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暢銷
  • 電子書
帶心不帶累的跨世代主管學:打造高績效、能當責的超級團隊,讓新人心服口服、老鳥對你推心置腹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67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5
12人評分我要評價

帶心不帶累的跨世代主管學:打造高績效、能當責的超級團隊,讓新人心服口服、老鳥對你推心置腹 (電子書)

  • 定價:450特價:315
  • 特價再88折:277
  • 優惠期限:2025年08月06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團隊裡的新人講不聽、老鳥總是叫不動?
「跨世代領導力」百大企業首席講師親授——以影響力代替權力的新世代帶心法
管理情境詳解 X 團隊溝通關鍵 X 高效驅動策略
 
  身為主管的你,是否也曾這樣想……
  我也想把一身功夫全都教給新人,但為什麼他們一不爽就走人,根本是真心換絕情!
  我也想符合老闆要求的業績達標,但遲遲請不到人,上面卻一直要我「拿出辦法來」
  一本給倍受「新世代」與「老一輩」衝擊的主管們,學會帶人帶心、破框思考的團隊領導實戰指南。
 
  當超過200萬名網路原生Z世代進入職場,即將成為新一代工作主力,企業中堅人才卻正在流失!《全球領導力展望2025報告》(Global Leadership Forecast)顯示,有高達40%的主管正在考慮離職,而「工作倦怠加劇」是最主要的推力。換句話說,當主管當得心很累!
 
  身為大缺工時代的主管,如果還不了解與上下世代的共事之道,無法對症求才,只會累死自己。
 
  本書作者李河泉為台積電、鴻海、IBM、賓士、三星、中國五大銀行、台灣十六家金控……爭相邀聘的「跨世代領導力」課程首席講師,協助企業解決跨世代團隊管理痛點,有效提高人才留任率。著有暢銷書《別逼貓啃狗骨頭》(2020年),率先提出老一輩是忠心耿耿的「犬世代」,要理解更自由、更數位的「貓世代」思維,才能打造出共融也共榮的跨世代高效團隊。在這本新書裡,他進一步提供與跨世代共事的執行方法,包括:
 
  職場情境詳解|以實際案例帶出跨世代主管最常碰到的管理難題
  拆除溝通地雷|拆解中基層主管和新世代溝通不順的痛點與盲區
  高效驅動策略|43個實戰解法有步驟、可操作,有效提升留任率
 
本書特色
 
  1.  與新世代有效溝通的「關鍵句」:
  以企業實際案例開頭,具體說明當前主管最常碰到的跨世代管理難題,拆解老一輩與新世代溝通不順暢的地雷,並帶出與新世代員工有效溝通的「關鍵句」,讓你知道年輕人在想什麼,而年輕人聽得懂你在說什麼!
 
  2.  領導跨世代高效團隊的帶心攻略:
  從5F──Fu(重感覺)、Future(要未來)、Free(愛自由)、Fast(求速度)、Fair(講公平)解析新世代的職場行為密碼,再整理出切中新世代內心想法的重點攻略。驅動新舊世代融合,創造工作氛圍有互信、能協作的高效團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河泉
 
  各大企業爭相邀聘的「跨世代領導」秒殺級重磅講師!著有暢銷書《別逼貓啃狗骨頭:解破貓世代30個職場行為密碼,反骨員工也能變將才》(2020/商業周刊)
 
  擁有30年企業講師資歷,長年為台積電、鴻海、IBM、三星、Benz、LVMH、Citibank、統一集團、華碩、廣達等國際級企業進行輔導及授課,並應邀至行政院、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金融研訓院等公部門講授領導管理相關課程。
 
  現為澤鈺智庫總經理、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副教授。
 
  東吳大學法律系、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班畢業;擔任講師前任職於金融業,從銀行基層做到消費金融部門負責人,管理一千兩百人,締造年度業績超過兩百億元。
 
  李河泉老師臉書:www.facebook.com/superschool.tw
 

目錄

作者序  給上有長官、下有部屬,飽受新舊衝擊的主管們
導  論  面對新世代,你的企業是先知?有感,還是無感?

PART 1 怎麼帶領新世代?以影響力代替權力的帶心法
01  跨世代主管九字訣:先認同、再融入、才調整
02  掌握5F密碼,跨世代溝通一次上手
03  主管必修超能力:從5F預判離職徵兆
04  帶心的底層邏輯:以影響力代替權力
05  應用技巧:拉近距離,卻不被爬到頭上
06  團隊激勵:聊天談心,比請客吃飯有效
07  長假收心:三步驟化解年後的「蠢蠢欲動」
08  別用Line,最好面對面溝通的六件事

PART 2 拆解新人離職心態,打造當責的跨世代團隊
09  為什麼在工作上,我要不停配合對方?
10  公司又沒有明文規定,為什麼不行?
11  遇事無法解決,就雙手一攤說:「我盡力了!」
12  做的事情差不多,為什麼別人的獎金比我多?
13  工作內容太無聊,新人還被邊緣化!
14  工作量太繁重,我才不要總是加班!
15  新人動不動就臨時請假?避免產生破窗效應
16  一不滿Po上網?別讓公司事在輿論發酵
17  年輕人總覺得自己很厲害,不需要別人教?
18  老鳥愛唱反調又叫不動?三招化阻力為助力
19  對業績不痛不癢?用「追擊管理」有效達標
20  被客訴怎麼辦?正確的危機處理三步驟

PART 3 新世代的面試/報到/培育新思維
21  「非典型工作」正在和你搶人才
22  面試時,請別再進行集體訓練
23  新世代面試官該修正的四大思維
24  新世代面試官該激發的兩大認同
25  事求人時代,面試轉變為客服意識
26  新人最在乎的六個字:食衣住行育樂
27  為什麼才來就想走?注意黃金七十二小時
28  幫助新人學習快速到位的四大技巧
29  別把「績效面談」搞成「激怒面談」
30  為什麼只要考績不好,就想立刻離職?
31  如何留住「績效很好,卻想離職」的員工?
32  如何和「沒有功勞、只有苦勞」的同仁溝通?
33  為什麼公司加薪,同仁反而還嫌少?
34  找離職員工回鍋的標準

PART 4 離職處理情境演練
35  面對新世代的高離職率,需要領導者跳出來
36  如何應對呼朋引伴的「粽子式離職」?
37  企業如何留住年輕的好人才
38  離職最難,好聚好散
39  離職更難,笑著離開
40  避免離職同仁說壞話,先做三件事
41  案例1|當年輕人離職時說:「這個工作跟我想的不一樣?」
42  案例2|當年輕人離職時說:「我覺得這個工作不適合我。」
43  案例3|當年輕人離職時說:「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作者序
 
給上有長官、下有部屬,飽受新舊衝擊的主管們
 
  新世代的來臨,目前無論對於職場和家庭,都造成了重大的衝擊。
 
  根據國發會統計,到了2030年,網路原生的Z世代就會佔整體工作人口數近三成,成為新一代的職場主力。這群在網路、手機、AI背景下被養成的新世代,擁有著過去老一輩無法想像的自我意識和超前想法。他們在家裡擁有高度的自主性,父母尊重,也被鼓勵「就做你想做的事」。然而,等到長大後他們把這些觀念帶進職場,卻出現有史以來最大的「世代衝突」。
 
  《天下雜誌》八○四期以「Z世代全攻略」為封面題目,討論這個社會現象。在報導中,記者形容新世代是「網路原生的第一代」、「不知郵票為何物、甚至連電話都很少講的社群世代」;在台灣,他們也是「廢除聯考、禁止體罰、總統直選後的一代」,這些前所未見的世代差異,都為當前職場帶來劇烈的衝突。
 
  衝突原因來自於「For we」時代養成的老一輩主管,和「For me」時代養成的新世代同仁,是兩種完全不的同觀點:

  For we,還是For me?
  一、老一輩的For we觀點:對「我們」來說……
  現在年輕人怎麼變成這樣?叫他們做什麼事情,似乎都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不能乖乖聽話、配合就好嗎?進來公司以後,他們為什麼不能全心投入工作,反而花時間在計較權利和薪資待遇,而且不開心就想走,一點忠誠度都沒有!
 
  二、新世代的For me觀點:對「我」來說……
  公司可以要求我們做事情,但為什麼這麼霸道?完全不能聽我們的意見!
  只是反映自己的想法有錯嗎?為什麼不能尊重我們的想法?
  公司給我薪水,買的是我的上班時間,時間到了為什麼不能下班?我才不願意成為社畜,把青春都賣給公司。
 
  以上的兩種觀點,從當事人來說似乎都沒有錯,最大的問題源自於主管和員工的養成背景完全不一樣,也造成了以下三大不同:
 
  1、工作目的不同:
  對於工作的目的,老一輩是為了「養家活口」,年輕一代是為了「實現自我」。
 
  2、工作動機不同:
  老一輩的工作動機,是全力為公司奉獻,在乎的是「不要問公司能給我什麼,要問我能為公司做什麼」?
  年輕一代剛好相反,他們最常問的就是「不要問我能為公司做什麼?要問公司能先給我什麼」?
 
  3、離職原因不同:
  以前同仁離職,主要是因為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無法對公司提供最大的貢獻,會感覺自己的不足而離開。
 
  年輕一代想離職的原因,我戲稱為「性感理論」||「性」指的是「物質性」和「自主性」;而「感」指的是「成就感」和「歸屬感」。
 
  學會「以影響力代替權力」
  老一輩更在乎大家的感受,但是年輕一代卻從小習慣「做自己」,以致於長大後他們也習慣把自己放在第一順位,來看整個世界。
 
  其實,不論老一輩或新一代,這些想法和價值觀都沒有對錯,只是成長的環境背景不同,再加上橫空出世的網路和AI,共同形成的結果。重點是,如果兩代的價值觀都已經形成了,但這兩種價值觀截然不同的人,必須要在一個職場裡共同工作,雙方又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呢?
 
  對於「跨世代管理」議題,我觀察了很多年,也定期將觀察心得發表在各大財經媒體上,《新世代主管學》這本書是集結了我的專欄文章,並進行系統化整理後的實戰精華,內容從面對新世代衝擊,你的公司會是「先知企業」嗎?開始談起,解析為什麼世代衝突造成高離職率,已是「不可逆」的現象。
 
  然後,透過工作情境詳解,帶出和新世代員工有效溝通的「關鍵句」,並提供立即可行、提高跨世代團隊工作效能的「驅動策略」,讓主管學會「以影響力代替權力」的帶心法則,協助企業解決跨世代團隊管理的痛點,有效提高人才留任率。

  可操作的「跨世代團隊」管理指南
  在這裡,我要請各位主管們多擔待,本書讀者仍是以「主管」為主。
 
  因為職場的新舊衝擊對於新世代來說,沒了這份工作,還有許多退路可選擇,例如當YouTuber,若影片點擊率高,也許自己也可能變成下一個老高?又或者去跑宅配或外送,或者接案做簡報PTT、剪輯影片、翻譯,甚至運用自家或租個小地方,再上網登廣告,都可以在家裡做美甲、美睫、按摩等服務。
 
  但是對很多主管來說,在職場打拚多年的心血和成就,如果因為新世代加入,而不知道該如何去融合他們,又得面對要業績、又要留任率、還要主管拿出辦法來的上層要求,最後不是被逼到看醫生,要不就直接提前從職場中「陣亡」。
 
  授課多年,我看到很多中基層主管的無奈和無助,甚至觀察到許多企業的中堅人才卻正在流失!事實上,根據《全球領導力展望2025報告》(Global Leadership Forecast)顯示,的確有高達40%的主管正在考慮離職,而「工作倦怠加劇」是最主要的推力。
 
  做主管的。心很累!當初寫書的初衷,希望給上有長官、下有部屬,飽受新舊衝擊的主管們,一本有方法、有步驟、可操作的「跨世代團隊」管理指南。
 
  觀念不難,執行到位才難!祝福各位「河粉」們,從「知道」到「做到」,讓自己帶人心不累、團隊動起來!
 
導論
 
面對新世代衝擊,你的企業是先知?有感,還是無感?
 
  「河泉老師,最近進來公司的年輕人離職率越來越高,是不是該重新操練一下了?」一位企業高階主管詢問。
 
  很多人都知道我研究「新世代管理」超過十年,接到大型企業邀約課程不足為奇,但讓我訝異的是,新人年薪從二○○萬元起跳的世界第一科技大廠,竟然也找上了我談這個議題,可見即使是一流企業,也無法避免新世代離職率居高不下的困境。
 
  記得這家企業當年(二○二一年)來找我時,一年內新人離職率為十七.六%,創下五年新高,歷經三年改造,二○二三年已大幅降低至八.九%。
 
  你的公司是先知企業嗎?
  面對新世代對企業的衝擊,主管是不是也有以下這兩種感覺?
  一、發現新世代對於企業的衝擊似乎沒有緩解,而且感覺影響越來越大。
  二、高階或主管的觀念調整速度過慢,感覺上下鴻溝明顯而無法抹滅。
 
  先說結論,如果您有上述兩個想法,那麼恭喜您,您很可能和前述的世界一流企業一樣,屬於能「正確預知」的一群主管。
 
  目前最令人擔心的是,擁有以上認知的企業老闆或高階主管真的偏少數,即使新世代衝擊公司的現象正在逐漸升溫,但是企業真的有完整認知嗎?我研究新世代的現象超過十年,前幾年走得很孤獨,因為幾乎所有的企業都認為:新世代怎麼會是問題?這麼多年不都是這樣嗎?人不好,再換、再找就有了!
 
  但是這次是真的,而且回不去了!
  近幾年來,有許多優秀企業發現新世代在內部引發的衝突越演越烈,開始提早「超前部署」。就我自己的經驗數據來看,假設一個月平均有二十堂「領導課程」邀約,近年有關「新世代」的課程比重的確在上升,分別如下:
 
  五至十年前:不到一成
  近三至五年:占了三成
  近一至三年:占了五成
  近一年內:占了七成
 
  以上數據不見得準確,只是我個人的見聞。然而,大量接觸台灣各個產業後,我發現企業對於新世代的敏銳度,可分為「早日處理、快速解決」的先知企業、「繼續觀望、期待消退」的有感企業,以及無感企業三類,以下分別討論。
 
  一、先知企業
  1. 最早感受到新世代在組織裡的衝擊和影響,發現狀況和過去不一樣。
  2. 開始認真檢討年輕人的離職原因,並且分析原因。
  3. 中基層主管願意分享真實的管理情形,並且分享管理經驗。
  4. 公司舉辦討論新世代管理困擾的會議變多,並且找出這些困擾和業績未達成的關聯性。
  5. 層峰和高階主管的敏銳度高,願意帶頭調整,寧可先花時間和成本,開始從上而下進行心態調整和教育訓練。
  6. 舉辦相關完整的教育訓練,並且要求將訓練成果帶回工作場域運用。
  目前這類正視新世代對企業運作造成的問題的影響,並找出確實解法的「先知企業」,占比大約只有兩成。
 
  二、有感企業
  1. 這些企業不是沒有感覺,只是感覺不大,也不痛。
  2. 當基層主管往上反映,中高層覺得主管應該自己想辦法解決。
  3. 大多數高層認為這不是問題,或者問題不大。
  4. 認為年輕人離職是直屬主管能力不足,或者是招募的人不對。
  5. 公司要求人資(HR)調整找人的策略,不要再找「不能配合公司的人」進來,卻沒發現「不能配合公司」已逐漸變成常態。
  6. 會辦教育訓練,但要求不要花太多時間,講重點就好。
 
  我很常接到這類企業的邀約,信上寫著:「希望邀請老師來上課……」,但後面緊接著寫,「由於本公司主管事務繁忙」,授課時間約只有一至二小時(甚至還有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四十分鐘的要求),希望我可以「擇要說明」新世代對企業的衝擊和影響,並告知主管怎麼解決,最好也能舉出一些實際案例。
 
  接到這種邀約我都只能嘆氣,畢竟能力有限,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解決這麼複雜的課題,實在力有未逮。目前至少有六成的公司,都是屬於這類「有感企業」,雖然已開始針對新世代管理問題進行調整,但信念不夠堅定,高層仍然認為這是屬於年輕人自己的問題。
 
  三、無感企業
  這類企業對於新世代管理無感,通常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真的沒碰到,例如人力流動低,很少用新世代的傳統企業;另一種就是在實際運作上並非沒有問題,但是公司視而不見,完全當作沒這件事的企業。
 
  我們發現,有些人資主管已經預見了跨世代的管理問題,並且開始大聲疾呼,但除非能喚醒高層,不然大多數主管仍停留在「問題不大、不必多慮」的夢境中。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68937
  • EISBN:978626746891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9.1MB

會員評價

5
12人評分
|
10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5.0
|
2025/06/08
放過自己,就能用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效果更好。這句讓我深深感觸。

這本書,我覺得不僅僅適用新世代員工,其實所有員工都適用。大家都需要被尊重,被在乎,換位思考是管理上很重要的事。

人才的維繫,是需從領導者做起的,句句切中核心,蠻值得拿來當主管們的讀書會用書。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5/05/02
作為職場新人的我,書中描述了許多主管對新世代員工的誤解,例如:認為我們缺乏忠誠度、不願加班等。​但作者指出,這些觀念差異主要源於世代間的成長背景和價值觀不同。一語點醒「溝通」和「理解」是跨世代合作的關鍵。​作為新人的我們,也應該主動了解前輩的工作方式及其道理,尋求共同的語言和目標。​
此外,讀到作者強調的5F特質:重感覺、要未來、愛自由、求速度、講公平。讓我頻頻點頭,表示認同。特別是在「感覺」及「未來」方面。
感覺層面上,新世代在意職場氛圍與情緒感受,喜歡被「當人看」,而且傾向對「被關心」的主管更有認同感,也會因為感受到溫度而更願意投入。
未來層面年輕世代更看重「成長性」。希望在工作中能夠看到自己的發展路線,與未來機會。對於只要求執行、沒有前景的工作容易感到迷失。
這本書不僅提供了主管如何管理跨世代團隊的策略,也為我們新人提供了與不同世代同事合作的指南,我認為不管是主管階級,抑或是新世代的我們都很適合閱讀,​
它鼓勵並教導我們主動溝通、理解他人的方法,並在團隊中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定位。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5/05/02
身為科技業的主管常常感覺壓力很大
夾在老闆跟下屬中間真的很為難
尤其現在新人越來越難管都有自己想法
甚至離職原因都是因為壓力大時常加班
導致整個職場環境都越來越多資深前輩扛著
看完李作者的書後
學到很多 知道要如何調整心態面對新人
也學到許多跟下屬面談的技巧
受益良多 推薦給所有主管!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5/05/02
從「管理」的思維模式,改變成「理解」。透過拆解Z世代的思維與實戰情境解析,給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策略,用理解和溝通來凝聚團隊。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5/02
這本真的好受用!
有的時候團隊溝通明明只是交代事情,
卻因為其中的溝通方式影響成效甚至整體運作。
時代不同了,過去的領導方式只會讓新一代的年輕人想離職,
如果能找到其中的要點,真的要看這本。
展開
 

贈品訊息

載入中...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百工起手式——給進化者的行動指引 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iPadOS14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 灌籃高手
  • 每日e書
  • 柿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