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與卡夫卡對話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4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與卡夫卡對話 (電子書)

Gespräche mit Kafka

  • 定價:300
  • 優惠價:200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我所認識的活生生的法蘭茲.卡夫卡,比他那些作品要偉大得多。
他不是文學評論的材料,而是一個發人深省的生活典範。
他的聲音是我們時代所有人類的一個重要福音。
我的卡夫卡。他是一場思想的煙火表演。
~古斯塔夫‧亞努赫 Gustav Janouch~

----------------------------------------------------------------------
心是一棟有兩間臥室的房子,一間住著痛苦,另一間住著歡樂。
人們不可以笑得太大聲,免得吵醒了隔壁的痛苦。
「那麼歡樂呢?它不會被隔壁吵醒嗎?」
「不,歡樂的耳朵重聽。它聽不見隔壁的痛苦。」

這本書是由許多片段構成,充滿了卡夫卡和作者亞努赫在各種場合、各式各樣的對話。
一九二○年,亞努赫的父親發現自己兒子對文學的天賦,便將兒子日記裡的詩句抄寫下來,交給同事法蘭茲.卡夫卡評鑑。當時的卡夫卡在文壇已經頗負盛名。經由這層關係,開啟了亞努赫與卡夫卡的交流;當時亞努赫只有十七歲,而卡夫卡大亞努赫整整二十歲。
卡夫卡和亞努赫這段亦師亦友的情誼,時間只有短短三年左右。他們兩人經常漫步在布拉格的各個角落,由卡夫卡做嚮導,探尋古蹟。他們的對話圍繞著作家與作品,無論是古典或前衛;這些談話更是對生活、對人性、對世界、對詩、對寫作、對藝術、對布拉格、對愛情等等的卡夫卡式思考。直到卡夫卡離職之後,他們逐漸失去聯絡,當亞努赫再度聽到卡夫卡的消息,已是一九二四年的夏天――卡夫卡死於同年六月三日。
對亞努赫而言,卡夫卡不只是一個文學人物,而是一個生機盎然、堪為典範的人生。他將與卡夫卡的相遇,透過手札記錄下來,一九五一年首先由德國費雪出版社發行,唯內容多所闕漏,及至一九六八年,經收集整理全部手稿,才以完整版再度問世。
這些對話是卡夫卡的見證,是進入卡夫卡內心的重要鑰匙。卡夫卡說的話,他的生活,他的智慧,正是他的作品。每個吉光片羽都是一場智識饗宴。任何偉大的聲音都不會憑空消失,而這本書就是對卡夫卡最好也最真實的記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古斯塔夫‧亞努赫 Gustav Janouch, 1903-68
捷克詩人,曾受二次大戰的打擊,於布拉格潘克拉奇監獄無端坐了十四個月的牢。
亞努赫最為人所知即《與卡夫卡對話》一書,書中自述,他父親是卡夫卡在勞工保險局的同事。在他十七歲時,經由父親介紹而認識了卡夫卡。他將與卡夫卡的談話內容和交遊記錄下來,寫下《與卡夫卡對話》於一九五一年出版。雖然內容未經驗證性,所捕捉到的卡夫卡神韻卻教人信服。


譯者簡介

林宏濤
台灣大學哲學系碩士,德國弗來堡大學博士研究。譯著有:《鈴木大拙禪學入門》、《啟蒙的辯證》、《菁英的反叛》、《詮釋之衝突》、《體會死亡》、《美學理論》、《法學導論》、《愛在流行》、《隱藏之泉》、《神在人間》、《眾生的導師:佛陀》、《南十字星風箏線》、《神話學辭典》、《與改變對話》、《死後的世界》、《正義的理念》等作品。

 

推薦序
來自卡夫卡內在靈魂的話語,是他反覆吟唱的讚美詩 / 耿一偉

《與卡夫卡對話》有可能是作者捏造的嗎?當然不可能,這本書得到兩位最關鍵人物的印證,肯定其真實性。馬克斯・布羅德在一九五四年修訂版的《卡夫卡傳》中,增添了一章探討卡夫卡過世後世人對他的接受,其中提到當他讀到亞努赫的稿件時:「驚訝於我所遇到的這批豐富的新材料――它無疑承載了卡夫卡天賦異常的印記,卡夫卡的外表,他說話的樣子,他富有表現力且微妙的使用手勢的方式,他面部肌肉的種種動作、都以最生動的方式表現出來了。我的感覺是我的朋友突然復活了,而且剛剛又走進房間,我又聽到他在說話,看見他生氣勃勃而閃爍的眼光落在我身上,感覺到他痛苦的微笑,並為他的智慧而深深感到激動。」
作為卡夫卡的遺產執行人,一輩子的摯友,布羅德的認可至關緊要。但卡夫卡最後一位情人朵拉(Dora Diamant)的證詞更重要。朵拉陪伴卡夫卡直到他病逝的最後歲月,兩人的親密關係,不是菲莉絲與米蓮娜的單純魚雁往返可相比擬的。朵拉懂得卡夫卡這個人,而不是只有作家卡夫卡而已。她熟悉他的氣息,甚至是最深層的不可告人祕密。朵拉對《與卡夫卡對話》的看法,根據布羅德的轉述,是「她也從亞努赫保存的所有談話中,認出卡夫卡被無法模仿的風格與他特有的思考方式。她同樣震驚於那種與卡夫卡重逢的感受。」
這本書最初以《卡夫卡的故事》的書名,於一九八三年在時報出版,譯者是張伯權。這個譯本在九零年代初,還有久大與萬象出版社的版本,之後便於書市上消聲匿跡了。我閱讀《卡夫卡的故事》時,才十七歲,恰好是作者亞努赫碰見卡夫卡的年齡。對於一個面對聯考壓力的高中生來說,卡夫卡的話語是綁了繩結的一條繩索,讓我可以藉著他的思想向上攀爬,然後閉上眼,看見內在的星星。
當初張伯權的版本是譯自英譯本。如今《與卡夫卡對話》則譯自德文本,讓讀者可以貼近原文的理解脈絡,並增加了《卡夫卡的故事》所缺的原作者序、原註與譯註,增添本書的閱讀價值。當然,任何回憶都有主觀虛構的可能,卻不可能全是捏造。在我對《與卡夫卡對話》的解讀中,有四個明顯特徵,可以凸顯這一位年輕詩人眼中所見的卡夫卡。
首先,除了對卡夫卡辦公室與布拉格市區有較多描述之外,本書大多數的段落,都是由單純的對話所構成。換言之,對亞努赫來說,當他回家後於日記上記錄他與卡夫卡的會面時,對他來說,最重要的細節,是卡夫卡的話語。其餘的,卡夫卡吃什麼、穿什麼等瑣事,都是不必要的。對文學來講,核心就是文字,話語。與此無干的,一概不是關注的對象。年輕的亞努赫渴求卡夫卡的智慧,來自卡夫卡內在靈魂的話語,是他反覆吟唱的讚美詩。
再來,是圍繞在話語產生的那前一刻,卡夫卡的表情與手勢反應。讀者可以觀察到,在這些少量而精準的紀錄中,卡夫卡的表情,經常是閉緊了嘴,蹙著眉,然後他會做出一些手勢,例如「將擱在桌子上的手掌向上翻起」、「舉起雙手,猶如折翼一般,然後無助地垂下」、「兩隻手遮住臉龐」、「兩手放在膝蓋間」、「把手抬到肩膀高」、「手舉高揮了兩下」等。很明顯,卡夫卡在面對亞努赫時,對於自己可能產生的影響力,相當有自覺。噘嘴或皺眉,往往是陷入思考的徵兆,至於那連布羅德與朵拉都認得出來的手勢,則洩漏了卡夫卡內在燃燒的熱情。手勢是話語的前哨,是思想發現適當字眼前的狼煙。
除此之外,亞努赫還記錄了只有與卡夫卡熟識的友人,才知道的卡夫卡式笑聲。與我們想像中憂鬱的卡夫卡形像相反,卡夫卡是個愛笑的人,至少在朋友的面前是如此,而且他經常大笑。但只有在《與卡夫卡對話》裡,卡夫卡笑的姿態,才被生動地描繪出來。此點實在是彌足珍貴,提醒了我們,卡夫卡沉重底下潛藏的笑聲。曾獲布克獎的愛爾蘭小說家班維爾(John Banville)也說:「我們知道卡夫卡有一種狡猾而尖酸的幽默感。」如果你願意靜下心細讀,卡夫卡的小說總是令人發笑的。
二十世紀法國最重要的卡夫卡譯者同時也是文學批評家的瑪特・羅拜(Marthe Robert)曾說:「翻譯一位作者的作品時,為了能進入他語句的核心,有必要知道他愛什麼。」我就是用這樣的角度來閱讀《與卡夫卡對話》。透過這本書,我知道卡夫卡愛什麼,我知道他對電影、對戰爭、對老莊、對閱讀、對藝術、對生活、對宗教、對詩、對木工、對繪畫、對法律、對寫作、對布拉格、對上班、對戲劇、對媒體、對語言、對歷史、對猶太人、對無政府主義、對愛情、對攝影、對科學、對動物、對文學……的看法。為了讓卡夫卡進入你的心,你有必要知道他愛什麼。
最後一個特徵,是在每一段對話的結尾,經常會以一段令人玩味再三的卡夫卡式格言告終。這樣的描述手法,不免讓我聯想到禪宗公案,縱然這只是偶然的巧合,但卡夫卡迷宮般的話語,卻如一顆顆丟進我們內心深處的玻璃彈珠,總能激發思考的陣陣漣漪。而且,我們若對照作者序的文字風格,便會明瞭,這些充滿機鋒的智慧話語,不可能是亞努赫的創造,只能來自卡夫卡。沒有人可以發明這樣的句子,除了卡夫卡本人――「他發現世界的美,就像在咖啡館的菸灰缸裡找到菸蒂一樣。」
在布拉格留學期間,我經常一面拿著亞努赫的書,對照奧匈帝國時期的布拉格地圖,一面探訪卡夫卡所走過的道路。如果高中讀《卡夫卡的故事》是二十多年前,在布拉格的三年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如今再讀著《與卡夫卡的對話》,卡夫卡的話語,依舊讓我變得敏感並對世界充滿好奇,好像又成為一個少年。
任何人只要閱讀這本書,參與了與卡夫卡的對話過程,他就會變成亞努赫,被卡夫卡召喚出內在的青春。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卡夫卡說:「青春是幸福的,因為它有能力看見美。當它失去這個能力,絕望的衰老、腐朽與不幸就會接踵而至。」

本文作者目前為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曾翻譯與註解卡夫卡的《給菲莉絲的情書》


推薦序
文藝青年奇遇記 / 鍾英彥

十七歲的捷克高中生古斯塔夫.亞努赫(非猶太裔)喜愛寫詩,他父親把他寫的詩拿給在布拉格勞工保險局工作的同事卡夫卡鑑定。沒想到當時已著作等身、頗負文名的三十七歲卡夫卡看了之後,立刻約見亞努赫。一九二○年春,亞努赫與卡夫卡在卡夫卡的辦公室第一次見面。卡夫卡很看重這位年輕詩人,在他身上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從此展開一場亦師亦友亦父、為期三年四個月的密集交往。
卡夫卡當時身心俱疲,兩度和菲莉絲.包爾(Felice Bauer)訂婚、解除婚約,同時染上肺結核,對亞努赫卻幾乎來者不拒,在一百八十多次的談話中,以師父的親切口吻,在辦公室或散步中,談論卡夫卡自己的幾部作品和世界各國約六十位作家和作品。
亞努赫細心將卡夫卡的話記錄下來,但很可惜的,並沒有標誌下日期。亞努赫把他與卡夫卡之間的談話紀錄加以整理,一九四七年委託友人之妻約翰娜.瓦修維奇(Johanna Vachovec)打字,她將正稿直接寄給卡夫卡的摯友馬克斯.布羅德(Max Brod)。布羅德閱讀後,認為可信度高,就把談話錄交給費雪出版社(S. Fischer Verlag),改名為《與卡夫卡對話》(Gesprche mit Kafka),於一九五一年出版。
《與卡夫卡對話》出版後,研究卡夫卡的學者一片叫好,認為可媲美艾克曼(Johann Peter Eckermann)的《歌德對話錄》(Gespräche mit Goethe),立刻有英、西、法、日等語言的譯本。學者們一再地引用《與卡夫卡對話》中卡夫卡的話,來闡釋和說明卡夫卡的生平和作品。但是亞努赫認為布羅德不僅改了書名 ,同時還任意刪除字句、段落。後來亞努赫找到了漏寄出去的打字原稿,才知道錯怪布羅德,並在一九六八年由費雪出版社出版了完整版的《與卡夫卡對話》。
亞努赫的《與卡夫卡對話》的真偽問題,學界的爭議不斷。卡夫卡作品的編輯布羅德和卡夫卡傳記的權威克勞斯.瓦根巴赫(Klaus Wagenbach)均深信亞努赫所記錄的資料。但是有些學者認為亞努赫是搭上「卡夫卡熱」的騙子,其《與卡夫卡對話》是無所憑藉的杜撰。
亞努赫《與卡夫卡對話》目前已有兩本完整的中譯本 : 一是張伯權根據英譯本Goronwy Rees 《Conversations With Kafka》所譯的《卡夫卡的故事》,另一本是趙登榮根據一九八一年德國費雪出版社的德文版本翻譯的《談話錄》,並將它列入《卡夫卡全集》中的第五冊。本譯本根據德國費雪出版社一九六八年的擴大版本。譯筆流暢,注釋(包括譯者注)精確紮實。讀者閱讀此書時,除了看到文藝青年亞努赫對偶像卡夫卡的極端欽羨和崇拜,不妨以看「功夫」片的心情,仔細品嚼師父卡夫卡教導和傳授「寫作功夫」的功夫。
本文作者為淡江大學德文系教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725061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26歲~50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2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古典文學】看見古籍之美,認識古人美學,參展電子書單書75折、雙書7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