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王的莊稼:從農業發展到中國第一個王朝的政治生態學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6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王的莊稼:從農業發展到中國第一個王朝的政治生態學 (電子書)

The King’s Harvest: A Political Ecology of China from the First Farmers to the First Empire

  • 定價:630特價:473
  • 特價再88折:416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06日止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詹姆斯‧亨利‧布雷斯特德獎(James Henry Breasted Prize)
第一部西方科學視角的早期中國環境史專書
 
  國在山河破!自然生態對人類發出的深沉吶喊,
  重新思索「農業」是否為人類生存最好的選擇?
 
  人類從狩獵採集到農耕養殖,是自然演進?或人為操弄?
  人類是眾多動物中的區區一種,竟發展為支配所有物種?
 
  本書從早期中國的環境生態著手,探究地理環境、國家戰爭、社會制度,王權如何讓多元生態系轉為單一生態系?如何讓「以農立國」的概念深植人心?
 
  農業的發展帶來政治權力的拓展?
  勞動力增加促進國家集權的穩定?
 
  本書跨足歷史、考古、環境等學科,透過發出在「農業主導中國前,中國的自然生態為何」的哉問,視角從「中國傳統農業史觀」轉向「政治是否重構環境生態」,先秦至秦朝的歷史對於理解歷朝以至現代在改造環境上的運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早期中國從仰韶文化開始,到龍山文化、再到商、周時期,作者討論原本豐富多樣的生態系統,如何在人類社會的介入之下,轉變成單一的農耕體系。在這個過程中,王權透過馴化的動植物裡內含的能量,獲得足以支撐政治和國家運作的勞動力和資源。人類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權力團體又是如何透過改造自然環境不斷汲取資源與勞動力,從而興起並逐步壯大?
 
  本書尤其著重秦國從邊陲小國到成為中國第一個王朝的歷程,綜合大量最新的出土文獻與科學研究,佐證國家的形成需仰賴一個能管理並擴大農業生態系統的複雜政治體系,才得以成為可能。
 
  然,經過數千年的墾殖、掠奪,當今世界甚至化分為多個武裝敵對國家,環境與資源益發被破壞,難以建立永續發展。作者抱持對當代環境的關懷,從歷史探討人類如何轉化自身環境,進而說明政治問題與環境問題是密不可分的,這是全世界需共同反思如何改善的關鍵問題。
 
跨界推薦
 
  胖胖樹王瑞閔/金鼎獎科普作家
  古碧玲/作家&資深編輯
 
好評推薦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專文導讀
  「唯有人民意識到國家的生態學邏輯,以及政治與生態那種「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關係,試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人類與其他物種方有共存乃至於相互依存的可能。」
 
  「布萊恩.蘭德寫成了一部細節豐富、引人入勝,且十分值得一讀的環境史傑作,將古代中國的考古和文本證據交織起來,演示『地緣政治始終是環境政治』。」——傅羅文(Rowan Flad),《古代華中》(Ancient Central China)一書合著者
 
  「《The King’s Harvest》是一項非凡成就,為中國史、環境史和農業史做出了獨特貢獻。」——馬瑞詩(Ruth Mostern),《黃河:自然與非自然的歷史》(The Yellow River: A Natural and Unnatural History)作者
 
  「《The King’s Harvest》以格外堅實的學術研究為基礎,反映出布萊恩.蘭德對於環境史和早期中國史最新取徑的掌握能力。」——穆盛博(Micah S. Muscolino),《中國的戰爭生態學》(The Ecology of War in China)作者
 
  「布萊恩.蘭德主張,環境的故事正是社會本身的故事。在《The King’s Harvest》一書中,他以令人信服的細節,述說古代中國環境與社會之所以成為中國的故事。」——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芝加哥大學
 
  「在不可持續的四千年成長之中,中華國家以栽培單一作物的國家取代多元生態系。所有國家都摧毀環境,卻只有國家能拯救我們。古代中國的魅影因此在我們現代的危機中仍揮之不去。出色又令人憂慮的分析!」——濮德培(Peter C. Perdue),《萬物並作:中西方環境史的起源與展望》(中文版)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布萊恩.蘭德(Brian Lander)
 
  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布朗大學環境與社會研究所(Institute at Brown for Environment and Society)成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古代中國環境史,透過歷史學、考古學和古生態學的結合,探討黃河和長江流域的自然生態系統,如何漸漸被農田所取代。
 
譯者簡介
 
蔡耀緯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譯有《東歐百年史.冊3》、《棉花、絲綢、牛仔褲》、《日不落.倫敦》、《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1921穿越福爾摩沙》、《大歷史:從宇宙大霹靂到今天的人類世界》、、《暗渡文明》、《間諜、虐待狂與巫士》、《平凡的美德》等書。
 

目錄

各界好評
導讀〈國家的生態邏輯〉/洪廣冀
繁體中文版作者序
 
卷首詩.載芟
紀年總表
周代年表
 
緒論
第一章 政治權力的本質
統治者與被統治者
國家如何成長
暴力、父權制與國家強化
 
第二章 孕育生機——人們如何建立起自己的生態系
地理、氣候與生態
食物生產的起源,西元前八○○○至五○○○年
早期定居社會,西元前五○○○至三○○○年
複雜社會興起,西元前三○○○至一○四六年
 
第三章 牧民方略——中國政治組織的興起
東亞政治權力的起源
西周
春秋時代
戰國時代
 
第四章 雄踞西方——秦國到秦朝的興盛史
季節循環
秦的興起
秦的擴張
強國之道
秦的東遷
重建水景
 
第五章 守在倉廩——秦朝的政治生態學
中央政府
地方行政
賦稅制度
農地使用
人類勞力
動物飼養
木材與金屬
 
第六章 百代秦政——中國歷代帝國如何形塑環境
結論——人類世的國家
 
各章註釋
參考書目
 

繁體中文版作者序
 
  這是關於人類在華北如何從眾多動物的區區一種,演變為支配物種的故事。我撰寫本書的宗旨是要將環境引入西方對於早期中國(early China)的學術研究,並論證古代中國歷史與環境問題的關聯性。我起初打算撰寫一部關中地區的生態變遷史,但中國的環境考古學者往往專注於新石器時代,我所能掌握的歷史時代生態資訊也就不夠充分,因此我選擇聚焦於政治故事。在歷史學者看來,撰寫政府比較容易,因為古代中國的許多文本都出自國家官員之手,但非人類的相關證據卻很難找到。不過考古學者和地球科學家如今正在發表許多精彩的研究論著,要是我們將這些論著和文字證據結合起來,也就愈來愈有可能研究中國生態長期變遷的歷史,就像我的其他出版著作那樣。華語的文字記載包含為數龐大的環境相關資訊,我希望歷史學者能夠學習與考古學者和科學家攜手合作,一同揭示東亞生態系隨著時間而變遷的歷史。
 
  我十分樂見我這本書能以完整的中譯本在臺灣出版,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譯者為了使本書內容符合該國官方典範,而不得不進行的微妙改動。本書看待國家試圖維持不偏不倚的立場,因為美國的反政府思想往往服務於有錢人的利益,但我如果能用中文寫作的話,可能會把終章定名為國在山河破」。本書的主要貢獻在於說明國家根本上有意以可供課稅的農業生態系取代自然生態系,而我主張這股動力內在固有於一切政治組織,這就意味著我們的環境危機之根深柢固,超出多數人思考所及,環境問題並不始於工業化,也不會經由簡單的技術進步就得以解決。我希望本書能經由早期中國政治發展的生態學分析,向讀者提供看待今日社會生態與政治的新觀點。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35754
  • EISBN:978957053581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1.1MB

會員評鑑

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7
5.0
|
2024/08/29
第一次看西方人寫的中國環境史,覺得受益良多。
因為在國民黨的教育體系受教,所以從小已經很習慣那一套了。這次看了這本書,裡面提到的點,許多都是過去不曾想過的。
例如:秦朝會覆滅,並不是因為秦始皇殘暴,而是因為秦朝的政治制度消耗太多物資,要撐起這樣的體系,無可避免的必須要橫徵暴斂。
我感覺Brian Lander對地球的未來應該是不太樂觀的,畢竟就像他說的,現代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不可持續的成長上。我認為,除非全世界真的像《Star Trek》那樣,統一成一個國家,否則哪個國家領導人敢出來說,為了永續,我們要停止成長?你不長,別人長,你還是要承受共業,而且別人會來欺負你。真的很難。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8/07
我年近五十,在國民教育階段,接受了大量舊中國史地教育,以及儒家道德觀,深知中國人的天人物我觀,其實是極度強調「人定勝天」,由國家治理到個人行為,對於改變地景、地貌、生態,滿足人類生活短期需求是在所不惜。
作者說:「國家本身就是環境變遷的施為者。」比方萬里長城、三峽大壩,到花蓮王想在台灣打通中央山脈……都反映了這樣的思維,也使得「永續發展」在中國的國家治理思維下,更像一句虛幻的口號。

《王的莊稼》探討的是中國從商周時期,到現代的生態歷史,這種「環境史觀」在華人世界是相當罕見的。這也讓我對於作者的背景更加好奇了。
Brian Lander是一位加拿大人,從高中就修習到環境議題與東亞史,在維多利亞大學接觸到環境史領域,之後陸續在香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蘭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武漢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哈佛大學等地進行進修與研究。在東方與西方的思想與環境體驗中擺盪,透過一個局外人的好奇觀點,像文化人類學者一般,進行參與觀察,加上其所極力涉獵的教育與研究資源加以統整,成就了這本挑戰「國在山河破」現象的作品。

本書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簡體中文版已在去年出版,但在台灣商務印書館拿到版權出版繁體中文版時,並不是直接從簡體中文中翻中到繁體中文,而是另由台大歷史系碩士蔡耀緯重新翻譯,讓我的整個閱讀經驗相當順暢,不會因為學術名詞的拗口翻譯而在閱讀上卡住,即使是學術著作,閱讀起來也相當輕鬆、引人入勝。
Lander也特別為這本書的繁體中文版,寫了新的出版序,在當中,他特別提到,他「十分樂見這本書可以用 #完整的中譯本 出版,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譯者,為了使本書內容符合該國官方典範,而不得不進行的微妙改動。
啊!Lander果然是相當了解中國文化與政治體系的歷史學者,也讓我對於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這本書所付出的心力,相當感佩。

如果您在意生態系的永續發展,或是對於環境史感到好奇,抑或者想要了解中國歷代統治者的思維邏輯如何影響中國的地景地貌與生態環境,並把這樣的治理思維帶進台灣,直到現在仍間接透過政治力,如何干擾當代台灣在生態保育上的努力,你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

PS. 整本書看起來很厚,將近四百頁,我剛收到時期時覺得有點壓力,結果,火速看完之後,發現本文只有233頁,後面全部都是文獻、註解跟參考書目。果然是用功的學者(敬禮),很適合我這種好奇心強,但又有點懶惰的讀者……
展開
 

贈品訊息

載入中...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馬可孛羅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5折、雙書82折|【天然讀立】不畏惡典,就讀經典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