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
  • 電子書
關於人生,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自我提問的刻意練習,活出人生最好的狀態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2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4.5
9人評分我要評價

關於人生,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自我提問的刻意練習,活出人生最好的狀態 (電子書)

  • 定價:450
  • 優惠價:315
  • 可購買區域: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著書暢銷破200萬冊、陪伴無數現代人走出焦慮、迷惘、不安,
《不焦慮的活法:金剛經修心課》作者、知名文化學者費勇全新力作!
釐清關鍵問題、找回內在安定,不輕易被動搖的活法。

  找到人生關鍵問題,一切才能迎刃而解。

  這本書,不會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陪伴你展開溫柔卻深刻的自我探索之旅。

  著名文化學者費勇融合東西方哲學觀點以及現代社會的洞察,帶領我們從五個面向:現實、願望、思維、心理、動力,一步步重新校準人生方向。

  書中每個章節都從簡單的問題開始,包括:如何找到熱愛?如何享受生活?如何去愛?如何成長?這些看似日常的疑問,背後藏著我們人生的重心與動力。

  透過一層層地追問與反思,你會發現:與其急著追求標準答案,不如練習傾聽內心的聲音,探索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願你能夠偶爾停下來,好好問自己:我正在過的,是我想過的生活嗎?因為,改變人生的,從來不是答案,而是願意誠實面對的你。

  【書中金句】
  ●    一旦找到真正的問題和必須解決的問題,問題本身會帶著你前行,帶著你一步一步找到解決的方法。
  ●    當下就是做事的最佳時機,當下在一起的人就是最好的工作夥伴,當下要做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    生如曇花,應當歡喜盛開。去彼此喜歡的人那裡,做喜歡的事情,走喜歡的路。
  ●    當我們渴望愛,就會去學習如何愛,啟動自己愛的能力,這種愛的能力,會喚醒潛藏於我們內心的宇宙力量。
  ●    無論我們遇到多麼困難的事情,先問問自己:目前能做的是什麼?一旦開始去做,再大的困難,也會一點點化解。
  ●    當我們一但做出決定,就要完全投入已經決定的選項當中,把沒有選的那個選項忘掉。
  ●    當我們不斷滿足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喜愛的事,我們才是在不斷實現自己的價值,也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就感和自由。
  ●    人生唯一的真理,就是沒有人能夠為你提供一個現成的答案。幸運的是,人生唯一的真理是,你的答案就在你自己手裡。
  ●    活著的每一個當下,不論年齡、貧富,我們都可以創造意義。

讀者好評

  「這本書真的可以解決心裡的很多困惑,內容全面,闡述深刻,語言樸實,觀點鮮明,值得認真閱讀。」

  「讀完整本書,感覺自己的內心輕盈不少。」

  「對我而言,這不僅是一本關於人生智慧與心靈成長的書籍,更是一本引導我走出迷茫、實現自我成長的寶典。它教會我如何面對現實、如何調整自己的願望、如何提升自己的思維模式、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激發自己的動力。閱讀這本書,我逐漸學會了化繁為簡,為複雜的人生理出了一個頭緒。」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費勇


  著名文化學者,15歲考上大學,先後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為昊達文化創始人、昊達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長、唐寧書店聯合創始人,並兼任暨南大學生活方式研究院聯席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並曾擔任《行走》(mook)主編。

  主要作品有《不焦慮的活法:金剛經修心課》(高寶書版)、《不抑鬱的活法:六組經修心課》等修心課系列,連續多年入選鳳凰網好書榜、當當網年度暢銷書榜等多種榜單。
 

目錄

序 在問題中覺悟

第一章:現實
01/學習:我為什麼要學習?
02/工作:如何找到自己內心的熱愛?
03/婚姻:我願意承擔多少責任?
04/財富:如何成為財富創造者?
05/時代:當下我要做什麼?
06/善惡: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
07/死亡:如果生命只有一天,我會做什麼?

第二章:願望
01/快樂:如何享受生活?
02/成功:如何成長?
03/自由:如何按自己意願度過一生?
04/愛:如何去愛?

第三章:思維
01/因果:多問自己「為什麼」
02/事實:透過現象看本質
03/解決:培養解決問題的意識
04/取捨:我要選擇哪一個?
05/破圈:提出大哉問

第四章:心理
01/感覺:這是不是錯覺?
02/欲望:是欲望還是需求?
03/目標: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04/情緒:當情緒出現,我該怎麼辦?
05/意義:我來到這個世界,有什麼意義?
06/天理:如何順應天理?

第五章:動力
01/視覺:如何在當下安靜地觀看?
02/聽覺:如何在當下安靜地聆聽?
03/嗅覺:如何在當下安靜地感受到氣味?
04/味覺:如何在當下安靜地品嘗?
05/觸覺:如何在當下安靜地觸摸?
06/意識:我如何覺知到我的意識?
07/自我: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
08/超覺:如何喚醒內在的直覺?

第六章:人生解惑包
Q1:很想改變自己的狀況,但不知從何做起?
Q2:想找一個對我好的人為什麼這麼難?
Q3:喜歡的事情太多了,但精力不夠,怎麼辦?
Q4:人類會滅亡嗎?
Q5:總是抽不出時間怎麼辦?
Q6:好心沒有好報怎麼辦?
Q7:哪些好的習慣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好?
Q8:在絕境中如何找到自我解脫的方法?
Q9:能力有限,怎麼幫助自己的親人?
Q10:放下就是逃避嗎?
Q11:教育孩子有什麼好的辦法?
Q12:如何在尷尬中找到平衡?
Q13:該不該忍耐一位總是控制不住情緒的伴侶?
Q14:對於父母的情緒,怎麼應對呢?
Q15:我該不該辭職?
Q16:到底要如何改變自己?
Q17:怎樣和有些負能量的母親相處並改變她?
Q18:我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堅持?
Q19:朋友和我的價值觀越來越遠,怎麼辦?
Q20:如何面對親人的絕症?

跋:用心生活

參考書目
 



在問題中覺悟


  我年輕的時候,有一段時間陷入苦悶,對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感到失望,甚至憤怒,但又無能為力。對自己未來到底想要做什麼,也覺得茫然。有一段時間,我瘋狂地閱讀,瘋狂地思考人生問題,卻又不知道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好像讀得越多,想得越多,我的思緒就越加混亂。直到有一天,因為要寫一篇主題為「禪宗與現代詩」的論文,我找到《六祖壇經》來讀,讀到這一段:「時有二僧論風幡義,一曰風動,一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我才有豁然開朗的感覺,知道了我要在哪個地方下功夫,知道了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風沒有動,幡也沒有動,是你的心在動。

  這句話很簡單,一下子把我們的關注點拉回到「心」這個原點,同時又指明外界的一切「動」,來源於「心」在動,說明「心」是一個源泉,是一個驅動。

  這句話給了我深刻的啟發—不要把注意力過多地聚焦在外部世界的問題上,而要聚焦在自己的內心;不要在「什麼是生活的意義?」這樣的問題上鑽牛角尖,而要更多地觀察自己的內心,弄清楚自己的內心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不要在「什麼樣的工作是有前途的?」或「要不要出國留學?」這樣的問題上去耗費精神,而要先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不要在「為什麼她不愛我了?」或「為什麼這個壞人居然賺到了錢?」這樣的問題上去糾結,而要更常思考「到底什麼是愛?」或「怎麼讓自己過得心安理得?」

  一旦找到真正的問題和必須解決的問題,問題本身會帶著你前行,帶著你一步一步找到解決的方法。

  風沒有動,幡也沒有動,是你的心在動。

  這句話引導我不斷地把外在的問題轉化為內在的問題。這個轉化的過程,也讓我越來越明白「心」是如何動的。「心」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而是一個可以讓我們去修行的方向,也是一個可以讓我們不斷去練習的運作架構。「心」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也不是一個主宰性的絕對權威,而是一種在不斷變化的運作。

  所謂回到內心,意思是首先你要安靜下來,不要在外在的對象上找來找去,要回到「身心」這個基本範疇,去觀察你的眼睛、鼻子、耳朵、舌頭、身體和意識不斷和外界產生關係後發生的變化,觀察你的情緒是如何產生的,問題是如何產生的,觀念是如何產生的,選擇是如何產生的,行為是如何產生的。在這樣的觀察當中,你會越來越了解因果法則,會越來越接近真相,越來越接近「心」的本源,越來越成為一個有覺悟的人。

  風沒有動,幡也沒有動,是你的心在動。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心智。回到內心,其實就是一種心智練習。

  什麼是心智呢? 心理學家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認為:「心智是一個由若干計算器官所組成的系統,它是我們的祖先在解決生存問題的進程中『自然選擇』出來的,心智不是大腦,而是大腦所做的事情,人是心智進化的產物,而不是剃光了毛的裸猿。」

  同樣是心理學家的史考特.派克(M. Scott Peck)認為:「心智成長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這是因為大多數的人不願面對、有意迴避這個棘手的難題,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沒有問題。心智是人生一切苦難、情緒、人格、幸福、成功、自由的生命之源。如果逃避心智的問題,外部的成功和自以為的幸福都是短暫易逝的。不解決心智的問題,人就無法獲得心靈的自由,苦難和悲劇就成為注定:因為人的生命終究是有限的。」

  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Harari)把心智問題看作今天世界性的人類議題,科技越發展,心智問題就越重要。他認為:「科學之所以很難解開心智的奧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少有效的工具,包括科學家在內,許多人把心智和大腦混為一談,但兩者其實非常不同。大腦是神經元、突觸和生化物組成的實體網路組織,心智則是痛苦、愉快、愛和憤怒等主觀體驗的流動。生物學家認為是大腦產生了心智,但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無法解釋心智是如何從大腦裡出現的。」哈拉瑞進一步推論,關於心智,很大程度上只能靠個體自己的觀察,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心智。冥想是最有效、最簡單的工具。而我們只有透過心智,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總在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但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可以透過心智思考問題,在對問題的探索中,我們不一定能夠找到答案,但對於問題的探索,總是能為我們打開新的出口。同時,真正的問題,總是能讓我們看清生活的真相,看清世間的真相,看清自己的本來面貌。更重要的是,透過心智,可以提出問題,尤其是找到人生的關鍵問題,自己設定自己人生的方向,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這本書的目的,是想化繁為簡,為複雜的人生找出一個頭緒來。這個頭緒是什麼呢? 我會用五個部分一步一步揭示人生的問題所在。

  第一部分是現實。人的一生,有學習的必要,有工作的必要,有婚姻的必要;人的一生,是財富積聚的過程,也是一個走向死亡的過程;人的一生,總是受到時代的影響,也總是受到道德原則的制約。學習、工作、婚姻、財富、時代、善惡、死亡,構成了一個現實的系統。

  第二部分是願望。人的一生,之所以不斷努力,是因為有願望。我們總是希望快樂,與快樂相關的是幸福、健康。我們也總是希望取得成功,總是渴望自由,內心也總是有對愛的期待。

  第三部分是思維。每一個人對事情的看法都不太一樣,每一個人做事的風格也不太一樣。這是由不同的思維方式決定的。因果思維,影響我們看到事物之間如何產生關聯;事實思維,影響我們如何透過現象看到本質;解決思維,影響我們如何解決問題;取捨思維,影響我們如何選擇;「破圈」思維,影響我們如何突破自己的局限。

  第四部分是心理。每一個人都離不開心理活動。我們總是會有各式各樣的感覺,總是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欲望,總是因為欲望的牽引有了各式各樣的目標,因為目標是否實現而產生了各式各樣的情緒。為了平衡欲望和情緒,我們開始尋找意義,並在這個過程中覺知到更深刻的東西,叫作天理,因此會有敬畏感,會有融入無限性的廣闊感。

  第五部分是動力。不管宇宙有多麼大,不管世界有多麼大,其實都離不開我們的身心。外在世界的一切都是身心的投射。想一想,假如沒有身體和心智,這個世界會怎麼樣呢? 想一想,我們生活中的一切,每時每刻,都離不開身心的運作。身心構成了一個人生動力系統,卻常常被我們忽視。假如回到身心這個系統,就會發現很多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就會發現人生的動力在哪裡。這個系統由五個硬體和三個軟體所組成: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意識、自我、超覺,讓身心好像一台電腦那樣在運轉。

  在我看來,人的一生,每時每刻都處在這五個部分裡,形成彼此連結的互動系統,如果我們把這五個部分的系統運作規律弄清楚了,就能把握好我們的人生。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是問答。這裡彙整了一些我對於讀者或聽眾提問的回答,這些問題涉及現實生活艱難的一面。我非常感謝提問者,因為這些問題帶給了我啟發,讓我這個長期在書齋裡的人,對現實生活有了感性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這些問題提醒我們,在現實生活裡,再複雜深奧的理論,也很難解決具體而複雜的問題,所以我們不僅需要思考,更需要任何時候都保持覺知。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4022491
  • EISBN:978626402246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5MB

會員評價

4.5
9人評分
|
9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5/06/08
利用此書我們有機會重新創造自己的生活模式,
書中作者客觀評估人們的情緒,
協助人們規劃自己想要的生活,
使人們能重新建立內在的平衡。
展開
user-img
4.5
|
2025/06/07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這個世界,
但我們可以嘗試轉變自己的想法,
不只能減輕我們內心的重擔,
也能對未來的人事物帶來的影響,
讓生活變得更加愉快。
展開
user-img
Lv.2
3.5
|
2025/06/04
大家可以透過這本好書了解生命的真義,
當人們的生活失去重心,
作者能幫助我們勇於嘗試生命中的新事物,
我們將會放下心中的雜念,
學會如何活在當下。
展開
user-img
Lv.2
3.5
|
2025/06/02

面對迷茫的未來要懂得安撫自己的情緒,
這本書能給予挫折的人生一些療癒和陪伴,
對於各種的挫折也能自我肯定,
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展開
user-img
Lv.2
4.5
|
2025/06/01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試著努力減輕焦慮,
這本書既能陪伴我們探索內在,
也能在痛苦的思緒中自我療癒,
從中獲得身心健康和自由,
把真實的自己找回來。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每日e書99元】嚴選暢銷電子書,天天更新、天天都有新發現!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iPadOS14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