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貓蕨漫生掌紋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29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貓蕨漫生掌紋 (電子書)

  • 定價:360
  • 優惠價:284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如貓傲嬌,如蕨柔韌
在腐植富裕的人間土壤,緩慢生長
 
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
空靈系貓眼少女李筱涵,以微物直觀命運的悲喜哀歡
 
  每株如貓的蕨草得以成形生長,都是因為人生實在好難,
  好難抵抗掌紋上的巫術——
 
  長不大的么妹,長姊不可承受之輕的重責,家族女身串結難解的命運DNA……
  人生好難,是帶著無法忘卻的童年五官記憶成長,同步為生存、為社會捏挪自己的形狀。 
  人生好難,搭上七年級末班車,坐二奔三,時而是青春女孩,時而是成熟女子,卻常常覺得自己跑得比較慢。
  人生好難,忙於在城市尋一處呼吸,吸書,吸貓,吸小物,吸咖啡,吸甜點,吸任一能短暫沉澱心靈的貪歡癖愛。
  既然天將降大任、降考驗、降磨鍊於人身,苦己心志、勞己筋骨之餘,百媚女子時動時靜,溫柔也堅強,偶爾尋覓點小小療癒更無妨。
 
貓手推薦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言叔夏(作家)
  林予晞(演員.攝影家)
  馬翊航(《幼獅文藝》主編)
  連俞涵(演員.作家)
  陳思宏(作家)
  陳柏言(小說家)
  陳育萱(作家)
  楊佳嫻(作家)
  楊富閔(小說家)
  楊隸亞(作家)
  蔣亞妮(作家)
  韓良憶(作家)
  顏訥(作家)
 
專文盛讚
 
  廖玉蕙(散文作家)
  童偉格(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專任講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筱涵
 
  一摩羯女子,文字打工仔。
  在腐植富裕的人間土壤,緩慢生長。
  曾獲林榮三文學獎。
  詩、散文與人物專訪稿散見各種報紙文藝副刊與文學雜誌。
  著有《廖玉蕙老師的經典文學:聽說書人講故事》,散文集《貓蕨漫生掌紋》。
 
  Facebook:李筱涵
  Instagram:@shiaohan_lee
 

目錄

推薦序 命運非關注定——《貓蕨漫生掌紋》讀後◎廖玉蕙(散文作家)
推薦序 對視「命運」:讀《貓蕨漫生掌紋》◎童偉格(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專任講師)
自序 浮光錯影

輯一、女兒結
膠卷
女兒結
童仔仙
花露水
寺與願
長年鴨
仰光
南方

輯二、人間土壤
多肉
樹洞
無憂樹
蛙與芭蕉
山櫻
不凋花
鹿與山羌

輯三、緩慢生長

過貓

繁花
万年筆
格子
吃土
肉身之餘

智齒
魚缸
介殼
雨都
舒芙蕾
咖啡圖書館
是日
 

推薦序

命運非關注定——《貓蕨漫生掌紋》讀後
廖玉蕙(散文作家)
 
  自稱一直「在世故與羞澀間徘徊,寫與不寫間游移」的筱涵,也許正如她自己所觀察到的,寫作是從讀字的時刻抽離觀看,「無端在意起周遭的空間。角落的陰影擴張成巢居罩住一個人,它就變成一則故事的開端。」屬於她的魔幻時刻就是這樣開啟的嗎?一字一句,緩慢生長,如藤蔓……。身為她的老師,從大一開始,一路看著她緩步慢移,在學術和創作間優雅顧盼、迴身,然後完成。這本《貓蕨漫生掌紋》的出版和她每一回的學術進程叩關成功,都讓我感到無比的快慰。
 
  本書的結構很有意思,第一輯從〈膠卷〉開篇,記憶裡蛛網交錯的家庭脈絡一點一點顯影。裡頭所涵納,大至南洋華人的歷史場景,小到台灣老公寓裡窩藏的緬甸佛堂;焦點鎖定為女性量身打造的牢籠及性別剝削、甚至長輩瑣碎的情緒勒索;另有對老家仰光的追尋,從吃食、氣味、直到現場踏查吉隆坡、檳城的聯想。所有的人性枷鎖,都寄望在〈膠卷〉中意在言外的一句:「迎接一個不再需要膠卷的時代。」
 
  第二輯〈人間土壤〉看似以動植物為書寫對象,其實藉物抒情、說理,談人生的所有涵養沃土。譬如:寫樹洞常承受人們現實無法言宣的祕密,看似穩定的存在,實則樹有洞,必然表示某處已被蛀成空心。祕密的話語仰賴樹的創傷去承載。每多承擔一次重量,創口邊緣的皮屑就多剝落一層:「這是個看似以傷養傷的過程,但無法再生的空心,卻穿透眾人的慾望。」意在言外的指涉,頗引人深思;又譬如:〈蛙與芭蕉〉裡以為大家都愛圓滿,芭蕉卻獨愛破碎。可是易碎才直指人生現實的核心。這樣的觀察、比喻,既精準且新鮮;而更有意思的是結論:「你往前追,遠端的地平線永遠在後退,會跨過你的,永遠只有日光。踩過你的,永遠只有歲月。」整輯裡的文字,類似的豐盈意象,比比皆是,讓人目不暇給。
 
  第三輯〈緩慢生長〉終於點題。由〈貓〉而〈過貓〉到〈掌〉,提到自己愛貓的緣由。她覺得和貓相處有讓人舒適的空間感,且接近與遠離都仰賴自由,有足夠的空白讓生命透過適宜的疏離,好好被時間梳理:「太密集的愛讓人卻步,貓步的遲緩卻給我餘裕。」她追求的不多,只是像過貓一樣有一點「葉片之間舒展無礙的距離」即可。點題之後,她續談穿鞋與智齒與不合適愛情的類比;老去卻存活於缸內的魚兒屢次躍出於缸外,莫非猶如老病人類之尋求解脫?……在在都有屬於自己相當獨特的視角。
 
  文章從追溯先人到直視當下,詩意盎然,引人低迴。除了祖母、外婆及父母……等直系血親外,早逝的大伯身影隱隱綽綽穿梭文中,是非常溫暖的存在;而最令人動容的,莫過於勇奪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的〈童仔仙〉。描寫家有罕病兒的徒勞掙扎與無盡的煎熬。筱涵六歲成為一位特殊兒童的姊姊,出生的妹妹注定體毛繁茂、智力停滯、語素缺席,與眾不同。自幼及長,悠悠歲月,作者與母親四處尋醫問卜,但問天、天不語,求醫、醫束手。寫父親的難以接受;母親不時的追溯、不停地自責;身為姊姊的,雖百般護衛,但一回妹妹失足落水,筱涵卻驚覺自己竟萌生片刻慶幸的念頭,其後常為那一時的暗黑心驚。文章中誠懇道出內心幽微的愛、憾矛盾;人生的酷烈、人性的試煉盡在其中,可以和前一篇的〈女兒結〉相互參看,更了然人生(尤其是女性)的困境。這也許是筱涵將書名題為《貓蕨漫生掌紋》的用心所在——命運非關注定,或仍有人類可施展掌控處,藉由心念和行動,或能在掌紋中漫生出貓蕨般適度的獨立自主空間。
 
對視「命運」:讀《貓蕨漫生掌紋》
童偉格(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專任講師)
 
  很久以前,當馬克思.韋伯用「除魅」一詞,描述現代化與世俗化社會的基本狀態時,他大概並未預期,一個更愈加速的世界,將會促使記憶重新「復魅」。那並不因為我們心智退轉,而僅是因為時間快速奔流,無數事景就地拋遠、無可重歷,於是「重新觀看」這種素樸行為本身,竟總使我們像要望進不可能的魔魅那樣,心生一種近於鄉愁的情感。
 
  這種情感,李筱涵以〈膠卷〉篇章來抒明:往昔的底片攝影年代,「一卷底片的張數教會我,物質其實很有限」;因為意識到記憶載體有其限度,所以人總是慎謹面對自己將取之景,也鄭重地,走入將由他人提記的場景裡。因為是這般在今日看來,竟已顯得不合時宜的慎重,所以,「記憶」自身,在多年以後,總為我們,寄存了一種超越記憶景窗所限的廣袤奇異。
 
  由〈膠卷〉起始,《貓蕨漫生掌紋》一書嘗試追探的,也許正是這種奇異的廣袤:以一部散文集,李筱涵涓滴聚成許多個人記憶格窗裡的此曾在,而所有這些此曾在,毋寧更是為了從格窗外,指認那一切促成「我」之為「我」的昔往作用力。這種作用力,李筱涵指稱為「命運」。這一指稱之古典,一如「我」之記憶念想的必然時地不宜——它既是凡人皆「無法抵抗」的,亦是個人隱惻隨身的最親熟指南。如我們自備的「掌紋」。
 
  解讀「掌紋」:解讀昔往龐然事景,如何只在它們將要即臨「我」、隱沒於「我」之周遭前,在最近一刻,對「我」現形為「我」童年唯能親驗的。像神祕的眨眼。像「命運」自身,已是一種重複近掠「我」的快門。於是,諸如本書中重複再現的烘爐地,華新街,緬甸或廣義的「南方」,凡此種種,皆牽引「我」重新出發,習練自己,為反向掠影、果敢對視「命運」之人。
 
  這是說,一方面也許必然,如李筱涵所言,「所有啟蒙都從反抗開始」(〈女兒結〉):這位由時間下游重新逆溯之人,必將以個人視角,重新辨識往昔親者的「迷信」,解構他們的神祇;明瞭如何,「從上個世代以來,他們是從風吹草動便驚擾軍法的肅殺氛圍底下,逐漸成為這樣的大人」(〈繁花〉)。明瞭「命運」賦予他們的格限,抗逆這種格限,從而自我成長。然而,另一方面,本書所描摹的,更是在「啟蒙」之後,「我」對這般所謂「格限」的更寬闊認納。
 
  只因亦正是他們啟迪「我」,使得終究,在「無法相信任何神的時候,我只選擇善良」(〈掌〉)。像記憶裡的他們之中,猶有無法由「我」解構的神祇。也像所有的啟蒙,都在重新認納了「我」亦必有其格限之時,才能真確地完成。從此,一個人得以「有絕對的自由去選擇,去蝸居在最好的地方」(〈咖啡圖書館〉)。
 
  而這,正是《貓蕨漫生掌紋》,對一種奇異「命運」的溫煦寄存。
 
自序
 
浮光錯影
 
  每日陽光散成我們各自的來時路。
  命運在各種界與界的交會處,牽引著不同的我們。
  寫,還是不寫呢?
  
  哈姆雷特式的探問來自內心深沉的自我懷疑,我曾以為在寫作這條路上,是不能的。寫作需要調度內在極大的情感記憶,這個舉動對敏感的我而言,潛藏未知的風險;重遊創傷經驗,時而沒入悲傷,時而卻能重生。經驗過於切身灼痛,需要足夠的時間來沉澱,等待此起彼落的記憶傷痕紛紛褪去。要等到能以文字細數記憶的時刻,才曉得療癒原來可能。
 
  我總暗自欽羨那些義無反顧、愛恨分明,而勇於赤膽前行的散文創作者,懊惱於過度謹慎膽怯的自己,長年裹足不前。悔之社長向我邀稿的時候,我還只是一個仰賴採訪維生的文字打工仔,訪完李昂談新書《睡美男》的餐會上;紅酒杯內光暈交錯聚散,令人眩目,懷著踩在雲端上的浮動與恍然,應允邀約。我的書寫之路,才真正開啟。想像自己第一本書,如此微不足道的我,說不定那些我曾感受過的扭曲視線,與他人一般如常,且索然無味。這樣的我與文,會有讀者嗎?成書前,那些深夜敲鍵盤的日子,無一時刻不自我懷疑。
 
  當然第一本書不免還是先得對自己有意義。
 
  放任書寫行經的狀態,我從思維中裂解成複數「我」;故事聲音持續前進,「我」卻從事主退位到旁觀者。記憶時間斷裂成許多切片,「我」與過去不同階段的我不斷對話著。以自己所能想到的語言和方式去逼近那些過往時空的記憶碎片,以虛擬的身軀感受過去歷經的真實感受,以詮釋聲音覆寫過去;在不斷自我反照的歷程裡形塑「我」的語調和樣貌。在語感的旋律召喚中,我強烈意識到這不僅是經驗的再現,也可能是取巧詭辯;私我為緩解某些情緒傷痛而為他人賦形,語言遂成為「我」的延伸介質,其實也是另一個我的樣貌。而我最終都接受他們如實存在。
 
  身為文學研究者和創作者,我很清楚自己深受文學抽象特質吸引,這常與通俗易讀形成兩套美學價值觀而產生衝突。並非特意營造過於纏繞的敘述拒絕人群;而是我認為,創作者應坦誠面對自己現階段的書寫腔調。節制與隱微的話語背後,欲包藏那個沒有安全感的我。個性使然,這樣難以定義的雜揉風格,是我現在對於我的文學所能做到的最好實踐;無論在他人眼裡評價如何,我都盡量對自己和文學做最好的交代。既然寫不成別人,那就坦然接受自己的語言,任它自由生長;以書做為成長紀錄,體認文學對於我的意義。
 
  命運可能凶險,但它終究良善。它始終為我帶來許多跨足不同領域和生活經驗的可愛朋友們,他們讓我相信,這些被記下的記憶都將有存在的意義。人際交流之於大都會時代,關係或許轉瞬即逝,然而在合則留不合則離的默許裡,仍時不時給予我許多歡樂與驚奇。友人的笑語漫談如風鈴聲響,多好的人生,雖然我們都抓不住時間,但卻在青春正盛的時刻分享了彼此。我不禁想著,不斷與他人生命交錯的人生,是否也可能成為別人生命記憶裡的流光負片?又或者,有些畫面已無意間被我偷偷藏進記憶的皺褶裡,一格也未曾溜走。
 
  交換使人豐盈,我們自以為不足為外人道的一切經驗,原來在他人眼裡都變成一種收穫。
 
  這樣的體悟來自於林榮三得獎散文見報後幾日,我陸續收到友人與陌生讀者來訊,有來自特教老師、罕病兒的母親,以及社工親人的回饋;我意識到,透過書寫,個體生命史不僅體現於自己,更在於透顯一種共同經驗的共感可能。而療癒,就可能從自身擴及到共同命運的他者,這或許是我走向書寫能為自己和他人做出一些微小的生命實踐的時刻。
 
  通過文字與故事,我們對話,理解和紓解。
  從中獲得力量,然後懷抱勇氣,繼續迎向我們命運倖存者的日常練習。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887106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1.0MB

會員評鑑

3
5人評分
|
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3/11/24
這本是讓我這幾年最為驚訝與感動的書,會推薦給朋友,會直接拿書給朋友,讓她感受這本書的厲害。細膩的描寫,不同角度的思流,最重要的是文字駕馭的功力,讓人想是誰能寫出這樣的文章。
展開
user-img
3.0
|
2022/07/26
劇透警告
可以感覺得出作者是纖細多感的人。​

/​


是第一次接觸這位寫者。​
在圖書館,因為書名、因為書封、因為上面的文字,產生了好感,決定一起借回家。​

作者以她的眼在一旁、也在其中,觀看著這世界,以她的文字,解釋這世界運轉的規律,她輕輕地拋出幾個疑問。​
答案,要讀者自己去解。​


/​


我想作者的年紀大我一點,但又不至於相差太多。作為一本散文,她理所當然的書寫了很多自身故事。一樣敏感的我,彷彿可以從中捉摸到什麼、但又好像抓不住什麼。​
文中也書寫了時代的流行,不是親身經歷過也有聽聞,用另一個人的眼觀看,也覺得親切可愛。​


李筱涵身為一個中文系的學生、助教,行文上頗有中文系獨有的風韻。(不確定這樣形容適不適切)​


也許所有早熟女孩的筆觸都相似,也許她們的心事和傷都相仿,翻開一本本散文或小說,我看見她們彷彿旁觀這世界,卻真實的置身其中。​


有時有點犀利,幾乎要流出鮮血,有時有點自貶,舔拭著自身傷口。​



並不覺得這是一本詞藻華美、內容空洞的散文,作者有她獨特觀看視角的角度與思考。​
(個人覺得散文就是這麼一回事,深入親近另一個人的故事與心靈,我們敞開心沈浸其中)​





🔖​
無法相信任何神的時候,我只選擇善良。​
唯有善良,使人穿越痛苦,來到能愛的地方。​

🔖​
人總是要被拋離到遠方,才想起家。​

🔖​
你往前追,遠端的地平線永遠在後退,會跨過你的永遠只有日光。​
踩過你的,永遠只有歲月​

🔖 ​
與每個前來的人,交換一撮鮮花種籽,未來不是很值得期待嗎?​

🔖​
日復一日,把時間的痕跡累積成情感的厚度,這樣的過程十分迷人。​

🔖 ​
我確信,終有一日,那些換來的種籽都將各自萌芽,自豐饒沃土長成一片生生不息的市井繁花,展現各自獨特蜷曲的美。​

🔖​
選擇太重要了,誰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充滿選擇?​

🔖 ​
你有絕對的自由去選擇,去蝸居在最好的地方。​

🔖 ​
喜歡獨自漫步在街頭,讓自己隱身在街與街之間交疊出的暗影,從熟悉的地景出走,自我放逐。想像自己變成晃悠於城市街角那些眼神發亮的生物,義無反顧去追逐某些輕如灰塵的事物。​

🔖 ​
我無法克制自己不去注意各式各樣經過身邊的貓,甚至包含給我「貓類」感覺的人。這類人,不善於言詞,但你曉得他的眼神隱藏很多故事,並流露更多無聲訊息。他不與人群聚,對周遭充滿漠然與警戒,卻是最怕寂寞且易於受傷的靈魂。那樣的複雜吸引我去讀懂。​

🔖​
我懷疑當母親那一代的老師抱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不乖的同時,他們能不能意識到,「乖」這個特質,用在一個能獨立思辨的人身上,有點不合時宜。​

🔖​
你從讀字的時刻抽離觀看別人切實的人生,好像他幫你過了另一種人生,好像你也從中擁有過另一種人生。​
但當某種魔幻時刻開啟,每本書都將會變成一個咖啡館,每種聲音都成為一座意志的島。​

🔖​
歷史上的今天,沒這麼好,也沒這麼壞。有一些人誕生,命運也正帶走一些人。塔羅牌在不斷翻洗的過程中透露大宇宙的秘密,權柄還是操之在你。雖然降生是日是種不得不然的聽命,然而成為「我」的路徑,尚待賦形。​



推薦給✨ ​ ​ ​
原先想推薦給懷藏心事的少女,後來想想也許在人生裡浮浮沈沈的我們都適合閱讀,也許能從中找到一點隻言片語 ​ ​ ​





🔍更多書評 IG @_before.daylight_
展開
user-img
2.0
|
2021/11/27
1.漂亮字詞堆砌成一句句,上面的詞和下面的詞明明無因果或對立,但不知道為何使用。
2.段落之間關聯薄弱。
3.每一篇想說的東西都很通俗,不見體驗深刻跟觀點。
4.年輕有年輕的活法和啟蒙,寫得沒有情感共鳴就雞肋了。
5.散文不是鬆散的文章。
展開
user-img
1.0
|
2020/09/20
為了得獎作買來看的書結果好失望喔!!感覺就是為了快點出書集結的作品,然後就一直說教有點無聊,很像那種考試範本作文結局都要做勉勵一下。看他第一本書老師就是廖玉蕙,為什麼不乾脆學學老師寫的還誠實多了生氣還我錢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9/19
獲獎紀錄很好而看來極年輕的女作家文字內容抓緊女性心裡之外, 陳述有如在眼前的人物或事件貼近讀者的心, 加上推薦名家文字功力不俗其中多為交情好!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