實樣貌(即使抱持著偷窺刑場的八卦心態),必定將會讓我們對死刑有更多不同的看法。──楊貴智│律師、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

好評推薦

  ■Amazon五星評價節錄:
 
  ▶這是一個很好的閱讀體驗。可以藉機瞭解一些最嚴重的罪犯和處理這些罪犯的人。而且,蜜雪兒讓我們知道目睹到數百次的執行後,會怎麼改變一個人。
 
  ▶作者並沒有試圖改變任何人看待死刑的立場,但她成功的為讀者了提供充足思考面向。這不是非黑即白的簡單問題,也不僅僅是政治言論或抗議海報上的口號。無論您是贊成或反對死刑,都會從一個親眼目睹死刑執行逾300次的人身上,獲得發人深省的新見解。
 
  ▶多年來我讀過的最好的書之一。我哭了,我笑了;我思索並驚嘆於這本回憶錄提及的尊嚴、恩典、友誼和全方位的愛的展現。
 
  「讀完有種惆悵縈繞心頭,讓人低迴不已。」——《休士頓紀事報》(Houston Chronicle)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蜜雪兒‧萊昂斯(Michelle Lyons)

 
  蜜雪兒‧萊昂斯在成為德州刑事司法部發言人之前是一名監獄記者。在12年中,她目睹了德州近300起最臭名昭著的死刑犯的處決,並在離開司法部的公職之後,決定把這個悲傷歷程記錄下來。

譯者簡介

実瑠茜

 
  政大英語系畢業(日文輔系),曾任職出版社英、日文編輯多年,喜歡鑽研語言文字與異國文化,目前為自由譯者。

 
 

目錄

推薦序
 
讓我們來談談死刑──黃致豪(執業律師、司法心理學研究者)
看見死刑的樣貌──楊貴智(律師、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
 
作者的話
序章 一滴眼淚
第1章 慢慢地睡去
第2章 這只是一份工作
第3章 站在岔路口
第4章 這就是賴瑞
第5章 好日子永遠不會結束
第6章 一個奇怪的人
第7章 你再看一次
第8章 或許這樣才能不再痛苦
第9章 一個可怕的地方
第10章 有點憂鬱
第11章 我偷走了時間
第12章 情緒傾瀉而出
第13章 悲傷不是某個人的專利
第14章 沒有陽光的日子
 
結語 記得他是我的職責?
 
致謝辭

 
 



一滴眼淚

 
  我不記得他的名字、罪行,或是他在德州哪個郡落網,但他的輪廓卻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就像他昨天才剛被處決一樣。他是一名邁入中年的黑人,有著長長的下巴,看起來有些自傲。然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一無所有。沒有家人,沒有朋友,沒有安慰他的人。也許他不希望他們來看他,也許他們並不在意,也許他根本就沒有家人或朋友。沒有人見證他的死。至少我是這麼記得的。

  也許他們感到恐懼,也許他們無法負擔這趟旅程的費用,也許因為犯罪年代久遠,執法當局無法找到任何和他有關聯的人。不管原因是什麼,當時只有一名典獄官、兩名記者(包含我在內)透過玻璃看著這個男人;他被牢牢地綁在輪床上,兩隻手臂都插著針頭,雙眼死盯著天花板看。

  這個男人並沒有往旁邊看。他為什麼要這麼做?觀刑室裡沒有任何一個他認識的人。但是他應該有注意到,典獄長站在他的頭部附近,牧師的手則是放在他的膝蓋下方。當典獄長走上前去,問他是否有遺言要交代時,他只是搖了搖頭,沒有說任何話。接著,他開始眨起眼來。這時我注意到,他的右眼眼角有一滴眼淚。他拚命想把這滴眼淚眨掉,不想讓我們看見。它在那裡打轉了一會兒,然後從他的臉頰滑落。這景象深深地撼動了我,實在無法用言語形容。

  典獄長打了個暗號,化學藥劑開始流進他的體內。他咳了幾下,並從喉嚨裡發出呼嚕聲,接著吐出最後一口氣。一位醫生走進了行刑室,宣告這個男人已經死亡,並且在他的頭上蓋上白布。

  因為我還可以看見他的臉,我大可翻閱我手裡的文件,弄清楚他是誰。但是,我不想記住他的名字、他犯了什麼罪,或者這件事是在哪裡發生的。這一切都不重要。我記得他被處決的過程,這樣就夠了。在我有生之年,我再也不會看到像他這麼孤單且被人遺忘的人了。

  當我看著男男女女在德州的行刑室裡死去(一開始是以記者的身分,後來則是作為監獄體系的一員),我不允許自己進一步省思。當我翻閱我早年的行刑筆記時,發現某些事困擾著我。然而,我當時因為年輕、無所畏懼,以為凡事只有黑白兩面。 只要有任何疑慮,我都把它們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如果我開始探索,目睹死刑讓我有什麼樣的感覺,或是開始想太多,我要怎麼再踏進那個房間,月復一月、年復一年?

  若是我哭了,我該怎麼辦?若是有人察覺我臉上的恐懼,又該怎麼辦?我不能讓這種事發生。我故作麻木,這麼做保護了我,使我能夠繼續下去。然而,我總是迅速地將心中的疑慮塞進那個角落,對它們置之不理,於是最後越塞越滿。

  直到我離開監獄體系,在十一年內目睹了至少兩百八十次死刑之後,我才開始仔細思考自己看過的這些事。我會突然看見裝盛在咖啡色大型塑膠容器裡的水果酒,這是獄方為了牢房裡的死刑犯所準備的。或者我會在打開一包洋芋片時聞到行刑室的氣味,或是在收聽電台時,想起我和死刑犯在他被處決前幾小時的對話。我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他們的身影:在輪床上含著一滴眼淚的男人,或是殺童兇手瑞奇‧麥金恩(Ricky McGinn)的母親。

  儘管麥金恩太太衰老虛弱,只能靠輪椅行動,她還是盛裝打扮——小碎花洋裝配上珍珠項鍊,前來見證兒子的死。當麥金恩要交代遺言時,她掙扎著從輪椅上站起來,用她佈滿皺紋的雙手按壓著觀刑室的玻璃,因為她想確保他在踏上黃泉路之前能夠看到她。

  當我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晚上經常會躲在被窩裡哭泣,因為我意識到所有愛我的人終將死去。直到現在,我依然可以看見我臥房的淡綠色牆壁,並且聽見樓下電視的聲音。我會打開收音機,希望音樂聲可以消除我對死亡的想法。我會從房門口望向走廊上昏暗的燈光,我的眼淚順著臉頰流了下來。但是我從來沒想過要下樓,把我心中的恐懼告訴父母親。這一直是我心裡的祕密。當我們死去之後,我們都會在天堂裡團聚。這樣想會讓我好過一點。如果死亡並非失去,為什麼要害怕親人先行離開呢?我們都會再相聚,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隨著年齡漸長,我對死亡的恐懼演變成害怕被人遺忘。我責怪高中時的初戀情人。當我跟隨家人從德州搬到伊利諾州時,我們分手了。然後在幾個星期之內,他就和別人交往了。我感到傷心欲絕。很顯然,我沒有自己想的那麼重要。雖然聽起來很傻,但這件事困擾了我很多年。每當一段關係結束時,我都會想:「我是否對他們有影響力?他們會記得我嗎?」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希望在我死後,骨灰可以撒在某個美麗的地方。一塊小石頭擺在乏人問津的地方,沒有什麼比這更悲傷的了。孤獨且被人遺忘,就如同這個男人,我不記得他的名字,也不記得他犯了什麼罪。

推薦序
 
讓我們來談談死刑
 
黃致豪(執業律師、司法心理學研究者)

 
  有時,我不禁要感謝台灣近乎全然密行的死刑執行制度—至少這樣的制度讓我可以無需憂慮何時必須直面當事人的執行,只要在被告知執行時,無力的躲在辦公桌後狂飲或痛哭(或兼而有之),就可以了。
 
  作為一介寧可隱姓埋名的死刑與重案辯護律師,不,這次我並不想談論廢除死刑的問題。相反的,我想談談死刑的存在這件事。
  更直接了當的說,我想談談「承認並面對」死刑的存在這件事。
 
  在台灣,死刑是刑法第33條明定的五種主刑之一。換句話說,死刑這種刑罰的形式上合法性,其實無庸置疑。因此,有關廢除死刑這件事的思考,在台灣多半僅止於倡議與辯論層次。既然說是「倡議與辯論」,那麼它在思維活動以及公共政策思辯等層面,也就是相對單純的紙(或口)上談兵:列舉優缺點,找出相關數據,成本效益分析,本國與外國刑事政策分析……等。總之,正反雙方動動嘴皮,談談情感,試圖說服對方(或指控對方愚昧);彷彿一場論辯過後,世界就會得到救贖,人性就能重歸樸真。無怪乎,大家總愛透過支持或反對死刑,來建構自我的正義感或道德觀。
 
  事情似乎總是那麼簡單,那麼直觀,直到,除非,你真的近距離面對過死刑。
 
  如果你近距離面對過死刑,你就可能了解死刑之重,死刑之難以承受。而我指的近距離,必須是真正、第一手的近距離—不是那些端坐在法檯上、廟堂裡、辦公室內,好整以暇、夸夸而論為何被告該死或不該死的法律人或立法者,而是那些必須在日常工作當中實際面對死刑與死刑犯的人,那些死刑辯護律師,以及監所矯正與執行人員。
 
  那些有機會看到死刑犯仍然具備屬於人的一面的人。
 
  當你有機會看到這一面時,哪怕我們根本不去討論死刑存廢,你恐怕也很難不去針對現行的死刑執行制度,提出許多疑問。雖說死刑在台灣「形式上」合法性無庸置疑,但是實質上的合法性呢?制度上也都良好無缺嗎?似乎又未必如此。
 
  相較於本書作者蜜雪兒・萊昂斯(Michelle Lyons)本其見聞所揭露的美國死刑狀況與內情,台灣本土的死刑執行方式以及死刑犯的處遇,顯然也有不少值得深入思考之處。舉幾個例子:

  ▶判處死刑定讞之後,依照法務部「審核死刑案件執行實施要點」(不是法律,是一種行政規則,也就是僅供行政機關自己參考的規範)核決執行的小組,是怎麼運作的?有哪些人員參與?有哪些決定的具體標準?真的有經過實質討論嗎?這些討論不能讓外界知道嗎?理由為何?
 
  ▶死刑執行的對象(這一次誰該死),是如何選出來的?樂透嗎?順序嗎?還是依照法務部長(或行政院長?或總統?)的心情?
 
  ▶精神障礙與心智缺陷的人,有被排除在死刑執行之外(刑事訴訟法第465條)嗎?誰來判斷有沒有精神障礙呢?
 
  ▶死刑犯的案件是否有祕密證人不可靠,律師辯護不力,檢警偵訊不當,或者鑑識證據有問題的狀況?誰來決定有無問題?
 
  ▶為什麼死刑執行,沒有確定的日期?
 
  ▶為什麼死刑執行不能通知家屬、被害者家屬與辯護人,讓他們有機會見最後一面?
 
  ▶死刑犯不定期限被關押在死囚牢中,日日面對「今天會不會就是執行日」的恐懼(監獄行刑法第91條),會不會造成另一種特殊的折磨嗎?這種折磨,是法律設計的原意嗎?
 
  ▶死刑犯或其家屬在不知道何時執行的狀況下,該如何依照赦免法(全文僅八條,完全沒提到該如何提出赦免請求)向總統提出赦免的請求呢?
 
  ▶死刑犯在監的處遇,跟一般收容人有什麼不一樣之處?這樣的差別,是合法的嗎?
 
  以上的種種問題,我或許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從台灣的法律與制度當中,我始終得不到答案。透過本書作者的見聞,我卻再次確認了死刑的艱難。
 
  要國家動手殺人很簡單—只要人民一直對政府不滿,或許很快國家就會動手轉移大家的注意力了。但作為一種政策制度,死刑極度艱難—尤其是,如果你真的有機會直接面對,也願意深入思索此一議題的話。
 
  如果你暫時沒有太多心思或動力去細細思索這個問題,就試著讓本書作者帶著你看看這些死刑犯吧—看看他們如何生,如何死,看看一個近距離的死刑相關工作者心念的艱難。雖然遠在千里之外,作者萊昂斯針對這些在美國德州的死刑犯的描述,以及對死刑制度的觀察,以及自己所面對的思想困境,栩栩如生。
 
  然後,我們或許可以坐下來聊聊死刑是不是正義,或者,怎麼樣的死刑算是一種正義—如果真的有人知道何謂單純的正義的話。

看見死刑的樣貌
 
楊貴智(律師、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

 
  曾經有人提出一道有趣的思想實驗:一位永遠看不見紅色的色盲,透過自己的努力學習了大量與紅色的知識,例如紅色是人類可見光譜中長波末端的顏色,波長大約為630到750奈米等,那這個人到底能不能宣稱自己真正認識紅色?死刑議題也有類似困境,太多人辯論死刑存廢,卻鮮有人真正看過死刑,因此我們到底能不能宣稱自己真正認識死刑?
 
  在台灣,除了檢察官以及法警外,其他人沒有機會目睹死刑執行的過程,即使是媒體也只能大批守候在監獄外,用麥克風捕捉奪取人犯生命的「槍響」來填飽社會大眾對於「正義」的欲求。相反地,不知道這算是幸運還是不幸,這本書的作者蜜雪兒‧萊昂斯(Michelle Lyons)得以記者身分親身目睹三百起死刑執行,甚至在死刑犯漫長等待「用盡救濟程序」的日子裡,能有機會親身接近死刑犯並與她們互動,因此有別於其他從理論出發的文獻書籍,這些經歷讓本書帶我們看見死刑真實樣貌,因此特別與眾不同。
 
  我高中的時候參加辯論社,「我國刑法是否應廢除死刑?」可說是這一段青春最好的註腳,從我入社開始一路到參加全國性辯論盃這道經典辯題反覆成為賽題。對於一個小辯士來說,閱讀刑法以及犯罪學教科書,學習威嚇、應報、再教育以及兩害相權取其輕等等學說,從抽象的理論建構精緻的辯詞是贏得比賽的巧門,但總讓我有雙腳踏不著地面的空虛感。
 
  等到了自己進入了法律系、法研所的時候,民眾對司法體系的不滿及憤怒已經像是即將爆炸的壓力鍋,「恐龍法官」等近乎人身攻擊的詞彙在輿論市場竄升,本應最受社會敬重的法官、檢察官及律師(好吧,或許律師不能算,因為律師一直都被當成「魔鬼代言人」),死刑廢除的爭議也浮上檯面,有趣的是不信任司法體系的人民並沒有想要取消司法體系藉由死刑殺人的權力,相反地,2014年廢死聯盟委託中研院所做的調查,69%的人對台灣司法判決的公平性沒有信心,超過一半(54%)的人對於死刑的判決不抱信心,卻有77%的受訪者表示雖然知道有死刑誤判的狀況存在,但他們仍然支持死刑。
 
  然而我們卻從沒能真正認識死刑。我在參加律師訓練的時候,藉由參訪臺北看守所的機會一睹刑場的樣貌,半露天的舍房內放了孫逸仙的照片(所謂的國父遺像)、國旗以及幾張桌子,讓指揮執行的檢察官得以代表國家及人民鎮坐現場目睹一切發生,據獄方的說法,現在已經不讓死刑犯站著受刑,改由死刑犯趴在被單上,由法警持槍近距離朝受刑人背後靠近心臟處射擊,避免血液噴的到處都是而讓亡靈怨氣無法散去。
 
  死刑作為刑罰手段,表示這個國家認為殺人是項合理的處罰措施。人犯錯應該要受罰,藉此為自己犯下的罪行付出代價,進而還受難的被害者及其家屬一個公道。因此每當有人犯伏法,大批媒體莫不搶先以獨家快訊將「死訊」昭告天下,激動而難掩興奮的鄉民留言暗示了死刑這項「實現正義的儀式」在台灣不僅仍被視為不可或缺,更貌似是台灣社會制度神聖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處罰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還被害者公道?安撫被害者及家屬?還是彰顯法律無邊威力來恫嚇人民不可犯法?有些人會說,死刑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因為不符合修復式司法的理念,但我們無法假設每個被害人都希望自己與加害者間的關係獲得修復,也有為數不少的人群認為,現在的死刑太過溫和,應該設法讓這些罪人感受到更多的痛楚。但我們應該直接面對更加尖銳的問題:某些人確實惡性重大,徒死恐不足以彌補其罪行,但奪取生命作為處罰的意義,究竟代表著什麼?
 
  而除了滿足若干情緒以及平撫恐懼外,死刑似乎也無法做的更多了。對我來說,奪取生命的死刑,無疑是以人為方式刪除死刑犯的所有可能性,例如畢業的學生正要邁入職場展開新旅程,退休的勞工也能在晚年生活為自己的人生寫下另一篇精彩的篇章,相較於被監禁在舍房內的犯人仍能從事極度有限的事業,死刑則讓人犯的生命畫下句點,這個社會也不再與他有任何羈絆,然而留下的瓜葛卻不會因此不見,被害者的傷痛、還沒被翻轉的社會結構,甚至有一群沈默而長年被遺忘的死刑被害人:死刑犯家屬,這些人、這些事,在槍聲響起後,是否還會有人在意?
 
  對於台灣社會來說,談論死刑或許過於早熟,因為我們都還沒能認識死刑的樣貌,就要思考死刑的意義,因此不論你支持死刑或反對死刑,都建議透過這本書一窺死刑的真實樣貌(即使抱持著偷窺刑場的八卦心態),必定將會讓我們對死刑有更多不同的看法。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8580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2.6MB

會員評鑑

4.5
8人評分
|
8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3.5
|
2021/10/06
當不公不義發生時,民心企盼會改正缺失。而後會走向陽光的結局,實際上真有正義?

推薦新書通常以網路得到的資訊,引發個人興趣從而閱讀。死刑見證人,類似發言人的特色,當有各種各樣的事件發生,揭露資訊公布大眾,是他們的任務,這算是作者的私人經驗,混合監獄生活與執行死刑的一些記錄。因為主軸是記錄死刑,對於死刑的存廢自然討論不多,反對死刑者的第一條就審判不公,這個與執行死刑應該分開討論,增加偵察與審判的方式與技巧。所以作者的案件報導幾乎就是三言兩語帶過,怎麼發生,犯者那些惡行,然後就跳到監獄。就作者個人的感覺有些人心性已經不是當初犯案時候的人,依然要對過去的犯罪做一個負責任果報。當然有人是審判不公,這些案件是分別處理才對。以多樣的紀錄,紀錄了死囚之室的種種點滴,有犯罪者對新囚犯的善意對待,有人甚至重新上學,取得學位。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對社會的貢獻又為何?

既然有死刑,每當執行時都會引來新聞界與社運人士注意與抗議行為,作者也接到不少抗議執行的信件,電郵,抗議信等。年少輕狂的她,選擇直接面對戰鬥,不是支持或反對,是希望這些資訊可以更公開更透明,增加討論的深度。死刑並非一了百了,在之前的死前餐,死刑需要的器材(美國德州採用注射藥劑),死刑動用的人力,見證人,法警,執行注射者,其他協助人員,維安,聯絡死刑犯的家人,聯絡被害者的家人,這些事前行為,加上審判的費用,死刑重大,相信在那一個國家都要三審定讞。曠日廢時的成本。這祇是外在有形成本,事實上,後來作者的繼女被殺,兇手判無期徒刑。前夫卻自我封閉與藥物成癮,也就是說走不出來。隨者長大,女兒出生,行刑的紀錄慢慢有些改觀,即使應該鐵石心腸,也有展現柔情。

如同後來的結論。一個沒有贏者的世界,犯罪者干擾世界的正常脈動。原生家庭並不一定有問題。卻需要承受責難。受害者家庭幾乎是全體受影響。死刑與正義不一定有關只是一個彰顯罪與罰的方式。在審判後,死囚等著被處決,死囚的家人等被赦免,被害人家屬等正義伸張。長期的心神關注,會改變什麼!


以下是一些引言
「處決不再是一個抽像的概念,變得十分個人,我開始擔心我的嬰兒,會聽到囚犯的遣言,他們可悲的道歉,或是聲稱自己無辜的申訴……」

「因為有了女兒,我開始害怕處決這回事,行刑房是一個充滿情緒的地方,囚犯家屬見證所愛的人離世,被囚犯傷害的遇害人家屬又會再次喚醒了痛失摯愛的感受。他們的路不易走。」

「我能夠為我的嬰兒赴湯蹈火,然而很多母親卻在行刑房見到自己的孩子離世。這些母親會踢牆、打破玻璃,不斷地哭泣和尖叫。」

「我站在見證房時想,其實沒有贏家,所有人都被搞垮了。行刑本身是悲劇,而我一次又一次地見證這些悲劇。」

地區主政者在美國是州長,決定執行死刑多寡的重要因素,有一年44個,也有一年17個或後來的更少。美國德州,是全國處決人數最多的州分。隨者社會氛圍改變,死刑也變少,因為替代方案無期徒刑不准保釋的出現。

作者接近十二年的死刑見證期間,由開始執行死刑後喝酒的若無其事,到後來的慢慢想到家人,兩邊的家人,死刑犯的身體,死刑犯的可能性等。日常生活還有監獄內獄警和死刑犯的日常、越獄,重大事件。訪問死刑犯並與他們聊天,見證死刑的執行過程。很多人物可以可以寫,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更多的黑人,雖然階級差異的問題被隱而未現。有人等了很久幾乎是半輩子才執行死刑。是否還有機會,或是在監獄中已經失望,絕望(自私死亡率特高)。一些特別事項,如監獄食物,馬桶酒。最後一餐,工作。觀看死刑本身,犯人的態度,有抵死不從,需要動用麻醉藥,有看似闊達,最後遺言的各種反應。

政府的系統,也是後期重大課題之一,在美國撰寫類似回憶錄,公然指責上司,也是因為他離職前所謂的不公待遇,得到法庭平反德州司法的隱諱與僵化,司法應該是公開公正,,僵化的制度與性別歧視彰顯於世,這些都是考慮司法系統要討論的系統偏差問題。

死刑不單是抽象,重重影響他與其他老師的生活,夢中,不斷看到想到這些死刑犯,就是一在生活其中。看似輕盈無情緒的對話描寫,也就是作者刻意保持平常心的語態。這些文字多多少少的一些敘述,不管是支持死刑與廢死。此書可以提供細節背景思考。欲奪其命,必承其重。討論之前,更細膩瞭解,

手段方法將會更改目的本質?
展開
user-img
3.0
|
2019/08/19

出自於對書題材的好奇,看了《死囚的最後時刻》,這是一本在美國最惡名昭彰的高牆監獄 ─ 德州亨茲維爾監獄 ─ 擔任死刑見證人蜜雪兒‧萊昂斯所寫的紀錄。

我斷斷續續讀完,帶書去了一些地方,初見書封,有些人會直接和我討論「支持死刑還是廢除死刑」的議題。然而,與其說這是一本討論支持死刑存廢的書,它更接近是記者蜜雪兒‧萊昂斯在德州刑事司法部擔任近三百起死刑見證期間,對她人生的影響與對死刑及死刑犯的看法。

「在監獄工作,不是只有目睹死刑。」一本死刑見證的紀實內容,除了關於監獄內獄警和死刑犯的日常、死刑執行外,我們可以有更多想像。例如:「越獄」,現實是否真如電影情節那樣。書中提到一位死刑犯,越獄時,將雜誌和硬紙板塞在衣服底下,像是穿著一副盔甲,使他得以翻越兩道刺網圍籬而不被刮傷,但也因為身上塞得太厚重,使他逃亡過程,自橋上跳入湍急又深的河水時,馬上就淹死了。

萊昂斯在監獄工作中,主要在死刑犯排立行刑日後,訪問死刑犯並與他們聊天,接著見證死刑的執行過程。在訪問死囚的過程,遇過曾讓她惋惜因一念之差犯下大錯的未成年死刑犯拿破崙‧比茲利(Napoleon Beazley),以及也曾有驚險的時刻:

「在赫南德茲被處死的那一天,我用西班牙語和他交談。他告訴我,我讓他想起他的女兒。接著他向我伸出手,我當場呆住了。一年前,一位七十八歲的牧師到死囚室探望一位名叫胡安‧索里亞(Juan Soria)的死刑犯。當索里亞要牧師和他一起禱告時,牧師把手放在牢房的送飯口裡。索里亞用力一拉,把他的手臂扯斷了。……」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監獄裡的食物,像是「馬桶酒」─ 犯人在監獄馬桶裡釀出來的酒,以及「最後一餐」。負責為犯人準備最後一餐的是一位名叫布萊恩‧普萊斯(Brian Price)的犯人,過去是為搖滾樂手,監獄裡一名受過正統訓練的廚師較他如何做菜。曾經有劇組在監獄拍普萊斯的紀錄片,當時他煮的是起司通心粉,萊昂斯:「那是我吃過好吃的通心粉。」

蜜雪兒‧萊昂斯在德州刑事司法部十一年的工作期間,面對死刑,無法迴避人們詢問她「支持死刑或廢死」的議題,她說:「和許多社會議題一樣,除非直接影響到自己,人們都傾向不去參與。對大多數德州人來說,死刑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偶爾會在晚餐聚會上引發爭論。」而對於見證死刑過的他們而言,死刑卻是具體的事實。「在我目睹過的死刑當中,有些人我覺得不應該被處決。但我可以這麼想,是因為他們沒有奪走我任何東西。」

蜜雪兒‧萊昂斯寫下《死囚的最後時刻》,讓死刑不單只是「抽象的概念」,更甚,希望可以讓支持「死刑」與「廢死」的人們,因更了解死刑的過程,而多一份思考。

關於這點,我看完書後,依舊沒有答案…。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7/12
這本書很特別,可能是我至今讀過最…該用感傷來形容嗎?或者我該用惆悵、或是無力感?很難找到一個精準字眼形容。我遵循以往的閱讀習慣,找到自己的切入點。結果這本書有靈魂,它在挑戰我的價值觀,它每一頁都在測試我的立場,當我做出選擇,它會反問「你確定嗎」?笑笑的像挑釁,但我知道這不是它本意。它只是描述一段又一段的真實故事,沒有誇大其詞,甚至能說是輕描淡寫。但我自己的小宇宙有好多力量彼此拔河。

我想起電影「芝加哥」,幾個美麗死刑犯有著各自的故事。他們用華麗的歌舞展示出殺人動機,歌詞唱著「如果你也在現場,如果你也看到了,我保證你也會跟我做一樣的事(殺人)。」

是嗎?我不確定。但我知道我不希望她們被處死刑,也許情有可原?更也許是,我雖然知道她們奪走了某人的性命,這是多麼十惡不赦的滔天大罪,但她們展現出來的喜怒哀樂、以及面對死亡的恐懼又跟我們那麼無二致。他們是該贖罪,該懺悔。但當我看到他們人頭落地,那旺盛的生命力瞬間隕落時,我真會歡欣鼓舞地慶祝?回想自己的人生至今為止不算一帆風順可也無憂無慮。老天沒讓我處在「那個現場」、「看見同樣的事」、「做出同樣的選擇」,我對此感激涕零。

這本書,不能只有我看到。
展開
user-img
4.0
|
2019/07/12
劇透警告
【死囚的最後時刻】
這本書是作者蜜雪兒在德州刑事司法部擔任發言人工作時,與夥伴(老師)賴瑞共事時的工作記錄,她的工作也包括觀看行刑室裡,死囚們被執行死刑的現況,並且對外發言,保持德州監獄的透明性,讓記者與大眾可以了解死刑犯受刑的情況。但這個工作具有隱晦的性質,蜜雪兒自己也在是否該執行死刑?或者這個死囚是否該死等等疑問中不斷反覆提問。她與某些死囚是朋友,甚至得以接近、理解他們,成為了朋友,但她也必須目睹他們被注射藥物而死去。她常常會說自己看起來很好,但那些複雜的情緒被她揉成一團,像是廢紙般地丟棄在一旁,這樣累積下來,也使她的人生有了極大的轉變與困惑。

看到後面更加驚訝的是,她以為一向樂觀開朗積極進取的賴瑞不會像她一樣,被這些一幕幕的執行死刑情狀影響,賴瑞一向很有智慧,但事實上他酗酒,甚至常常做關於死刑的噩夢。她自己也成為了受害者家屬,原因是前夫的小女兒被毒販近距離射殺,他們積極想要讓這個犯人能夠被執行死刑,但最後是無期徒刑。她以前會為了「這些只是因為一時犯錯的人不壞」,懷疑他們被執行死刑的合理性?但當自己成為其中的角色時,才能真正感受到身為受害者家屬的心情。

只是,像是拿破崙這樣看起來善良坦然的人,他在監獄中等待受死之前,極力地對待其他囚犯好,並且盡量配合,不吵不鬧,雖然他不滿死刑,但他坦然接受這樣的結果,沒有任何請求。蜜雪兒把他當成朋友,卻依然要面對他的死,然後故作鎮定。

除了工作帶來的衝擊,表面上蜜雪兒輕描淡寫,但更讓她受挫的是德州司法的隱諱與僵化,讓她的工作地位、薪水受到了打擊。她希望司法是公開公正的,正如她自己的個性,她無法接受那些不了解的人背後的竊竊私語,她認為對記者就是要坦白一切,但僵化的制度與性別歧視不斷打壓她,以至於她遭受不公平的對待。蜜雪兒決定起身奮戰,與種種不公對抗,她承受許多不被了解的艱難與刺傷,最後終於打贏了官司,恢復她的名譽,也讓其他支持她的人振臂歡呼!蜜雪兒依然與記者朋友保持良好的互動,然而德州司法還是有許多進步空間,記者們不得其門而入,不報導不知道,並不表示黑暗不存在。

其實看這本書我感到痛苦,原因是作者筆記式的記錄,有太多人名,以及其他人口吻穿插的情報或自述,還有非常多美式語言俚語,隔閡太大,讀來並不輕鬆,尤其蜜雪兒老是對她的痛苦輕描淡寫,越到後面越覺得她根本就快要瘋了!只是她太堅強又聰明,她也不允許自己倒下,她有孩子,她要孩子理解她的工作與品格,因此文章穿插的那些輕描淡寫,其實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吧!加上我可能以為這裡面有許多死刑犯的故事或更多秘辛(真的有一種想要偷窺的八卦感!),但也許受限於篇幅,因此大多都是在行刑室裡,死刑犯的狀態是什麼?故事反而像是調味料一般的被簡單記錄下來,當然讀者們如果好奇也可以查一下關鍵字,看看這些死刑犯幹的「好事」吧?

看完這本書,我並沒有太過感動,但我對蜜雪兒的工作非常尊敬,我相信她極力要傳達死刑犯的受刑之路不是那麼簡單,只是單單還給家屬一個公道?對於死刑犯家屬也是折磨,永遠不想揭開的傷口。動盪的社會讓人不安,人們需要祭品需要安慰?死刑的存在不在於解決任何問題,誰死都無法解決問題,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理解,需要更多思辨,也許究其一生這都是蜜雪兒要辯證的問題,也或者是我們想要理解,或者不願深究理解的問題。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7/10
劇透警告
作者蜜雪兒的書,將這些論證,展現出更人性化的一面,也推向複雜、難解的議題核心。
被害者家屬觀看執行會感到慰藉嗎?
死囚執行前其實想展現幽默?
為何所有人都用必然如此的方式,看待死刑?
書中將這些案例,用一種綿長、細節風富,卻不失第一手觀察的準確感。把死囚們的個性、想法、舉止,在面對每一個環節如「記者會」、「最後一餐」、「執刑前」,將他們的懊悔、憤怒、無情緒、甚至是幽默。展現的更清楚。

因此,對我來說,很慶幸能夠看見這本書。在許多資料、內容裡面將他們合在一起講述。雖然對於需要資料的查找、分類的人,這本不同內容混雜的分類方式(以蜜雪兒本人獨特的章節分類),不是上乘之選。
但是,對於那些認為自己已經透徹理解死刑議題,或是需要補充更多獄中觀點的人,絕對會讓你欲罷不能,並且醍醐灌頂。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