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無人的商店街
如今傲視全球的服飾企業「優衣庫」──能證明這條彷彿遭時代潮流遺棄的頹敗商店街就是其原點的證據,絲毫未留一星半點。
山內靜香園旁邊,只剩下成為停車場的一片空地。在那裡,曾有一間叫做「Men's Shop小郡商事」的男裝店。如今當地還記得這家店的,恐怕也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吧。優衣庫,正是從這樣一家隨處可見的男裝店發跡。
無人的拱廊商店街。
曾是小郡商事所在地的停車場對面,是一間老舊的魚鋪,骯髒的鐵門也是拉下來的。
剩下的,就只有這些。
優衣庫在全世界各地展店, 是孕育自日本的大型服飾連鎖店之一, 與歐洲的ZARA及H&M並駕齊驅,展現出爭奪世界第一的氣勢。在這段自泡沫經濟破滅以來、所謂「失落的三十年」衰退期裡,它是少數幾家從日本脫穎而出的全球化企業。
它的起點,就在這條被時代浪潮遺棄而一一拉下鐵門的商店街。
優衣庫如何由此發跡?這麼一家地區蕭條商店街上的男裝店,為何能成為全球化的服飾企業?本書的目的正是要解開這個謎。
那麼,我們能從它的發展軌跡看到什麼?它又能為現在的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發?
我所看見的是「希望」。這個故事將為這個國家許多沒沒無聞的企業及其員工帶來希望。
在日本,九九%以上的公司是無名的中小企業。優衣庫也是國內無數中小企業之一,而且它並非位於東京或大阪這樣的大都市裡,也不像目前的新創公司,在新潮時尚的辦公室裡聚集一群青年才俊,滿懷「要改變全世界」的壯志豪情。
一間把店面二樓當住家,且為家族式經營的典型地區小商店,最後竟一躍成為全球化企業。這一切並非發生在如今被視為神話般得天獨厚的經濟高度成長期,而是在這個國家失去成長動力的時刻裡。
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男裝店之所以獲得如此罕見的成功,想必要歸功於柳井正這位經營者的手腕吧。以成就來看,人們或許會認為他是個天才型人物。但真的是這樣嗎?
柳井正滴酒不沾,每天從一大早就開始工作,可說律己甚嚴。另一方面,即使面對部屬,他也會使用敬語,且態度嚴厲,有一段時期甚至很喜歡說些「不會游泳的就沉下去吧!」之類不留情面的話。
他的直言不諱與其說是坦率,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恐怕是粗魯不友善。非必要的話幾乎不說,平時也很少開些什麼幽默風趣的玩笑。
因此,可能也有人覺得他是個冷靜、敏銳、能看透事物本質的經營者。那些與柳井正往來多年的人,多半認為他是個很容易遭到誤解的人,或許是因為他一手打造了優衣庫王國的輝煌成就,再加上那種難以親近的形象深入人心的緣故吧。
儘管現在的他被譽為日本具代表性的企業家,但追本溯源,過去的他不過是個隨處可見的年輕人,而且與那種才華洋溢、傳奇事蹟多到讓人覺得「他以後一定會成功」的青年才俊相去甚遠。
高中時期的他,在班上就是那種存在感薄弱、內向又沉默寡言,畢業後會讓同學幾乎想不起來柳井正是誰的少年;即使進入早稻田大學後,也是整天沉迷於麻將和小鋼珠。好不容易遠從宇部來到東京念書,往來的依然只有那些一起來到東京的高中同學而已;到最後甚至不去工作,窩在為數不多的友人家中,成為寄人籬下的軟爛青年。
勉為其難接手家裡的男裝店,卻立刻引起資深員工反彈。店員們各自鳥獸散,唯一留下來的那個人,是認識多年並長住家中工作的老大哥。
在那之後,無所作為的日子仍持續著。就連因為命運般的邂逅而結縭、與他一起在宇部生活的妻子,最後也忍不住指責他:「把我的青春還給我!」
至此,柳井正的經歷可說是「無所事事的中小企業接班人」典型寫照吧。不過,故事從這裡開始有所不同。
年輕的柳井正繼續在掙扎。
商店街上的男裝店,夥伴已四散而去,他一個人在這裡思索,持續探求沒有答案的未來。
(怎麼樣才能從這裡掙脫……。)
他不斷自問自答,即使不知道通往成功的道路在哪裡,也不曾停止探問。只不過在二十出頭的那段日子裡,就算再怎麼探求,卻連一點線索也沒找到,日子就這樣一成不變地一天天過去。
鄉下地方到處都有像他這樣,在莫名其妙的情況下接手家業,而且毫無幹勁的少東家,但這正是後來那位具備領袖風範的經營者「柳井正」真正的根源。當時的他,既不是有魅力的領導者,也不具備眾人公認的耀眼才華。
然而這名男子渴望成功,持續不斷尋找線索,然後在那黑暗漫長的隧道裡挖到金礦。「發現」優衣庫,正是柳井正不斷追尋成功的第一步。
即使在那之後,這名男子依然與眾不同。他仍繼續掙扎。
他並沒有因為找到優衣庫這座金礦而滿足,甚至比任何人還貪心,不斷向前奔跑與追尋。他拒絕安於現狀,追求更高境界的突破。只是,在前方迎接他的,不是確保成功後就能踏上的尋常坦途,而是苦惱連番上陣的故事。
依我個人的解讀,柳井正與優衣庫的故事是加法與減法的堆疊。
時而上坡、時而跌落。然後再繼續不斷向上攀登。
不曾停下的腳步,憑著一股傻勁周而復始地層層累積,進而造就出如今眾所周知的龐大企業──優衣庫。
在那個故事裡沒有魔法。
裡頭有的不過是加法,而不是乘法。只是有時候因為加上去的數字太過龐大,以至於看起來好像有什麼魔法似的……。
或許也可以換個說法:這是將無數的失敗與矛盾最終轉化為成功的歷程。但並非現今數位化全盛時期會見到的那種、靠著異想天開的點子或靈光乍現而獲得榮耀和成就的例子。
不僅如此,這個故事述說的是一位天生沉默寡言、容易遭人誤解的內向男子,同時也是一個身邊隨處可見、曾經連「工作意義何在」都不明白的男子,腳踏實地一路走來的歷程。或許這才是「優衣庫故事」的本質吧。
正因為如此,我才會這麼想:
這個故事,應該有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吧?換句話說,人人理應能夠掌握的榮耀、機會和啟發,就在這個故事之中。當我採訪優衣庫成長軌跡的時候,屢屢產生這樣的想法。
我之所以用「希望」來呈現優衣庫的故事,就是這個緣故。決定寫作本書,是因為想傳達這個想法。當然,並不是只有光輝榮耀的部分,事實上,有時他們也必須面對社會所指出的矛盾之處。
像是「黑心企業」,或是「捨棄弱者」。
諸如此類的批判他們都曾遭受過,本書同樣會提及這部分,因為這是必須正視的問題。而且前面也提過,優衣庫一路走來,原本就是一連串的失敗。
柳井正和優衣庫如何從這樣的「減法」中爬上來?如何將無數的「減法」轉換成「加法」,並度過難關,以及如何以山頂為目標走了過來?
接下來,我希望盡可能詳細去追溯這個故事。我有好多東西想傳達給拿起本書的各位──非常、非常多。因此,這應該會是一個長篇故事。
請各位暫且跟著我,一起看看優衣庫的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