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器
  • 電子書
科技時代的聰明教養指南:10項承諾,讓3C與家庭生活共存共榮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5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科技時代的聰明教養指南:10項承諾,讓3C與家庭生活共存共榮 (電子書)

The tech-wise family : everyday steps for putting technology in its proper place

  • 定價:320
  • 優惠價:197
  • 優惠期限:2025年04月30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每個家庭都需要的「科技智慧教養法」★
  把科技放對位置,邁向美好的家庭生活!

  為人父母,在看見孩子們茶飯不思地沉迷於電玩或社群媒體時,常會感到擔憂。然而,當大人們自己忙著滑手機、流連於網路世界時,孩子們也同樣感到困惑。數位世界充斥著目不暇給的訊息、影片和新聞,科技的便利和「無所不在」的特質,更讓大人小孩都難以脫身。如何不讓手機、電腦、平板等科技產物,成了家人之間的高牆,而是扮演連結彼此的橋梁呢?

  面對這項家庭問題,作者柯羅奇身為神學家及兩個孩子的父親,在《科技時代的聰明教養指南》中,結合親身經驗與巴納組織第一手的深度調查,為我們提供了「科技智慧教養法」。好讓我們在這充斥螢幕的世界,實現那項最重要的目標:全家一起成為有智慧與勇氣的人。

  他從「推力」(讓好的決定變得簡單可行)和「紀律」(培養在科技誘惑面前的自律)的概念出發,為「有智慧地與科技共處」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並將其轉化為全家共同遵守的「十大承諾」,讓我們練習面對彼此、敞開心扉。這些大大小小的決定,都是為了讓全家培養智慧和勇氣。

  你將發現,本書不僅是關乎如何管理科技產品和社群媒體,更要讓我們看到:我們生來就是為了學習像真正的家人般,一同經歷真實生命的分量與喜悅,在家庭中追求比科技更美好的事物: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敬拜造我們的主,並在成長、病痛與困難中,親身陪伴在彼此身邊。

  想在科技時代中,把握住生命最重要的事嗎?讓我們一同踏上這趟旅程,為自己和孩子們,打造一個充滿愛與信仰的家庭環境!

  「我很少知道有誰像柯羅奇一樣,能以清新且可靠的洞察力預測未來文化。對教會而言,他的話語是一份美好的禮物,我們對它的需要也更勝以往。身為新手父母,對於如何在現今這個科技世界中養育孩子,總會有許多疑問,而本書的資源來得正是時候。」
  傑弗森.貝斯齊(Jefferson Bethke)
  《紐約時報》暢銷書《耶穌比宗教大》(Jesus > Religion)
  與《耶穌跟你想的不一樣》(It’s Not What You Think)作者

  「家庭需要這本書,教會需要這本書,我也需要這本書。在這個數位時代,門徒訓練所面對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與科技建立關係。現在所養成的習慣,可能會對未見的將來產生重要的影響。柯羅奇正是以他的才華、智慧、謙卑與權威引導著我們。」
  羅素.摩爾(Russell Moore)
  美南浸信會(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倫理與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
  《前進》(Onward: Engaging Culture without Losing the Gospel,暫譯)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柯羅奇(Andy Crouch)


  曾在康乃爾大學研究古典文學,在波士頓大學神學院以最優等的成績取得神學碩士學位。喜歡學生工作,在哈佛大學擔任校園基督徒團契的校牧十年之久。

  大部分時間,他是和文字共舞的編輯人。曾為了志在創造文化的基督徒新興世代,於一九九八至二〇〇三年間,擔任《再:生》季刊(re: generation quarterly)的主編;現任《今日基督教雜誌》執行編輯。另著有《扮演上帝:贖回權力的禮物》(暫譯,Playing God: Redeeming the Gift of Power)、《剛強與軟弱:擁抱愛、冒險、真正昌盛的生命》(暫譯,Strong and Weak: Embracing a Life of Love, Risk and True Flourishing)。他的文章也發表於《華爾街日報》,以及數期的《最佳基督徒寫作》和《最佳屬靈寫作》。除了文字,他還涉足影像,身為「這是我們的城市」(This Is Our City)的執行製作人,從事製作紀錄片、報導以及文章寫作,主題則是「致力於所處城市的繁榮發展」的基督徒。

  他重視世界觀,卻知道改變文化是透過實際行動。不僅在富勒神學院,開拓基督徒的文化視野,又服事於意克達集團(Equitas Group)慈善組織董事會,協助終結海地與東南亞的童工剝削。同時也是國際公義宣教組織(IJM)機構的資深董事,以及坦伯頓基金會(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顧問群的成員。
 
 

目錄

推薦序一:重燃交心溫度的起手式/莊舒華/011
推薦序二:科技與AI,我的「虛實整合」家庭/林日璇/013
前言/艾美.柯羅奇/015
自序:適得其所/019
引言:救命啊!/029
科技智慧家庭的十大承諾/043

第一部 科技智慧家庭的三個關鍵決定
1 品格優先/049
2 打造空間/073
3 安排時間/085

第二部 日常生活
4 起床與睡覺/113
5 學習與工作/125
6 與無聊有關的好消息/141
7 深度之旅/157
8 赤身露體而不羞恥/167

第三部 那些最重要的事
9 為何唱歌如此重要/185
10 無論病痛或健康/199

致謝/209
延伸閱讀/211
附註/213
關於本書研究/219
關於巴納組織/221

 
 

推薦序

科技與AI,我的「虛實整合」家庭


  先生:「妳在車上不要一直玩遊戲!」
  我:「為什麼?這就是location-based(要到處跑才有怪可以打)的遊戲,不現在玩什麼時候玩?我還是有談話啊!」
  先生:「車上就是我們三人的世界,要好好交流,不是自己一人玩遊戲!」

  科技打開連結全世界的通道,上網隨時都可以交流討論,真的好熱鬧。但在家庭中,它就不只是為個人服務了。我自己研究科技,也經常興奮地迎接各種可以讓生活更加便利的科技,心中總是想著:「太棒了,又來了一項便利的功能,終於等到今天!」正向的論述給了科技正向的角色,譬如:透過看電影、玩遊戲,人可以快速獲得內在需求的滿足,並取得內心自我的恢復。這些論述都沒有問題,也獲得非常多實證支持,但這些研究都是在獨自一人的情境下所得的結果,並沒有考量到家庭。

  同樣地,生成式AI 的崛起也讓大家見識到:原來AI可以被訓練成像人一樣,能理解語言文字,進而與人類對話。因此,目前也有許多藝術家在實驗,與AI建模的數位虛擬人交往。透過生成式AI,人與許多機器程式有了互動與關係。像是透過ChatGPT聊天,或美國的AI男朋友程式Replika,人類進入與科技「建立關係」的時代,這些又會如何影響家庭的建立?

  如果科技是為滿足「個人」需求而打造,那又有什麼科技是為家庭所打造的呢?聚焦在討好或自我恢復時,我們是否忽略了家庭中,更需要的是成員間的和諧與交流?面臨「個人」和「與人共處」,科技的次序就必須調動了。

  本書提到了在家庭中,以神為中心的空間、時間等方面,重要的十項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以品格為優先,而不是讓科技帶我們走向眼花撩亂的內容與論述。十項原則,使我從神獲得了建立家庭的智慧,更多反思與科技的關係是否阻礙了家人彼此交流,我們的生命也得以豐盛。神的亮光一照,告訴我們,先是家庭,再來是自我,然後一起經歷科技。
 
林日璇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兼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院理事長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385852
  • EISBN:978626753009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8.0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中道,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驗證的,是完全符合科學的。楊定一全新作品《中道:未來的靈性道路》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