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 電子書
無悔前行:佛教藝術澱積者釋寬謙口述史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37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無悔前行:佛教藝術澱積者釋寬謙口述史 (電子書)

  • 定價:430特價:301
  • 特價再85折:255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內容簡介

  寬謙法師從無畏到無悔的人生歲月!

  兩個人生,在家與出家;兩個世界,佛教與藝術,
  於她,沒有邊界,而是相契相容。

  她是臺灣雕塑大師楊英風的三女兒,也是放下一切堅持出家的比丘尼。
  從在家到出家,她掘地深耕,將藝術的因子與佛教結合!
  她更打破教派隔離,以傳道為修行,試圖改變傳統,讓佛教寺院的經營與管理現代化!
  本書將讓你洞悉寬謙法師推廣佛教藝術上的篳路藍縷,更從她的人生中看見不一樣的宗教面貌!

  ◆楊家的家族史
  本書由寬謙法師口述這段「不可思議的因緣」,從宜蘭楊家說起,佛法思想是著名雕塑家楊英風的作品的活水源頭。1955年,在寬謙法師出生之前,就曾塑「阿彌佛陀」立像,其後,陸續完成以佛教主題之作品,楊家女兒楊漢珩似乎就此與佛結下深厚的緣分,而在家父親的作品亦影響出家後的寬謙法師。

  ◆寬謙法師的轉化成長史
  1986年楊漢珩在與父親相熟的法源講寺出家,法號寬謙,出家的日子並非淡薄出世,必須操持許多雜務,出家隔年覺心法師辭世,法師身陷複雜的官司與錢財糾紛,甚至被黑道圍住叫囂威脅,法師說「我就像還沒轉大人的少年,立即得扛起所有沉重的家業。」

  頓失依靠後以講經為願,開始充滿力量與法喜,開始推動弘法,創立了「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與「法源寺別苑」等機構,致力於出版佛教藝術的專業書籍,舉辦各種法源相傳及佛教永續發展的弘法活動。並漸漸悟得如何使傳統佛教要走到現代,如何解決思想理念的衝突,以及與現實環境上的磨合,可以說是一本「精彩刺激」的傳記。

  ◆臺灣佛教與藝術結合的發展史
  本以為佛教藝術的興趣是來自父親的寬謙法師,入佛門後慢慢釐清,原來法源講寺的法脈與佛教藝術,甚至與修行都密不可分,於是義無反顧,全心擔負起推展「佛教藝術」的使命,立足於佛法思想修行的深邃基礎上,以佛教藝術發揮佛教文化的教育功能,並以此行菩薩道利益眾生。

  因此法源講寺的道風是以講經說法、深入經藏為主,佛教藝術的推動為輔,相輔相成地傳承起佛教文化的社會教育使命。書中記載著法師在佛教藝術學習與推動的心路歷程,也可說是臺灣佛教與藝術結合的發展史。

  此外,法師運用自身佛教建築的專業長才,承擔福嚴佛學院、慧日講堂等的建築工程,與佛教建築結下因緣,為佛教建築史上揮灑出燦爛的一筆!

  ◆歡迎眾人進入佛教藝術世界的邀請
  寬謙法師的出家不久,就土地糾紛纏身,但三十年後看,有許多菩薩們相助,冥冥中修成正果以此書邀請眾人進入佛教藝術的世界中。

  北投覺風學院邀請安藤忠雄設計之大殿佛堂兼講堂與禪堂兼美術館兩棟主建築,未來此區將成為臺灣地區佛教藝術文化與佛法專題領域的重鎮。以北投當地白磚砌成莊嚴的仿古印度佛殿,是多年來因緣際會,是眾志成城的具體表現,更是寬謙法師與父親楊英風一脈相承的願。

誠摯推薦

  淨耀法師|中國佛教會理事長  
  宏印法師|蘭潭海印精舍
  林保堯|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趙聲良院長|敦煌研究院院長
  李乾朗|傳統建築古蹟維護與保存研究學者
  蕭瓊瑞|《楊英風全集》總主編、臺灣美術史研究者
  林曼麗|藝術教育學者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兼榮譽董事長
  邱再興|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張洹|當代藝術家
  胡軍軍(常觀)畫家|涅槃畫家

  寬謙法師的弘法足跡遍佈全台,還跨足於海外的中國、香港、新加坡、印尼、日本、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德國、瑞士等地。近二十年的電視弘法,出版了約四十套D VD、建立全球網站電視台、發行播經機等,都成為無遠弗屆的弘法利器。—蘭潭海印精舍 宏印法師

  寬謙法師出家三十年餘,講經、宣教、弘法、教育,甚而佛學研究等相關論註、著書,綿綿冊冊,加之,心志勵行,教團內外,久遠知之。之外,誠如明復法師所言:「佛教是最依仗藝術的宗教。」 這一重要中流砥柱的——佛教藝術板塊運動——啟動者、澱積者,著實言,寬謙法師當之無愧。—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林保堯

  「覺風」的「覺」是「覺心」師父、「風」是「英風」生父,作為佛陀最忠實、努力的弟子,也是人間佛教思想的師父及生身父親最疼愛的女兒。
  佛緣與親情並不衝突,藝術與宗教實為一體;寬謙法師乃大步行走在藝術與宗教的大道上,持續引領眾生。—《楊英風全集》總主編、台灣美術史研究者 蕭瓊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釋寬謙/口述
 
  臺北人,1986年出家於新竹法源講寺,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現任新竹永修精舍住持、北投覺風佛教藝術學院院長、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負責人。曾協助新竹福嚴佛學院及臺北慧日講堂、花蓮聖覺寺等重建。歷任福嚴、圓光佛學院、弘誓學院、玄奘大學講師、華梵大學特聘教授。
 
  擅長以理工思考模式,運用圖表來圖解佛法,提供組織化、系統化的學佛方式。發行《八識規矩頌》、《心經》、《成佛之道》等D VD計四十部、一千六百多集,並彙集於播經機。歷年舉辦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學術研討會、展覽會、佛法與文化課程、佛教藝術課程並配合朝聖旅行,對社會大眾的推廣,不遺餘力。
 
侯坤宏/採訪
 
  嘉義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1986年起,任職國史館,曾任助修、科長、薦任協修、簡任協修、纂修、修纂處處長等職。現已退休,惟仍繼續從事戰後臺灣史、戰後臺灣佛教史、民國佛教史、中共佛教史等方面之研究。
 
林桶法/採訪
 
  屏東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輔仁大學專任教授,現為輔仁大學名譽教授。擅長中國近現代史與口述歷史領域,著有《1949大撤退》、《道海老和尚訪談錄》(與法藏法師、侯坤宏合著)等專書。
 

目錄

推薦序一 佛教藝術澱積者/林保堯
推薦序二 傳播佛與藝術的引領人/蕭瓊瑞

第一部 從楊漢珩到釋寬謙
第一章 跨海溯源楊氏家族
第二章 佛法,父親的藝術生命
第三章 披剃法源講寺,邁入第二人生

第二部 傳承佛法.創新弘揚
第四章 天台宗在臺灣的法脈傳承
第五章 契合印順導師思想,圖說法義
第六章 走出傳統,佛寺管理觀念現代化
第七章 藝術與佛心永不退轉

第三部 結緣國際.藝起為法
第八章 八方說法,度己度人
第九章 佛法不拘形式,藉社會文化順水推舟─
第十章 以寺院建築弘揚佛法

後記 因緣不可思議,成就覺風現代佛教重鎮
 
 

推薦序1
 
佛教藝術澱積者
 
  一九八○年代是臺灣各類社會運動的蓬勃興盛期,亦是佛教各家教團運動的胎動啟蒙期,有志的教團透過組織的擴大,逐步走入社會福祉、醫療、教育、文化、宣教,甚而其後的報類、新聞、電台、影視、電視媒體的各類版圖事業。然而,獨不見佛教文化千年傳承的重要中流砥柱——佛教藝術的版塊運動。
 
  確實的,因於一九八○年代的經濟起飛,造就了國內過往從未見的文藝復興運動開啟,君不見「雲門舞集」當年唐山過臺灣《渡海》巡演盛況嗎?時下觸動多少年少、年青、年老的人們摩肩蹉踵前往觀賞的一幕一幕人山人海嗎?
 
  想不到,戰後三十餘年來,竟於國內首見國立歷史博物館於一九八三年二月十三日開啟三個月展期的「南北朝隋唐石雕藝術展」,更甚的,該館翌年(一九八四)亦開啟展出海外收藏家陳哲敬藏品「中國古佛雕特展」,展期長達四年;接著,國立故宮博物院於一九八七年十月開啟日本新田集藏珍品的「金銅佛造像特展」,展期長達一年。於此,終打開國人美的新視界,頃知人類綿延數千年藝術文明的長河中,綻放著我們尚未熟知的「佛教藝術」臻品,有著獨特的生命魅力與其美學價值。然而,誰又承繼且下田粒粒耕耘!
 
  之後,展期結束一年餘,人們仍沉湎於千年造像之美的心境中,不知往何處欲尋再探之際時,寬謙法師以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於一九八九年十月推出民間首部《中國古佛雕—哲敬堂珍藏選輯》的煌煌大型圖錄,震驚了藝文界,卻滿足了有心者念念的心中欲求,真不易也!當世人疑惑此部大圖錄時,始知寬謙是楊英風世家出身者,就了然釋疑。這是「知佛更知藝者」,始能為之,如願行之。
 
  佛教藝術之鑰,厥在代代人才,代代學子接棒,以不自量的微小之身,竟於三十年前的當下,即一九九○年二月八日至十一日首創全國的「大專佛教藝術研習營」。此務實培養後勁的實踐力行意志,著實感動內外有心人士,旋而地連續舉辦七屆,至一九九六年暫停。之後,致力於佛教美術經典專書等的出版與專講,以及三次專題性國際學術研討會;累積十年經驗後,於二○○七年與國科會、中研院史語所再開更大視野的「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舉辦持續至今,至二○一九年已達二十二屆盛會,惜因今年(二○二○)疫情之因停辦,然明年矢志續辦。此之於後勁學子的長期之功,實無人比擬。
 
  佛教之最在於智慧與修行,佛教藝術之功在於實踐與力行,此甚少有人俱之,至今所知,僅為寬謙法師深具備有。因識讀建築專業背景,再加師承家父楊英風特有的建築、景觀等殊緣背景與實作知識,寫下一件件相關作品。
 
  誠如行政院文化獎李乾朗教授之言:「大家尊敬的寬謙法師,出家以來不斷地關懷佛寺作品,曾經親自參與新竹佛嚴學院與台北慧日講堂,花蓮聖覺院等佛教建築的設計與規劃。就讀於國立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的論文,即是《傳統與現代的對話:臺灣戰後新竹地區佛寺建築風格之初探》,先從熟悉的新竹寺院做起,逐漸擴及全台,並主辦過一九九八年與二○○六年兩屆的『佛教建築學術研討會』,集合佛教界、建築界及業界專家們,共同討論佛寺建築議題。不但如此,還主辦多次國內外佛教建築藝術之旅,加上十多年來世界各國弘法經驗,因此對臺灣及海內外的佛寺建築有獨到的賞析與評論。」
 
  佛寺建築如此實踐製作,佛教藝術的雙腳力行踏查,亦不需言,更勝於此,只要翻讀《覺風三十(2):佛教藝術課程與巡禮》一書,滿滿三十年的行腳記實,確是出家僧人與眾生們罕見的一起行腳共修典範,誠如寬謙法師所言:「基金會能夠延續推廣佛教藝術的特色,配合巡禮之旅,加深世人對佛教藝術的認識,使佛教藝術不僅侷限在學佛之人,更可以成為臺灣社會的文化底蘊。」由此,即知法師孜孜不倦著力的「藝理共榮.千古一會」初衷,與眾生們共修「佛與藝」的不出世大行大願之境。
 
  寬謙法師出家三十年餘,講經、宣教、弘法、教育,甚而佛學研究等相關論註、著書,綿綿冊冊,加之,心志勵行,教團內外,久遠知之。之外,誠如明復法師所言:「佛教是最依杖藝術的宗教。」這一重要中流砥柱的——佛教藝術板塊運動——啟動者、澱積者,著實言,寬謙法師當之無愧。於今,敬而述之。
 
林保堯(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寫於二○二○年九月二十日
推薦序2
 
傳播佛與藝術的引領人
 
  作為知名藝術家的女兒,楊漢珩大學選擇進入建築系,以承繼父親楊英風的志業;父親楊英風是日治時期少數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科的台灣人。
 
  這段期間,楊英風受邀為新竹法源講寺創作許多藝術裝置,漢珩都以建築的專業多所參與,包括以磨石子的手法進行完成的大幅地面圖像〈法界須彌圖〉等。一九八三年年底,即將過年,祖母過世,家中正處於氛圍低迷的時刻,漢珩向父親提出出家的意願。父親在佛緣與親情間,無法勸阻女兒和佛的因緣,只是淡淡地說:「妳出了家,這個年我們怎麼過?」
 
  漢珩於是在家陪伴父親過年。過完年,正式在法源講寺落髮出家,皈依覺心和尚,法號寬謙,在寺中眾弟子間排名第八,人稱「八師父」。
 
  楊英風也在這年(一九八四)創作完成〈分合隨緣〉,在宇宙的大銀河中,眾星來去自如,分合隨緣,來紀念這段人間情緣。
 
  四十年的日子過去,寬謙法師也經歷了諸多人間情緣的考驗,拜別法源講寺,另創永修精舍及北投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園區,更行雲海外,宏揚佛法。
 
  佛是眾生,一念悟時。
  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
  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六祖壇經》)
 
  這段期間,她承繼父志,在父親藝術創作的基礎下,結合佛法及藝術,完成三十卷《楊英風全集》的艱鉅工程,將父親一生的心血,凝成永恆的文化資產;並透過眾善知識的協力,分送海內外教育機構,成為下一代持續前進的根基。
 
  原來藝術和佛法、佛緣和親情……,人間一切善念,並不衝突,「佛」字更替為「藝術」,理念仍然貫通:
  藝術是眾生,一念悟時;
  眾生是藝術,故知萬法盡在自心;
  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
 
  西方中古時代即將結束的時刻,基督教內部也曾產生「藝術」與「宗教」之間是否衝突的辯論;最後主張容納「藝術」的一派獲得勝利,並下開之後文藝復興的歷史新局。他們的主要理論基礎即在:「人是軟弱的,人要透過藝術,理解並接近上帝的偉大。」
 
  寬謙法師在宗教修持的大道上,結合「藝術」與「佛法」,成為台灣佛教藝術最具代表性的奠基者。在《楊英風全集》之外,更創辦「覺風佛教藝術基金會」,多年來推動國際佛教藝術學術研討會、出版專書,並辦理佛教藝術參觀之旅,帶領眾人透過藝術,進入佛陀的世界;更邀請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計劃在北投興建一座具有原始佛教建築特色的佛寺。
 
  「覺風」的「覺」是「覺心」、「風」是「英風」,作為佛陀最忠實、努力的弟子,仍是人間思想的教父、生身父親最疼愛的女兒。
 
  佛緣與親情並不衝突,藝術與宗教實為一體;寬謙法師乃大步行走在藝術與宗教的大道上,持續引領眾生。
 
蕭瓊瑞(《楊英風全集》總主編、台灣美術史研究者)
自序
 
在福蔭的大傘下——怡然行走菩薩道
釋寬謙
 
  這一本口述歷史,採訪寫作歷時十四年,從新竹法源講寺、永修精舍到北投覺風佛教藝術學院。感謝二○○六年由侯坤宏、卓遵宏二位教授國史館專案而開始;二○一五年北投覺風學院的讀書會中,有三位社子國小退休老師加入——月現、美賢與錦美,從而協助我及覺風學院許多文字工作的整理。二○一七、二○一八年侯坤宏與林桶法教授繼續訪談,二○二○年終於完成出版。於我而言,這是出家前後的回顧與紀錄,是心路的點點滴滴,是弘法道上的斑斑跡痕……
 
  我發現,我一直處於福蔭的大傘下,在飄搖中避過風雨侵襲,在烈日下獲得陣陣清涼,才能無怨無悔的前進,將理想付諸行動,將願望化為現實。
 
  家父楊英風——是第一把福蔭我的大傘
 
  家父畢生的創作豐富,文獻資料幾經遷徙多少有遺失,但留存的依然汗牛充棟,二○○○年交通大學「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之成立,足見家父在近代臺灣美術史上的重要意義。
 
  家父從不被現實所打倒,不被失敗所屈服,一直以非常正面的眼光看待一切。他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無論在哪種艱困的環境中,始終保持一顆樂觀進取的心,轉化為正面的力量,加上他對佛法的體認,實踐在生活與創作,無疑是對我作最貼切、最貼近的說法。因此,我選擇了存有家父作品的法源講寺出家,日後陸續在新竹永修精舍、北投覺風園區,也以家父創作的佛菩薩尊像,莊嚴道場,以法界哲思圖像,化導無數信眾,讓可長可久、深具生命力的佛法 與藝術更貼近眾生。
 
  我樂於將家父的福蔭,福蔭無數的眾生
 
  印順導師——是第二把福蔭我的大傘
 
  印順導師於我具有法乳深恩。先是讀《妙雲集》而認識導師,又因建築之緣親近導師。導師的著作讓我十分契機,為我開展佛法的豐富與浩瀚;明白如果是根據導師的著作,我願意這輩子,甚至生生世世都發願浸淫在法海當中,因為有導師的著作而安身立命,深自慶幸在學佛道上,沒走冤枉路,也沒有繞遠路。
 
  當年透過禁足閱讀《妙雲集》,讀得心花怒放,療癒了許多困頓挫折;疏通了蹇塞阻隔,把低潮時光轉為法喜充滿。此後發心,以弘揚導師的著作為主軸。導師的思想,無疑地成就我與海內外居士的諸多法緣。
 
  我欣於將導師的福蔭,福蔭更多的眾生。
 
  師友善士—是第三把福蔭我的大傘
 
  生活講座、藝術展覽、臨終關懷、覺風學院與書院等多元課程,則是提供活到老學到老的場所,也是引入佛教修行的方便之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社會文化活水的流動,也是出家菩薩的責任之一。自出家以來,法門師友、信施檀越、教授學者等的貢獻專長,在在將覺風佛教藝術推廣於各年齡層、各個單位,將藝術的、文化的、建築的、寺院的、歷史的、身心的等諸多面向,結合佛法辦理活動,年年不斷。覺風佛教藝術的師資有:林保堯、陳清香、顏娟英及李玉珉、蕭瓊瑞、李乾朗等方家,這些在書道、花藝與茶道等諸多師資,正是福蔭我的第三把大傘。
 
  我喜於將善士的福蔭,福蔭於同行的眾生。
 
  「有佛法就有辦法」,無疑的,佛陀的福蔭是生生世世的,我也發願:
 
  來生繼續以比丘尼的身分,行菩薩道,不疲不厭。也願此生繼續做細細的毛毛雨,以佛法滋潤眾生心田,讓播下的菩提種子發芽生根。
 
  感恩一路行來,諸多善因善緣的成就,點點滴滴銘記心底。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32913
  • EISBN:978957053291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1.4MB

會員評鑑

4.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3/10/24
劇透警告
我喜歡看傳記類型的書°寬謙法師的故事,本來是個陌生,從來都不知道的人,就這樣子,從她的幼稚園、小學、、、一步一步的了解了^
書籍裡的照片也很難得珍貴°
在眾多出家師父的傳記中,她出家前的故事更豐富,更多她個人與家屬非宗教的片斷^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