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雜誌
文訊 2月號/2023第448期 (電子雜誌)
各期珍藏 試閱
收藏試閱本 6
人收藏
適合平板

文訊 2月號/2023第448期 (電子雜誌)

  • 刊別:月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 出版日期:2023/02/01
  • 定價:200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封面故事

  本期《文訊》規畫的專題是「台灣文學」外譯,而就在「台灣文學英譯史」已經啟動一甲子的當下,我們剛好可以趁機好好檢視台灣文學英譯與外譯的諸多成就。
英譯只是台灣文學外譯的一部分,為了讓讀者能窺見台灣文學外譯的全貌,本期特別邀請各界專業人士來談廣義的台灣文學外譯工作。在英譯部分,美國紐約州坎布里亞出版社(Cambria Press)推出的Literature from Taiwan叢書陸續出版的作品包括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與霍斯陸曼.伐伐《玉山魂》的英譯本,而且叢書主編台師大林巾力教授甫接任臺文館館長,因此由她以〈全球台書外譯上線中〉來介紹此一叢書與台文館近年、未來的文學英譯工作再適合不過。另外,於臺文館展示組任職的簡弘毅先生也受邀撰寫〈讓我們去捷克,說台灣文學的故事〉一文,詳述去年10月到11月間在捷克三個城市舉辦台灣文學展的經過與成果。國內知名波蘭文譯者林蔚昀曾長期旅居波蘭,也關注台灣文學在該國的翻譯活動,她為本期專題貢獻了〈台灣文學在波蘭:不要只是給他魚或教他釣魚,而是要弄一個海上養殖場出來〉一文,強調翻譯必須與經貿合作、教育/學術交流、全民外交掛勾,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前台大外文系梁欣榮教授接為本期專輯撰寫〈半世紀英譯台灣文學 :《台灣文譯》的功與過〉一文,除了回顧該期刊的歷史,也談近況以及常見的一些翻譯問題。青年學者涂書瑋則是以〈本土、後殖民與全球化「入世」:《台灣文學英譯叢刊》的主題、選譯與展望〉一文介紹該刊物近年來與未來的走向。譯者兼作家吳介禎的另兩個身分是Serenity International出版社負責人與台灣原住民筆會發起人,她以〈開啟原住民文學多元的國際曝光管道〉一文講述台灣原住民文學外譯的出版經驗以及未來展望。另外,我們也刻意引入近年來頗受重視的版權經紀人觀點,由光磊國際版權公司負責人譚光磊撰文介紹文化部出資的台灣文學外譯刊物Books from Taiwan之運作情形,該公司的版權經紀人鄭莛以〈向南走:台灣文學在東南亞的發展與現況〉介紹泰國與越南的台灣文學外譯狀況。旅居日本的黃英哲教授是推動台灣文學日譯的先驅之一,他以〈推動台灣文學日譯出版的二、三事〉來介紹二十多年來的翻譯活動。最後,由本期客座主編陳榮彬教授與義大利學者樂安東(Antonio Leggieri)共同執筆的是〈《臺北人》西遊記:從英譯、法譯到義譯〉。樂安東目前任教於義大利巴勒摩大學(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Palermo),他正在翻譯《臺北人》義大利文版,預計將由羅馬的Atmosphere Libri出版社出版,該社先前曾推出巴金、蘇童、葉兆言、閻連科等中國小說家作品的譯本,白先勇是台灣第一人。
 

編者的話

【大拇指和腳趾都可以暖暖地睡覺】

兌現上一期所說,持續要帶大家跨域與越境的承諾,我們邀請台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的陳榮彬老師,共同企畫很有意思的「跨出去,譯起來—台灣文學的翻譯與海外交流」專題。陳老師在導言即爬梳了「中書外譯」到「台書外譯」的歷史脈絡,而後隨不同執筆者漸次開展:有公部門的「Books from Taiwan」計畫、LiFT書系、台灣文學外譯國際學術交流研討與論壇、台灣文學翻譯線上工作坊、「台灣文學外譯房」資料庫;以及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杜國清教授主導的《台灣文學英譯叢刊》、中華民國筆會的《台灣文譯》;另也一手報導了臺文館稍早至捷克舉辦的台灣文學特展,其以輕便機動的方式進行,相當值得借鏡。 後半部則邀出版人、版代、譯者現身說法,他們並點出諸多問題,外國讀者對台灣∕台灣文學的印象模糊、行銷不夠有力等,這是熱鬧的成果展現之外得面對的國際現實,加倍努力、找對方向,才能讓人看見並看清楚我們。專題最後,很難得地請到正進行中的義文版《臺北人》譯者樂安東撰寫,細述用字的斟酌過程,同時比較幾個版本的譯法,讀來覺得翻譯真是痛並快樂著的腦力活。
俗話說no news is good news,入冬以來,實在有點怕人提起老作家的名字。聞莊因過世後,幾波冷氣團來襲,我們懷念的名單上仍遺憾地添列了幾位:作家西西、華嚴、麥穗,翻譯家及比較文學學者劉紹銘、專研台港文學的中國學者古遠清。其中林黛嫚寫華嚴、陳素英和向明寫麥穗,將他們作品精神做很好的勾勒,文章除了紀念,也期盼是新一代的讀者認識他們、進而閱讀他們的契機。而劉紹銘、古遠清兩位作為學者,人們通常以做研究的心態讀他們做研究的文章,其秉性、感性經他人側面描繪才得顯見,此次懷念文的撰稿者與他們都有長久交往聯繫,讀之好像又重認識一次以為早熟悉的名字。
 「智慧的遊戲—懷念西西特輯」,網羅的篇章有敘寫多年合作情誼的葉步榮、聚焦早年作品的陳國球,鄧小樺、韓麗珠、李欣倫三位女性則各自書寫對西西的讀法與理解。1月14日,由香港文學館、洪範書店於台北主辦的朗讀追思會訂名為「處處可以說西西」,名字多麼好,西西好奇澄澈的眼光觀照世間處處,我們因而處處可以說西西。 
如果冬天到了∕我們這些熱水爐∕要全部去幫忙∕把冰凍融化∕叫小河∕泥路和鳥巢∕玻璃窗∕鬥雞眼貓∕水龍頭和蔥∕大拇指和腳趾∕都可以∕暖暖地∕暖暖地∕睡覺
                                             —〈熱水爐〉節錄 
西西永遠那麼慧黠靈動又溫暖深情。
 惟願冬末季節,各位的大拇指和腳趾都可以暖暖地、暖暖地睡覺。
 

雜誌目錄

【編輯室報告】 ◆蘇筱雯

【自由談】
青春 ◆顧玉玲
從飛機掉下來的錯誤引導 ◆許榮哲
始新世 ◆阿布

【本期專題】跨出去,譯起來──台灣文學的翻譯與海外交流 
跨出去,譯起來──台灣文學的翻譯與海外交流 ◆陳榮彬
全球台書外譯上線中 ◆林巾力
本土、後殖民與全球化「入世」──《台灣文學英譯叢刊》的主題、選譯與展望 ◆涂書瑋
半世紀英譯台灣文學──《台灣文譯》的功與過 ◆梁欣榮
讓我們去捷克,說台灣文學的故事 ◆簡弘毅
開啟原住民文學多元的國際曝光管道 ◆吳介禎
台灣好書,世界閱讀──Books from Taiwan的故事 ◆譚光磊
向南走──台灣文學在東南亞的發展與現況 ◆鄭莛
推動台灣文學日譯出版的二、三事 ◆黃英哲
台灣文學在波蘭──不要只是給他魚或教他釣魚,而是要弄一個海上養殖場出來 ◆林蔚昀
《臺北人》西遊記──從英譯、法譯到義譯 ◆陳榮彬、樂安東(Antonio Leggieri)

【聚光燈】
以遊戲性的規則建構故事宇宙──瀟湘神《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專訪 ◆楊勝博
比純文學更加純粹,規則系小說的顛峰之作──評瀟湘神《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 ◆李奕樵

【人物春秋】
來自草原的驅力──訪席慕蓉談《執筆的欲望》 ◆楊佳嫻
曾經那麼貼著我們又消失的故事──專訪陳昱文首部詩集《還在》 ◆卓純華
情感的智慧與文學的燈──懷念資深作家華嚴 ◆林黛嫚
一心一意傳香火──敬悼劉紹銘教授 ◆單德興
依然飛行的孤雁──我所知道的古遠清教授 ◆林于弘
憶我二哥莊因 ◆莊靈
履歷所在詩之所在──懷思麥穗 ◆陳素英
森林詩人麥穗走了──讀他的詩集《追夢》來悼念他 ◆向明
離去如篝火熄滅──悼詩人麥穗(一九三○~二○二三) ◆張堃
給敬愛的山林詩人──寫詩七十三年的麥穗兄 ◆林煥彰

【特輯】靈慧的遊戲──懷念西西 
寒夜悼西西 ◆葉步榮
相遇又重逢──西西早期創作與香港文學史因緣 ◆陳國球
西西教我:拒絕功利同時信仰工作 ◆鄧小樺
她們冰冷而柔軟的手 ◆韓麗珠
西西:多聲道,多元宇宙 ◆李欣倫

【談文論藝】
歷史別頁:鄭成功在日本 ◆黃英哲
影視通過文學改編後的可能──以《天橋上的魔術師》為例 ◆趙文豪

【兩個人兒一本書】
世界會變好嗎?──盧建彰與陳繁齊對談《自由平等博愛,and you?》 ◆林佑霖

【我們的文學夢】
我不在場的非虛構寫作──張娟芬的文學夢 ◆張娟芬

【書的世界】
無非是今日的罪責與不忍──讀姜泰宇(敷米漿)《記得我的名字》 ◆蕭義玲
黃冠夜鶯的歌聲──讀張貴興《鱷眼晨曦》 ◆黃錦樹

【大陸有關華文文學研究動態】 ◆朱雙一

【草原副刊】
你的指和髮、手和臉…… ◆潘國靈

【銀光副刊】
大飯店的囚徒 ◆李黎
給年青詩人的信第四封──談性 ◆張錯
人家用了聰明寫的,你要用聰明才能懂得 ◆王文興
神諭,抑或詛咒? ◆廖玉蕙
流淚的飛蛾 A Weeping Moth ◆沙白
我是如此愛妳 ◆周浩正
一年沒理髮 ◆王岫
夢四帖 ◆劉墉
五律 贈台北友人八首 ◆古華
開發開花 ◆落蒂

【島嶼串流】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金門 ◆石育民、陳育萱、嚴敏菁、廖淑玲、周盈秀、邱歆、林靈
 

內容簡介

◎每期以「專題企畫」方式探討不同階段、面向的文學發展與趨向,不少議題已觸發許多台灣當代文學工作者繼續鑽研及深化。
◎「草原副刊/青年筆陣」:包含「自由談」「草原小調(短專欄)」等子欄目,納入青年作家們的聲音,讓青春勃發的創意及光彩充分展現。「草原副刊」亦開放投稿。
◎「人物春秋」:我們可以看到終生投身文學的長者們的智慧風華、黃金盛年作家馳騁文壇的心路軌跡、年輕作家的初試啼聲,以及學者致力研究的學思歷程。
 ◎「書的世界」:每月刊出3~5篇文學新書書評,匯整近期文學新作資訊,並邀約出版人書寫工作心情,或製作藏書家或編製過程等主題小輯,反映時代文學脈動與品味。
◎「談文論藝」:追溯文學史或當代藝文現象的重要課題、代表性作品與人物,其他藝術類別與文學的跨度交會地帶。
◎「銀光副刊」:以銀髮族的65歲為界,呈現前輩作家們熟成持重的書寫堅持。 (以下單元不定期刊出)
◎「人文關懷」:邀請著名學者、文化評論家探討當前文化與社會現象。
◎「采風誌」:呈現、探勘各地的藝文環境,以及多元、豐富的藝文活動。
◎「造島運動」:以近年台文中文系所畢業生、研究者們對當代文學環境以及昔往豐富文史資源所做的種種「再轉化」的激活努力為主軸,呈現突破傳統知識構築與推廣體系的殊異風景。
◎「推浪者們」:專訪戮力提升文學教育與養成想像力的團體或機構。
◎「田野通信」:非虛構書寫者們(包含社會報導、人類學、歷史、民俗、紀錄片等)的取材記錄,或者累積材料、觀點、感性的工作過程,或者取材期間亦值得記述的軼事。
◎「遠方」:離開島嶼的人,他鄉作故鄉的人,以台灣作為第二故鄉的人,時空遙隔之際,他們如何將日常生活轉化為文學書寫?或者,他們如讓使文學融入異域的日常中?
 

詳細資料

  • 條碼:E060012245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6.0MB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總結今年最受歡迎的都在這!【簡體館】年度暢銷回顧79折起|精選2本75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 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