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慶
  • 電子書
地鐵站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09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地鐵站 (電子書)

  • 定價:460特價:322
  • 特價再88折:283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20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優惠組合

 

OKAPI 推薦

  • 陳榮彬/「情」字這條路:我讀台灣文學史的第一本地鐵小說──何致和《地鐵站》

    文/陳榮彬,|,木馬文化2022年02月21日

    何致和是台灣文壇的中生代健將,這次時隔九年又推出最新長篇小說《地鐵站》,其表現令人期待。在我看來,小說家所書寫的,不外乎是法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德烈.馬爾羅所說的“La Condition humaine”,即「人間條件」、「人間百態」,甚或「人的命運」。這在何致和身上當然也成立,例如他 more
  • 馬欣/直視「不正確,毋寧死」的亞洲病態社會──讀何致和小說《地鐵站》

    文/馬欣,|,木馬文化2022年01月13日

      或許用「地鐵站」來形容中年處境是最恰當不過了,如書中所寫的:「每個人都行色匆匆,彷彿地鐵站是全世界最不值得留戀的地方,拒絕在這裡多待上一秒。他也不想留戀太久,但是鞋帶鬆掉了,得先綁好才行。」 然而僅有綁好鞋帶的安全感,無視鞋身早已鬆垮,且心念著鞋子是名牌,它對照著它主人 more
 

內容簡介

小說家何致和睽違九年的重磅長篇
在隧道盡頭出現的亮光
究竟是希望的顯現還是更黑暗的絕望?
 
  「臺灣第一本地鐵小說,也是迷人好看的長篇小說,有著欲罷不能的閱讀快感,值得上手。」——小說家  甘耀明
 
  小說以地鐵站為舞台,以跳軌事件揭開序幕,細膩地刻畫現代人如何活著。
 
  盜用公款的中年男子,被霸凌的國中女生,久病纏身的老兵,西裝筆挺的上班族……不同年齡身分的人,同樣選擇在生命中的某一天,走進某個地鐵站,然後在列車進站的瞬間跳下月台,用性命擋下列車。
 
  葉育安是地鐵公司的主任,發生跳軌事件就需趕赴出事地點處理善後。每天工作努力解決別人的問題,對自己的問題卻束手無策:離過婚的中年男子,女兒正值叛逆期,母親患有失智症,……小說關照許多當代的社會問題:工作壓力、長照、人際溝通、憂鬱症、霸凌等等。在生與死的人生軌道之間,地鐵月台上擦肩而過的路人,等候下一班列車的乘客,或者徘徊再三的身影,不也是你我?何致和:「這本書裡有許多死亡,但我思考的事情剛好相反,想的是該如何活下去的問題。」
 
  「每每閱讀何致和的長篇小說,聆聽他特有的白描敘事而成的故事,起先總以為是獲悉了他或者別人的故事,但總會在某一行某一句發現,他說的故事,如此靠近我,也緊貼此身,根本近似,你的故事。」——摘自小說家高翊峰專文,〈愛情荒謬記事始末——讀長篇小說家何致和,以及《地鐵站》〉
 
名人推薦
 
  甘耀明(小說家)、郝譽翔(作家)、郭強生(作家)、陳榮彬(台大翻譯碩士學程助理教授)、陳雪(小說家)、陳蕙慧(木馬文化社長)、連明偉(作家)、童偉格(小說家)、鍾文音(作家)——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序排列)
 
推薦好評
 
  從隧道口前來的地鐵列車光亮,是帶來希望的光明,還是死亡的刀芒?一則則跳軌自殺的人身事故,深沉演奏著都會男女糾葛、家庭齟齬、社會詭譎氣氛,《地鐵站》是臺灣第一本地鐵小說,也是迷人好看的長篇小說,有著欲罷不能的閱讀快感,值得上手。——甘耀明(小說家)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小說,何致和耐心為我們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崩毀,而那崩毀是如此真實可信,彷彿就發生在你我之間,每當列車轟隆經過身旁的一瞬,迎面撲來的,竟是死亡的強烈魅惑。但這本小說卻不盡然虛無冰冷,死亡和愛戀彷彿在字裡行間跳起了探戈,讓地鐵的月台也有迷人的溫度。——郝譽翔(作家)
 
  以地鐵或火車為故事背景寫成的文學作品,像是龐德的詩作〈在地鐵車站裡〉與小說家齊佛的〈五點四十八分〉,都能反映出人類文明社會的某些問題。何致和這個以地鐵為背景的故事裡也有幾個不同層次,愛情、親情、人性、社會、企業文化等元素交織,甚至更涉及生命要如何才能延續下去的思考。恭喜致和再次精彩完成說故事的任務。——陳榮彬(台大翻譯碩士學程助理教授)
 
  溫情貼近當代人們心理,洞察世間內外困境。臺灣難得一見的社會派小說。——陳蕙慧(木馬文化社長)
 
  什麼時候會是「最好的時候」?穿越人群,走在未知的命運軌道,在這看似平凡的日常之中,作家嚴謹且幽默復現生活。愛與制約,往返與停駐,生與死的共伴不在引起對峙,不在面向自殺的防微杜漸,而是讓我們知曉,時時刻刻都可能會是最好的時候,正如一班即將準時到來的列車。——連明偉(作家)
 
  在封閉如劇場的地鐵空間,情節時而擴張流動,時而凝滯停頓,輾壓而出的是愛與失落(落軌)。藉著離與返的流動,再現了死亡的情境,拼圖出生者的原來生活,帶出一雙雙注目著一「晃」即逝的感情光影。「軌」道裡躲著各種命運    與感情的「鬼」。於是地鐵站承載的是抽象的一幅幅浮世繪,地鐵洪流般的漁汛人生,串聯起互為糾纏的有機命運共同體,彷彿每個人都在川流中停格成「停車」暫借「問」:問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鍾文音(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何致和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專任助理教授。著有短篇小說集《失去夜的那一夜》,長篇小說《白色城市的憂鬱》、《外島書》、《花街樹屋》。譯有《巴別塔之犬》、《時間箭》、《白噪音》等多部英文小說。
 

後記
 
盡頭的亮光
 
  很羡慕那些創作力旺盛的小說家,像活火山一樣每隔一段時間就噴發出新作品。我知道自己不是產量型的作者,只自我期許每三至五年交出一本作品就算達標。這樣比較不會太常打擾編輯,也可以節省一些紙張有助生態保育。
 
  沒想到,這本《地鐵站》離我的上一部長篇小說,竟然一隔就是九年。之所以拖這麼久,是因為寫完《花街樹屋》後,我立刻從小說創作模式切換成論文寫作模式,花了幾年時間完成論文取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旋即又轉變成專任教師模式,在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教書,日復一日過著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和籌辦系上各類事務的生活。擔任教職後,能改回小說創作模式的時間只有寒暑假,這本小說主要就是利用這些間斷的時間寫出來的。帳面上雖和前一本小說相隔九年,但實際投入創作的時間加起來其實還不到三年,還算符合自己心中理想的創作速度……
 
  好吧,我承認這些都是藉口。真相是我寫得慢,腦袋的轉速也不高,又浪費太多時間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才會把一個好好的小說題材,拖了這麼久才完成。
 
  感謝木馬文化社長陳蕙慧女士和副總編輯陳瓊如願意出版這本小說,給我這個快變成死火山的小說家再一次噴發的機會。也要感謝我的國中死黨兼多年厝邊Kevin,在捷運公司服務的他,是我的交通專業領域諮詢顧問,也提供了我寫作這個故事的靈感。從他口中,我聽到許多發生在地鐵站的人身事故——感謝月台安全閘門的全面安裝,讓這類憾事不會再發生。
 
   《地鐵站》裡有許多死亡,但我思考的事情剛好相反,想的是該如何活下去的問題。英語有句成語「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用來比喻在漫長黑暗中見到的希望曙光。但也有人惡搞這句話,添上幾字變成「the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is just an oncoming train」。在隧道盡頭出現的亮光究竟是希望的顯現還是更黑暗的絕望?我認為是這本小說最主要的命題。
 
  本來以為自己寫了一本沉重的小說,可是小說家高翊峰在聽完我的故事後竟說:「你寫的根本就是一個愛情故事嘛!」我愣了一下,想馬上辯駁,但又覺得他其實也沒說錯。沒想到向來視愛情小說為畏途,自認寫不出戀愛那種千滋百味的我,也寫出了一個愛情故事。原來在死亡與生存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東西能在冥冥中主導人生行進的方向,而我竟然很遲鈍地一直沒有發現。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141063
  • EISBN:9786263141148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5MB

會員評鑑

4.5
10人評分
|
10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2/06/16
劇透警告

鮮少閱讀台灣長篇小說,所以完全是抱著好奇之心打開這本書。結果,好看到爆炸,太讓我震驚!中間數度讀到欲罷不能,小說家甘耀明先生在書腰上的推薦句,是真的!───
 
「《地鐵站》是台灣第一本地鐵小說,迷人好看的長篇小說,有著欲罷不能的閱讀快感,值得上手。」
 
顧名思義,故事的背景就是以台灣的地鐵作為主軸,主角葉育安則是地鐵公司主任,看似溫馴,不特別求升官的普通中年男子。
  
我身為台北的孩子,雖然不常搭地鐵,卻經常利用北捷前往許多地方,在閘門尚未普及的時期,捷運候車台與台鐵並無太多不同之處。不曉得有沒有讀友和我一樣,都曾好奇地望著那黑暗的隧道口等待列車進站過呢?
 
當遠方的光點越來越大、越來越刺眼時,身體便自動後退,因為列車即將進站。
 
然而,有些人並不是後退....
而是往前躍進。
 
《地鐵站》的故事就從跳軌事件開始進入正式篇章。
 
葉育安與妻子離婚後,獨自背負照顧失智母親與扶養大學女兒等家庭責任,卻因跳軌事件引發而來一場愛情海嘯令他的生活開始變得不再普通,不,應該是說他的內心世界好像被上緊發條似的,開始轉動。
 
這一轉,也轉出了許多我們現今的社會議題,其中穿插六樁跳軌事件背後的來龍去脈,沒有過度誇張的修飾,反而明顯地指出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霸凌、欠債、病魔纏身、感情等問題。
 
世界上有一些人,不覺得這類的問題是問題,但相反地,我們無法得知在哪些人身上,這些問題會變成沉重的枷鎖,令人如此地想用結束生命來甩掉這些重量。
 
另一方面,葉育安的家庭問題,也帶出台灣現在人口逐漸高齡化的長照議題,以及與正處叛逆期的女兒無法好好對話的父女親子問題。
 
老實講,是蠻沉重的故事,但又因為太過於貼近我們的生活,以至於會一直想要讀下去,也很容易讓自己置身於小說裡的每一個角色去思考:「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
 
小說的最後,大家的故事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結局,我倒覺得這是蠻好的一點,不僅留給讀者一些想像的空間,也彷彿在告訴讀者,只要活著,我們的生活就會如同列車一樣,繼續帶我們前往不同的生命篇章。
展開
user-img
Lv.4
4.0
|
2022/04/19

整部劇我會將核心定調在「誤讀」和「誤解」這兩個關鍵詞上面。裡面呈現大量的篇幅都是在描繪不同人身處不同場景之下的所思所想。非常細膩的人物描繪,讓我不得不感慨作者的觀察力,怎麼就能寫出這麼幽微的情緒反應。
 
另外,我個人蠻喜歡整部小說結局的安排,有點前後呼應的意思,是個相當巧妙的設計。如果你有機會看完這本書,那你就會明白我在說什麼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1/05

小說家何致和的《地鐵站》,深刻地浸泡在生活,我反覆想著書中的幾個角色,意外地橫跨世代的是勾起我的共鳴,不論是夾在父親影子下的「女兒」(面對著離去的母親、高齡化的阿嬤),抑或父親(葉育安)這個角色,所承載的工作身分、任職的機構特性,具體而微地映照出臺灣公家單位民營化的一股縮影。
.
儘管我先勾勒出《地鐵站》吸引我的幾個重點,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本書是像我上述所提及的,要去直接談論這些議題。反倒是,這本小說讓我驚豔的是,太、好、看、了!(我也必須說不是那種灑狗血的八點檔連續劇心態在閱讀故事)而是,《地鐵站》的故事線很流暢、場景的畫面接榫讓我身處其中(或許是因為很長時間通勤搭車之緣故)。
.
我其實很清楚生活本身、日復一日像是銳利的雕刻刀,會挖刨鑿開原本光滑圓潤的「熱情」,以距離我們現實如此貼近的背景,作為主題的《地鐵站》,當然無法迴避當代社會網絡文化、通訊方式的快速變遷、臺灣島內社會日益嚴峻的世代問題(和扶養比、離婚、生育、教育體制的崩潰等…)
.
問題在於,身處其中的「人」,是坐以待斃?還是能夠一點一滴拾起散落的幽默感、溫暖的本性?這都在何致和的《地鐵站》慢慢浮現。隨著一樁樁看似麻木的「事件」、「新聞」,甚至「回憶」的疊影,我也嘗試在現代地鐵的網絡、閘門、通道之間,找尋著一個一個嶄新的目的地….。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2/01/05

「我們在工作上必須解決別人的問題,但自身的問題該怎麼解決?這是我最初寫作的出發點。」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何致和如此說道。《地鐵站》作為一本長篇小說,觀照的範疇並未侷限於「地鐵」這個單一場域,更擴及了其他日常生活的面向,對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質疑與叩問尤為深刻。也許可以這麼說,何致和選擇書寫「地鐵」的同時,將「地鐵」的性質延伸到了其他現實場景之中,所有人事物無非只是經過彼此,我們能選擇和掌握的,只是這些經過彼此的瞬間。
「這地方真像個漏勺。」這是小說開篇〈鐵軌上的鞋子〉跳軌男子對地鐵站的形容。當他看著「花幾分鐘才聚集起來的人群一下子就流光了」的漏勺,便瞬間想到自身的情境:沒有人像他這樣一直待在這裡。「漏勺」只能是無能為力的——不能保證身上的事物不落下,更無法拯救那些已經落下的。這個精準的象徵,不僅連結著地鐵站和他的指縫,更指涉著這些回不去的種種。
「他低下頭,看著被燈光照亮的軌道,餘光卻發現左腳的鞋帶略微鬆脫。」隨機揀選其中的段落來觀察,何致和將男子原先看著軌道的焦點以「餘光」巧妙地轉移到脫落的鞋帶上,而後隨即從「蹲下綁鞋帶」的動作中,連結到自己和女兒的回憶、躲債的細節,最後再以「這些負面的形象,他早已從妻子那雙冷漠忿恨的眼神中看到,所以只好帶著這雙運動鞋開始逃跑」扣回運動鞋。不知不覺之間,男子的鞋帶已經綁好,人物的形象也已經在讀者心中建立完成,令人不得不佩服何致和書寫的功力。
在第一章的所有對白,都只是男子獨自一人的喃喃自語,富有故事性卻不顯尷尬。儘管這個短短篇章只是為了在往後的情節中,呈現出一個實際「跳軌」的案例,何致和卻仍舊鉅細靡遺地設計了個人故事與人格特質,毫不馬虎。雖則〈鐵軌上的鞋子〉只是整部長篇小說的背景鋪墊,但如果我們將之視為一個「獨立短篇」來閱讀,其中複雜的情緒轉折與情節張力便已足夠精彩。
回顧何致和的文學生涯,現任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教授的他,過去曾出版了數本小說集。長年在創作與研究間打滾,對於甘耀明在推薦語中指出《地鐵站》是臺灣第一本「地鐵小說」,想必有著自己獨有的認知。所謂「地鐵小說」的形貌在其他語言的文學場域中如何呈現?除了意象上的設計,還能如何增強地鐵小說這個主題文類的「臺灣性」?《地鐵站》既被稱為「臺灣第一部地鐵小說」,日後必定在學術上有更多的討論空間。
「我本來是以台北為原型作為參考而寫,沒想到它完工的速度比我快,只好把這個城市架空,不做任何影射,而且參考更多日本的案例。」雖則在訪談中自陳《地鐵站》位處於一個「架空的城市」,但何致和認為這樣的安排反而具備了一種「普世性」。畢竟,地鐵站在他筆下從來都不只是單純的交通轉運場域,更是探索人類「自我了結行為」背後原因的重要象徵。大多數人眼中的「地鐵站」即是閘門、月台與車廂這些外顯的具體景象,但透過不同角色故事的描書寫,讀者得以在《地鐵站》中以不同視角來觀看「地鐵站」,觀看這些參與、建構了「地鐵站」的不同人們。
何致何透過敘述視角的轉換,讓「閱讀不同章節」有如「穿梭不同空間」的穿越感,個人尤其喜歡敏萱在市場間穿梭、尋找阿嬤的一幕,描寫的場景極其細膩而生活化,同時呈現出找不到人的緊張感。這種「感覺」的製造,也許可以和何致和著迷於小說「時間感」的美學觀相連結——他指出,對讀者而言,小說是一種可以任意調整速度欣賞的藝術。閱讀《地鐵站》時,故事的鋪排彷彿一部列車,捧讀書頁如同瀏覽窗外的風景,所有的事物看似很近、很近,倏忽之間便又煙消雲散。
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的戲劇理論認為,社會互動是一連串的表演,所有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員,必須在不同情境中扮演各種不同角色。以「戲劇分析模式」來解讀習以爲常的互動秩序,在社會科學與藝術相關領域中,有研究者以戲劇理論來探討國小導師與家長互動、航空公司服務遞送滿意度、劇場前台經理的工作等。
若把「戲劇理論」放入文學創作內容中進行討論,《地鐵站》中的主角葉育安便在不同情境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回顧自身,在各個社會舞台穿梭的我們,不也正像是在各個地鐵站穿梭的列車嗎?我們該如何在各種情境之間,保有期待而不致「漏光」?
「從英語有句成語『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用來比喻在漫長黑暗中見到的希望曙光。但也有人惡搞這句話,添上幾字變成『the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is just an oncoming train』。」《地鐵站》從來都不只是「地鐵站」。何致和寫交通、寫愛情、寫生活,在其中的「生死」議題上,他著重描摹生者如何「活下去」的書寫策略,使得讀者更容易帶入自身的個人經驗。想想你最愛的人、想想你的父母、想想你的家人、想想你的朋友……在地鐵站運務管理的會議中,眾人討論著防治跳軌自殺的Slogan,看似詼諧而無力的景象,在在顯示出「自我」的缺席——當我們走出了地鐵站,能否從那些跳軌者身上,看到一些我們的影子?世界是一個巨大的地鐵站,除了想一想,我們還能做得更多。
展開
user-img
Lv.4
4.5
|
2022/01/05
劇透警告

「她真的很想笑,想著想著,眼淚竟然搶先笑聲一步,汨汨流了下來。」

故事從一位想輕生的男子游移在地鐵站找尋跳軌的最佳時機說起,人來人往的車站,來來去去的群眾沒有一個注意到他,如果有的話也只是發覺他身上久未清洗的髒臭,看著一班班的列車進站,他回想著這段日子發生的一切。

在另一個場景,地鐵公司主任奉命處理跳軌自殺事件,這是本月的第三起,引起媒體大幅報導的是市長、議員及政治人物們開始打起口水戰,檢討起眾多跳軌自殺事件的責任追究;即使經歷了再多跳軌事件,這位主任還是沒對屍體麻木,同時他得面對自己生活中的困境,失智的媽媽、青春期的女兒,努力解決工作之餘,其他事件也同步上演不同的戲碼。

列車進站前的提醒聲,會不會是誰最後的絕望?
地鐵站、列車上、黑暗的隧道中,總有故事發生在你我身旁。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乩身II 4:大宅裡的七家神|同系列單書85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