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日
  • 電子書
點子流:史丹佛設計學院高效問題解策略,在持續破壞性創新時代,穩定勝出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63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點子流:史丹佛設計學院高效問題解策略,在持續破壞性創新時代,穩定勝出 (電子書)

Ideaflow: The Only Business Metrics That Matters

  • 定價:450特價:315
  • 特價再88折:277
  • 優惠期限:2025年05月06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突破傳統管理零錯誤的盲點
  用量變大幅提升創新的速度與品質
  放大團隊的潛力,解決問題不卡關!

  創新,是務實解決問題的過程,不是工作坊,也不是黑客松。
  創新,不只是想個廣告標語、或是設計個新產品。「如何做成這筆生意」、「怎麼寫封說服重要客戶的電子郵件」,都需要創意點子來解決問題。

  點子,就是問題的解決方案,代表著明日的利潤。
  今日的點子,決定明日的成功;沒有點子,也就沒有明天。

  人人都渴望好點子,但很少人真正知道好點子是怎麼來的。
  本書作者傑瑞米.奧特利與派瑞.克萊本任教於史丹佛大學著名的哈索.普拉特納設計學院(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也就是大家所謂的設計學院(d.school),他們教授的創新課程大爆滿、廣受好評,不斷有企業去取經。他們以上課的內容與跟企業交流的洞見為基礎,寫成了這本書。

  點子流 = 在一段時間內產生的點子數量
  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策略

  書中提供證實有效的策略,可以讓你自己或與團隊一起想出好點子,並迅速確定哪些點子值得實踐、商業化。兩位作者帶領史丹佛首屈一指的Launchpad新創育成計劃,指導微軟、米其林、凱勒.威廉斯房地產公司與凱悅等全球最創新的組織。兩人精選十幾年以來輔導過程中累積的經驗,教我們以下幾件事:

  *克服危險的思維陷阱
  *在出乎意料的地方尋找靈感
  *誘使你的大腦更有創意
  *設計與展開低成本實驗
  *填滿你的創新生產線
  *釋放自己及他人的創意潛能
       
  也許你正獨自一人搜索枯腸、靈感枯竭;也或者你與團隊在過分安靜的會議室裡,面對一個商業難題,遲遲想不出解決方案。

  藉由本書經過驗證的系統,你將學會信任自己的創造力,讓你無論在順境或逆境都能保持暢通的點子流,不斷產出可能的解決方案。豐富的創造力加上執行力,就能得到無人能及的競爭優勢。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傑瑞米.奧特利(Jeremy Utley)


  •    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兼任教授、發射台(LaunchPad)新創育成計劃教師
  •    熱門節目「史丹佛創意大師」(Stanford's Masters of Creativity)主持人
專精於創意實踐、用設計思維帶動創新和創業,多次獲選最受歡迎教師,學生人數突破百萬、遍布全球。曾共同領導d.school的高階管理教育課程十多年,也曾主持史丹佛熱門節目「創意大師」(Masters of Creativity)。

派瑞.克萊本(Perry Klebahn)

  •    史丹佛大學 d.school 共同創辦人、發射台新創育成計劃教師
  •    史丹佛大學高階管理教育課程主任、兼任教授
  •    雪鞋領導品牌「阿特拉斯」(Atlas Snowshoe Company)創辦人

  創業家、產品設計師,曾擔任Patagonia和Timbuk2的CEO。在史丹佛任教將近30年,也是多個重要課程的創始教學團隊成員,包括創新領導的d.leadership、高階主管特訓的Bootcamp,以及關於組織變革的d.org。

譯者簡介

許恬寧


  師大翻譯所畢業,自由譯者。近期譯有《終局思維》、《重啟人生》、《高效經理人手冊》、《留白工作法》、《策略轉折點競爭優勢》。
 
 

目錄

各界讚譽
推薦序 以可靠的方式,想出更多更好的點子
作者序 哪些人需要點子?
前 言 創新是一套可以學習的方法

第一部 創新的有效流程
第1 章 翻轉心態
第2 章 培養創意習慣
第3 章 團體腦力激盪
第4 章 打造創新管線
第5 章 設計實驗測試點子
第6 章 從實驗到實現

第二部 升級點子的實用技巧
第7 章 挖掘多元觀點
第8 章 顛覆既有觀點
第9 章 激發好奇心
第10 章 鼓勵創意碰撞
第11 章 解開創意的結

結 語 與他人共同創新
致 謝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68647
  • EISBN:978626746863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0MB

會員評鑑

4.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4
4.5
|
2025/03/29
文筆淺顯、幽默,內容具體、實用。
整本書可以分成三段,前三分之一在談「點子想得愈多,出現好點子的機會才會愈高」,包含如何鬆綁心態、讓個人和團隊多多想出點子。(像是發想的3S方法)
由於職場一般都讚揚「最佳效率」,講究制訂完善的計畫,再精準執行、避免犯錯,但這套邏輯與發想點子是背道而馳的,因為想點子就是要嘗試新東西,必然會有失敗的風險。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所謂的高效組織、高效領導人會卡住,難以帶領團隊創新的原因。(關於「犯錯」的分析,有興趣可以參考Amy Edmondson的書「正確犯錯」)
這部分也談到有效的腦力激盪方法,其中談到阻礙發想的「定勢效應」,是我新學到的一個心理學概念。

中間則是談如何篩選點子,讓我有很多啟發。
因為一直以來待過的公司,都很強調「精準的眼光」,隱隱具有一種對諸葛孔明神機妙算的崇拜。
但這本書的作者說明,不論一個人過去挑選的紀錄有多好,都贏不過設計優良的實驗;而且想預先了解市場的反應,用問卷調查也不準(可能還會誤導)。
相對地,如果能進行低成本的有效實驗,就可以清楚篩選出值得投入更多心力的點子,同時也取得如何改良的相關資訊。
這部分也放了滿多案例的,其中普利司通測試新型智慧型踏墊的方法,還有跑步機工程師研究加裝扶手的可能性,都很巧妙。

第三部分也很有幫助,因為提供多種實際工具,幫助人從不同角度去發想多元的可能性,其中也包含陷入撞牆期的時候可以怎麼做。
這裡談的一些方法,自己原本就在採用了,像是建立共學圈、採用新手觀點等,在書裡面看到,真有一種受到認證的成就感。
我覺得這部分最實用的一個觀點轉換在於:找靈感時,可以想像自己在玩解謎遊戲,而問題的解答正被藏某處。
例如觀摩一家店,就當作你急需的點子被藏在那間店裡,等著你去找出來;或是在街上散步,則想像點子的線索、密碼被藏在街道上,等待你去破解。
親身嘗試之後,發現只是轉換一下角度,心情和收穫確實大不相同。

最後,這本書很有臨場感,就像是作者在眼前上課一樣。不論是描繪一般公司急需點子時,大家不情不願被拖來開會、急著收工回家的場景,或是主管因為不瞭解創意的原理,親手扼殺團隊動力的狀況,都活靈活現,讀著讀著,一邊大笑的同時,又感到微微鼻酸.......。
展開
user-img
Lv.6
4.0
|
2025/03/18
談到創意時,許多人會認為這是靈光乍現的天賦,或是無法預測的偶然。

但這本書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創意並非神來一筆,而是一種可以衡量、訓練,甚至流程化的能力。

這與我在《看得見的高效思考》提出的觀點不謀而合。

將想法用一張圖呈現,並不是有美感、懂設計的人才能辦到的專利,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系統化的學習獲得的能力,也是未來必備的競爭力之一。

回到這本書的主題。如果創意真的是一種可以「量化」的產出,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這種能力?

對於個人來說,能不能建立一種「持續創意」的機制?而對於組織或企業來說,能否將創意轉化為一種資產,而非仰賴某個有創意的人才?

「如何讓創意不只是靈感,而是可積累的資源?」

這是我在閱讀這本書時最感興趣的問題。

...

▌創意不只是天賦,也能透過「數量」驅動

書中提到,創意的產生與「點子的數量」高度相關。

每天產生100個點子,總會有一個具有突破性的價值;如果沒有,那就再想 100 個吧!

許多創新研究的發現也能呼應這個說法:創新的關鍵不在於一開始就找到完美的解法,而是在大量嘗試與篩選中找到可行的方向。

白話地說,就是「量變」能帶來「質變」。

比方說,當我們將想法變成一張圖時會怎麼做?也許是靈光一閃的念頭,但更有效的做法是:先在紙上畫畫看。

把想法在紙上寫下來、畫出來,也許就能成形。

更有效率的做法是:藉由結構化思考將想法轉化為明確的觀點,再透過視覺化表達將觀點用一張圖來展現。

這麼做的好處是能降低思維負擔來提高輸出效率。比方說:

一|利用「結構化思考」整理創意,讓點子更有邏輯性。
二|將創意透過「視覺化表達」來具象化,利用圖表、概念圖來呈現思考過程,有助於更快找到連結點。
三|設定創意目標,每天記錄十個點子,而不是等待靈感來臨。

這些做法都是在實踐書中的概念:創意不該仰賴「靈感一閃」,而是可以倚靠「生產機制」來創造的。

...

▌兩個策略,打造個人的「持續創意」機制

既然創意是一種可以被訓練的能力,那麼該如何培養?結合書中提及的方法與自身經驗,我認為可以從兩個簡單可行的策略開始做起。

策略一|寫下創意日記,每天產出 10 個點子

創意的產生與大腦的「聯想能力」有關,每天要求自己寫下 10 個點子,即使不成熟、模糊也沒關係,重點是持續產出來讓大腦保持創意思維。

比方說,我每天會寫下:

.閱讀一本書的內容後,可以應用在哪些領域?
.今天的工作流程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
.如何讓消化的資訊更直觀地呈現?(這是我時刻在做的)

就像訓練肌肉一樣,只要持續訓練「發想」這件事,大腦也會變得更加擅長產生點子。

策略二|建立看得見的創意庫

有時候,一個好的點子不會立刻變現。

但如果我們有一個創意庫,可以在適當的時機重新檢視它,就能發揮更大價值。比方說,我有一個簡報檔,會將一些想法、圖解蒐集起來,可以的話我會製作一張全息圖,來將零散的想法組織為完整的概念;如果是文字的部分,就利用手機中的 Google Keep 隨手記錄下來。

這麼做的好處是幫助自己更有系統地整理想法,也能降低遺忘與靈感流失的風險;此外,讓靈感的半成品有機會再次「熟成」或變成更好的點子。

...

▌兩個建議,讓創意變成組織的「有價值」資產

個人能透過練習來提高創意思維,組織當然也可以讓創意成為競爭力。

對於組織來說,最怕的就是過度倚賴某個人的才華或專業。創意也是如此,不能只是創意天才的產物,而是思考如何轉化為一種可複製、流程化的能力。

建議一|讓創意變成「組織流程」的一環

許多企業的問題在於,創意往往停留在個別員工的腦中,而不是轉化為整個組織可以運行的模式。

意識到這一點的組織,可能會設計「創意產出」機制,像是定期的創意會議、內部創新競賽等,讓創意有被落實的機會,而不是停留在腦力激盪的階段。

建議二|透過「數據與視覺化」加速創意落地

企業常常面臨「創意很好,但執行難」的問題。這時候若能透過資訊視覺化,讓創意變得更直觀、更具體,就能提高落地機率。像是用一頁報告快速呈現創意的核心概念,或是用圖解法將不同部門的想法整合,找到共識。

這些方法可以讓創意不只是停留在紙上,而是變成可執行的計畫。

...

▌從「靈感」到「競爭力」讓創意真正發揮價值

創意並非天生,而是一種可以衡量、強化和訓練的能力。

產生越多的點子,出現突破性創新的機率就越高;因此,這本書建議透過持續的練習與腦力激盪,培養創意思維、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

然而,創意的價值不只是產生新點子,而是讓這些點子發揮影響力。

對個人而言,培養創意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職場上也能更具競爭力。對組織來說,真正的創新不只是靠少數天才,而是如何讓團隊的每個人都能持續產生、分享與落實好點子。

要做到這一點,創意就不該只是突發靈感,而是能系統化輸出。

透過結構化思考、資訊視覺化,以及建立可複製的創新機制,就有機會把創意變成可積累的資產,進而創造更大的價值。
展開
 

贈品訊息

載入中...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商業創意展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