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
  • 電子書
這樣愛,給世界更多可能:北醫大體系國際醫療的熱血行動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這樣愛,給世界更多可能:北醫大體系國際醫療的熱血行動 (電子書)

  • 定價:500
  • 優惠價:375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內容簡介

從臺灣跨足到世界
北醫大善用醫療專業
用愛讓世界更美

  臺灣秉持身為世界公民一份子的初衷,善盡國際社會成員的責任。藉由在公衛醫療領域的優勢,政府部門積極整合資源,擘劃國際醫療衛生合作及緊急醫療援助計畫,而臺北醫學大學體系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北醫大體系旗下有學校及醫院,擁有專業醫護人才,可以針對不同國家需求進行資源配置和人員協作,提供最適當的支援服務。而北醫大在醫學教育中,也十分重視培養學生們的國際視野,將國際醫療服務納入正式的課程設計,甚至專門設立國際醫療專業課程與實習機會,讓學生能夠親身參與。

  源於這樣的組織精神與理念,愛的行動於是展開。北醫附醫協助史瓦帝尼建立國考制度,奠定史國醫療系統的永續發展;雙和醫院則協助馬紹爾建立「人工智慧暨遠距醫療中心」,透過科技照顧更多偏遠地區民眾的健康;而萬芳醫院秉持著共好合作的心態,看見索馬利蘭在醫療上的深層需求,建立務實可行的援助方案。

  北醫大體系愛的行動向下扎根,校園社團即是強大驅動力,譬如飛洋國際服務團、楓杏醫學靑年服務團及北醫大海外醫療服務團的學生們,各自運用醫療專業,前進史瓦帝尼、尼泊爾及柬埔寨等不同國家,實踐USR的精神,也從中學習成長。

  這本書詳細爬梳北醫二十年來的國際醫療援助經驗,同時彙整切實可行的執行模式,透過實際案例分享,讓外界認識北醫在國際醫療上的能力及行動力,立下北醫執行國際醫療援助計畫的典範地位,並傳達一所醫學大學的教育理念。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惠君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資深媒體人,曾任職於《遠見》雜誌、中央通訊社、《新新聞》周刊,擔任醫藥與財經記者,現為自由撰稿人。

陳育晟

  曾任《遠見雜誌》資深撰述、《天下雜誌》資深記者,畢業於臺大新聞研究所、政大外交系,曾經跑過科技、兩岸、外交等路線,現為自由撰稿人。
 
 

目錄


透過臺灣醫療實力榮耀友邦  林佳龍
藉由醫療專業促進地球永續性  陳瑞杰
以人為本,邁向下一世代國際醫療服務  吳麥斯

前言
打造「在地賦權,生根永固」的全球夥伴關係

熱血行動1  不斷探索,看見深層需求
你想要的,不一定是你需要的
雙軌策略,智慧醫療落地馬紹爾
建立標準作業流程,因應未知風險
訂定檢核制度,讓醫療團更完善

熱血行動2  張開雙手,迎接共好合作
跳脫醫護角色,做計畫協調者
破除門戶之見,跨組織創造綜效
態度對了,事情才能做對

熱血行動3  主動出擊,助友邦建立自助之力
協助建立實習醫師及國考制度
從訓練中激盪出更多可能性
了解文化差異,才能有效培力

熱血行動4  世代接棒,深植服務DNA
融入人本精神於校務發展
參與社團養成公益服務習慣
社團教我的事

 
 



透過臺灣醫療實力榮耀友邦
林佳龍.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


  在過去八年「踏實外交」所奠定的堅實基礎下,佳龍自去年五月接任外交部部長以來,提出「總合外交」策略,積極實踐賴總統所倡議的「價值外交」理念與「經濟日不落國」願景,持續拓展並深化與友邦和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夥伴關係,展現臺灣做為印太地區穩定與繁榮關鍵力量的價值與實力。

  為強化與友邦的實質合作,外交部積極推動「榮邦計畫」,以五大信賴產業為核心,推出八項旗艦計畫,其中「智慧醫療」不僅攸關人類基本人權,更是臺灣外交的重要亮點。透過跨部會資源整合,我們將臺灣的創新醫療解決方案輸出海外,進而協助友邦建立更完善的醫療制度,強化其醫衛能量、提升合作層次,並進一步鞏固臺灣在全球的戰略夥伴地位。

  本書即是這種互助共榮模式的具體體現。來自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醫師、護理師等從業人員不辭千里,飛越數千甚至上萬公里,遠赴人生地不熟的友邦,用心傾聽當地深層需求,並運用自身所學專業,與在地政府、醫院、醫師、患者合作,不僅解決他們長期關切的健康問題,更幫助友邦建立自立自強自助之力。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正是如此。

  但更難得的是,這股良善共好的力量還能一棒接一棒,薪火相傳持續傳承下去。我們看到早期參與過友邦醫療團的醫師,如今仍退而不休投入醫療外交工作,繼續培養新一代赴友邦服務的人才;我們也看到友邦的新世代,來到臺灣學習最先進的醫療技術,返國後服務當地民眾,進一步擴展臺灣國際影響力,這也是我國深厚軟實力的另一種展現。

  「人人都是外交官」是佳龍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不管是到理念相近國家旅行、支持友邦產品,或是親赴友邦指導莘莘學子、在臺向友邦實習醫師傳播醫療知識,都是展現全民外交、推動臺灣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來,臺灣將持續發揮公共衛生與醫療領域的優勢,整合台灣生技醫療與資通訊產業實力,以「人才、技術、資金」為三大支柱,推動「以醫帶產」模式,促進智慧醫療整體輸出,並協助臺灣相關產業拓展海外市場。

  外交部也將秉持自信、韌性、專業、彈性的態度,運用臺灣優勢,讓世界看見臺灣,讓國際社會理解臺灣在全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推動民主、和平與繁榮的進程中,繼續為國際社會貢獻力量!

藉由醫療專業促進地球永續性
陳瑞杰.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


  達爾文說過:「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壯,也非最聰明的,而是最能夠適應改變的。」臺北醫學大學整合一校七附屬機構資源,帶動全校教學、研究,以及社會關懷的服務品質及校務運作效能,以達成「醫學教育為本,生醫臨床為用,具社會影響力之創新型大學」的發展定位,朝躍升國際一流醫學大學邁進。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深知,醫療事業的發展與地球永續是緊密相連的,健康的社會必須建立在環境、經濟和社會三者的協調發展之上,而教育與醫療不僅是專業技術的傳授與實踐,更是承擔社會責任、服務社會大眾的重要任務。

  「大學社會責任」(USR)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議題,北醫大長期以來,將醫學教育與社會責任緊密結合,無論是在臺灣的基層醫療服務,還是對國際醫療合作的推動,我們相信,醫學不僅是治療疾病的專業,更是承載倫理責任、促進社會公平與健康的橋梁;而在全球面臨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與社會不平等問題之際,北醫大體系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事實上,北醫大從事國際醫療援助至今已超過二十年之久,包括附屬醫院的醫療團,乃至於服務性的學生社團,早已超越臺灣的山地離島,深入世界邊陲地區。在這些地方,我們發揮了醫療專業與人道精神,積極響應並幫助全球醫療發展。

  以中華民國在非洲唯一的邦交國史瓦帝尼為例,過去因醫療條件落後、愛滋盛行率高,人民平均壽命只有三十二歲,而北醫大附設醫院常駐醫療團不僅幫助許多當地人免於疾病折磨,更進一步派遣教學團,負責史國醫學生的臨床實習教育,建立國家醫師考試制度、協助完成住院醫師培訓,從而建立該國可長可久的醫學人才發展制度。

  在馬紹爾群島,我們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包括預防醫學、傳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在內的綜合性醫療援助,此外也在當地建立長期的醫療人才培育計畫。這一過程不僅限於傳授醫療技能,還包括改善當地衛生設施,幫助當地醫療系統提升自我運行能力,實現永續性的發展目標。

  即使是在沒有邦交的索馬利蘭,我們仍然積極投入醫療援助,透過與當地官方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合作,以其他兩國累積的經驗為基礎,持續努力提升當地醫療品質與服務量能。

  國際醫療援助的每一個步伐,牽涉到的不只是醫、病雙方,也涉及我國與夥伴國的外交關係。雖然這些醫療援助計畫都是我們肩負社會責任的實踐,其中許多磕磕絆絆,在我國外交部、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與各外館歷任大使的指導與大力協助下,讓我們每一步更穩健、踏實,同時也藉此讓臺灣的醫療軟實力發揚光大,無遠弗屆。

以人為本,邁向下一世代國際醫療服務
吳麥斯.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國際醫療定義為「凡涉及跨國移動性醫療服務相關活動都屬國際醫療範疇」。譬如藉由我國在醫療衛生領域上的實力,「以醫帶產」帶動產業國際化;實現「醫療走出去,病人走進來」之目標,推動「特殊醫療」與「觀光醫療」發展;或是出自人道主義立場,推動「國際醫療援助」與「國際醫學教育」,都屬於國際醫療的廣義範疇內。

  而本書所探討的主題,則是彙整北醫大體系近二十年來,協助政府執行國際醫療服務計畫所累積的經驗與學習。

  事實上,北醫大體系加入國際醫療援助行動,可追溯自二○○三年開始,郭惠二教授帶領學生成立「臺灣大專生海外服務團」,與教會合作,派遣服務隊前往海外進行義診及衛教工作,是當時臺灣第一個從事海外服務的學生社團。

  之後,在第八屆校長邱文達的帶領下,北醫大體系協助外交部與衛福部執行邦交國的醫療援助工作,服務範圍廣及非洲、亞太等地區,不但與受援國建立起彼此信賴的合作關係,也展現出厚實成果,改善受援國的醫療環境,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

  近年來,AI人工智慧與遠距醫療的發展快速,如何因應潮流,導入新科技於國際醫療服務,與受援國攜手建構新世代的醫療環境,是北醫大體系接下來的重要目標。

  隨著科技進步,AI逐漸取代人們例行工作,在未來的國際醫療服務中,AI與智慧醫療技術將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學生們必須懂得如何應用AI,養成自主及終身學習的習慣,解決問題的核心能力,才能邁向下一個世代的國際醫療服務。

  譬如,北醫大已經研發並實施智能診斷工具,通過AI輔助醫師進行精確疾病診斷,可以提高診療效率。像是萬芳醫院所開發的骨鬆AI判讀系統,應用於骨折發生機率高的非洲國家索馬利蘭,將有助於降低誤診率。

  此外,北醫大也積極推動遠距醫療,尤其在偏遠地區和醫療資源缺乏的國家,可突破地域限制,提供即時診斷與專家指導,並在傳染病盛行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迅速提供支持。

  在國際醫療援助過程中,如何有效蒐集與分析大量健康數據,進而提供個人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也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北醫大與國際合作夥伴共同推動智慧健康管理系統,通過數據蒐集、分析和預測,幫助當地醫療機構解決民眾常見的健康問題,如慢性病管理、傳染病感染控制等。此外,北醫大也與受援國合作,探索如何透過大數據分析,預測疾病發展趨勢,並藉由智能算法調配醫療資源,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與可及性。

  隨著技術進步,醫療人員的數位技能也愈來愈重要,因此,北醫大在課程中積極融入數位醫療技能的培訓,鼓勵學生學習如何運用AI、遠距醫療工具進行診斷與治療。開展多樣化的國際教育合作,幫助受援國醫療人員提升數位醫療能力,進一步強化當地醫療服務的可持續性與質量。

  在推動科技進步與創新應用的同時,北醫大始終堅持以人道主義精神,做為國際醫療援助的核心價值,AI和遠距醫療技術再進步,也無法取代人類的溫暖關懷與直觀判斷。因此,醫護人員除了提升專業技能,也應注重培養人文精神,保持對病人的同理心與尊重,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服務,將科技力量轉化為實際醫療效益,讓國際醫療援助不僅高效廣泛,也更具人文關懷。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4173841
  • EISBN:978626417380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0.5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商業】2025求職展:勇闖職涯新世界!具備硬實力x軟實力,提升職場競爭力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iPadOS14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 電子書週末66元
  • 拉麵店每天都在排隊,為什麼還會虧?
  • 寶瓶文化全書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